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雉山月季皇后图》解读.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9373126
  • 上传时间:2021-12-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0.5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雉山月季皇后图》解读 张银河摘 要:河南南阳府衙博物馆内南阳画院收藏一件古代石刻《雉山月季皇后图》,宽80厘米,高40厘米,厚11厘米,突刻2厘米石刻材料是南阳蒲山石,细腻坚硬,色泽微青透黑画面是一只雄雉站立在一峰峦上,上侧分别画有两朵盛放的月季和三朵蓓蕾,周围有绿萼相辅从石刻技法上看,雕刻细致,构图饱满,刻画入微,鸟的情态惟妙惟肖,经专家认定是一幅南阳地方石刻作品,早期应该是当地某古代建筑物上的一块阳刻构件关键词:古代石刻;雉山;月季;皇后图;考证1 古代石刻画的发现南阳画院院长曹永刚先生介绍说,石刻《雉山月季皇后图》是2013年秋由南阳汉画专家王敬敏先生从南召县皇后乡一位文物收藏者手中收购的当时有不同画面石刻三块,两块阴刻,一块阳刻由于这块阳刻浮雕突出不容易拓片,王敬敏先生以800元销售给了南阳溧河物流园一王姓商户,后几经辗转最终落入南阳画院笔者根据石刻发现地点及其内容,现将考证分述于后,以飨大家2 南阳雉衡山神话传说解读《雉山月季皇后图》,首先得考证石刻中的雉与山有什么关系,其次需要考证石刻中的雉与山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有关雉与山的神话,古籍多有记载汉代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班固《汉书郊祀志第五上》记载,秦文公元年(前765)在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遇到了两只野鸡,因故只抓到了雌雉,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

      史书指出,另一只雄雉飞到了陈仓县东南中原方向宛北境内雉衡山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七雄并列,雉县(城址在今天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境属韩国,后来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的强者,于公元前230年伐韩拔宛,取韩地于汉水之北、洛阳颖川之南,南召境遂属秦因为传说南召境有一只陈仓飞来的宝雉,秦王嬴政当皇帝后,就把雄雉飞往的雉衡山地区命名为雉县此后,官方所修地理志《晋太康三年地记》《元一统志》等对此神话都有类似记载明嘉靖七年(1528)《南阳府志》记载:《汉书》南阳郡雉衡山,澧水所出南阳雉衡山《水经》水又东南流,历雉县之衡山,又汝水注醴即澧水,导源雉衡山,即山海经云衡山也郭景纯以为第南岳,非也马融《广贼》颂曰:面据衡阴,指谓是山在雉县界故世谓之雉衡山《隋书》南阳郡武川有雉衡山,《寰宇记》南阳县废向城县有雉衡山《九城志》方城有衡山宋方城金置裕州,澧水在裕州曰拐河,裕州志拐河源出七峰山,又有分水岭在州西九十里,东接七峰山,西连历山,七峰俗曰七顶,是山亘南召方城百余里,横、衡古同,今南召状元川,有横山在废向城县北,即隋志武之雉衡山也按《山海经雅山》章,《后汉书马融传》引作雉山,方与考证谓雅即雉山《山海经》以衡别为一山,考证谓冈阜连属,故得互称是也。

      明《嘉靖南阳府志》把南召县、方城县所属方圆数十里的数条山脉作为衡山总称,把雉衡山放大,是因为它有着深刻的地缘军事内涵三国至两晋时期,文坛上出现一种风格别异的志怪小说,其中以《列异传》为名此书大部内容记述怪异,对于“雉”所生出的这段神话传说旁征博引,刻意描述,极其生动而又形象把一对雄雌宝雉神化为两个男女童子,并利用“媪”道破“得雄者王,得雌者霸”的天机只要能得到二童子其中的一个,不是称王,就是称霸,故陈仓人舍媪去追捉无价之宝的“二雉童”,在猝然追捉之下,二童子现出了“雉”的原形秦穆公(《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原载是秦文公)组织大规模打猎,果然抓到了其中一只雌的,他就成为战国时代的一名霸主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和嘉庆十二年(1807)两次编修的《南阳府志》都援引了晋代《列异传》《搜神记》两书对这个神话传说的记载:《列异传》云:陈仓人得异物以献之,道遇二童子,云此名为媪,在地下食死人脑猬乃言云,彼二童子名宝雉,得雄者王,得雌者霸乃逐童子,化为雉秦穆公大猎,果获其雌两部志书用相同文字记载着这段内容,说明南召最早置县的时代、定名根据和汉复置雉县的原因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南召县志》载:“秦,置南阳郡为雉。

