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冯雅静园长全国教育教学展示.ppt

63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86690809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8MB
  • / 6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知根知根 植根植根 育幼儿园精神之根 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 冯冯雅静雅静 个人工作经历关于幼儿园精神史绍熙、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人工作经历一、个人工作经历.10年的教师、年的教师、20多多年园长的内心感受:辛年园长的内心感受:辛苦、心苦苦、心苦 一个又一个矛盾、一堆又一堆难题、一次又一次挑战一个又一个矛盾、一堆又一堆难题、一次又一次挑战 做做园长的心路历程:恐惧不安园长的心路历程:恐惧不安适应角色适应角色主动发展主动发展 20多多年园长的成长体会:好教师年园长的成长体会:好教师→园长园长 好教师好教师 ≠好园长好园长若想一路歌声,就得伴着一路汗水、一路泪水!若想一路歌声,就得伴着一路汗水、一路泪水! 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论”:n人有5个需要:生理、安全、社交、精神、自我实现n马斯洛晚年发现,人还有一种需要:超越性需要—人最高需要。

      其实,人最需要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长寿需要) 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体会人生真谛 完整的人须具备三个层次的追求:完整的人须具备三个层次的追求: 生活、行为、归宿 没有经过酸甜苦辣、艰难曲折、起伏跌宕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大冰(主持人、硕导、作家、歌手): 《做一个幸福的人》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永远在路上 有心做一件事,就做到最好 可乐:好奇心、成长心,打开心扉 不断修行 智慧与知识不同, 知识属于社会, 智慧属于个人 知识可以接受, 智慧更能启迪 智慧型园长: 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 办园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办园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管理机智,管理风格等多方面素质被管理机智,管理风格等多方面素质被个性化的综合体现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n世界公认的富人四个标准:n1、有一亿元资金n2、参加专业研讨会,能发言,不说外行话n3、能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n4、家中有可观的艺术收藏品。

      一位企业家是一个企业、团体的心灵引路人,没有学问不行一个学者型企业家有四方面的学习:1、学会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生存发展是生存的智慧不发展,就不能生存 真正的事业在视野、在发展2、学会做事学会发展靠知识,学会做事靠能力拥有文凭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很少,区分在于会不会做事 3、学会与人相处社会学家丹妮贝尔把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工业及后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靠吸取自然资源(狩猎、种田)为生,是“对抗自然的游戏”工业社会靠制造,是“生产率的游戏”后工业社会靠信息和知识,是“人与人之间的游戏”不会与人相处,怎能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游戏呢? 中国人讲面子,西方人讲尊重尊重就是力量,面子就是信誉 4、学会认知n有体验,才是真正的认知n体验,是高水平的思维体验,就是悟性 教师专业成长: 专业技能、专业情谊 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 宝剑的故事 二、幼儿园精神 幼儿园精神是幼儿园文化的“结晶体”,也是幼儿园文化力的“核原料” 然而,幼儿园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淀,并与时俱进。

      这是一个艰难的孕育过程,需要一代人、几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幼儿园精神文化: 反映的是幼儿园里的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上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 它深入到幼儿园里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并在他们的行动中自觉表现出来 它将深深地烙印在从幼儿园走出的每个幼儿的成长轨迹及其心中,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在他们不经意的言行举止中得到辨认 教师、幼儿可以离开幼儿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幼儿园精神;永远忘不掉的,是幼儿园文化;她将永远发挥作用 n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幼儿园应该努力建构如下特质:n 仁爱、尊重、宽容、勇敢、公平、公正、进取、快乐 幼儿园精神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是幼儿园的灵魂 n n童真、童趣、童心童真、童趣、童心n n向真,向善、向上向真,向善、向上 n 1、关心时事,审时度势 教师视野越开阔,个人发展越快 认识世界越深刻,工作越有深度 社会发展越快,教育承受压力越大 客观了解社会形势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n 不断学习。

