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精品】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22926442
  • 上传时间:2024-0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SY6444-2000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3-31批准 2000-10-01实施前言  为适应石油工程建设的需要,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石油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保护环境不受危害,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金保、李继信、岳留裕、郭广修、马建新、武圣选、李宝成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厂、陆上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等石油工程建设安装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以下简称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2894-1996 安全标志GB/T 3608-1993 高处作业分级GB 3787-199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4064-1983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 5083-1985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725-1997 安全网GB/T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77-1985 剪切机械安全规程GB 6095-1985 安全带GB 10827-1989 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 13955-1992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 15579-1995 弧焊设备安全要求第1部分:焊接电源GB 15760-1995 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Y 5690-95 石油企业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及配备规定SY 5858-93 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SY 6279-1997 大型塔类设备吊装安全规程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号()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报告办法[81]劳总锅字3号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国发[1987]68号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劳安字[1990]2号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劳部发[1994]498号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405号3 施工过程中常见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1 物理性常见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1.1 作业场地狭窄,地面不平、不坚实、信道不畅、湿滑。

      3.1.2 运动的施工机械,机械外露运动部分,移动的产品、材料3.1.3 设备超速、超压、超负荷3.1.4 电器绝缘不良,漏电,雷电,静电,接地不良3.1.5 安全距离不够,明火3.1.6 高处作业3.1.7 气温、气压、湿度过高或过低,风速过大3.1.8 噪声级、振动级超标,通风不良,粉尘、烟尘浓度超标3.1.9 光线过强或照度不足3.1.10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放射强度或剂量过高3.1.11 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3.1.12 其它物理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2 化学性常见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2.1 易燃易爆物质,如原油、天然所、液化石油气、氢气、丙烷气、乙炔气、汽油、丙酮、火药、雷管、油漆等3.2.2 有毒物质、如锰、铅、汞、苯、甲苯、硫化氢等3.2.3 强氧化物质,如瓶装氧气等3.2.4 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3.2.5 其它化学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3 生物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3.1 细菌、病毒3.3.2 传染病、地方病3.4 生理、心理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4.1 体力、体质不适应3.4.2 心理负担过重3.4.3 其它生理、心理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5 行为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5.1 违章指挥,指挥失误;违章作业,操作失误。

      3.5.2 监护失误3.5.3 防护用品使用不当3.5.4 其它行为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4 安全生产管理4.1 安全生产资质4.1.1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实行安全资格认证,取得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资格合格证书并具备其它相应资质4.1.2 施工企业厂长、经理应按国家规定经过安全卫生管理资格培训合格4.1.3 专职管理人员应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资格4.1.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持证上岗4.2 组织领导4.2.1 施工企业的行政正职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项目经理是该项目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4.2.2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4.2.3 企业应设置各级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4.2.4 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可成立有关安全生产的培训、检验机构4.3 安全生产基本制度  施工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生产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委员会、各级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各级安全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实施制度;----劳动保护用品采购、配备、使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的采购、登记、维修、使用、管理制度;----机动车辆、驾驶员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管理制度;----施工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工业卫生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职工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其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4 安全、卫生教育  施工企业应按《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经理、厂长的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新入厂人员的三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调换工作岗位人员,使用新设备、新材料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人员的教育;----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和其它管理人员的教育;----班组长和安全员的教育;----临时工、民工、劳务工等的教育;----企业经常性的教育  这些教育除按规定应由国家指定部门进行外,其余人员的教育由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部门组织实施4.5 安全技术措施4.5.1 施工企业应积极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改善职工施工安全卫生条件,保证职工健康与安全4.5.2 施工企业应按要求,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落实项目,落实经费,并认真组织实施4.5.3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前应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5.4 参加施工人员应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4.6 劳动防护用品4.6.1 施工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和预防职业危害的需要,按SY 5690的规定为施工人员配备防护用品。

