《水分含量的几种测定方法》.doc
9页水分含量的几种测定方法 水分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食品的性质来选择常采用的水份测定方法如下: 1、热干燥法: ①常压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 ②真空干燥法(有的样品加热分解时用); ③红外线干燥法; ④真空器干燥法(干燥剂法); 2、蒸馏法 3、卡尔费休法 4、水分活度AW的测定 下面我们分别讲述测定水分的方法 一、常压干燥法 1、特点与原理 ⑴特点:此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⑵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100℃左右加热所失去的物质但实际上在此温度下所失去的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是水 2、干燥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对食品而言): ⑴水分是唯一挥发成分 这就是说在加热时只有水分挥发例如,样品中含酒精、香精油、芳香脂都不能用干燥法,这些都有挥发成分 ⑵水分挥发要完全 对于一些糖和果胶、明胶所形成冻胶中的结合水它们结合的很牢固,不宜排除,有时样品被烘焦以后,样品中结合水都不能除掉因此,采用常压干燥的水分,并不是食品中总的水分含量 ⑶食品中其它成分由于受热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例:还原糖 氨基化合物△→变色(美拉德反应) H2O↑ 还有H2C4H4O6(酒石酸) 2NaHCO3→NaC4H4O6(酒石酸钠) 2H2O 2CO2 发酵糖(NaHCO3 KHC4H4O6)△→H2O CO2 NaKC4H4O6 高糖高脂肪食品不适应 只看符合上面三点就可采用烘箱干燥法。
烘箱干燥法一般是在100~105℃下进行干燥 我们讲的上面三点,应该是具体的具体分析,对于一个分析工作人员,或者是一个技术员,虽然干燥法必须符合三点要求,那么我们在只有烘箱的情况下,而且蓑红样品不见得符合以上讲的三点,难道就不测水分吗? 例如,啤酒厂要经常测啤酒花的水分,啤酒花中含有一部分易挥发的芳香油这一点不符合我们的第一点要求,如果用烘箱法烘,挥发物与水分同时失去,造成分析误差此外,啤酒花中的α—酸在烘干过程中,部分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这又造成分析上的误差,但是一般工厂还是用烘干法测定,他们一般采取低温长时间(80~85℃烘4小时),或者高温短时(105℃烘1小时) 所以应根据我们所在的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当然我们应该首先明白有没有挥发物和化学反应等所造成的误差 3、烘箱干燥法的测定要点 ⑴取样(称样) 在采样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水分的变化,对有些食品例如奶粉、咖啡等很容易吸水,在称量时要迅速,否则越称越重 ⑵干燥条件的选择 三个因素:①温度;②压力(常压、真空)干燥;③时间 一般是温度对热不稳定的食品可采用70~105℃;温度对热稳定的食品采用120~135℃。
4、操作方法 清洗称量皿→烘至恒重→称取样品→放入调好温度的烘箱(100~105℃)→烘1.5小时→于干燥器冷却→称重→再烘0.5小时→称至恒重(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2g即为恒重) *油脂或高脂肪样品,由于脂肪氧化,而后面一次重量反而增加,应以前一次重量计算 *对于易焦化和容易分解的食品,可以选用比较低的温度或缩短干燥时间 *对于液体与半固体样品,要在称量皿中加入海砂,使样品疏松,扩大蒸发的接触面,并且用一个玻璃棒作为容器先放到沸水浴中烘,烘的差不多,再放到烘箱烘,否则不加海砂样品容易使表面形成一层膜,造成水分不易出来,另外易沸腾的液体飞沫使重量损失 计算:水分=G2-G1/W 固形物(%)=100-水分% G1——恒重后称量皿重量(g) G2——恒重后称量皿和样品重量(g) W——样品重量(g) 固形物——指食品内将水分排除以后的全部残留物其组分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无氮抽出物和灰分等 5、烘箱干燥法产生误差的原因 ⑴样品中含有非水分易挥发性物质(酒精、醋酸、香精油、磷脂等); ⑵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和水分的结合,使测的结果偏低(如蔗糖水解为二分子单糖),主要是限制水分挥发; ⑶食品中的脂肪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使样品重量增重; ⑷在高温条件下物质的分解(果糖对热敏感); 果糖C6H12O6大于70℃△→C6H6O3 3H2O ⑸被测样品表面产生硬壳,妨碍水分的扩散;尤其是对于富含糖分和淀粉的样品; ⑹烘干到结束样品重新吸水。
