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气象 ppt课件 8海流海浪.ppt
18页三圈环流和行星风带,海流(Ocean Current),海流: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流动,它是海水运动的形式之一 流向: 海流的方向是指去向,常用8个方位或以度为单位表示例如,由西向东的流,流向为900,称为东流海流的主轴是指海流流动方向上流速最大点的连线海流的规模常用流幅来表示,流幅是指垂于主轴的水平宽度和上下厚度海流的强弱常用平均流速或平均流量表示 流速: 流速的单位常用Kn(节)和n mile/d(海里/日)表示按海流的成因分类,1. 风海流:包括风生流和漂流,是由风对海水的牵引作用而产生的海流风生流是短暂风力引起的暂时性的海流,其流速和流向随风向,风速而变化漂流是由信风或盛行风的长期作用而引起的海流,流向和流速比较稳定,又叫定海流 2. 密度流:由于海水中的密度不均匀而产生的海流,又称梯度流如非洲的红海,蒸发大,盐度高密度大,产生由红海流向印度洋的海流 3. 补偿流:由于海水的连续性,一处海水流失,它处海水将流来补充,形成补偿流 4. 潮流:由于天体引潮力引起的海水周期性水平运动 实际上由单一原因产生的海流极少,往往是几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主次,近海以潮流为主,外海多风海流和梯度流。
表层风海流的方向和大小,表层风海流方向:在无限深海中,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在北半球偏于风去向之右约45,在北南球偏于风去向之左约45 在浅海中,流向与风向几乎一致 风海流流向随深度增加向右偏转(北半球),流速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见图),按海流的物理属性(温度)分类,水团:来自相同的源地,具有独特的相对均匀的物理性质(如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的海水称水团 暖流:流动水团的温度比它所经过海区的水温高称暖流一般从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海流为暖流 冷流:流动水团的温度比它所经过海区的水温低称冷流一般从高纬向低纬流动的海流为冷流 中性流:流动水团的温度比它所经过海区的水温相差不大称中性流,一般东西向的流世界大洋表层海流模式,1.信风流和赤道逆流: 在赤道区有一支从东向西的海流,即 北赤道海流(NEC)和南赤道海流(SEC),南北赤道海流之间有一支从西向东的赤道逆流 2. 西边界流和西风漂流:在西风带中,海流基本上自西向东流,西边界流大多来自热带洋面,水温高,流速大,是较强的暖流在南半球三大洋的西风海流彼此沟通,形成一个连续的水环又称西风漂流世界大洋表层海流模式,3. 东边界流:西风漂流在大洋东岸流向低纬的海流。
东边界流流动缓慢,幅度宽广具有寒流性质 4.大洋两岸的海流在强度上不对称,大洋西边界的海流比东边界的海流窄而强如墨西哥湾流和黑潮均为强海流大洋表层海流,厄尔尼诺现象,有些年份,在圣诞节前后,中美洲沿岸有一股暖水沿厄瓜多尔和秘鲁海岸向南流动,代替了那里原来的冷水,沿岸涌升流也随之减弱或消失,从而影响了那里的海洋动物区系和鱼类,使秘鲁湾场大幅度减产随后,通常干旱少雨的南美洲西部地区连降大雨这股向南侵入的暖水每隔若干年发生一次,时间间隔不确定,每次持续时间长短也不一,短者数月,长者达一年以上暖水南侵的范围可达14S附近在1982年11月,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温异常升高,并且范围越来越大,海温比常年高出6,打破了历史记录,圣诞节前后,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700多万只海鸟不知去向接着1982年冬到1983年春,太平洋东岸的秘鲁等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下了大雨,河水泛滥美国中、西部不断遭到风雪、冻雨及低温的袭击,华盛顿经历了一场百年罕见的大暴风雪在太平洋西岸情况恰恰相反,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如印尼、澳大利亚、印度南部以及非洲15个国家经历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引起森林大火,农牧业灾荒在欧洲和苏联,则出现了异常暖冬。
我国也出现了天气异常,南方春夏低温多雨,长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北方春季一反常态,雨量充沛,天气暖和,局部地区频繁出现灾害天气 19971998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20世纪最强的一次,它引起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在1998年夏天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海浪 (Sea Wave),海浪与海流都是海水运动的重要形式,对船舶航行有很大的影响大风浪造成航速下降,舵效降低,甚至停止不前;在狂涛巨浪中还会出现“中垂”或“中拱”使船舶结构变形,严重时造成船体断裂海流不仅对航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对天气和气候也有显著的影响波浪的分类(按成因分类),风浪:由风直接作用而引起的水面波动称为风浪 涌浪:风浪离开风区传至远处或者风区中风停息后所留下来的波浪,称为涌浪 近岸浪:风浪或涌浪传至浅水或近岸区后,因受地形影响将发生一系列变化,称近岸浪 风暴潮:由于气象原因,如台风,强风暴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称风暴潮,亦称风暴海啸 海啸:由于海底或海岸附近发生的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形成的波动亦称海啸 潮汐波:由于天体引潮力作用所产生的波动 内波:不同密度的水层界面处而产生的波动群 波海洋中的波浪常以“群”的形式出现,通常称为群波(Group of Waves)。
设两列波向、振幅相同,波长和周期稍有差别的正弦波相互叠加,叠加以后的合成波形如下图驻 波由两列波向相反的正弦波叠加,可以得到一种波形不向前传播的波,波面只在原地振动,称为驻波(standing wave)海滨峭壁处常出现驻波,台风眼区的“金字塔浪”就是驻波波腹处的水质点只作垂直运动,波节处的水质点只做水平运动涌浪的传播特点,1.波高衰减,而波长和周期增长 2.波长越长,波速越大,“无风起长浪,不久狂风降” (38S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的强烈西风产生的涌浪,2-3天可达2N的几内亚沿岸(40kn以上)),海啸,传播迅速(穿越太平洋只需一天),近海高-可达15m以上,。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