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防治指南经典版要点.ppt
81页乙肝防治指南经典版要点乙肝防治指南经典版要点8/11/20242HBV病毒结构示意图电镜下HBV颗粒全球20亿曾感染HBV,慢性HBV感染者3.5亿我国属 HBV 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 HBsAg阳性率为9.09%,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HBV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剃头、拔牙等)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染 HBV ;经吸血昆虫传播未证实2024/8/116二、流行病学8/11/20247免疫清除期免疫清除期免疫清除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非活动或非活动或非活动或低复制期低复制期低复制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再活动期再活动期再活动期不治疗不治疗但应检测但应检测免疫耐受免疫耐受免疫耐受免疫耐受需治疗需治疗不治疗不治疗但应检测但应检测需治疗需治疗HBVHBV携带者携带者HBeAg(+)/抗-HBe(-)HBV DNA +++ALT –肝活检 -三、自然史HBeAg(+)HBeAg(+)慢乙肝慢乙肝HBeAg(+)/抗-HBe(-)HBV DNA ++ ALT/AST +++ 肝活检 +++HBeAg(-)HBeAg(-)慢乙肝慢乙肝HBeAg(-)/抗-HBe(+)HBV DNA +ALT ++ 肝活检 ++非活动状态非活动状态HBsAgHBsAg携带者携带者HBeAg(-)/抗-HBe(+)HBV DNA -ALT/AST - 肝活检 -8/11/20248急性急性急性急性HBVHBVHBVHBV感染感染感染感染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硬化肝硬化肝硬化肝癌肝癌肝癌肝癌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70-86%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14-20%青少年和成人期5-10%12-25%5年6-15%5年25-30%婴幼儿期三、自然史发生肝硬化的高危因素包括:病毒载量高、HBeAg持续阳性、ALT水平高或反复地波动、嗜酒、合并HCV、HDV或HIV感染等。
HBeAg阳性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率要高于 HBeAg 阴性者HBV感染是HCC的重要相关因素肝硬化患者发生HCC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嗜酒、黄曲霉素、合并HCV或HDV感染、持续肝脏炎症、持续HBeAg阳性及HBV DNA持续高水平等8/11/20249三、自然史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 自2005年6月,我国新生儿HBV疫苗接种完全免费 -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 和高危人群全程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 - 新生儿要求在出生后24hr内接种单用疫苗阻断 母婴传播保护率87.8%,联合 HBIG (乙肝免疫球蛋白)保护率95-97% - 接种后有抗体应答者保护效果一般至少持续12年8/11/202410四、预防卫生部2006年1月28日正式印发《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卫疾控发(2006)39号]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 规划具体目标规划具体目标:1、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2、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3、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低于7%的省份在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基础上降低1个以上百分点2024/8/1111介绍:2006-2010年全国乙型肝炎防治规划治疗性乙肝疫苗现状治疗性乙肝疫苗现状“ “乙克乙克” ” 上海上海 ⅡⅡb b期试验期试验多肽疫苗多肽疫苗 三军大三军大 ⅡⅡa a期试期试验验高剂量乙肝疫苗(高剂量乙肝疫苗(60ug/ml60ug/ml)) 广州广州 ⅡⅡb b期试期试验验双质粒双质粒HBVDNAHBVDNA疫苗疫苗 广州广州 申报中申报中传播途径预防 -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对牙科器 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严格防止医源 性传播;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用具 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 具等用品;进行正确性教育;对HBsAg阳性孕妇, 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 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8/11/202413四、预防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 血清学检测: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 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 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 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如未 接种过疫苗或虽接种过疫苗但抗-HBs<10mIU/ml 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 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20g,于1 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3针乙肝疫苗各20g8/11/202414四、预防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 医务人员诊断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时,应按照传 染病防治法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报告 - 对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和 国家法律规定不能从事的特殊职业(如服兵役等) 以外,可照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但要加强随访 - 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主要取决于血液中 HBV DNA水平,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8/11/202415四、预防乙肝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 DNA仍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8/11/202416五、临床诊断慢性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隐匿性隐匿性慢性乙肝慢性乙肝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 