      n有理想、有追求、真正实干,终身学习者,学术引领者,学生成长的对话着者n人文精神,状态到了一定的境界,创新、追求、意志力等都有了 n2、定位转型n学校之优,教育之强不在于楼宇之高大,殿堂之华丽,而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下n李希贵“教师第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n教育转型,首先需要教师转型n一是由工匠型向智慧型转变n二是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n三是由守旧型向创新型转变 n3、做好品质n把平凡的事情做得更精彩,n把简单的事情做得更精致,n把平淡的事情做得更经典 n守住底线守住底线n 如:教育的未来在非理性的状态下追求,如:教育的未来在非理性的状态下追求,教育成为经济的工具,上升的阶梯,还是把人教育成为经济的工具,上升的阶梯,还是把人培养作为人的第一要务?培养作为人的第一要务?n托住做人的底线:教育起点是是平民情怀,平托住做人的底线:教育起点是是平民情怀,平民化的人,真正造就平民,精英随之产生,没民化的人,真正造就平民,精英随之产生,没有今天的快乐,就没有明天的责任有今天的快乐,就没有明天的责任n大楼,是要华丽的还是要功能,是要装修还是大楼,是要华丽的还是要功能,是要装修还是要装备?要装备?n艺术教育在全世界非常重视,与数学媲美。

      艺术教育在全世界非常重视,与数学媲美n真正保障学生的权利,思考、提问、创造习作,真正保障学生的权利,思考、提问、创造习作,丰富孩子的经验,让孩子顿丰富孩子的经验,让孩子顿悟 三、史绍熙、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启示 n史绍熙先生生平:n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终身名誉校长史绍熙,于2013年10月1日1时10分不幸逝世,享年99岁 史绍熙生于1915年8月29日,江苏宜兴人 194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曾任江苏省常州中学教师、教务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常州中学副校长、校长、终身名誉校长,江苏省教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n  史绍熙是中国20世纪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精神放在重要位置上著名教育家刘佛年称赞:“史校长的事业和文章无疑是我国普通教育界的宝贵财富 n史绍熙生平n  1915年8月,生于江苏宜兴n  1952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n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n  194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n  1945年起,先后任江苏省立常州中学训育主任、教务主任,解放后历任生活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常州市师范学校革委会副主任兼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江苏省常州工业专科学校副校长,常州市工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学校管理研究会理事长,常州市创造学研究会理事长 n 195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苏南常州中学校长n  195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学一级校长n  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被授予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n  1979年4月,在全国第一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n  1984年,《史绍熙教育文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同年,被选为江苏省学校管理研究会理事长n  1990年11月,“史绍熙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常州市召开,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学者、教授130余人参加n  史绍熙长期担任常州市儿童少年基金会会长、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员协会名誉会长1986年5月获江苏省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9月被评为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工作热心人士参与筹建常州老年大学并任名誉校长,1995年,史绍熙被推为常州市慈善基金会会长。

