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出土绣品看湘绣的源流及文化特征.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5269815
  • 上传时间:2022-0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出土绣品看湘绣的源流及文化特征刺绣艺术是我国的传统设计艺术,“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己很普遍, 唐宋时有了更大发展,明代各地区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流派”(周之琪,美术 百科大辞典[M],北京侬村读物出版社,1993我国湘绣历史悠久,源于 什么时候已无法确切考证而1958年长沙烈士公园三号墓廓楚墓出土的 和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出土的同时代的龙凤图案丝织品以及1972长沙马 王堆汉墓出土的绣衣和绣锦,证明了湘绣始于楚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湘绣,在我国甚至世界艺术史上都是一颗 璀璨的明珠,它是在吸取顾绣、苏绣、粤绣、蜀绣等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发 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湘绣从题材到针法、材质、色彩,逐渐形 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一、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湘绣源流的基础长沙和江陵都为昔日楚国故地,而我国古代先秦诸国中,楚国位列春 秋五霸、战国七雄,政治强大,文化艺术空前繁荣从出土的绣品看楚文化, 我们便知楚绣题材与楚文化特质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的屈原《楚辞》中 的《九歌一一云中君》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彩衣兮若英”的佳句,抒写 了云神的华美;《招魂》中有“虎豹九关”表现了天界有守九关的虎豹等。

      诗文与楚绣均统一在楚文化艺术的意识与形象里我们从两地楚绣绣片和 马王堆汉绣的丝织甜的取材发现,均以图腾、巫术、祈福等为题材,让我们 清晰地了解到2000多年前湘楚地区刺绣显示出了浓烈的楚汉文化及浪漫 色彩的艺术特征楚国时期虽是一个艺术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但自然界中有许多人 类不能解释的“神秘”事物,那时,人们以混沌的思维方式,将龙、凤、舞 人、神兽、瑞鸟、花鸟、太阳、回字纹、几何纹等多种动植物特征综合创 造成“神灵”化的形象加以崇拜如“瑞兽”虎,当时人们把虎当作神来 看待(先秦“四神”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它选取其威武勇猛的特 征,再与龙、凤、莲花纹交织在一起,达到去灾避邪、降福迎祥的目的龙、 凤、虎、莲花纹等图腾是人们对自然界动植物形象加工再造而来的,一直 成为人们驱邪除魔,祈求生活希冀、平安的护身符楚、汉在文化等方面的源流关系是很深的,楚绣对汉绣的形成、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汉承秦制,刺绣亦有所继承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出土的刺绣品中最具代表性的“T”形帛画正是汉绣沿袭了楚绣的真实反 映汉人融天、地、冥三界于一体,以自然崇拜的题材,用刺绣描绘了阴间、 天国、地下世界和升天情节。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丝织物上“祥瑞”观 念极为强烈,它们成为多种题材因素的组合如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 茱萸纹绣、云纹绣、方棋纹绣等,均为图腾崇拜的题材图案除主要的“祥 瑞”形象外,还有较多抽象的卷枝花草纹样缠绕组合,充满着美好的吉祥寓 意比如在“茱萸纹绣”的花纹图案中,内容为枝叶、花蕾、花瓣、花蒂, 并分别用四色丝线绣成在古代人们认为饮茱萸酒能够避邪长寿,佩戴茱 萸可以祛灾辟邪因此这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祥和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寄 托在艺术形式上,绣品大都以龙纹、凤纹为主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椁 楚墓出土的龙凤纹绣绢图案以龙云缭绕飞腾、凤纹卷尾跷足飞舞的形象为 主,湖北江陵马山楚墓中出土的丝绣品,图案是以龙凤为主、其他动植物装 饰纹饰为辅的格局我们从对龙对凤纹绣绢、蟠龙飞凤绣纹绢中发现,龙 风图案盘缠穿插为一个整体既是龙风躯体一一身、翅、爪、尾,又是卷 草式图案这时龙凤纹往往与虎、鸟、花草、几何纹相互掺揉结合使用 这种所谓“花即凤”的图案形式,具有如真非真,似假非假的艺术特征我们再从龙凤虎纹绣罗衣可以清楚地看到,蟠龙飞舞,莲凤交织,猛虎 吼啸;画面中的龙、凤、虎纹样再增添花草纹饰修饰,根据物体的不同形态 用直线与弧线表现,使人感觉到一种美的张力。