携带者携带者 慢性HBV携带(耐受)非活动性HBsAg携带HBeAg(+)HBeAg(-)慢性慢性HBVHBV感染感染代偿期失代偿期HBsAg(-),HBV NDA(+)根据肝功能损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为活动期/静止期ALT正常㈠ 慢性乙型肝炎 -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V DNA 和HBeAg阳性,抗-HBe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 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和HBV DNA 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 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8/11/202417五、临床诊断㈡ 乙型肝炎肝硬化 弥漫性纤维化 + 假小叶形成 - 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 A级。
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ALT和AST 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 - 失代偿期肝硬化: 一般属Child-Pugh B、C级 患者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 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肝功能失代偿8/11/202418五、临床诊断Child-Pugh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功能分级肝性脑病 无 1-2 3-4腹水 无 轻度 中、重度总胆红素 <34 34-51 >51白蛋白 >35 28-35 <28凝血酶原延长时间 <4s 4-6s >6sA级5-6分,B级7-9分,C级》10分㈢ 携带者 - 慢性HBV携带者: 血清HBsAg和HBV DNA为阳性, HBeAg或抗-HBe阳性,但 1 年内连续随访 3 次以上 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无异常 -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血清HBsAg阳性、HBeAg 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检测不到或低 于最低检测限,1 年内连续随访 3 次以上 ALT 均在 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 Knodell 肝炎活动 指数(HAI)<4或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病变轻微 2024/8/1120五、临床诊断㈣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 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 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伴 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 - 另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HBV DNA阳性 外,其余HBV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 - 诊断需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 2024/8/1121五、临床诊断生化学检查 - ALT、AST:一般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常用 - 血清胆红素(BIL):通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 - 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反应肝细胞坏死程度 - 胆碱酯酶(ChE):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可作参考 - 白蛋白(ALB):反映肝脏合成功能,A/G可作参考 - 甲胎蛋白(AFP):出现明显升高往往提示发生HCC2024/8/1122六、实验室检查 轻度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中度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在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重度:有明显或持续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征者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 - 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重度2024/8/1123介绍: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2024/8/1124介绍:乙肝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项项 目目轻轻 度度中中 度度重重 度度ALT(IU/L)ALT(IU/L)≤3×ULN3-10×ULN>10×ULNBIL(BIL( molmol/L/L) )17.1-34.234.2-85.5>85.5ALB(ALB(g/Lg/L) )≥3533-34≤32A/GA/G1.5-1.31.2-1.0≤0.9 EP(%)EP(%)??≤2122-25>26PTA(%)PTA(%)79-7170-6160-40HBV血清学检测 - HBV血清学标志包括: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 - HBV血清学标志检测: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 法(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化学发光法2024/8/1125六、实验室检查HBV 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 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 - HBV基因分型: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限制性 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 PCR微量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法、基因序列测定法 - HBsAg耐药突变株检测:HBV聚合酶区基因序列分 析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荧光实时 PCR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等2024/8/1126六、实验室检查可对肝脏、胆囊、脾脏进行 B 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和磁共振成像 (MRI) 等检查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鉴别诊断和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及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如HCC等2024/8/1127七、影像学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是:明显的汇管区炎症,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炎症细胞聚集常引起汇管区扩大并可破坏界板引起界面肝炎,又称碎屑样坏死(PN)肝细胞炎症坏死、汇管区及界面肝炎可导致肝内胶原过度沉积,肝纤维化及纤维间隔形成。
