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教学楼布线方案.doc
21页某职校第三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某职院第三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投标书系别: 网络工程系班级: 网络一班姓名:XXXXX学号: 20100937日期:2012-6-20 目录1.教学楼工程楼概况 32.设计方案 32.1 设计原则与目标 32.2布线系统设计、原则、验收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42.3用户需求 42.4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方案 52.4.1工作区子系统 52.4.2配线(水平)子系统 72.4.3垂直干线子系统 82.4.4管理间子系统 102.4.5设备间子系统 112.4.6建筑群子系统 123.综合布线工程实施 133.1.工程实施步骤 133.2.工程实施进度管理 143.3.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 153.4施工前检查 153.5随工验收 194. 综合布线系统材料总清单 195.图纸设计 201.教学楼工程楼概况 要求:一楼5个学生教室,班容量为30人,一个卫生间,1个办公室,其余4层与一楼一致各个学生教室每人一个信息点,办公室2个信息点和一个语音点,01室旁为竖井,各楼层竖井为管理间,一楼竖井作为设备间1)工程名称:教学楼综合布线工程2)地理位置:第三教学楼。
2.设计方案 2.1 设计原则与目标 教学楼网络综合布线时为教学提供实用、灵活、可扩展、可靠地模块化介质通道,学生教学楼布线系统所用的线缆、接插件等各类设备、配件,都充分地考虑到先进性、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灵活性、经济型的设计原则学生教学楼是学生使用上课的主要场所,网络综合布线要建立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基础平台,使其对学生教学楼网络信息系统的支持达到先进水平,并且保证技术领先不仅满足学生教学楼应用的实际情况,对系统以后的扩充升级也便于实现,适用未来学生教学楼网络发展的需要2.2布线系统设计、原则、验收遵循的规范和标准(1)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GB/T50314-200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4)(YD/T926.1-2001)《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5)中华人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本地网用户线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5006-2003) 2.3用户需求一楼5个学生教室,班容量为30人,一个卫生间,1个办公室,其余4层与一楼一致各个学生教室每人一个信息点,办公室2个信息点和一个语音点,01室旁为竖井,各楼层竖井为管理间,一楼竖井作为设备间。
表格如下:楼层房间号F1F2F3F4F5办公室2+12+12+12+12+101室竖井管理间管理间管理间管理间教室131+031+031+031+031+0教室231+031+031+031+031+0教室331+031+031+031+031+0教室431+031+031+031+031+0教室531+031+031+031+031+0小计:157+1157+1157+1157+1157+1合计:785个信息点+5语音点2.4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和学生教学楼规模的实际情况满足各信息点到设备间的距离在非屏蔽双绞线的90m有效传输距离内方便管理,减少教室之间的占用,综合布线系统不专设楼层配线间,采用BD/FD合二为一的方式,即楼层配线间和设备间合二为一(2楼中间活动室可以设为中心机房),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合为一条链路(各教学楼线缆先引入竖井后引入设备间)因此,学生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合并成以下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垂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如图3-1)2.4.1工作区子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和学生教学楼规模的实际情况,综合布线系统在施工时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因为不同的房间环境要求不同的信息墙座与其配合。
在施工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用户对室内布局的需要,同时又要考虑从信息墙座联接应用设备(如计算机,等)方便和安全墙上安装型信息墙座一般考虑嵌入式安装在国内采用的是标准的86型墙盒,该墙盒为正方形,规格80 X 80mm,螺丝孔间距60 mm信息墙盒与电源墙座的间距应大于30cm信息墙座接头的端接安装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工程师完成与管理区子系统的端接一样,它的安装工艺对系统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国际标准EIA/TIA568B(RJ45)线序如下:RJ45电缆线对色标: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国际标准EIA/TIA568A(RJ45)线序如下:RJ45电缆线对色标: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设计原则:工作区子系统中信息插座预留的网线为10-12cm,端接口采用568-B标准办公区每8-9米设一个双孔信息出口.1) 从RJ45插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最好不要超过5m.2) RJ45插座必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碰到的地方,插座应距离地面30cm以上3) 插座和插头不要接错线头4) 为便于管理和识别,信息插座的颜色设置应符合TIA/EIA-606标准。
