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分析和论文整理材料.docx
18页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师案例分析指南?总结容一、 整体管理1、 记忆容【1】 工程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容〔1〕:〔1〕工程总方案:围方案、工作围定义、活动定义、资源需求、资源方案、活动排序、费用估算、进度方案以及费用方案〔2〕工程辅助方案:质量方案、沟通方案、人力资源方案、风险方案、采购方案【2】 工程干系人应重点关注〔2〕:客户、用户、工程投资人、工程经理、高层管理人员、反对工程的人和施加影响者【3】 如何进展工程干系人分析〔2〕:1) 识别工程干系人2) 分析工程干系人的重要程度3) 进展工程干系人的支持度分析4) 针对不同的工程干系人,特别是重要的工程干系人,给出管理工程干系人关系的建议,并予以实施【4】 可行性研究步骤〔3〕:(1) 确定工程规模和目标(2) 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3) 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4) 导出和评价各种方案(5) 推荐可行性方案(6)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7) 递交可行性研究报告【5】 可行性研究报告容〔3〕:(1) 引言(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4) 所建议的系统(5) 可选择的其他系统的方案(6) 投资及效益分析(7)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8) 结论【6】 工程评估报告容〔3〕:(1) 工程概况(2) 评估目标(3) 评估依据(4) 评估容(5) 评估机构与评估专家(6) 评估过程(7) 工程评估意见(8) 存在或遗漏的重大问题(9) 潜在的风险(10) 评估结论(11) 进一步的建议【7】 工程启动的主要活动〔4〕:(1) 识别工程的需求(2) 解决方案确实定(3) 对工程进展可行性分析(4) 工程立项(5) 工程章程确实定【8】 可行性分析的根本容〔6〕:(1) 技术可行性分析〔或称搭建系统原型等〕(2) 经济可行性分析〔或称投资可行性分析〕(3) 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4) 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如法律可行性,社会可行性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2、 问题总结【1】 〔1〕〔工程方案〕分层次方案,多沟通,实事【2】 〔2〕〔干系人分析〕分析干系人,寻求部门支持,多沟通,承建方责任过重〔推广工作应该以甲方主导,乙方辅助〕【3】 〔4〕〔工程启动,工程经理的角色〕要求提前完工可使用的方法:加班,增加人力资源〔不推荐〕,关键路径【4】 〔5〕〔资源冲突〕“猜测〞原因的方法:从外部找,从自身找,意外的原因〔领导抢走资源的可能原因,外部:权利、更重要的工程;部:无视、绩效不好;意外:重要干系人定工程暂停或下马〕【5】 〔6〕〔可行性研究〕风险分类:工程风险,技术风险,商业风险问题解决:停顿,咨询,改进或替代〔“无线通〞吃官司〕二、 围管理1、 记忆容【1】 围管理的根本容〔1〕(1) 确定工程的需求(2) 定义规划工程的围(3) 围管理的实施(4) 围的变更控制管理(5) 围核实【2】 创立WBS的主要作用〔2〕(1) 防止应该做的工作被遗漏掉,也防止镀金(2) 方便与工程团队沟通,工程成员很容易找到自己负责局部在整个工程中的位置(3) 防止不必要的变更(4) 提供一个根本的资源〔人员和本钱〕估算依据(5) 帮助获取团队认同和创立团队【3】 创立WBS应把握的原则〔2〕(1) 在各层次上把持工程的完整性,防止遗漏必要的组成局部(2) 一个工作单元只能附属于*个上层单元,防止穿插附属(3) 一样层次的工作单元应用一样性质(4) 工作单元应能分开不同责任者和不同工作容(5) 便于满足工程管理方案、控制的管理需要(6) 最低层工作应该具有可比性。
是可管理的,可定量检查的(7) 应包括工程管理工作〔因为是工程具体工作的一局部〕,包括分包出去的工作【4】 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围管理的联系和区别〔3〕(1) 通过需求开发来获取工程的需求,在此根底上确定工程的围,进展工程围管理(2) 需求管理是对已批准的工程需求进展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过程包括需求管理定义、需求管理流程、制定需求管理方案、管理需求和实施建议等(3) 对于工程需求,可以根据需求的紧急程度、工程本身和甲乙双方的实际情况,分步或分期满足确定每期应满足的需求后,本期的围管理就有了根底(4) 需求管理处理需求的变更,需求的变更会引起工程围的变更【5】 启动阶段围管理的容〔5〕(1) 分阶段实施的实施策略(2) 组建包括用户经理和用户业务经理、关键用户在的工程组织构造(3) 充分的需求分析调研,在此根底上编制用户需求说明书【6】 方案阶段围管理的容〔5〕(1) 制订围方案(2) 围定义【7】 各阶段执行中围管理的容〔5〕(1) 工程例会制度(2) 工程周报和月报制度(3) 工程监理制度2、 问题总结【1】〔3〕〔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围管理〕:明确围需求,变更不规,围模糊,新法规风险【2】〔4〕〔围管理〕销售和技术,部门的矛盾三、 时间管理1、 记忆容【1】 工期分三种〔1〕(1) 计算工期:根据网络方案时间参数计算而得到的工期(2) 要求工期:任务委托人所提出的指令性工期(3) 方案工期:根据要求工期和计算工期所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工期【2】 优先压缩的对象〔1〕直接费用率之和最小的工作组合【3】 网络方案的优化〔1〕网络方案的优化包括工期优化、费用优化〔本钱优化〕和资源优化【4】 甘特图与网络图各自的作用〔5〕甘特图法可以比对个工作的方案进度和实际进度,能十分清楚地了解方案执行的偏差以便对偏差进展处理网络图法能够充分提示各工作工程之间互相制约和互相依赖的关系,从中找出关键路径,进展重点控制【5】 影响进度的主要因素〔6〕(1) 工程质量的影响:质量指标的不明确、不切实际的质量目标、质量不合格,都将对工程进度产生大的影响(2) 设计变更的影响:设计的变更通常会引发质量、投资的变化,加大工程建立难度,因而影响进度方案(3) 资源投入的影响:人力、部件和设备不能按时、按质、按量供应(4) 资金的影响:如果建立单位不能及时给足预付款,或是由于拖欠阶段性工程款,都会影响承建单位资金的周转,进而殃及进度(5) 相关单位的影响:工程建立单位、设计、实施单位、设备供应单位、资金供应单位、监视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立的政府部门等都可能对工程的进度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 可见的或不可见的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风险因素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变化等。