如进一步加重,可引起肝小叶结构紊乱,形成假小叶并进展为肝硬化2024/8/1128八、病理学诊断免疫组化法检测可显示肝细胞中有无HBsAg和HBcAg表达HBsAg胞浆弥漫型和胞膜型,以及HBcAg胞浆型和胞膜型表达提示HBV复制活跃;HBsAg包涵体型和周边型及HBcAg核型表达则提示肝细胞内存在HBV慢性乙肝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G)、纤维化程度分期(S),可参照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国际上常用Knodell HAI评分系统2024/8/1129八、病理学诊断2024/8/1130介绍:H & E染色病理切片中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肝腺泡内炎症较明显,界面炎症向腺泡内发展成P-P桥和P-V-P桥肝小叶P PP PV V中央静脉肝细胞索门管区2024/8/1131介绍: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G)分级标准级级汇管区及周围汇管区及周围 小叶内小叶内HAIHAI积积分分0 0无炎症 无炎症 01 1汇管区炎症 变性及少数坏死灶1-32 2轻度碎屑样坏死变性,点、灶状坏死4-83 3中度碎屑样坏死变性,坏死重,或见桥形坏死9-124 4重度碎屑样坏死桥形坏死范围广累及多个小叶,小叶结构失常13-182024/8/1132介绍: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S)分期标准期期纤维化程度纤维化程度 HAIHAI积积分分0 0无 01 1汇管区扩大,纤维化12 2汇管区周围纤维化或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23 3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34 4肝硬化 4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 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 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肝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抗病毒是关键2024/8/1133九、治疗的总体目标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① ①HBV DNA≥10HBV DNA≥105 5拷贝拷贝/ml/ml;;HBeAg(-)HBeAg(-)者者HBV DNA≥10HBV DNA≥104 4拷贝拷贝/ml/ml ②ALT≥2×ULN ②ALT≥2×ULN;;如如IFN(IFN(干扰素干扰素) )治疗治疗,,ALTALT≤ ≤10×ULN10×ULN,,TBILTBIL(总胆红素)(总胆红素)<<2×ULN2×ULN ③ALT ③ALT<<2×ULN2×ULN但肝组织学但肝组织学Knodell HAI≥4Knodell HAI≥4或或≥≥G2G2炎症坏死炎症坏死具有①并有②或③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 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2024/8/1134十、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单项应答 - 病毒学应答:指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 低于检测下限,或较基线下降≥2log10(100倍) - 血清学应答:指血清HBeAg转阴或HBeAg血清学转 换,或HBsAg转阴或HBsAg血清学转换 - 生化学应答:指血清ALT和AST水平恢复正常 - 组织学应答:指肝脏组织学炎症坏死或纤维化程 度改善达到某一规定值2024/8/1135十一、抗病毒治疗应答血清学转换血清学转换血清学转换是指,HBsAg转阴且抗-HBs转阳,称为HBsAg血清学转换; HBeAg转阴且抗-HBe转阳,称为 HBeAg血清学转换。
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HBeAg血清学转换即HBeAg 消失、抗Hbe转为阳性,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观测指标[1] 血清学转换的意义血清学转换的意义1、HBeAg血清学转换的出现标志着长期预后的改善,如肝硬化发生率降低和疾病进展减慢如果在HBV感染的早期阶段即能够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将得到更好的疗效按照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治疗路线图的观点预测,这样的患者长期疗效好、耐药率低2、HBeAg血清学转换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的重要指征之一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停药标准是: 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治疗时,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且HBV DNA转阴后,至少需要巩固治疗1年,才有可能停止抗病毒治疗3、更重要的是,HBeAg血清学转换可提示宿主免疫应答情况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 通常将HBV DNA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这些指标虽然很重要,但都不能直接反映机体免疫反应情况,也就是说,即使HBV DNA转阴和(或)转氨酶降至正常,仍可能没有达到免疫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停药的复发率非常高HBV DNA转阴、同时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往往提示获得了比较稳定的免疫学控制,这时即使停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机体仍可能依靠自身的免疫功能持久控制病毒复制。
时间顺序应答 - 初始或早期应答:治疗12周时的应答 - 治疗结束时应答:治疗结束时的应答 - 持久应答: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或12个月以上, 疗效维持不变,无复发 - 维持应答:在抗病毒治疗期间表现为HBV DNA检 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或ALT正常2024/8/1139十一、抗病毒治疗应答时间顺序应答 - 反弹:达到初始应答,但在未更改治疗情况下, HBV DNA 水平重新升高,或一度转阴后又转为阳 性,可有或无 ALT 升高有时也指ALT和AST复常 后,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再度升高,但应排除 由其他因素引起的ALT和AST升高 - 复发:达到治疗结束时应答,但停药后 HBV DNA 重新升高或阳转,有时亦指ALT和AST在停药后再 度升高,但应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ALT和AST升高2024/8/1140十一、抗病毒治疗应答联合应答 - 完全应答(CR): 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后ALT恢复正常, HBV DNA检测不出(PCR法)和HBeAg血清学转换 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后ALT恢复正常, HBV DNA检测不出(PCR法) - 部分应答(PR):介于完全应答与无应答之间 - 无应答(NR):未达到以上应答者2024/8/1141十一、抗病毒治疗应答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 有下列因素可取得较好疗效:①治疗前高 ALT 水 平;②HBV DNA<2×108 拷贝/ml;③女性;④病 程短;⑤非母婴传播;⑥肝纤维化程度轻;⑦对 治疗依从性好;⑧无HCV、HDV或HIV合并感染者。
