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银饰挂件这个民族狂爱银饰 可是传统工艺面临濒危失传- 寻求传承人.docx
3页民族银饰挂件这个民族狂爱银饰 可是传统工艺面临濒危失传? 寻求传承人 说起少数民族的银饰,可能你会立刻想到苗银、藏银 其实,除了这两个民族,其它少数民族也有制作银饰佩戴银饰的习惯,比如侗族 听说在湖南通道的一些侗寨,银匠阿哥做出的精美银饰,样样价值成千上万 侗族是古代百越民族的后代,在中国人口约300万,关键聚居在湘、黔、桂三省交界处 通道县在湖南省西南部,全县侗族人口占%,侗族文化灿烂悠久,侗族风情古朴浓郁 通道县的侗族同胞至今仍然保留着重银轻金的观念,“男传地,女传银”是侗寨固有的传承习俗 每个侗族姑娘出嫁时,全部必需有一套银饰,从头饰、颈饰到手饰,缺一不可 银饰是侗族姑娘最主要的嫁妆,是姑娘们身份的象征,质量越高,姑娘和家人便越风光 不但显示着家人的财富能力,也承载了侗家几代人的爱 所以,在侗寨里,很多母亲从女儿一出生,就开始为女儿准备银饰做嫁妆 银饰还是侗族盛装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侗族同胞佩戴银饰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除了婚礼,侗族女性和儿童在盛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全部会佩戴上自己喜爱的多种银饰 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以多为美,以多为富。
侗族女性会在发髻上,插着多种银花冠、银簪子、银簪花、银梳、银钗,簪上缀有花卉,象银蝶起舞,白凤展翅,走起路来,彩花颤动,吊铃摇曳,耳附晃动 还会在脖子上戴银项圈,在胸前戴吊胸兜,手戴银质护手筒、银手镯,有的多达10多对,从手腕处叠到上胳膊 还会在手指上戴有银戒指,耳朵上吊银耳环 当一群盛装的侗族姑娘,银光闪闪,窸窸窣窣齐刷刷向你走来的时候,想想全部叹为观止 听说,侗族姑娘盛装时一身的银饰起码有8-10斤,财力雄厚的,可重达十二三斤,价值数万元 曾有些人开玩笑说,要做侗族最漂亮的姑娘,除了长的漂亮,更要有个好身体,要有足够的力气,因为光是这一身的银饰,全部够有份量 漫步在通道的侗寨里,能见到很多小银匠 她们用勤劳的双手打造出精美无比的极具民族特色的银饰,受到不少的人青睐 据了解,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很复杂 银匠首先要把熔炼过的白银经过重复锤打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然后利用压、錾刻、拉丝、镂等工艺,制作出精美纹样,再焊接成型,还要经过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多道程序 据一件侗族银饰需要经过3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其中,最难把握的是焊接和雕刻 焊接时要掌握好火候,火候过大会造成某个局部熔化掉,前期的制作就功亏一篑;火候过小则焊接不牢靠,轻易被损,而且手也不能抖,靠的是手力和眼力。
雕刻的掌握全凭手上的感觉,用力过大轻易将银片錾通,力道不够又不能将纹理的层次感突显 纯手工制作的侗族银饰,现在已成为世界级的收藏品 然而,侗寨里很多年轻一代全部外出打工,学习手艺的人极少极少 现在通道侗寨的很多婚礼上,用以彰显女方家庭地位的银饰嫁妆,已经开始被家电及汽车替换,银饰的主要意义也在逐步弱化 侗族传统银饰工艺马上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亲爱的好友们,我们应该怎样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呢? 文/纳兰小鱼 图/通道万佛山景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