      在马王堆出土文物中我们 同样感受到“凤纹的变异”,我们都知道凤尾是最美的部分,古人舍弃了凤 头、凤翅,又将凤尾向云形转化,原始凤的形态就看不见了,变成一种抽象 的运动形态,却保持了一种凤形内涵的美这种添加置换的装饰手法如今 是值得我们在图形设计艺术中沿用的二、针法、材质、色彩形成了湘绣独特的个性我们从出土的楚丝绣品看,不论是针法,还是材质、色彩运用都非常的 巧妙其材质织造精美,甜种较多,它包括绢、锦、罗、纱、组、绦等丝 绣品的色泽艳丽,如龙凤纹绣绢、神兽纹绢锦、龙虎纹绣罗、蝉翼轻纱、 花鸟细绦、锦面麻鞋、帛画、绣衣等绣品,主要用朱砂红、茄紫、深赭、 浅绿、茶褐、金黄、棕黄、绛红、粉红等色搭配组合,古朴而华丽绣艺 上,多以锁绣(辫绣)为主,股子针、平绣为辅;刺绣针法疏密得当,幅幅绣艺 精湛,为汉绣奠定了基础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刺绣品颜色绚丽,材质结构有平纹、斜纹和罗 纹,甜种有绢、纱、罗、绑、绮、绣、布等在染色工艺上尤为突出,有浸 染色象29种,涂染色象7种,共36种,其中以绛紫、烟色、香色、墨绿、 蓝黑和朱红等色染得最为深透、均匀,是通过多次套染与媒染相结合染成 的这与《山海经》和《淮南子》中“以涅染紫,则黑于栽”、“用矶媒染” 的说法吻合。

      反映岀2000多年前我国的染色技术,在运用植物染料和矿物 染料方面,已取得很高成就针法上,主要有辫绣和铺绒绣两种,还有接针和打子针等,但以辫绣 最多辫绣针法虽然简单,但对绣作技术条件要求很高绣品中的黄菱纹 罗地“信期绣”丝棉袍,细黄绑地“长寿绣”和黑菱纹罗地“信期绣”残 片最为精工在细黄缭地“长寿绣”残片上,除用辫绣之外,在最尖端使用 了类似接针的绣法这种接针在甘肃武威东汉墓中出土的刺绣品上,可以 看到已经成熟的例子另一个是在拓黄统地绣方棋纹残片,绣者使用了单 针的辫子股绣法,其中部分单针辫子股的针线运用,与后来的打子绣针法 非常相似,这可以说它们是接针和打子针的前身清朝末年,湖南民间湘绣成为具有独立风格的普遍性工艺其针法则 在楚、汉绣针法的源流中呈现出自身的艺术特色如蝴蝶牡丹纹刺绣烟荷 包,黑色布底上绣蝴蝶牡丹花纹,可见明显的辫绣和平针针纹,玫瑰红花花 瓣在黑地绿边的映衬下,别有几分娇艳近代李仪徽首创了掺针针法,即将 丝线分得比头发还细,再行刺绣在需要交换颜色和色级的地方,留出空隙, 用长短不齐的针脚,将不同颜色和色级的丝线搭配,一针一线掺进去,以至 将画绣完李仪徽的掺针针法,为湘绣成为四大名绣之一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随后,掺针针法通过胡莲仙传授徒弟而得以推广,并改苏绣的齐掺针为 乱掺针,后来湘绣的针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有隐针、游针、盖针、花针、 打子针、钩针、扎针等数十种,以掺针为主后来不断完善的乱掺针以及 湘绣独有的?毛针等,使得近代湘绣画血色彩转换自然,不留痕迹,线条简 练,层次分明,形象生动逼真,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 人能传神”的赞誉(中国民族报,2001年11月02日,第004版)线料与色彩是湘绣的筋脉,湘绣所用绣线有花线、绒线、丝线、织花 线、挑花线等湘绣绣工的劈线,是一种特殊技能以手指把丝、绒等线 劈开,可劈至二开、四开、八开、十六开等线劈开后,千丝万缕,分辨不 岀差别,但绣上质地,从反光中便分外显目了湘绣绣线色彩的丰富,是与 其他绣种区别的主耍特点Z-o据《雪宦绣谱》记载,有青、黄、红、黑、 白(以上为正色)、绿、赭、紫、交、葱(以上为间色)共9类,88种原色, 因其深浅染制成745种不同的色彩(沈寿述,《雪宦绣谱》[A],丛书集成续 篇(卷1)[C],上海:上海书店,明刻本影印)所以,湘绣用色基本上可称为 “冇色皆备”湘绣“以针为笔,以纤素为纸,以丝绒为颜色”,巧妙地以各 种原色花线创造了各种绚烂和谐悦冃的湘绣佳作。