其中,治疗前HBV DNA、ALT水平及患者的性别是 预测疗效的主要因素 - 治疗12周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对预测疗效也很重要2024/8/1142十二、干扰素治疗 重组干扰素重组干扰素:IFN1b、IFN2a、IFN2b 复合干扰素复合干扰素:C-IFN(非人体自然产生的生物合成IFN) 长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PegIFN-2a、(PegIFN-2b) - 聚乙二醇化技术的优点:保护以减少抗体、阻止 蛋白降解、降低给药频率、延长药物半衰期 - 派罗欣® (40KD):有限分布,固定单一剂量给药 佩乐能® (12KD):广泛分布,需按体重调节剂量2024/8/1143介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干扰素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 - 治疗前应检查:①生化学指标,包括ALT、AST、 胆红素、白蛋白及肾功能;②血常规、甲状腺功 能、血糖及尿常规;③病毒学标志,包括HBsAg、 HBeAg、抗-HBe和HBV DNA的基线状态或者水平; ④对中年以上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和测血压; ⑤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HCG)检测以排除妊娠2024/8/1144十二、干扰素治疗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 - 治疗过程中应检查:①开始治疗后的第一个月应 每1-2周检查 1 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检查 1 次直至 治疗结束;②生化学指标,包括ALT、AST等,治 疗开始后每月1次,连续3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 每 3 个月 1 次;③病毒学标志,治疗开始后每 3 个 月检测1次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④ 其他,每3个月检测1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 规等指标;⑤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2024/8/1145十二、干扰素治疗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 流感样症候群: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 - 一过性骨髓抑制: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如NEU绝对计数≤0.75×109/L,PLT<30×109/L,应停药 - 精神异常:表现抑郁、妄想症、重度焦虑等症状 - 干扰素可以诱导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其他少见不良反应:肾脏损害、心血管并发症等2024/8/1146十二、干扰素治疗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 - 绝对禁忌证:妊娠、精神病史、未控制的癫痫、 未戒断的酗酒 / 吸毒者、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有症状的心脏病、治疗 前NEU计数<1.0×109/L和PLT计数<50×109/L - 相对禁忌证:甲状腺疾病、视网膜病、银屑病、 既往抑郁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 压、TBIL>51mol/L特别是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者2024/8/1147十二、干扰素治疗拉米夫定(lamivudine) - 随用药时间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比例增高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 在较大剂量时有一定肾毒性,主要为血清肌酐升 高和血磷下降;每日10mg影响较小,应定期监测恩替卡韦(entecavir) 博路定博路定 - 研究表明对初治患者治疗1年时的耐药发生率为02024/8/1148十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的监测和随访 - 治疗前:①ALT、AST、BIL、ALB等;②HBeAg、 抗-HBe和 HBV DNA基线状态或水平;③根据病情 需要,检测血常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肌酐等 - 治疗中:①生化学指标治疗开始后每月一次连续 3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个月一次;②病毒学 指标治疗开始后每3个月检测一次HBsAg、HBeAg、 抗-HBe 和 HBV DNA;③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 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肌酐等2024/8/1149十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的监测和随访 - 无论治疗前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于治疗1年时 仍可检测到HBV DNA,或HBV DNA下降<2log10者, 应改用其他抗病毒药治疗(可先重叠用药1-3月) - 但对肝硬化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 不可轻易停药 2024/8/1150十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缺乏乙肝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胸腺肽1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