二、真空干燥法 1、原理:利用较低温度,在减压下进行干燥以排除水分,样品中被减少的量为样品的水分含量 本法适用于在100℃以上加热容易变质及含有不易除去结合水的食品其测定结果比较接近真正水分 2、操作方法 准确称2.00~5.00g样品→于烘至恒重的称量皿→至真空烘箱→70℃、真空度93.3~98.6KPa(700~740mmHg)→烘5小时→于干燥皿冷却→称至恒重 计算:水分=G/W G——样品中干燥后的失重(g) W——样品重量(g) 真空干燥法测水分,一般用于100℃以上容易变质、破坏或不易除去结合水的样品,如糖浆、味精、砂糖、糖果、蜂蜜、果酱和脱水蔬菜等样品都可采用真空干燥法测定水分 三、蒸馏法测定水分(迪安—斯达克) 蒸馏发出现在二十世纪初,当时它采用沸腾的有机液体,将样品中水分分离出来,此法直到如今仍在适用 1、原理:把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和样品放入蒸馏式水分测定装置中加热,试样中的水分与溶剂蒸汽一起蒸发,把这样的蒸汽在冷凝管中冷凝,由水分的容量而得到样品的水分含量 2、步骤 准确称2.00~5.00g样品→于250ml水分测定蒸馏瓶中→加入约50~75ml有机溶剂→接蒸馏装置→徐徐加热蒸馏→至水分大部分蒸出后→在加快蒸馏速度→至刻度管水量不在增加→读数 计算: 水分=V/W V——刻度管中水层的容量ml W——样品的重量(g) 3、常用的有机溶剂及选择依据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比水清的,也有比水重的。
苯甲苯二甲苯CCl4 密度0.880.860.861.59 沸点80℃80℃140℃76.8℃ 选择依据:对热不稳定的食品,一般不采用二甲苯,因为它的沸点高,常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如苯对于一些含有糖分,可分解释放出水分的样品,如脱水洋葱和脱水大蒜可采用苯,要根据样品的性质来选择有机溶剂 4、蒸馏法的优缺点 优点: ⑴热交换充分 ⑵受热后发生化学反应比重量法少 ⑶设备简单,管理方便 缺点: ⑴水与有机溶剂易发生乳化现象 ⑵样品中水分可能完全没有挥发出来 ⑶水分有时附在冷凝管壁上,造成读数误差 对分层不理想,造成读数误差,可加少量戊醇或异丁醇防止出现乳浊液 这种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除水分外,还有大量挥发性物质,例如,醚类、芳香油、挥发酸、CO2等目前AOAC规定蒸馏法用于饲料、啤酒花、调味品的水分测定,特别是香料,蒸馏法是唯一的、公认的水分检验分析方法 四、卡尔—费休法 众所周知,卡尔费休法是测定各种物质中微量水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自从1935年由卡尔费休提出后,一直采用I2、SO2、吡啶、无水CH3OH(含水量在0.05%以下)配制而成,并且国际标准化组织把这个方法定为国际标准测微量水分,我们国家也把这个方法定为国家标准测微量水分。
1、原理:在水存在时,即样品中的水与卡尔费休试剂中的SO2与I2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I2 SO2 2H2O→2HI H2SO4 但这个反应是个可逆反应,当硫酸浓度达到0.05%以上时,即能发生逆反应如果我们让反应按照一个正方向进行,需要加入适当的碱性物质以中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酸经实验证明,在体系中加入吡啶,这样就可使反应向右进行 3C5H5N H2O I2 SO2→2氢碘酸吡啶 硫酸酐吡啶 生成硫酸酐吡啶不稳定,能与水发生反应,消耗一部分水而干扰测定,为了使它稳定,我们可加无水甲醇 硫酸酐吡啶 CH3OH(无水)→甲基硫酸吡啶 我们把这上面三步反应写成总反应式为: I2 SO2 H2O 3吡啶 CH3OH2氢碘酸吡啶 甲基硫酸吡啶 从反应式可以看出1mol水需要1mol碘,1mol二氧化硫和3mol吡啶及1mol甲醇而产生2mol氢碘酸吡啶、1mol甲基硫酸吡啶这是理论上的数据,但实际上,SO2、吡啶、CH3OH的用量都是过量的,反应完毕后多余的游离碘呈现红棕色,即可确定为到达终点 I2︰SO2︰C5H5N=1︰3︰10 2、卡尔费休试剂的配制与标定 若以甲醇作溶剂,则试剂中I2、SO2、C5H5N(含水量在0.05%以下)三者的克分子数比例为 I2︰SO2︰C5H5N=1︰3︰10 这种试剂有效浓度取决于碘的浓度。
新配制的试剂其有效浓度不断降低,其原因是由于试剂中各组分本身也含有一些水分,但试剂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一些副反应引起的,较高消耗了一部分碘 这也说明了配制这种试剂要单独配,分甲乙两种试剂并且分别贮存,临用时再混合,而且要标定 甲液I2的CH3OH溶液 乙液SO2的CH3OH吡啶溶液 这种方法对试剂要求严格,要求甲醇、吡啶都是无水的,并且要求有KF水分测定仪(上海化工研究所制) 配制: 称85gI2→于干燥的有塞棕色烧瓶中→加670ml无水CH3OH→塞上瓶塞→振摇使I2全部溶解→加270ml吡啶→混匀→于冰水浴冷却→通干燥的SO2气体60g→塞上瓶塞→于暗处24小时后标定使用 标定: 先加50ml无水甲醇→于反应器中→接通电源→启动电磁搅拌器→用KF试剂滴入甲醇中使甲醇中尚残留的痕量水分与试剂达到终点(即指针到达一定刻度,不记录KF试剂用量)→保持一分钟→用10μl注射器从反应器加料口注入10μl蒸馏水(相当于0.01g水)→电流表指针接近零点→用KF试剂滴定到原定终点→记录 F=G*100/V F——KF试剂的水当量(mg/ml) V——KF滴定消耗试剂的体积(ml) G——水的重量(g) 3、步骤 对于固体样,如糖果必须预先粉碎,称0.30~0.50g样于称样瓶中 取50ml甲醇→于反应器中,所加甲醇要能淹没电极,用KF试剂滴定50ml甲醇中痕量水→滴至指针与标定时相当并且保持1min不变时→打开加料口→将称好的试样立即加入→塞上皮塞→搅拌→用KF试剂滴至终点保持1min不变→记录 计算: 水分=FV/W F——KF试剂的水当量(mg/ml) V——滴定所消耗的卡尔费休试剂(ml) W——样品重量(g) 注:①此法适用于食品中糖果、巧克力、油脂、乳糖和脱水果蔬类等样品; ②样品中有强还原性物料,包括维生素C的样品不能测定; ③卡尔费休法不仅可测得样品中的自由水,而且可测出结合水,即此法测得结果更客观地反映出样品中总水分含量。
④固体样品细度以40目为宜,最好用粉碎机而不用研磨,防止水分损失 五、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