      三、湘绣保存着楚绣、汉绣的特点无论古今,任何民族必然身处多种文化同时并存的现实环境之中,对 自体文化的源流,以及与异族、异地文化的交流是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 根本和命脉;交流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更显丰厚多彩, 更有生机和活力湘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绣种,在漫长的发 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异族、异地文化,经历了由浪漫、神秘的楚汉文化自然 崇拜、图腾崇拜为题材和早期的民间题材到现代以国画为蓝本的人物、花 鸟(竹石)、动物等题材及西方油画作甜题材的转变从湖南民间刺绣,不管是宗教巫术寓意的题材,还是吉祥祈福寓意的 题材,我们仍旧可以看岀刺绣保留着楚汉刺绣神奇浪漫的色彩湖南有苗、 土家、瑶、侗、口等少数民族居住,从她们自绣的民间刺绣的绣品中发现, 有不少的绣品源于多神崇拜、图腾崇拜等宗教观念湘西地区的苗族刺绣 具有悠久的历史,从题材上仍以楚汉刺绣中常见的龙、凤、枫树、蝴蝶、 鸟等多种不同的纹样为主湘西苗族的蝴蝶云肩,采用绮丽的蝴蝶纹图案, 真实地反映了 “蝴蝶图腾崇拜”的观念而瑶族则对??瓠的图腾十分崇拜 在传说中,??瓠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龙犬,他们崇奉??瓠图腾,相信狗是 氏族的保护物。

      瑶族服饰无论男女,都耍在领边、袖口、裤沿和胸襟两侧 绣上花纹图案瑶族绣品,色彩斑斓、艳丽,体现瑶族人民对大自然充满活 力和生机的朦胧美的追求侗族有多图腾崇拜的观念,童帽有露头荷花绣 帽,银八仙童帽,二龙抢宝童帽,狮头、猫头、狗头、兔头、鱼尾等绣花童 帽侗族妇女把多图腾绣于孩童的服饰上,祈求它们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 由此,湖南少数民族刺绣延续湘绣文化特色,融入了劳动人民创新的意识, 具有民族民间风味四、湘绣的艺术价值随着湘绣产品的多元化,湘绣绣品既有实用的FI常用品,也有名贵的 欣赏艺术品,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床单、枕套、桌布、靠垫、 手帕、绣衣及各种小饰品等这些众多的产品耍永葆生命与活力,必须吸 收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把“古为今用”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作甜中去,才能 给设计的作品带来了无限商机我国许多服饰品牌正是看中了这点,让传统元素重回服装舞台,如 “渔”服饰源于我国湘绣艺术,服饰图案大量沿用我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 龙纹、凤纹、虎纹、鱼纹、葫芦、莲花、石榴、葡萄、桃等,所有这些也 都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真、善、美的理想境界蔓楼兰”、“昊腾”、“风 禧”等服饰中的旗袍巧妙地将湘绣艺术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将我国的传统 绘画、书法与现代美学完美统一,使古典浪漫的设计风格在服装上得到了 完美的体现。

      服装上用刺绣装饰,上衣装饰的部位一般是袖口、领口、前 胸和下摆边饰,裤子主饰在裤腿下部款式简洁,手工花纹以花鸟、鱼蝶、 花果为主,还是带有吉祥祈福寓意的刺绣题材针法主要以平针为主,兼施 掺、捆、点、挑等针法刺绣细节处理精致,使服装达到局部的繁复和整 体的简洁,加上柔和的配色效果,优雅、高贵而不艳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 现代与古典、东方与西方时光交错的感觉,体会一种深厚的文化氛围湘绣绣品,曾有构图严谨、形象生动逼真、着色层次丰富、绣品若画 的特点,在世界博览会上也曾多次获奖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 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珠有神,几乎可乱真,以至发展到异形异面的双面绣, 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格使它很早就驰名中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要继续充分 发挥自身的艺术优势,在不改变湘绣艺术本质的前提下,处理好传承与创 新的关系把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岀一条以题 材、款式、材料工艺、花色图形满足生活创新的湘绣精品之路,奏出一首 独特的袭人心怀、润人心扉的新湘绣曲,在湖湘文化中突出新湘绣的艺术 价值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责任编辑:文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