对于有抗病毒适应证,但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有条件可用胸腺肽11.6mg,每周2次,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2024/8/1151十四、免疫调节治疗胸腺肽1药理作用 本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增强免疫系统反应性的作用机制完全阐明多项体外试验显示,本品通过刺激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丝裂原来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增加抗原或丝裂原激活后T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α、干扰素γ以及白介素2、白介素3等淋巴因子水平,同时增加T细胞表面淋巴因子受体水平本品还可通过对CD4细胞的激活,增强异体和自体的人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本品可能增加前NK细胞的聚集,而干扰素可使其细胞毒性增强体内试验显示,本品可以提高经刀豆蛋白A激活后小鼠淋巴细胞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白介素2的分泌水平适应症1.慢性乙型肝炎2.作为免疫损害病者的疫苗免疫应答增强剂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者,包括接受慢性血液透析和老年病患,本品可增强病者对病毒性疫苗,例如流感疫苗或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我国临床研究表明,苦参素(氧化苦参碱)具有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及一定的抗HBV作用但其抗HBV确切疗效尚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进行严格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以验证中医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应用广泛,但多数药物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毒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2024/8/1154十五、其他抗病毒药物及中药治疗 病位认识病位认识:在肝,伤于脾肾,兼及心肺 病邪特点病邪特点:毒、湿、热、瘀 辩证分型辩证分型:正虚邪留、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血瘀阻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祛湿解毒、疏肝理气、健脾益肾 常用方剂常用方剂:小柴胡汤、茵陈蒿汤、强肝汤…2024/8/1155介绍:中医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的认识治疗方案总结治疗方案总结“ “积极积极” ”的方案的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 “无奈无奈” ”的选择的选择----------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 耐药是核苷(酸)类药物共有的耐药是核苷(酸)类药物共有的 特征,所有这类药物最终都将出现耐药特征,所有这类药物最终都将出现耐药未来的希望未来的希望----------中西医结合方案(免疫重建)中西医结合方案(免疫重建)不推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 HBeAg 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序贯治疗效果需研究不推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用于初治或未发生拉米夫定耐药突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已有研究报道,拉米夫定和胸腺肽1的联合治疗可提高持久应答率,但尚需进一步证实干扰素或拉米夫定与其他药物(包括中草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需进一步证实2024/8/1157十六、关于联合治疗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 慢性 HBV 携带者:如肝组织学Knodell HAI≥4或 ≥G2炎症坏死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肝炎病 变不明显或未做肝组织学检查者,建议暂不治疗 -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一般不需治疗 - 携带者应每 3-6 个月进行生化学、病毒学、甲胎 蛋白和影像学检查,一旦出现ALT≥2×ULN且同时 HBV DNA阳性,可用IFN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2024/8/1158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对于HBV DNA≥1×105拷贝/ml,ALT≥2×ULN者, 或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4, 或≥G2炎症坏死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可选用 IFN(应ALT<10×ULN)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 对HBV DNA阳性但低于1×105拷贝/ml者,经监测 病情 3 个月,HBV DNA仍未转阴且ALT异常,则应 抗病毒治疗2024/8/1159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普通IFN:5MU,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皮下或肌 肉内注射,一般疗程为6个月如有应答,为提 高疗效亦可延长疗程至1年或更长,应注意剂量 及疗程的个体化;如治疗6个月无应答者,可改 用其他抗病毒药物 - PegIFN-2a:180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 1年剂量应根据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决定2024/8/1160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拉米夫定(贺甘定、贺普丁):10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年时如 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ALT 复常,HBeAg转阴但未出现抗-HBe者,建议继续 用药,直至HBeAg血清学转换,经监测2次(每次 至少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者可以停药 - 阿德福韦酯(阿甘定、贺维力):10mg,每日1次口服。
疗程参照LAM - 恩替卡韦(24、39):0.5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参照LAM2024/8/1161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对于HBV DNA≥1×104拷贝/ml,ALT≥2×ULN者, 或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4, 或≥G2炎症坏死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至 检测不出HBV DNA(PCR法),ALT复常此类患者复 发率高,疗程宜长,至少为1年 - 对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则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 续HBV 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2024/8/1162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普通IFN:5 MU,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皮下或肌 肉内注射,疗程至少1年 - PegIFN-2a:180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 至少1年 - 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至少1年 - 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至少1年 - 恩替卡韦:0.5mg(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为1mg), 每日1次口服疗程可参照阿德福韦酯2024/8/1163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 HBeAg阳性者治疗指征为HBV DNA≥105 拷贝/ml, HBeAg阴性者为HBV DNA≥104 拷贝/ml,ALT 正常 或升高。
