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调查基本情况.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661288
  • 上传时间:2019-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3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社会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目的: 农民工是这个社会的重要成员(包括自己的父母也是农民工),但他们在城市的生活状况却不容乐观通过调查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提高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并希望通过体会他们生活的艰辛来提高自己努力奋斗的决心调查对象:农民工调查方法:走访调查地点:武汉青山区以及十堰的部分农民工调查时间:2009.7-8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我国城乡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亿万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亿万农民工已成为推进城乡统筹的主力军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民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我深深感到,农民工领域的问题堆积如山,已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下面我就从生活状况,维权进程,子女教育三个方面来总结自己的调查结果一.   生活状况从我的调查来看,进城农民工的生活状况非常差在武汉青山区,每天早晨在路边都能看到穿着破烂,骑着很旧的自行车去工地的农民工。

      他们大多都是边啃着馒头边满头大汗蹬车,既要赶速度,又要避开行人和车辆每天清晨还不到七点我骑车经过121街时总能看到很多中年妇女坐在路边,旁白放着几件简单的清洗工具,有的还在吃着从住处带来的白面条,有的在边吃包子边喝白开水,武汉人早晨很喜欢吃热干面喝豆浆,但基本只要看到在吃白馒头喝白开水的90%都是农民工每天中午大概12点半左右就可以看见有很多农民工结伴在包子店门口买吃的吃完饭后便在工地上随便找个地方午休,所以路边的布做的类似帐篷下面经常看到有农民工中午顶着炎炎烈日休息但如果要赶活的话就连烈日下的午休也没有了七月份有段时间,武汉的日最高气温达到近40摄氏度,呆在家里吹着空调都还觉得不够凉快,那些农民工在工地的艰难日子可想而知就在高温的几天,我晚上下班回家时经常看到有大批的农民工就拿着席子睡在路边(因为屋子里还没有路边的风凉快)据在钢都花园内的工地上上班的一位农民工说,他的三餐基本都是面食,早晨,中午是馒头或者包子,晚上就住点面而他的交通工具则是一辆在大学工地干活时捡的大学生丢弃的自行车,这辆车很破,链条经常掉,有时上班的路上甚至会掉好几次,再加上速度又慢,所以算下来并不比不行快多少,有时还为在路上修链条而迟到被罚,工钱但他说有车总比没有好,所以自己还是一直留着这辆车。

      网上有这样的一组数据”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大多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据调查,有29.19%的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里,有20.14%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有7.88%的农民工居住在工作地点,有6.45%的农民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12.54%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村居住”而我所知道的农民工住在临时工棚的为100%,其余几乎全为0.那位叔叔说,他和工友住的地方就是用几块工地上不要的破布搭起来的类似窝棚是的东西他说他宁愿忍受几十度的高温也不愿下雨,因为天一下雨,他的住处就像一个小河,根本住不了人据他介绍,他的住处还有一个15瓦的灯泡,勉强照明,他的很多工友的住处连灯都没有,只能借助路灯来获得点光亮如此的环境对他们身体的伤害是多么的大啊!!!在武汉,我还见到了一栋“农名工公寓”从外面看,这栋公寓周围青草茵茵,绿树环抱,楼宇气派,配套设施完善,还有一些中高档商品房小区才有的假山、石径、健身设备和休闲石桌椅但奇怪的是里面泽很冷清,似乎没人住,问周围的人时,他们说从兴建到现在基本没人到里面住过有人说是租金太贵,有人说是住房要什么合同真正到底是为什么,我也没问到。

      他们生病时一般能撑则撑,撑不过去再到药店买药吃并且生病时大多不到正规医院去看而只是在普通诊所里买点药不上正规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一是费用太高,二是没有去医院看病的习惯,三是没钱看病     农民工工作之余的主要休闲方式仅为看电视、打扑克,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二.   维权进程     我在网上查到这样的一组数据:           “据调查显示: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元至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元至500元的占29.26%,500元至800元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0%     调查当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没有签订的占了30.62%,有15.68%的农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        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在被调查者中,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以内的仅占13.70%,8小时至9小时之间的达到40.30%,9小时至10小时之间和10小时以上的分别占23.48%和22.50%根据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工时长,工薪低,挣得一点钱很是不容易。

