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v6改造相关指标和测试方法说明.doc
4页附件:IPv6 改造相关指标和测试方法说明―、IPv6网络性能劣化比IPv6网络性能劣化比=(IPv6网络性能-IPv4网络性能) /IPv4网络性能,其中当IPv4和IPv6性能好于某一阈值时, 不再考量性能劣化比,视为趋同IPv6 和 IPv4 网络性能数据来自国家 IPv6 发展监测平台 抽样检测,由移动和固定宽带用户到指定目标的往返时延、 网络丢包率和 TCP 建立连接成功率等主要网络指标综合加 权形成具体测量方法和性能阈值参见《IPv6网络性能测量 指标和方法》二、 网络 IPv6 活跃连接数IPv6 活跃连接数指已经获得 IPv6 地址,且在一个月内 有IPv6访问记录或者流量记录的用户数,其中访问记录或者 流量记录不包含单纯的 Ping 操作或者单纯的 DNS 查询操作 记录IPv6活跃连接数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国家IPv6发展监测 平台运营商数据采集接口上报三、 移动网络 IPv6 流量占比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LTE网络IPv6流量+5G网络IPv6流量)/ ( LTE网络流量+5G网络流量)LTE网络、5G网络IPv6流量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国家 IPv6 发展监测平台运营商数据采集接口上报。
四、 内容分发网络(CDN)IPv6支持度内容分发网络(CDN )节点数指特定区域范围内,能过 提供内容分发服务的数据中心(IDC )机房的个数这些节 点中能够独立提供 IPv6 业务加速服务的节点视为支持 IPv6 的节点数,支持IPv6的节点数在全部节点数中占比应超过 85%内容分发网络(CDN )服务覆盖能力指在特定区域范围 内,内容分发服务能够覆盖的用户范围,由覆盖的地理区域 范围(地市级)和覆盖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的数量综合 评价IPv6服务覆盖能力达到IPv4服务覆盖能力的85%以 上内容分发网络(CDN )应用加速性能指内容分发网络 (CDN)运营企业提供业务加速时的性能指标提供IPv6 业务加速的性能应达到提供 IPv4 业务加速性能的 85%内容分发网络( CDN) IPv6 支持度相关数据来源于内容 分发网络(CDN )企业定期报送、企业年报、国家IPv6发 展监测平台监测信息,具体评测指标和方法参见《内容分发 网络( CDN) IPv6 支持度评测指标和方法》五、 云服务平台 IPv6 业务承载能力 云服务平台面向公众用户提供的云产品默认支持 IPv6协议,用户能够通过IPv6网络访问或者使用云产品,认为云 产品支持 IPv6.可用域(Region )—般是指云平台所在的地理范围,多 以城市为代表。
可用域中的数据中心完成IPv6改造,并在该 可用域内提供至少一个支持IPv6的云产品,认为该可用域支 持IPv6所有支持IPv6的可用域累加应能够覆盖所有面向 公众用户提供的支持IPv6的云产品云服务平台IPv6业务承载能力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 IPv6发展监测平台监测和云服务企业报送,具体评测指标和 方法参见《云服务IPv6支持度评测指标和方法》六、 数据中心(IDC) IPv6覆盖数据中心内部网络和出口设备完成 IPv6 改造,支持 IPv4/IPv6双栈通信,通过部署IDC监测点或者国家IPv6发 展监测平台主动探测能够发现的 IDC ,视为完成数据中心 IPv6 改造七、 终端设备 IPv6 支持能力 固定终端包括家庭网关、企业网关、无线路由器、智能家居等终端设备,上述设备默认开启 IPv6 协议栈,具备 SLAAC、RDNSS 和 DHCPv6 等多种 IPv6 地址分配能力,用 户接入网络后能够获得IPv6地址认为固定终端支持IPv6终端设备IPv6支持度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IPv6发展监 测平台抽样检测结果,具体测评指标及方法参见《终端设备 IPv6支持度评测指标和方法》八、 网站及互联网应用 IPv6 浓度(一)门户网站 网站二级链接指通过首页可点击访问的链接,网站二级 链接支持 IPv6 指相关链接的域名具备 AAAA 记录,并能够 正确被解析,能通过 IPv6 协议被成功访问。
网站二级链接 IPv6 浓度指在网站能通过 IPv6 协议成功访问的二级链接占 网站总的二级链接的比例(不包含网站外部链接),应大于 85%网站三级链接指通过二级链接可点击访问的链接,网站 三级链接支持 IPv6 指相关链接的域名具备 AAAA 记录,并 能够正确被解析,能通过 IPv6 协议被成功访问网站三级链 接 IPv6 浓度指在网站能通过 IPv6 协议访问成功的三级链接 占网站总的三级链接的比例(不包含网站外部链接),应大 于 85% 网站二级、三级链接IPv6浓度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IPv6 发展监测平台监测信息二)互联网应用(APP )互联网应用(APP)IPv6浓度指在移动终端上使用互联 网应用( APP) 10 分钟内所通过 IPv6 协议承载的网络流量 占全部网络流量的比例,取五次测试的平均值互联网应用(APP)IPv6浓度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IPv6 发展监测平台监测信息网站和互联网应用 IPv6 浓度具体评测指标和方法参见 《网站和互联网应用(APP )IPv6支持度评测指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