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旅游景点导游词x.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山西太原旅游景点导游词x 山西太原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游客去太原旅游的时候,作为导游,要结合太原的景点特色,详 细介绍给游客知道 以下是学识网我整理的太原导游词资料, 仅供 参考,欢迎阅读 太原导游词篇一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 25 公里 处的悬瓮山麓 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 创立年代已 不成考北魏郦道元的 >就有关于唐叔虞祠 (即晋祠 )的记载,可见当时 已经颇为著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 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好多,对比有名的有: 圣母殿和其中的 42 尊侍女像圣母殿十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 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 (始建于北宋 ),殿高 19 米,面宽 7 间,进深 6 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 “齐年柏 〞,相 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长久,树身已向南倾斜约 40 度,但仍充 满了活力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难老泉,素有 “晋阳第一泉 〞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 “晋祠 三绝〞。
因它晶莹澄澈,畅流不断,人们便以“难老 〞名之,泉水常年 保持在17C,浇灌着附近数万亩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诗人都曾写 过称赞难老泉的诗 太原导游词篇二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 ! 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 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 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导中心和 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 3县1市 6区,总面积约 7000 平方公里,其中城区 168 平方公里 ;总人口约 280万,其中市区人口 160 多万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其次大支流汾河由北而 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 而 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 紧紧连在一起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峙,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 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 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 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 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 ;凡东西走向均叫街, 如迎泽大街、 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使行人倍感方 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织,地肥水美物 产丰富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
晋祠、 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宏大,各具风采因此,古来就有 “锦 绣太原城 〞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 2400 多年历史的古城传闻太原这块地方属于 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 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 便 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 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 直到公元前 6 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 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 5 世纪初, 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 取名晋阳, 其位 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 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 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 453 年,把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 赵 依据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觉晋水 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 便想出水攻之计, 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 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 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 所占,史称 “三家分晋 〞,因有 “三晋〞之说到公元前 403 年,周天子 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 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
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 17年,公元前 386 年赵 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 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 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 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 此后, 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前 106 年)在晋阳置 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此后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 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卫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 之成为城墙高 13 米,周长 14 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 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 元 396 年,北魏 40 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 时间的疗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 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 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 晋阳宫,太原被称为 “别都 〞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 都于邮城 (河北临漳 ),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举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在 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 12院,其辉煌宏大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 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 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 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 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 视 太原为“发样之地 〞,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 高 13 米、周公里的新城, 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 13 米、周 4 公里的 仓城,接着又建造了其次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 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 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便利 隋朝短暂, 很快被唐朝取代 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 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 太原留守等职 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 “太原公子 〞在 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 617年誓师晋阳,当年 11 月便 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 太原这段特别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 要地位先被定为 “北都〞,后又改名 “北京〞,结果又恢复为 “北都 〞 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 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
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 府城或州城,高 13 米,周长 21 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 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东城在汾河 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 修筑了引水工程 “晋渠 〞,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东西两城之 间,跨汾河又有一座 “跨水联谍 〞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 称“连城 〞,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晋阳三城,虽 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 24 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 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 先是后唐的 “西京 〞,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 “国都〞,这里的动 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 渊父子,到五代三主 (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 )及北汉 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 “真龙天子 〞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 以说是藏 “龙〞卧“虎〞之地,故又有 “龙城 〞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 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 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 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 (公元 979 年 )其次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 “御驾 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 阳。
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抗争, 二则害怕别人再踞晋阳成 “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 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 1400 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 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 其中不少 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终究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务必再建新城公元 982 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 起周边 10 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朝统治者避讳 “晋阳〞、“太原 〞旧名,便在这座扩 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 此后太原又有 “阳曲 〞之称需要说明的是, 赵光义为斩断 “龙脉 〞,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 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 “丁〞字形,取 “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如今太 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 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 “锦绣太原城 〞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明 朝洪武元年 (公元 1368 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 这里已是一座 人烟罕见的空城了 洪武三年 (公元 1371 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 儿子朱棡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
朱 棡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 谢成在宋城根基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 建 成周 12公里、高 12米的砖城,城上建 4座角楼、 8座门楼、 92 座敌 楼至今太原大量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 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 (1927 年 )到 1949 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 30 平方公里,人口 20 余万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 160 万市 民的大都市, 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在祖国的现代化建 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 春秋时代有有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 ;魏晋时期有史学家 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 ;唐代有有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 白居易 ;宋代有书画家米芾 ;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 文学家罗贯中,清代有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 荣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 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 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梦想的旅游场景。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