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和电荷守恒来解题.doc
8页如何抓住电子和电荷守恒来解题?答:有关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如下:电荷守恒1、离子反应由于离子反应方程式并不包括所有的离子,从反应的离子来看,反应后也可能出现带电的离子,因而电荷守恒可以这样来描述: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的离子电荷总数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离子电荷总数1.在一定条件下, 和 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n3RO+ 6I- +6H + = R- + 3I2 + 3H2On3RO(1) 中 R 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2) R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MCE94)解析:(1) 根据电荷守恒得:n+6×( 1)+6×1=1,n=5中,R 应为+5价2) 有学生误认为 中 R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5,实际上 R- 是 8 电子稳定On3-结构,故 R 原子为 8-1=7也可以这样分析 — N 是不正确的, 中O3- O3-有ⅤA 族的 和ⅦA 族的 3 如果从电子得失守恒来考虑,其算式应N3-Cl-与此不同2、溶液反应由于两种或几种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溶液仍为电中性,因此必须弄清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电解质或阴阳离子,再按电中性原理进行计算。
1.某混合溶液中 MgCl2 的浓度为 2 mol / L,AlCl 3 的浓度为 3 mol / L,将此溶液 200 mL 中的 Mg2+完全沉淀,需加入 16 mol / L 的 NaOH 溶液的体积多少?解: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溶质为 NaCl 和 NaAlO2,根据阴阳离子电荷守恒,有:nNa+=n Al3++nCl 设需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x,16 mol / L×x=3×2 mol / L+3×3×02 L+2×2×02 Lx=2 L答:需要 2 L NaOH 溶液2.把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滴入同浓度(mol / L)的硫酸铜溶液中即有沉淀生成由实验得知:当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为 1.5∶1 时,残留在溶液中的Cu2+量极小( 可认为铜离子全部进入沉淀)此时所生成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 用化学方程式求解4CuSO 4 +6NaOH=3Cu(OH)2+CuSO 4+3NaSO 4 ,由于溶液中无铜离子,故应沉淀出 3Cu(OH)2·CuSO4 2) 用电荷守恒计算由 2Cu2+ 与 3OH- 知,两者不相等,还应有阴离子,而溶液中只有 了,故应为 4Cu2+、6OH - 和 了。
SO2- SO42-3.在一种一元强碱 MOH 溶液中加入一种一元酸 HA 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甲同学认为溶液中 cA- =cM +;而乙同学认为 cA- 和 cM+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同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甲因为溶液中存在 M+、A - 、H +、OH - 四种离子,cM++cH +=c OH+c A因为溶液是中性,且溶液中 cH+ =c OH,故cA=cM +4.常温下,把氨水滴到盐酸中,当 c =cCl 时,混合溶液的 pH 为 N4+( B )A. > 7 B. = 7 C. < 7 D. 无法判断解析:在溶液中 cH++c =cCl +cOH ,由于 c =cCl ,所以4+ NH4+cH+= cOH,pH =7,故应选 B5.在硫酸铝、硫酸钾、明矾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当 的浓度为SO42-0.20 mol / L 时,加入等体积 0.20 mol / L 的 KOH 溶液,使生成的白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那末原溶液中 K+浓度是 ( B )A. 0.20 mol / L B. 0.25 mol / L C. 0.225 mol / L D. 0.45 mol / L解析:Al 3+ ,溶液中为 K+、 、 , Al3+ 4OH-AlO2- AlO2-S4-0.05 0.200.20×1+C (K+)×1 = 0.20×2+0.05×1(K+) ( ) ( ) c(K+)=0.25 mol / L,应选 B。