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 - 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 - 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 - 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 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2024/8/1164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 治疗指征为HBV DNA阳性,ALT正常或升高治疗 目标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以延缓 或减少肝移植的需求,抗病毒治疗只能延缓疾病 进展,但本身不能改变终末期肝硬化的最终结局 - 干扰素治疗肝硬化可导致肝衰竭,因此属禁忌证 - 对于病毒复制活跃和炎症活动的失代偿期肝硬化 患者,在其知情同意基础上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2024/8/1165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应用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 对于因其他疾病而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 ( 特别 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的HBsAg阳性者,即使 HBV DNA阴性和ALT正常也应在治疗前 1 周开始服 用拉米夫定,每日100mg,化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停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拉米夫定停药时间 - 对拉米夫定耐药者,可改用其他已批准的能治疗 耐药变异的核苷(酸)类似物。
核苷(酸)类似物停 用后可出现复发,甚至病情恶化,应十分注意!2024/8/1166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肝移植患者 - 应于肝移植术前1-3个月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每 日100mg口服,术中无肝期加用HBIG,术后长期 使用拉米夫定和小剂量HBIG(第 1 周每日800IU, 以后每周800IU),并根据抗-HBs水平调整HBIG剂 量和用药间隔,但理想的疗程有待进一步确定 - 对于发生拉米夫定耐药者, 可选用其他已批准的 能治疗耐药变异的核苷(酸)类似物2024/8/1167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 - 普通IFN治疗无应答患者:经过规范的普通IFN 治疗无应答患者,再次应用普通IFN治疗的疗效 很低可试用PegIFN-2a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 强化治疗:指在治疗初始阶段每日应用普通IFN 连续2-3周后改为隔日或每周3次的治疗目前对 此疗法意见不一,因此不予推荐2024/8/1168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 - 应用核苷(酸)类似物发生耐药突变后的治疗:拉 米夫定治疗期间可发生耐药突变出现反弹,建议 加用其他已批准的能治疗耐药变异的核苷(酸)类 似物并重叠1-3个月,或根据HBV DNA检测阴性后 撤换拉米夫定;也可使用IFN(建议重叠1-3个月) - 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复发者的治疗:如停药前 无拉米夫定耐药可再用拉米夫定治疗,或其他核 苷(酸)类似物治疗。
如无禁忌证亦可用IFN治疗2024/8/1169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儿童患者 - 12岁以上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其普通IFN治疗的 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与成人相似,剂量为 3-6 MU/m2,最大剂量不超过10MU/m2 - 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也可按成人的 剂量和疗程用拉米夫定治疗 2024/8/1170十七、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主要病理学基础,如有效抑制肝组织炎症,有可能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发展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等制剂活性成分比较明确,有不同程度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联苯双酯和双环醇等也可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特别是 ALT 水平2024/8/1171十八、抗炎保肝治疗抗炎保肝治疗只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并不能取代抗病毒治疗对于 ALT 明显升高者或肝组织学明显炎症坏死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可适当选用抗炎和保肝药物不宜同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因药物间相互作用引起不良效应2024/8/1172十八、抗炎保肝治疗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是抗纤维化治疗的基础 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属正虚血瘀证范畴,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治疗多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兼以养血柔肝或滋补肝肾应根据循证医学原理,重视肝组织学检查,进一步验证各种中药方剂的抗肝纤维化疗效 2024/8/1173十九、抗纤维化治疗干扰素类 - 优点是疗程相对固定,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 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缺点是需要注射 给药,不良反应较明显,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者核苷(酸)类似物 - 优点是口服给药,抑制病毒作用强,可用于肝功 能失代偿者;缺点是疗程相对不固定,HBeAg血清 