5) 工作区子系统中信息插座预留的网线为10-12cm,端接口采用568-B标准办公区每8-9米设一个双孔信息出口设备材料清单: 2.4.2配线(水平)子系统配线子系统由楼层配线架(FD)至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信息插座(含转换点及配套设施)组成,它将楼层弱电竖井内配线架与每个教室内的信息插座相连因学生教学楼多为条型建筑的组合,每层的面积较大(一般10000-20000㎡),水平距离较远,因此每个条型范围内设1个弱电交换间,可与弱点竖井合在一起要求弱电交换间内楼层配线架距学生教室最远的的信息端口不超过90m考虑到数据的传输速度和网络线缆的的快速发展,现教室内水平线缆采用4对非屏蔽超5类双绞线(UTP Cat5.e)或6类线缆走道内线缆敷设在封闭金属桥架内,引至室内转为金属保护管至信息插座在设备间内楼层配线架包括垂直干线区,水平配线区,网络设备区等水平配线区端口数量的确定可参照下述方法楼层配线架水平配线区的端子数计算为:D=4H(1+U)+4J(1+U)式中 D—楼层配线架水平区的端子数 H—语音点的数量 J—信息点的数量 U—配线架上的备用量,一般取5%-15%在配线架上,一般将语音点和信息点的端口分别设置。
设想本工程的对象是新建建筑物,没有任何管线,因此综合布线系统还包括管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设备间放置在1楼的中间活动室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如下图3-1图3-12.4.3垂直干线子系统1.管线设计(1)垂直主干管线垂直主干管线采用镀锌架(槽式)沿设备间外墙(内走廊)向上和向下敷设,向上用200×100×1.5桥架直达5层向下用100×50×1.5桥架到达1层,布放1层的线缆2)水平主干管线水平主干采用立柱吊装镀锌桥架方式,根据线缆的多少分别采用50×50的镀锌桥架,在每个房间外用DN20㎜波纹管将电缆引入房间3)教室内墙面 PVC线槽电缆引入教室内后用40x25㎜PVC线槽将电缆铺设至教室内两边,再沿墙面而下敷设至墙面信息插座,由于教室内已铺设纵横交错的强电线路,PVC线槽交叉通过强电线路时用防蜡管穿过4)已吊装电力线缆管线,安装的桥架与该电力线缆管线相隔的距离必须符合GB/T50311-20005)对槽、管大小的选择采用以下简易方式:槽(管)截面积=(n×线缆截面积)/[70%×(40%~50%)]其中,n表示用户所要安装的多少条线(已知数); 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管截面积; 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 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空间; 40%~50%表示线缆之间浪费的空间。
水平电缆水平布线系统均采用星状拓扑结构,它以设备间501房间(竖井)为主节点,形成向工作区辐射的星状线路状态从501房间到达楼内任一信息点的距离都不超过90M,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与其相应的跳线、信息插座模块和配线架等接插件也采用6类产品,满足当前传输1000Mbps的需要,以及以后升级需要电缆用量计算:A(平均长度)=(最短长度+最长长度)×0.55+DD是端接余量,常用数据是6~15M,根据工程实际取定本设计中取D为6M水平电缆的箱数=信息点数×A(平均长度)/305+1设计原则:• 管道方法:一般1米左右设置一组吊杆.• 托架方法:一般1-1.5米安装一个托架.1) 水平干线子系统用线一般为双绞线2) 长度最好不超大型过90m3) 用线必须走线槽呀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4) 用5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ps,用超5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155Mbps,用6类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250Mbps5) 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6) 确定距服务接线间距离最近的/最远的I/O位置7) 计算水平区所需线缆的长度2.4.4管理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由交连或互连配线架、模块式配线架及相关跳线组成。
管理是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志和记录,并将引至每个宿舍的数据电缆,语音电缆线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给与一定的标志配线间应保持室内无尘,通风良好,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并配置有关消防系统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设计原则:1) 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2) 利用配线架的跳线功能,可使布线系统更具灵活性、功能更齐全3) 管理间子系统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4) 配线架一般由光配线盒和铜配线架组成5) 保持一定的温度(22C)与湿度,保养好设备6) 有Hub和交换器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7) 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标签,距管口6-8CM)系统;2.4.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由主配线机柜中的配线架、跳线、连接模块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中心机房中的公共设备与各管理间子系统的设备互连对于一幢学生教学楼,在其一层选择一个设备间作为进线间,内部设110型语音配线架安装在语音柜上,数据总配线安装在数据机柜内总配线架的安装配线架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入线口,减少配线距离楼层交换间设置要求为至每个学生教室内数据端口最远不超过90米。
如数量不多,距离不超过规范要求时,可将楼层配线架设在中间楼层上下敷设水平电缆,此时可减少楼层配线设备本教学楼就是应用了中间楼层设计原则:1) 设备间的建设标准应按机房建设标准设计,并考虑防雷、接地及配套的UPS电源2) 设备间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温度和湿度)3) 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障设备的存放4) 总配线室应避免电磁干扰2.4.6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综合布线缆线,建筑群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每个学生教学区由许多幢教学楼,其语音,数据网由校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