S42-Al-6.已知某 H2SO4、FeSO 4、Fe 2SO43 混合溶液 100 mL,其中阳离子浓度相等,浓度为 6 mol / L,此溶液中还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SO42- A A 112 g B168 g C 336 g D 56 g解析:根据电中性原理,可得:cH ++2c Fe2++3c Fe3+=2c 又由于SO42-cH+= cFe2+=c Fe3+,则 6 cH+=2×6,c H+=2 mol / L能溶解铁粉的质量为:56 g / mol2 mol / L×01 L×05+2 mol / L×01 L×05×56 g / mol=112 g故应选 A7.往 100 mL 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 2.24 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 的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1解法一:电子守恒法由提示知,还原性:Fe 2+>Br - ,Br - 已部分被氧化,故Fe2+已全部被氧化设原 FeBr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x,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可得:(x+ 2x× )×0.1 L×1=2× x=1.2 mol·L 1311-molL4.2解法二:电中性法。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有 Fe3+、Cl 和 Br- (剩余 )233x= x×2+2× ,x=1.2 mol·L -1 1-olL4.28.某地酸雨经检验,除 H+ 和 OH- 外,还有 Na+、Cl 、 、 ,其物质NH4+SO2-的量浓度依次为:c Na+= 7.0×106 mol / L、c Cl=3.5×10 5 mol / L、c = 2.3×105 mol / L、c =2.5×10 6 mol / L则酸雨的 pH 值为NH4+ SO42-________________答:5)电子守恒法(得失电子数相等关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1、求化合价1.用 0.1 mol / L 的 Na2SO3 溶液 30 mL,恰好将 2×10-3 mol 的 还原,则XO4-元素 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MCE91) ( D )A.+1 B.+2 C.+3 D.+4解析:该反应中, 将被氧化 为,0.1×30×2=2×7-x,x =4SO32-S42-2.已知某强氧化剂 RO(OH)2+ 中的 R 元素被 Na2SO3 还原到较低价态。
如果还原 2.4×10-3 mol RO(OH)2+ 至较低价态,需要 60 mL 0.1 mol / L 的 Na2SO3 溶液那么,R 元素被还原成的价态是 ( B )A.1 B.0 C.+1 D.+2解析:B 由 2.4×10-3 ×x=0.06×0.1×2,x=5,5-5=0应选 B3.24 mL 浓度为 0.05 mol / L 的 Na2SO3 溶液,恰好与 20 mL 浓度为 0.02 mol / L 的 K2Cr2O7 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 Cr 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MCE95) ( B )A.+6 B.+3 C.+2 D.0解析:0.02×0.02×2×(6-x) =0.024×0.05×(6-4),x=3,应选 B4.250 mL 24 mol / L 的 Na2SO3 溶液恰好把 02 mol 的 还原,则 X 在还原-27OX产物中的化合价为多少?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设 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x,则有24 mol / L×025 L×2=02 mol×6-x ×2,x=3,答:X 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3。
2、求物质的量1.将 m mol Cu2S 和足量稀 HNO3 反应,生成 Cu(NO3)2、H 2SO4、NO 和 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C A. 4m mol B. 10m mol C. mol D. 103m3mmol解析:m mol Cu2S 共失去电子:2m mol+8m mol=10m mol,Cu 2S 每失去 3 mol 电子可还原 1 mol HNO3,故被还原的 HNO3 为 mol,应选 C102,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 NH3、SO 2、N 2 和 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MCE93) ( A )A.1∶3 B.2∶3 C.1∶2 D.4∶3解析: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N2,还原产物是 SO2,设其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y mol,由电子守恒得:2x×(3 -0)=y×(6-4),x∶y = 1∶3,应选 A。
3.在 P+CuSO 4+H 2O → Cu3P+H 3PO4+H 2SO4(未配平)的反应中,7.5 mol CuSO4 可氧化 P 的物质的量为 ( A )解析: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P、CuSO 4,还原剂为 P,本题只需 CuSO4 氧化 P 的物质的量,设 7.5 mol CuSO4 氧化 P 的物质的量为 x mol,由电子守恒得:7.5×(2-1) = x×(5-0) ,x= 1.5,应选 A4.在反应 3BrF3+5H 2O=HBrO 3+Br 2+9HF+O 2↑,若有 5 mol H2O 作为还原剂时,被还原的 BrF3 的物质的量为 ( D )A. 3 mol B. 2 mol C. mol D. mol43103解析: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BrF3,还原剂为 BrF3、H 2O,本题只要求 H2O 还原BrF3 的物质的量,设 5 mol H2O 能还原 BrF3 x mol,由电子守恒得:x×(3-0)=5×(2 -0) , x= ,应选 D。
1035.往 100 mL 溴化亚铁溶液中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