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池塘》说课稿.doc
3页《小池塘》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3 篇课文《小池塘》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包括重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3 篇课文《小池塘》的内容,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感和生命,给人一种美的愉悦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好课文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学会4个偏旁部首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亮,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其中目标1和目标2是课文的重点,目标3是课文的重点更是难点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借助多媒体演示,紧扣词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四、教学准备及教学课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我准备安排两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主要是读通顺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感受小池塘的美丽、明亮第二课时:本课时我将通过复习旧知展示目标,出示提纲,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点拨,当堂检测,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五、教法及学法分析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用有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学法主要是学生有感情的读,边读边想,读想结合,发挥想象力,联系实际,通过口语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六、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整体感受小池塘1. 我先引导学生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小池塘图片)2. 范听课文朗读(课件播放课文配乐朗读)第二环节:朗读走近小池塘(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找出生字宝宝。
2)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并让全班跟读,师指导正音3)分组讨论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组词)(4)引导学生书空生字并描红(师提示学生注意字的结构和偏旁)第三环节:观察喜欢小池塘 抓住“大眼睛”对第二自然段进行精读,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本体和喻体,简单引入“比喻”的介绍第四环节:惜别分享小池塘1、 通过“连连看”的小游戏,加深学生对课文第二自然段本体和喻体的认知2、 布置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回家画一幅画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心目中的小池塘” 七、说板书设计 白云 (一群) 白鹅 太阳 (鲜红的)气球 月牙 (弯弯的)小船 星星 (闪亮的)珍珠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贵阳市花溪区浦江小学 国玉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