      但是他们又能否顺利地得到自己应的报酬呢?答案是仍有近50%的人拿不到工钱我大概问了十堰武当国际园近80%的工人,他们几乎全部的人都说自己曾经无法顺利拿到工资,完工后不经过三至四次到工头家的“造访”是绝对要不到钱的甚至还要为此和他们撕破脸才能拿到钱,其中仍有近十分之一的人至今也未拿到钱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国家近几年对拖欠农民工行为的打击,这种现象已经有一定的减少不过他们中有不少人都说这只是民工们在索要工资时的一种觉得有理的说法,他们中有很多人的工钱还是得在大概一年后才能拿到虽然国家有政策,但并没有同时落实到法案条例上来所以有很多工头仍然很嚣张,觉得法律并管不了他们,随之而来的拖欠工资现象也没有得到根除,甚至可以说是改善不大而在遇到这种情况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在我所调查的民工中还没有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不断地去索要,如果遇到工头逃走的情况,则只能忍气吞声了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而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经费问题以及维权时间他们的工资可能就是一万元左右,但打完官司下来,去掉所有的花销,就算官司打赢了,可能也所剩无几了再加上一般的官司顺利的话打下来也至少得半年以上,如果遇到被告人逃跑不在的情况,可能还要再拖时间。

      所以算下来,加上诉讼费和中间的误工费,即使官司打赢,民工们剩下的可能也不多了另一方面就是司法程序问题,需要各种证据而很多民工在工作之前并没有和用人单位签合同,所以他们之间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在法律上很难确定如此看来,现在维权虽然被喊得很响,但真正算下来,可能并不是那么的好走在十堰时遇到这样一起事件在竹溪的一个工地上,一位工人在墙上粉刷墙壁时不小心从高架上摔下来,将手臂摔断到医院检查发现是粉碎性骨折最后老板只让他在医院呆了两天就办了出院,给他一千元钱让他回家,多次协商无效后只得回到郧县老家这位工人的弟弟知道后就带着几个好朋友找到他的老板,声称如果不给够一万元钱,绝对让他的工地无法正常运行那位老板只得赔了一万元钱通过这个案例,就可以说明,维权之路并不是那么好走的甚至有时靠正规的程序可能根本解决不了至于现在喊得很响的公民工的就业培训,医疗、养老等各种保险在我调查的人群中基本没人办理可见在这件事上,很多单位都是上级喊一种口号,下面依然按照自己愿意的方式办事但最终受到利益伤害的依然是弱者-----农民工!!!三.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凸显,一方面,农民工子女受户籍制度限制,难以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充分落实,仍存在很多障碍,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把子女留在农村,形成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群体。

      在十堰市区的小学里,大部分的小孩都上了英语课,但在十堰的农村似乎还没有小学的孩子可以上英语课;在市区的小孩课外大多都在学舞蹈,钢琴,二胡等才艺,在农村小孩子课外大多则在加帮大人干活;市区的小孩每天都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农村则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有的十岁左右的小孩可能因为学校配置问题而不得不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去上学,每周只能回家一次,生活还得要自理在五堰小学,去年以前,非五堰小学片内的学生在那里上完小学共需交6000元的插片费而自从去年教育局规定不能再收插片费后,今年去报名的非片内学生得到的答复都一样:学生已经收够了,由于资源有限不再招收片外学生---收不到钱就不要学生我舅舅的女儿为了上这学校,还托人给学校写了所谓的“申请书”----里面大概说我是自愿去那里交钱上学的----教育局如果来查,后果自行承担由此看来,虽然国家下达了看似的“惠农政策”,但其实是断绝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路---学校可以直接以学生一招满,资源有限不再招收片外学生为由拒绝农民工的入学请求所以很多农民工对这个政策是叫苦不跌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制度障碍,它的突破口也应该在户籍制度改革上户籍制度背后存在着城乡劳动力二元市场,在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也有城市在尝试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比如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变成统一的居民户籍登记制度,但是很多地方没有实施下去恰恰是因为城乡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从十七大报告到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在城乡形成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体化统筹,让阳光普照城乡,这是以曲线方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一种很好的举措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发现农民工的现状任然不容乐观:生活条件差,相关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子女教育问题解决不了等等虽然国家近年来一直都在加大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但在政策的执行上并不是很好而有的单位还是能从中找到漏洞,从而想尽一切办法来回避这些政策的执行所以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这些政策是否被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阻碍,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漏洞,从而使这些政策真正起到它的作用另外他们的法律意识任然很淡薄,虽然一直在强调工作之前要签订合同,但因为认识不到合同的重要性所以真正签的人却少之又少,因此可以在他们外出之前进行相关的教育另外还想给农民工点建议:农民工不要将自己定位为只能干苦、脏、累工种的劳动力,其实,农民工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努力学习,也能熟练地掌握一门技术,成为一名技术工人。

      毕竟,干苦力活不能做一辈子农民工可以借空闲下来的时间,参加劳动部门指定的定点就业再就业培训机构举办的免费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学习一门专业技术,为今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民工作为现今社会的一个大群体,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城里的状况却不是很好,希望我们全社会的人都能够关注这个群体,为他们条件的改善显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温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