学转换率低,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 药变异,停药后可出现病情恶化2024/8/1174二十、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流程 2024/8/1175二十、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流程 ALTALT≥≥2 2×ULN×ULNHBVHBV DNA≥DNA≥1 1××10105 5拷贝拷贝/ /mlmlALTALT< <2 2×ULN×ULNALTALT≥≥2 2×ULN×ULNHBVHBV DNA≥DNA≥1 1××10104 4拷贝拷贝/ /mlml普通普通IFNIFN 或或PegIFNPegIFN - -2a2a或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或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 观察观察ALTALT升高或升高或肝活检有中重度炎症者可肝活检有中重度炎症者可考虑治疗考虑治疗 普通普通IFNIFN 或或PegIFNPegIFN - -2a2a或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或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 HBeAgHBeAg阳性阳性HBeAgHBeAg阴性阴性代偿性肝病代偿性肝病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病、失代偿性肝病、肝移肝移植、免疫抑制患者植、免疫抑制患者拉米夫定,但对拉米夫定拉米夫定,但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可用其他已批准耐药患者可用其他已批准的核苷的核苷( (酸酸) )类似物类似物 核苷核苷( (酸酸) )类似物类似物: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L-dC,L-dA)克拉夫定(Clevudine,L-FMAU)替诺福韦(Tenofovir,TDF)恩曲他滨(Entricitabine,FTC)瑞莫福韦(Remofovir) 治疗性乙肝疫苗治疗性乙肝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核酸)疫苗、抗病毒多肽疫苗2024/8/1176介绍:在研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停药半年内至少每2个月检测1次ALT、AST、血清胆红素、HBV血清学标志和HBV DNA,以后每3-6个月检测1次,至少随访12个月对于持续ALT正常且HBV DNA阴性者,建议每 6个月进行HBV DNA、ALT、AFP和B超检查对于ALT正常但HBV DNA阳性者,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HBV DNA和ALT,每6个月进行AFP和B超检查;如有可能,应作肝穿刺检查2024/8/1177二十一、患者随访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特别是HCC高危患者(>40岁,男性、嗜酒、肝功能不全或已有AFP增高),应每3-6个月检测AFP和腹部 B 超(必要时作CT或MRI),以早期发现HCC对于肝硬化患者,还应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或上消化道 X 线造影,以观察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进展情况2024/8/1178二十一、患者随访寄语寄语作为一种侵犯全球五亿以上人群的疾病,世界卫生作为一种侵犯全球五亿以上人群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世界上所有决策者包括医师、政府和非组织认为,世界上所有决策者包括医师、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其首要的紧急任务是:在提高对乙型肝政府组织,其首要的紧急任务是:在提高对乙型肝炎和并行肝炎的认知,以及终止现在人类造成极大炎和并行肝炎的认知,以及终止现在人类造成极大威胁的这一疾病的传播方面做更多工作。
威胁的这一疾病的传播方面做更多工作肝炎无国界控制肝炎是肝炎无国界控制肝炎是2121世纪的重大挑战世纪的重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办事处主任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办事处主任Marc DanzonMarc Danzon在在第三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第三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谢谢2024/8/1180 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 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空调陆续登场,每逢此时,总会想起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 记忆中的故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夏季经常用的一件物品 记忆中的故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便是蒲扇、凉席,不论男女老少,个个手持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怎么这么热怎么这么热”,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于是三五成群,聚在大树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孩子们却在周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持那把扇子,边唠嗑边乘凉。
孩子们却在周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到“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强子,别跑了,快来我给你扇扇”孩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累气喘吁吁,这才一跑一踮地围过了,这时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母亲总是,好似生气的样子,边扇边训,“你看热的,跑什么?你看热的,跑什么?”此时这把蒲扇,此时这把蒲扇,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道! 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亲的味道! 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棕榈树,制作简单,方便携带,且蒲扇的表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七十年代,人们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似圆非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 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
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越了半个世纪,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带着特有的念想,一年年,一天天,流向长长的时间隧道,袅长的时间隧道,袅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