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小时黔江”总结汇报材料.doc
14页黔江区“2小时黔江”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工程建设总结材料—— 黔江区交通局一、“2小时黔江”项目实施背景黔江区位于渝东南边陲,地处武陵山腹地,东临湖北咸丰,西界彭水,南连酉阳,北接湖北利川,东西相距45公里,南北相距90公里,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距重庆主城350公里总人口50万人,其中71.3%的人口属少数民族,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区县黔江地形千沟万壑,地质构造复杂,“山外青山还是山,只见石头不见田”是对黔江恶劣地理条件的真实写照多年以来,黔江苦在交通,累在交通,穷在交通,交通成为制约黔江经济社会发展“瓶颈”2001年是黔江新区成立的第一年,落后的交通严重制约着黔江经济的发展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重庆市委、市政府“把黔江建成区域性经济中心和三十万人口中等城市”的规划和定位,区委、区政府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作出了以“一枢纽六中心”为载体加快建设渝东南经济中心的决定,决定将交通建设作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提出了“铁路、公路、机场并进”和构建“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以及“两小时黔江”的概念,在交通建设的措施上,提出了“分级负责、以奖代补,全民办交通”的思路。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区交通局牵头编制完成了“黔江区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规划”联网路建设规划”提出建设3条乡镇干道联网环线公路、3条出境公路和3条旅游公路的目标,投资1.5亿元建设385公里通乡油路,实现黔江最远乡镇在2小时内到达黔江主城的目标十五期间,随着“8小时重庆”、渝怀铁路和黔江机场的相继开工建设,公路、铁路、机场三位一体的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初具雏形加快启动实施《黔江区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规划》建设,改善乡镇联网公路的通行条件,解决沿线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困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势在必行为此,区委、区政府于2001年启动了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项目,简称“2小时黔江”工程二、“2小时黔江”工程概况“2小时黔江”工程涉及我区全部3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黔江城至各乡镇政府所在地通行四级(部分三级)双车道以上标准、全部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的公路,实现各乡镇政府所在地汽车2小时内到达黔江主城;建成三条主要环线;打通五个出口总计将完成路基345.5公里,铺筑路面384.5公里,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5260万元资金计划是:区财政从2003年起至2005年每年投入2000万元,2006年至2010年每年投入1600万元,共计14000万元,其余由以工代赈解决(1260万元)。
为了早日实现建设目标,尽早发挥工程效益,“2小时黔江”工程建设得到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的大力支持,重庆市黔江区鸿业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通过综合授信,为该项目贷款8000万元我区决定从2001年开始实施“2小时黔江”工程建设,将以上规划的全部建设内容提前到2005年前完成,并用2006年至2010年的财政预算投入(计8000万元)偿还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工程主要是对原有等外级公路路线按国家四级公路设计标准进行改造,对未满足四级要求的线型进行加宽、放坡、展线等改造;对软基进行补强,路面按次高级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实施至2005年底已全面完成“2小时黔江”工程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共计实施路基改造214.93公里,铺筑路面(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287.01公里(含乡镇过境公路整治),新建和改造桥梁240米/5座,工程建设实际总投资15345.88万元三、“2小时黔江”工程建设情况 (一)建设原则“2小时黔江”乡镇干道联网公路主要是解决区政府所在地到各乡镇住地及乡镇之间的主要通道,区委政府在建设中打破交通部门一家办交通的格局,将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及村道公路的路基改造下放到相关乡镇,建设资金以每公里8~10万元定额包干补助到乡镇政府,由区政府下达计划,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及村道公路建设的业主,对建设中的用地拆迁、资金筹措、施工管理、质量安全、工程进度、施工中通行保障等负全责。
交通局农村公路技术指导办公室负责工程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竣工验收及补助资金的拨付路面工程由于采用沥青路面(部分水泥砼路面),技术含量较高,交给乡镇施工显然不现实因此,经区政府批准,由交通局负责组织工程建设并负责办理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施工单位在区监察局、区财政、区计委招标办等监督部门的监督,公证机关的公证下,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确定招标单价不完全按照公路工程定额计算,而以做得出来,有微利按直接费加适当的间接费计算为此,既节约了工程建设成本,也保证了工程质量二)组织实施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对于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及村道公路建设,首先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对黔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确定了“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建设渝东南立体交通枢纽”方针,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科学客观的《重庆市黔江区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规划》及《重庆市黔江区骨干乡村道路建设规划》,并按照由近及远、先主后次的原则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做到了计划落实,资金落实,技术到位,施工到位工程建设质量实行“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三级管理模式,工程建设实行区政府与当地政府、交通局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将公路建设纳入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绩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2、积极融资,争取主动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及村道公路建设单从公路本身的经济分析效益是不明显的,它的效益主要是因交通条件的变化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体现其社会经济效益,它不能也不可能收费因此,以项目经济效益为基础向商业很行贷款是不可能的而资金又是建设任务按计划完成的关键,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资金的筹集以财政投入为主,总投资15260万元,按规划区财政按9年每年至少应按排1700万元资金用于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同时加大国家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资金的争取力度,并用财政资金担保向银行贷款,增大工程投入总量工程建设资金是关键,正是黔江区人民政府在上级相关补助资金政策未出台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依靠自身财力每年至少预算1700万元资金用于“2小时黔江”公路建设,黔江的“2小时黔江”乡镇联网公路建设才得以提出的启动3、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农村公路建设本应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区域内受益人口投工投劳为主要建设,但区财政还是按乡镇干道公路每公里路基包干补助资金8~10万元,村道公路每公里包干补助3~6万元实行以奖代补到乡镇,由乡镇负责按规定标准、规定质量建成由于群众投工投劳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补助资金又十分有限,加之我区乡镇干道联网公路的车流量又较小,因此,在乡镇干道联网公路的路线标准选用上不能也没有条件追求高标准,按照四级路标准在弯道半径和纵坡上适当放宽,基本上按照现有路线线型,以加宽为主,适当截弯取直和调整纵坡,遵照“沿着老路滚,基本达标准,路基要作强,路面要平整”的原则实施;新建路段按四级路标准严格实施,以降低工程建设所需投资,从而保证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政策能够变为现实。