工程经理要加强风险管理,对发生的风险事件给予恰当处理,有控制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及其对进度产生影响的措施(7) 承建单位管理水平的影响:承建单位的施工方案不恰当、方案不周详、管理不完善,解决问题不及时等,都会影响工程工程的施工进度【6】 加快进度的方法〔7〕(1) 赶工:例如加班,充分利用周六、周日和晚上等非工作时间段,但要注意调开工程成员的积极性,增加绩效考核,也要和用户进展沟通,以确保用户的积极配合,特别是在用户提供工作场地的情况下(2) 快速跟进:调整局部工作的顺序关系,使用网络图和关键路径分析等进度方案工具,尽可能将一些工作并行进展(3) 增加优质资源:一个经历丰富的成员加盟,会明显加快工程的进度但要注意增加资源的负面影响,一个新手的参加是需要一定得学习时间的,可能还需要其他成员的指导,占用其他成员的时间,人员增加导致沟通渠道的增加,也会占用更多的沟通时间(4) 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沟通和监控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作用,用积极的绩效考核方法,提升每个成员的技能水平和绩效(5) 外包和缩小工程围:将一些非关键的工作外包出去,使工程成员将精力集中在关键工作上,也可以将工程围缩小,先完成核心工作,将其他工作放在工程二期工程中来实现。
这需要征求用户的同意和用户进展充分沟通【7】 特定情形下的工期估算方法〔8〕(1) 明确定义工程的WBS(2) 升级工程-------“类比估算法〞(3) 新增模块-------- “德尔菲法〞(4) WBS足够细化后-----------“参数估算〞、“三点估算〞【8】 跟踪工程进度的方法〔8〕(1) 基于WBS和工时估算制定活动网络图,制定工程工作方案(2) 建立对工程工作的监视和测量机制(3) 确定工程的里程碑,并建立有效的评审机制(4) 对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展有效的变更管理(5) 使用有效的工程管理工具,提升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2、 问题总结【1】〔3〕〔AON〕试题中未表达自由时差,计算关键路径要枚举每一条路径四、 本钱管理1、 记忆容【1】 挣值分析处理措施〔4〕进度拖延:提高效率,赶工、工作并行等方式追赶进度进度提前:提高效率,减少人员本钱,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本钱超支:加强本钱监控本钱节约:加强质量控制【2】 对工期优化的理解:工期优化就是压缩计算工期,以到达要求工期的目标,或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使工期最短的优化过程工期优化是指采用*种方法使工程总费用与工程进度到达最正确经济效果【3】 类比估算在什么情况下最可靠(1) 与以往工程的实质相似,而不只是在外表上相似(2) 进展估算的个人或集体具有所需的专业知识2、 问题总结---五、 质量管理1、 记忆容【1】 质量管理方案的容〔1〕质量管理方案包括三方面的容:(1) 质量政策:由工程干系方的决策部门提出的关于质量的期望及方针(2) 质量目标:工程管理质量和工程交付成果应到达的各种指标(3) 质量管理活动:工程重要的质量管理活动,如质量管理工作流程等可以归纳如下:(1) 质量责任与人员分工〔或职责〕(2) 组织构造(3) 程序与过程〔或工程的各个过程及其依据的标准〕(4) 质量控制的方法、工具与重点〔或质量评审、质量保证方法〕(5) 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6) 验收标准【2】 如何实施质量保证〔1〕(1) 制定质量标准(2) 制订质量控制流程(3)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3】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区别联系〔1〕(1) 质量方案是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共同依据(2) 到达质量要质量控制欲质量保证的共同目的〔目标〕(3) 质量保证的输出时下一阶段质量控制的输入(4) 一定时间质量控制的结果也是质量保证的质量审计对象。
质量保证的成果又可以指导下一阶段的质量工作,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5) 质量保证一般是每隔一定时间如阶段末进展的,主要通过系统的质量审计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或质量保证是按质量管理方案正确地做〕(6) 质量控制是实时监控工程的具体结果,以判断他们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制订有效方案,以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或质量控制检查是否做得正确并纠错〕【4】 质量概念〔2〕质量包括工程交付成果和工程管理成果,是相对于用户需求的概念它是对围所圈定的标准所需要到达的程度而进展的规定同一成果对不同用户来讲,质量不同另外,质量强调在一定时间围满足需求【5】 文档的作用〔2〕(1) 桥梁和交流作用:是工程成员对系统看法达成一种共识(2) 明晰干系人责任:文档都有相应的责任人,另外对问题进展回溯时也可以做到有据可依(3) 方便对系统进展理解:尤其是对于维护人员来讲,理解系统往往关系到系统维护的效率和成败(4) 进展质量管理:对工程中的各种不可见指标进展量化除此之外,系统的使用手册还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指导【6】 提高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