      n史绍熙的几个故事史绍熙的几个故事 进入省常中,1945年,史绍熙应聘来到省常中担任训育主任兼高中物理教师 8年抗战中,学校遭到了日寇的严重破坏,而立之年的史绍熙和同事们一道,为重建这所名校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教学秩序很快恢复 1951年,37岁的史绍熙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任命为江苏省立常州中学校长从此,省常中成了史绍熙了却宏愿、大展才华的人生舞台 n对付国民党少校军训军官n每天清晨5时半,史绍熙总是第一个到校,陪学生晨练;上午第一节课,他和学生一同进入教室;一日三餐,他都到膳厅巡视,有时和学生一起用膳;夜晚,查完学生宿舍,再看望灯下忙碌的老师,晚上10点后他才步出校门n史绍熙平时对学生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但他同时又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他对有人不尊重学生人格的事情是不能容忍的1948年1月,国民党国防部向省常中派遣了一位潘姓少校军训军官,是一个长着满脸横肉的粗鲁汉子,动辄打骂学生史绍熙老师发觉后,便派人把他叫到办公室,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他说:“我们省常中的规矩是从来不准打骂学生的,老师只有教育学生的义务,没有打骂学生的权力自此,这位军官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n一件事可能决定一个学生一辈子n1957届校友、南昌有色冶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邵全渝在30年后回母校时,深情地回忆起一件事:n有一次,一些家境贫寒的同学迟延了两个月没交伙食费,总务主任下最后通牒,在校门口用黑板公布了停膳学生的名单一时,有十几个同学在校门口围着总务主任求情史校长知道事情原委后,大为生气,说:“不给饭吃,这是对学生不负责,没有钱,从我校长工资里扣!” 1965届有一位叫程以宁的女生,父亲是美籍华裔,著名的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家,在当时“左”倾路线下,如此的家庭背景决定了她不能被大学录取最后,是在史绍熙亲自找省、市有关领导竭力推荐后,她才补取南京师范学院,这张全校最后一份录取通知书是史绍熙亲自通知她来校领取的中美关系缓和后,她就到美国继续深造了如今,这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教授已经站立在计算机领域的世界最高峰了 n生病的老师照样养着,做青年教师的活字典n打不垮 n追随大爱的脚步,吸纳生命的养料追随大爱的脚步,吸纳生命的养料n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n 一个好教师,一个好教师, 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好校长, 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 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大爱有痕,大美无言平凡蕴育非凡,大爱有痕,大美无言平凡蕴育非凡,平民走向精英平民走向精英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启示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 维奇·苏霍姆林斯基 1918-1970 苏联时期的 乌克兰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外国教育家, 自1980年起,30多年来势头不减 著作中文版多达35种, 许多著作多次重版或重印 《给教师的建议》到2011.6 第26次印刷,印数达65.5万册 苏霍姆林斯基:乌克兰黑土地之子苏霍姆林斯基:乌克兰黑土地之子n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他的《大路之歌》中写道: “ 我终于知晓了成为最杰出之子的秘诀,那就是生长于大地之间,与大地同餐共枕n苏霍姆林斯基深情热爱家乡的黑土地,以大地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

      n他从小爱打着赤脚,放牛时,爱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似乎就是要与大地保持最亲密的接触 黑土地造就了他的黑土地造就了他的 自然、纯朴、和谐、从容、宁静、坚韧自然、纯朴、和谐、从容、宁静、坚韧 n1935年,17岁的苏霍姆林斯基参加教育工作,担任低年级教师n工作后参加师范学院的函授学习,获得中学文学教师资格n1939年加入共产党,并开始担任学校教导主任 n1942.7.苏霍姆林斯基出院,胸部仍留有弹片,定为二级伤残,到附近学校任校长n在前线期间,他的妻子因散发传单和掩护苏军战士惨遭德国法西斯分子杀害,刚刚出生的孩子也未能幸免n面对国难家仇:“ 痛苦和不幸是各有不同的有一种痛苦可以使人变得高大,得到锤炼……人们可以昂着头来经受……我的理想是让人能勇敢、坚强地对待和经受那种能使人变得高大、高尚的痛苦 1948年苏霍姆林斯基做出重大决定 坚辞区教育局长职务,到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长达 22 年n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十年制学校n在卫国战争中惨遭破坏,衰败荒凉,百废待举n苏霍姆林斯基信心满怀:希望在这里将自己的教育信念转化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事业 当年缺乏生气的帕夫雷什中学 听课不是为了检查,为了吸取思想营养听课不是为了检查,为了吸取思想营养n“在帕夫雷什中学,薇拉一直教一至四年级。