4、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区委政府及各乡镇对工程建设高度重视,都成立了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区、乡镇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干,工作人员具体办,并层层落实责任,进行合理奖惩区上组织定期不定期的对乡镇干道联网公路的建设情况进行督促和指导督促检查以质量为重点,对进度、安全、资金使用、施工通行保障进行全面检查,从而保证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确保目标任务完成5、规范管理,加强督查,确保工程质量规范管理是确保“2小时黔江”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求工程建设业主严格执行基建管理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和合同制,积极推行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并对工程的计划、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质量监督、验收、工程核算等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为确保“2小时黔江”工程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区交通局专门成立了农村公路技术指导监督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质监站),办公室主任由交通局主要领导担任,并明确了办公室同时履行业主和质监站的质量监督职能,负责对“2小时黔江”工程建设组织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督查,及时了解掌握“2小时黔江”工程路建设信息并协助乡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要求项目严格执行“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督、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把好“三关”,对每次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形成文字形式进行通报,对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通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及时解决。
还充分发挥沿线广大群众监督作用,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施工,堵截偷工减料现象发生从而严格保证“2小时黔江”的工程质量6、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安全管理实行安全责任负责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并签定安全管理责任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地召开工程建设安全会议和现场检查安全工作,重点检查安全制度的建设、安全措施到位情况、安全作业情况等,对检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坚决要求整改和排除,并予以通报批评,严格对照安全管理责任书兑现奖惩7、广泛发动,宽松环境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涉及和牵连着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设中离不开全社会、各单位和每一个干部群众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因此广泛动员群众,增加全社会对乡镇干道联网公路建设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为建设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加快建设进程,缩短建设周期几年来,通过工程竣工验收,“2小时黔江”工程全部项目均获得合格以上等级,没有出现责任安全事故我们在“2小时黔江”公路工程建设中发挥和积累的建设管理经验,在交通部召开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会上交流发言,受到交通部和市交委的肯定四、资金筹措及使用(一)多方筹资,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为打破交通“瓶颈”制约,彻底改变黔江区位劣势,区委、区政府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融资平台,全力筹措落实了“2小时黔江”工程建设发展资金资金15721.2万元,其中开发银行贷款8000万元;财政预算拨款6657.7万元;国债资金97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93.5万元。
同时建立资金借、用、还的良性循环机制,共同促进政、银、企三方长期、稳定合作为保证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本息按时足额偿还,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区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偿债专项资金,从而保证了项目资金按时足额到位,“2小时”工程提前5年完成二)保证资金合法安全有效使用为了加强建设资金管理,我们严格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筹资、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设置健全的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为财会工作正常健康地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是区建设银行开立一个基本结算户,对国债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设立专户,实行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专户管理和专款专用 二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财政法规和制度,并结合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和特点,建立健全各项目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建立了较严密的会计岗位责任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计量验收制度、稽核制度、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信息报送制度、零星工程立项审批制度、工程计量结算办法以及业务办理和会计处理程序,并严格按照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从制度上保证了财会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 三是加强内部审计和实行财务会审制度认真进行项目开工前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每季度组织对“2小时黔江“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交叉会审;积极配合市、区审计局等各级审计部门对我区国债项目的审计,及时纠正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化,杜绝了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的现象发生。
四是对开发银行政府贷款资金的使用严格遵守《重庆市黔江区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工程一律实行报账制,其程序为:项目资本金到位后,项目业主区交通建设总公司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