      汉,雉城秦为什么以“雉”名始置县?汉代复置雉城距秦置雉180多年了,为什么复置?显然这要追溯到流传了数百年载于史册典籍、后被封建统治者加以神化的传说了在雉衡山(今云阳镇鹿鸣山)前峰,美术大师张德山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雕塑野雉一尊,今天仍在这个神话传说流传到刘秀称帝的公元25年,已经有790年的历史,这位立志振兴汉室者仍没有忘记“二童雉”这一神话,还想当然地认为雉衡山有陈仓飞来的那只宝雄雉,要复置雉县,以示吉祥三国时期,曹操父子仍然打着汉室的旗号,也设置了雉县综上所述,南召县古代“雄雉飞止”神话传说记载的形式既有史书、志书,也有志怪小说等若从神话传说形成的起始时间推算,流传至今总跨度时间已有2780多年正是这则神话传说向我们展示了南阳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古代文明笔者认为,《雉山月季皇后图》中的山象征雉衡山,雄雉象征刘秀自南陽起兵复兴汉室成为一代帝王3 刘秀与两位皇后刘秀一生封了两个皇后:一个是阴丽华(5—64),一个是郭圣通(7—52)前者是原配夫人,后者是出于政治联姻《后汉书后妃纪上》记载,光烈阴皇后讳阴丽华,南阳新野人,是个绝世的美人,年方十八其美貌名声便在家乡南阳新野一带传开了刘秀年轻时到新野随姐夫邓晨到阴丽华家做客,见阴丽华容貌出众,甚有好感。

      后赴京城长安,见到执金吾(相当京城的警备司令)的车马众多,气魄宏大,威武壮观,就赞叹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天下大乱,豪杰峰起,刘秀兄弟也起兵造反刘伯升、刘秀兄弟进军宛县,拥立刘圣公为天子,刘秀被任命为太常、偏将军更始元年(23)六月,刘秀如愿以偿,在宛城娶阴丽华为妻,当时阴氏19岁不久,刘秀为司隶校尉,前赴洛阳整修官府,让阴丽华暂回新野居住及邓奉起兵,阴丽华之兄邓识为将,为了确保阴丽华人身安全,就让她就随家眷迁到淯阳,居住在母亲邓氏娘家兄弟邓奉位于雉衡山的官舍中 更始帝刘玄移都洛阳,派刘秀为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征讨在北部割据的王郎此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就是河北真定王刘扬,他手握10万兵力,谁争取到他就几乎可以决定成败为了借助刘扬的势力,刘秀就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这之后的刘扬当然站在刘秀这一边有刘扬的军队助力,刘秀很快便扫平了河北一带的异兵,黄河以北的地区也基本上都在刘秀的掌握之下这几年中,郭圣通一直陪伴在刘秀身边,还为刘秀生了一个孩子刘彊建武元年(25),刘秀在部下的拥戴下即位称帝,重新建立汉王朝,史称东汉王朝这时候的刘秀非常宠爱这个陪在自己身边的郭圣通,一是因为这个女人陪他南征北战,二是因为郭圣通为他生下皇子,三是因为若不是她舅舅帮助,刘秀可能就无法建立东汉王朝。

      总之,郭圣通于立国有功,所以刘秀就立了这个女人为贵人刘秀当了皇帝,派侍中傅俊携带300人马到淯阳邓奉老家迎接阴丽华到了洛阳重定的汉室江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女主人,可是身边有两个女人,刘秀此时非常为难阴丽华是结发之妻,也是他感情上最爱慕的一个,这个女人美丽大方、温婉善良,他四处征战,对她亏欠也很多而郭圣通理由也明摆着阴丽华知道刘秀的难处,主动劝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于是,刘秀立郭圣通为皇后,立郭氏长子刘彊为太子郭圣通也是名门之后,气质优雅,端庄高贵在接阴丽华到来之前,刘秀对她也是十分宠爱,然而在阴丽华入宫以后,刘秀对她的感情逐渐淡化建武四年(28),阴丽华跟随光武帝征讨彭宠,生了一个儿子,为光武帝第四子,就是后来的明帝建武九年(33),阴丽华的母亲邓氏和弟阴沂被强盗杀死,刘秀追封阴丽华的父亲阴陆(阴丽华7岁时已病死)为宣恩哀侯,弟阴沂为宣义恭侯在此之前,郭圣通手握众兵的舅舅刘扬因谋反已经被刘秀部下杀死曾经出于政治原因考虑要与郭家联姻,如今已经不用担心这些再加上刘秀对郭圣通的抱怨实在厌烦,遂下一诏书,说郭皇后怨念太多,无法抚养其他的孩子,要将其废去;而阴丽华与他分开多年,雅兴宽仁,要立她为后建武十七年(41),光武帝废去郭圣通皇后位,诏立阴丽华为皇后,她的长子刘庄自然被立为皇太子。

