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寒假社会调查实践论文(精选多篇).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112703186
  • 上传时间:2019-1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4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寒假社会调查实践论文(精选多篇)    调查地点:十堰市郧西县观音镇天河口中心(完全)小学    调查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系07级科学与技术本科班    调查人:汪明    调查时间:xx-1-26—xx-2-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农村小学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是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任何一个缺乏知识的人、民族、国家,都将被二十一世纪所淘汰要实现社会主义飞跃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解决农村发展重要之本在于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新农村”口号后,农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据我所知,现在的农村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农村的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离十七大提出得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我在假期、对我所在乡镇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

      或许有些以点带面,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我还专门走访了当地的教委,并上网了解了一下全国的总体形势本篇论文的主要得目的是:分析造成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    一、农村小学教育状况概述    客观地讲,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在基础教育方面,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字,近十多年来,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地区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教育的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视为普及教育的典范;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显增加“和政府把农村教育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取得重大突破xx年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xx年,率先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xx年年进一步扩展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惠及约1.5亿农村学生,农民教育负担明显减轻,仅免除学杂费一项,西部地区平均每年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140元、初中生家庭减负180元农民群众高兴地说:“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    二、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地区相对偏远和农村小学教师工资较低,使得当地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以及农村学校很低还常拖欠的收入,农村学校老、中、青教师比例严重失调;教师队伍后继乏人的显现相当严重的不发达,使得农村学校与外界环境的隔绝,让农村教育滞留在起步几乎为零的起跑线上出现了一个没有创意,陷入只看分数,以“分数一统天下”的教育恶性循环中交通闭塞,资金不到位,农村教师如“井底之蛙”,用老一套的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去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下一代,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严重脱节    还有当地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大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一所学校连一名大专生都没有这是我没有意料到的事真是可悲啊!我为当地得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生了疑问    三、农村信息相对闭塞,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比较严重    这些落后思想都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重男轻女等封建、迷信观念让农村小学教育“读书无用”、“性别歧视”等怪现象盛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瓦解那些不良习惯、不良风气、让农民从思想上重视教育,消除重男轻女思想等任务相当繁重,改变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任重而道远    四、农村小学的现代化信息建设为零    在我所走访的几所农村小学里,没有一所学校有一节信息课(这里的原因多多)使得学生无法晓知外界的事情而有的学校只有一台电脑,但是还是空闲地放在那里,不能有效得利用这样以来就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现代化信息建设的步伐从而加大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就抑制了农村的发展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更加艰巨    五、农村小学教育为适应发展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1、对农村教育资金的大笔投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和生活条件,建设和谐、生态校园,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决定在xx年部分省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从xx年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工程”试点这是一件好事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实地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加大投入,使得农村小学的教育更好地发展。

         2、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头等大事我建议采取措施:一是开展“送教下乡”“支边”等活动,达到城乡教师间的互相交流二是多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开展农村教师“名师工程”,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热情,用先进典型带动一大片三是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新教材培训”、“专家讲座”、“名师讲座”等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一些教师团体,如“青年教师协会”、“作家协会”、“书法协会”等四是辞退一些不合格的民办教师,引进一批大学生到乡村小学支教五是学校内部把教改科研活动真正搞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自己的课题”六是督促农村学校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杜绝那些应付检查的作假手段和形式主义    农村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低下是导致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我们全社会要积极地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教育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只要我们肯付出一点点爱心,我想我们的国家将会发展强大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也只有加强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建设,才能更好地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xx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论文——大学生看待土地流转问题调查    罗汉秋    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地问题”长期以来被视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重要基础之一,同时,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

      然而,农民是否了解土地流转政策?现在的大学生又如何看待关于土地流转等三农问题?对于诸如土地流转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国家兴衰强盛的现状和政策等等,这些状况与社会发展又有怎样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是否都了如指掌呢?了解社会,我们才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进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xx年寒假,我们增强队社会实践小组,带着以上问题,分别进行了对农村进行走访调查和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两部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和潘增强则主要负责调查了大学生是否了解和如何看待农村的土地经营流转权问题    一、调查问卷内容及分析    调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调查采用的是oqss的调查问卷《关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的问卷》,由潘增强进行设计,我们两人共同派发问卷共由20道小题组成,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题型,涵盖了关于大学生是否了解和如何看待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等三农问题各方面的内容调查对象为农村和城镇的大学生居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数据    part1、三农问题    1、在校大学生是否了解三农问题    71%的在校大学生表示对三农问题的了解程度一般,29%的在校大学生表示对三农问题不清楚,表示对三农问题“很清楚”和“没听过”的在校大学生都占0%。

         2、在校大学生认为“三农”问题中哪个问题比较重要    表示“都很重要”的在校大学生占43%,表示“农民问题比较重要”的在校大学生次之,占36%,表示“农村问题比较重要”和“农业问题比较重要”的在校大学生分别占14%和7%    part2、土地经营流转权问题    1、大学生如何看待“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对农民的影响    86%的大学生表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对农民“影响严重,密切相关”,认为“关系一般”和“没多大关系”的大学生各占7%,认为“没关系”的大学生占0%    2、大学生对土地流转问题的具体认识    ①规模据调查,71%的大学生所知所在地的土地流转以分散为主,29%的大学生所知所在地的土地流转以集中为主    ②形式据79%的大学生所了解,他们所在地的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形式以“出租”为主,“转包”次之,占64%,“互换”、“入股”、“其他”,分别各占36%、21%、21%③是否有偿据大学生对所在地农村的了解,认为土地流转有偿的占64%,认为土地流转无偿的占36%    ④约定收交方式57%的大学生了解到,所在地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以“简单的书面”约定收交,50%的大学生了解到,所在地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以“简单的书面协议”约定收交,36%和21%的大学生了解到所在地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分别以“口头约定”和“正式的收交方式”约定收交。

         ⑤期限据57%的大学生所了解,所在地农村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期限为中期(2~5年),短期(1年以内)和长期(5年以上)的各占21%    ⑥成效93%的大学生认为,土地流转能“有效遏制土地撂荒,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各有50%的大学生认为土地流转能“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解除农民的1    后顾之忧”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认识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出入,通过问卷外的访谈还了解到,很多城镇的大学生都表示对于土地流转问题不甚了解和一点都不了解,甚至农民也对关于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知识相当匮乏    3、矛盾、问题和建议    ①矛盾71%的大学生认为,土地流转问题“有一点矛盾”,21%的大学生认为,土地流转问题“没什么矛盾”,8%的大学生认为土地流转问题“矛盾激烈”    一位认为“有一点矛盾”的大学生表示,“农民只要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障,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一位认为“矛盾激烈”的大学生则表示,“体制尚未成熟之前矛盾都会激烈,主要是围绕一些约定或合同纠纷的问题    ②问题认为“土地流转期限短且较为分散,不利于产业升级”的大学生占64%,认为“程序不规范,双方利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和“大部分农村缺乏有实力的农业投资主体”的大学生各占57%,认为“政策落实不到位,阻碍土地流转”的大学生占50%。

         ③建议据调查,大学生普遍建议健全管理机制是关键要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化、法制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致富另外,不少大学生表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流转中介组织,加大金融创新、资金扶持、项目支持、基础配套等方面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削弱土地保障功能等对于改善土地流转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二、调查结论    通过阅读和分析问卷,查阅了相关资料,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审视土地流转问题,综合调查结果,我们认为:    第一,政府应该强化宣传和深入调研,把握土地流转需求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载体,宣传新时期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将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到每一个农户    第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推进土地流转必须把维护农民利益作为核心和前提,使土地流转迈上规范化、化的轨道    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