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述.docx
7页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述第一节 体育基础知识一、体育基本概念概念: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现象现代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竞技运动、大众体育三个部分组成师出网校-值得信赖的教师培训品牌)学校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传授身体练习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与德育、智育相结合,构成培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学校体育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在体力、智力、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竞技体育的特点: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大众体育:是指以个人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康复为目的而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身体练习二、体育的属性、本质和功能(了解)1.体育的属性体育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腾飞、物质文化的丰富和提高,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体育的自然属性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运动是人的一种不可分割的自然属性。
2)体育还有社会属性社会是人的群体,人是构成社会的分子2.体育的本质体育本质具有层次性:强身、游戏、娱乐,是体育的初级(一级)本质;对人的品格的培养、教育,是体育的二级本质;促进人的自我超越、自觉创造、全面发展,是体育的高级本质3.体育的功能(1)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是体育的本质功能,该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还体现在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中具体包括体育的健身功能、体育的健智功能、体育的健心功能体育的健身功能:体育运动可促进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生长Ø 体育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Ø 体育锻炼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Ø 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还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体育的健智功能:Ø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的感知的发展Ø 体育运动能增强人的记忆力Ø 体育运动能促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Ø 体育运动能提高人的创造力体育的健心功能:Ø体验体育Ø 观赏体育(2)体育的经济和政治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是指体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能力,是通过体育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以及体育场馆的设施的利用,经过体育的主体——人的消费而对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部门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机制的总和。
Ø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Ø 促进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发展Ø 增加就业机会体育的政治功能体育运动本身没有国界的,不分民族的,但它又与政治相联系现代社会中体育主要发挥了以下方面的政治作用:Ø 强化民族形象,提高国家威信Ø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Ø 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团结Ø 促进国际交流,增强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师出网校-值得信赖的教师培训品牌)体育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第二节 体育目的与手段一、体育目的的依据体育目的是整个体育工作的目标一个正确的目的,必须反映客观社会发展和自然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性,要反映人的现实需要的必要性;还要从事物内部固有的特点考虑目的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体育目的任务的提出必须考虑三点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体育目的任务的制约,或称社会需要2、必须要反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或称人的需要3、体育的特点和功能二、我国体育的目的、目标及实现的基本途径和要求1、我国体育的目的、目标我国体育的目的、目标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2、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发展体育产业与丰富体育市场是完成体育目的、目标的几个基本途径 3、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体育为人的发展服务 (2)坚持体育的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法制化 (3)坚持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课外体育竞赛 (4)坚持优先发展学校体育拓展延伸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有: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训练、课外体育竞赛。
三、体育手段的含义及体育基本手段(师出网校-值得信赖的教师培训品牌)1.体育手段的含义:体育手段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抗预疾病,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的总称2.体育基本手段: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运动(业余)训练、体育竞赛按运动目的可分为身体锻炼手段、身体娱乐手段、竞技运动手段等;按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目的分为发展柔韧的手段、发展耐力的手段、发展速度的手段、发展力量的手段和发展灵敏的手段一般我们按运动项目技术形式分:游戏、体操、田径、球类、武术、国防体育、水上、冰雪和其他等四、身体运动及运动技术1.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一个完整动作的技术结构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技术基础:是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总称技术环节:是构成技术基础的各组成部分如急行跳远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组成技术细节:是动作的次要特征,也是技术比较灵活的部分2.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及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动作轨迹 :(方向、形态、幅度)是指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所移动的空间位置动作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动作重复的次数,也称频率动作时间:是指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动作速度:是指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动作力量:是只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克服的能力动作节奏:是指动作各个部分用力的强弱与时间间隔的关系3.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对一个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除了对上述技术结构和各个要素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之外,还可以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评定。
通常根据以下的标准进行评定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协调性、动作的力量性、动作的经济性、动作的弹性第三节 我国体育体制及体育的发展一、体育体制及构成体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体育的组织机构,即各级体育行政机构、体育事业机构的设置2.各级体育行政机构与事业机构的职责、权利、利益的划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准则3.各项体育管理制度二、“举国体制”及由来和评价1.举国体制(优缺点)举国体制就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在体育上,就是以世界大赛的冠军(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2.对举国体制的评价(师出网校-值得信赖的教师培训品牌)自从实行举国体制多年来,我国的体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就是与举国体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实行举国体制,有利于全国集中有效的资源,全力的投入到体育项目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的发展体育。
但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举国体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举国体制缺少创新性,会最终限制体育的发展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适合举国体制,如果全部采取这一体制,最终可能走上衰落比如李娜的例子,就是单飞政策的成功所以,有必要注入一些新鲜的因素,这样我国的体育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三、体育发展趋势1.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1)人们对体育兴趣的广泛性和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内容的分化和多样化;娱乐性、轻巧型的活动受人青睐;“野外化”和“非场地化”2)未来体育将是终生化(3)学校体育将由强调“健身”转为“全面育人”(4)人体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将大大提高,寿命将延长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1)体育运动进一步国际化(2)体育运动将进一步社会化、大众化(3)未来体育将更加科学化第四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校体育与学生的身体发展1.学生的身体发展青少年学生的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两个方面(1)身体形态身体形态是指体格、体型和身体姿态等,身体形态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a.身体形态的发展具有波浪性和阶段性b.身体形态的发展具有性别差异(体操)c.身体形态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总的特点:身长体轻(2)身体机能身体机能发育的年龄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器官系统等方面。
如: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a.神经系统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占主导,抽象能力比较差初中阶段------抽象能力提高,两个信号系统关系开始协调高中阶段------大脑结构基本达到成人水平.b.骨骼肌肉系统青少年儿童长骨快速增长,骨弹性大而硬度小,容易弯曲;肌肉长度增加比较快,但肌肉耐力与力量比较差,恢复比较快c.呼吸系统小学初中阶段胸廓就小,呼吸比较表浅,频率比较快(师出网校-值得信赖的教师培训品牌)d.心血管系统中小学生的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心率比较快,每搏输出量低,心收缩力比较弱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2)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3)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1.学生的心理发展(1)学习的动机、兴趣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去学习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调动其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认知发展感知:小学阶段感知能力比较差,抽象能力比较差,模仿能力比较强中学阶段抽象能力提高,运动知觉加强注意:小学生有意注意差,中学生有意注意显著提高,注意范围扩大,自觉性、灵活性有所加强3)情感意志小学生的情感肤浅、不稳定、易于动摇,而且容易表露,这在体育活动和竞赛中尤为突出,如在游戏或比赛中得胜就欢呼雀跃,失败就垂头丧气中学生的情感较之小学生趋于稳定、深刻,但仍易于冲动、情感丰富,表现强烈而鲜明4)个性发展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生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3.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1.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1)适应及社会适应:适应(生理学概念)——是指有机体改变其生理构造和功能以适应环境、图谋生存的过程适应(社会学概念)——指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2)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