      4.6.2 防护用品的性能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4.6.3 施工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4.6.4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对施工人员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4.7 工业卫生  施工企业应采取措施,预防、控制或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水、粉尘、有毒物质、射线、高温等有毒、有害因素的影响,防止职业中毒、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避免对居民和环境的危害和影响4.8 安全检查  施工企业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9 事故管理  施工企业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和职业病状况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登记、统计、报告和处理5 施工现场安全5.1 施工现场5.1.1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及工业卫生等有关安全卫生规定5.1.2 施工现场设立的工程标牌应有安全负责人等内容5.1.3 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山岗、悬崖、陡坡处应设置安全护拦影响安全施工的坑、洼、沟等均应填平或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其它障碍应予以清除坑槽施工时,应经常检查土质稳固情况,采取加固措施,防止裂缝、疏松或支撑偏移造成坍塌事故5.1.4 开挖管沟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决定边坡坡度,防止塌方。

      5.1.5 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作全面规划,合理布置上部需承受负荷的沟渠应设有盖板或修筑涵洞、敷设涵管排水沟的截面及坡度,涵洞、涵管的尺寸大小和埋设深度、承载能力应经计算确定5.1.6 施工现场应根据消防的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和器具,并保持消防信道的畅通5.1.7 施工用水、水蒸气、压缩空气、乙炔气、氧气、氮气等管网应布设适宜、因定牢靠,并按介质要求对管网进行冲洗、吹扫、除油、脱脂等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5.1.8 施工现场的供、用电线路及设施应按总平面图布置,并应符合5.6的有关要求5.1.9 临时建筑、仓库及其它设施消防安全应执行GBJ 16的规定,并应符合5.7 的要求5.1.10 大型设备吊装,射线作业,电气耐压试验,设备、容器及管道脱脂、试压和爆破作业等施工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并制订相应的安全应急措施5.1.11 施工现场应按总平面图设置行人、车辆通行道路,一般应符合以下规定:a) 主要道路应筑成环形,与主要的施工作业区域和临时设施相通其宽度双车道不小于6m,单车道不小于3.5m.b) 通过施工机具、汽车的便桥应按图纸架设,其宽度不应小于3.5mc) 通行栈桥或架空管道下面的道路,其通行空间高度不应小于5md) 机动车辆在厂内行驶,时速不应大于15km/h。

      在场地狭小、运输频繁地点,应设临时交通指挥人员5.1.12 施工器材应按施工总平面图规定的地点堆放,保持整齐稳固、安全可靠建筑物与可燃材料堆置场地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施工器材堆放的安全高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5.1.13 施工残渣和边角余料应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及时处理5.1.14 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GB2894规定的相应安全标志牌5.1.15 管子下沟作业时,任何行人和车辆不得通过管沟必须通过时,应设专人警戒,明确联络信号,管线下沟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防止滚管事故5.2 施工人员5.2.1 施工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心理、生理条件应满足工作性质要求表1 建筑物与可燃材料堆置场地的防火间距表2 施工器材安全堆放高度  5.2.2 施工人员应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环保、健康的政策、法规和标准,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2.3 施工人员应经过4.4规定的安全、卫生教育,掌握本专业或本岗位的生产技能,并经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还应执行4.1.4的规定  5.2.4 施工人员应了解本岗位的工作内容与相关作业的关系、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并能根据危害性质和途径采取防范措施,掌握应急处理和紧急救护方法。

        5.2.5 施工人员应掌握个人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5.2.6 施工人员发现不答合安全生产要求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应向有关人员报告;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5.2.7 应按规定对有关施工人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5.2.8 不应安排女职工从事《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中规定的工作  5.2.9 未成年工应符合《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要求  5.2.10 施工人员工作前应做到:  a) 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与工作相适应的防护用品  b) 检查工作场地(包括信道、照明、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安全标志等)  c) 检查管沟是否有土方松动、裂缝、渗水等隐患  d) 检查施工机具及设备的完好情况,保证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