      但是,光武帝刘秀念及郭皇后与自己曾经患难与共,还为自己生了几个皇儿,觉得对她有亏欠,就用厚赐郭家的方式进行了补偿晋任其胞兄郭况为大鸿胪,又赏赐给他丰厚的金银财宝她的堂兄郭竟及其弟郭匡也都被封为侯郭的儿子刘彊被封为了东海王,郭圣通跟着儿子到封地生活,被封为沛太后,于建武二十六年(52)去世,时年46岁阴丽华母子贵显,但毫无骄奢之行她处理后宫事务競競业业,与嫔妃也能融洽相处,颇有母仪风范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光武帝刘秀驾崩,刘庄即位,是为明帝,尊阴皇后为皇太后阴太后平安地度过了晚年,于永平七年(64)病逝,享年60岁,与光武帝刘秀合葬于洛阳城郊的原陵笔者认为,《雉山月季皇后图》石刻中两朵盛放的月季就是隐喻两个皇后栩栩如生的形象;三个蓓蕾、多丛绿萼象征老子《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 阴丽华居住南召“皇后城”南召县有一个皇后乡皇后村和娘娘庙村,原来地名曾经叫皇后浴、皇后峪街、皇后城这里的“皇后”“娘娘”指的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妻子阴丽华皇后村和娘娘庙村原属于一个行政村,古代位于汉代荆州南阳郡雉县、北魏荆州北淯阳郡城北(今南召县云阳镇北)10华里(5千米)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淯水》卷37记载:“淯水导源……鲁阳关水注之,水出鲁阳县南分水岭,南水自岭南流,北水从岭北注,故世俗谓此岭为分头也。

      并注云:“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千云,以张景阳诗云:‘朝登鲁阳关,峡路峭且深同时,郦道元在注中又穿插了一个孝子故事:“亦司马芝与母遇贼处也朱《笺》曰:《魏志》,司马芝字子河内温人少为书笔,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官至大司农郦注又云:“关水历雉衡山西,南经皇后城西,建武元年,世祖遣侍中傅俊,待节迎光烈皇后于淯阳俊发兵三百余人,宿卫后道路,归京师盖税舍所在,故城得其名矣山有石室,甚饰洁,相传名皇后浴室,又所幸也《水经注淯水》又道:“关水又西南经雉县故城南,关水又屈而东南流注于淯其水南漉经鲁阳关,关水历雉衡山西,南经皇后城西,关水又西南经雉县故城南,关水又屈而东南流注于淯上述文献说明,阴丽华当年曾经在今天的南召县皇后乡居住过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卷21中说,他曾于公元508年在鲁阳任太守这时的鲁阳距离现在的皇后村只有30千米当时的皇后城所在的淯阳已为北淯阳郡,鲁阳为鲁阳郡,两郡同属荊州足以说明现在的皇后村不仅东汉时为皇后城,北魏仍名称皇后城否则,郦道元所在《水经注淯水》中会有注明清乾隆重修《南召县志艺文志》中收录的明代高魁撰写的碑文《重修阴皇后庙记》记载:南召县治北拾里许,有村曰皇后峪,世传汉光武阴贵人之所居也。

      艮方琵琶岭,原瓦砾错杂,阶砌隐隐,其前贰石狮下有大泽即峪室皇明成化丁酉设立县治,邑侯张公珙以石狮非民间所宜用,因以进于唐府,泽遂竭焉,古迹相倚藉者如此乾方蛾眉岭之麓有话庙者,亦传世祖微时,道经此与后遇,因以得名,未敢信为然稽诸史有“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必得阴丽华”之句水经亦载:“帝遗傅俊迎皇后淯水之阳以此质之,其为阴后之墟无疑也世祖为汉中兴君,后又明帝所自出,立祠无足怪者经年既久,浸以圮,其仅存者茅屋一间而已成化甲辰,地主高嵩惧古迹之泯没也,始为修葺之计云这则碑文说,刘秀征战期间阴丽华皇后没有去洛阳之前曾经在此居住后来因为她被封为皇后,这个村名就叫皇后峪、皇后峪街、皇后城明成化丁酉(1477)到成化甲辰(1484),皇后峪的遗物“两个大石狮子”被送往南阳唐王府的时间,距其立碑时间只有7年再据文中“艮方琵琶岭,原瓦砾错杂,阶砌隐隐”之记载,可见其准确性,也可见皇后城最早建筑气势之宏偉今天,南阳府衙博物馆前的两个古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