      她把自己三十余载的年华献给了孩子关于这个人,我真想写上一本书这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可以毫不夸大地把她称之为培育孩子心灵的大师n“我从这些真正的教育家那儿学习聪明和专心地进行脑力劳动的真正本领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依我看来是极其细致的教育艺术的特征……总结了这些教育大师宝贵的点滴经验,我尽力使学生不为追求分数,而为体验智力上激动人心的感情而去发奋学习 他精心汇集同事们点点滴滴宝贵经验寻求解决教育困惑之道n“我们常常在晚间,当校园里安静下来时,聚在一起交换个人想法,谈我们每个人如何理解儿童集体生活的多面性n“正是在这些夜晚,在我们交谈、切磋和思考中点点滴滴地汇成了一种在我看来是重要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已变成我们全体教师的信念” n他对儿童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概念上, 他心中没有抽象的儿童, 只有具体的谢尔盖、阿寥沙、玛丽娅……n他认识学校中的每一个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把每个儿童和家庭都看成自己的研究对象n他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鲜明的个性, 都有一套蕴藏着不同奥秘的密码, 都是他常读不厌、常读常新的 “孤本”, 这中间每有一点新的发现, 他都会喜不自禁 他在教学领域的探索大胆而独特n他提出并实施了 “两套教学大纲” 的制度;n他最早编写了若干套 “校本教材” ;n他要求把教学任务集中在课堂上完成,课后让学生自由活动;n他关于给教师和学生以充分自由时间的论述与措施;n他关于 “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上” 的信念;n无不具有超前性,至今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数年间帕夫雷什中学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n这是一个到处有书、人人有个人藏书、有自己反复阅读的世界名著的 “热爱书籍的世界”n一座每面墙壁都为孩子们敞开世界之窗、与孩子们对话并激发其思考的知识殿堂n一所向自然开放、以自然为师的 “蓝天下的学校”n一个有花节、鸟节、母亲节、首次铃声节等各种各样洋溢着真善美气氛的节日的精神乐园n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可能忘记自己的 “身份”,人人都可能以学习者或教育者姿态出现的 学习型学校 n一个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的实验基地n一片充满创造精神,每个儿童都觉得自己是知识探索者和发现者的 “潜能开发区”……n这里除了团队和学生会组织外,更有各种各样打破班级界限、学生自愿结成的小型集体n学生在这些活动小组中尽情地尝试、流动,直到专注于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活动停下来为止,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潜能都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n这是一个矗立于坚实大地的教育 “理想国”! n我们按照《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内容,详细地观察了学校周围社区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n苏霍姆林斯基逝世40年来,校园校舍基本保持原貌 n我们对苏霍姆林斯基著作内容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村口的烈士纪念碑 n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600余篇。

      n他的全部中文版著作达 574.4 万字平均每年38万字n这里不包括他尚未发表和尚未译成中文的著作,不包括他编写的多种校本教材和公文n写作不是他的职业,只是他千头万绪繁重工作的一小部分n面对他以负伤之躯完成的等身著作,我们不能不感叹生命潜能的奇迹! 他日以继夜地工作,忘记了自己的健康n那片隐藏在他心脏附近的小弹片很不安分,不时制造麻烦n每当他感到胸部不适时,总是悄悄地避开同事的目光——他不愿意让同事们过多地关注他的健康n他终于支撑不住,被领导强制地送进医院n手术医生惊叹:损害成这样的心脏竟然能存活,竟然能支持这样超负荷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与思想言说不尽n不过,他毕竟只是千千万万教育家之一n每一位教育家的背后都是一部独特的令人击节赞叹的历史,都能给后人以不同的启示n小原国芳建议多读大教育家的传记n心中多一些教育家的形象,行动中就会多几许教育家的影子n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言行书写自己的历史,值得我们深思的是:n我们将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记忆与启示?我们将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记忆与启示? n n 智慧型校长的特征第一,有思想这对校长来说至关重要。

      n 作为校长,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见解和认识,要对教育的最基本问题有自己的判断,这是一名好校长的最起码标准n n 有人把校长分为三类:n第一类是得过且过型;n第二类是守成维持型;n第三类属于有思想、有见解的校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智慧型校长 这样的校长在不断地思考问题,不断地对教育中各种新的现象进行研究 n 衡量一名校长合格不合格,将来是否优秀、有n前途,就看他是否有独立的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n校长还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自己的办学思路,要n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信念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n第二,有能力仅有思想而没有具体的执行力和实n践能力,这样的校长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的校长 n 一名好的校长、智慧型校长,除了有思想之外,还必须在以下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谋划学校发展,谋划具体工作;对各种事物作出决断;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组织;与各种各样的人群进行沟通更重要的是,校长还要有基本的研究能力思想来自何处,来自对实践的不断发现、探索和研究一名校长不可能仅靠借鉴经验、照搬模式就把工作做好,一定要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第三,有胸怀一名好的校长、智慧型校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