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A4版).doc
6页第一单元复习一:字词 第1课 散步信服 xìnfú:相信,佩服 嫩nèn芽:初生而柔弱的芽苗 分歧fēn qí:差别;不相一致的地方取决qǔ jué: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拆散chāi sàn:使家庭、集体的成员,或者成套的东西分散委屈wěi qū: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让人受到冤屈粼粼 línlín:形容水流的清澈或水、石的明净 一霎时shà shí:极短的时间,片刻,一会儿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适当的安排熬áo:忍受,艰苦支持第2课 秋天的怀念瘫痪 tān 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的丧失活动能力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暴怒bào nù:大怒;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 沉寂 chénjì:①非常寂静;②杳无音讯捶打 chuí dǎ:用拳头或锤子敲打 憔悴 qiáo cuì:黄瘦;瘦损形容人脸色不好央求 yāng qiú:恳求,乞求 神色 shénsè:神情面色敏感 mǐn gǎn: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诀别 jué bié:分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烂漫 làn màn:①色彩鲜丽;②坦荡,无做作 絮絮叨叨 xù xu dāo dāo:形容说话啰嗦淡雅 dàn yǎ:(颜色花样)素净雅致;(花草等的香气)清淡深沉 shēn chén:指声音低沉;形容程度深;沉稳,不外露。
喜出望外 xǐchū’wàngwài: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第3课 羚羊木雕抹:mǒ,涂~,~粉,~眼泪,~煞,一~余晖 mò,~墙,~身 mā,~布,~桌子逮dài:赶上,达到,如~至,力有未~捉拿,如~捕,~系 dǎi口语中单用,如~耗子,~小偷攥zuàn:握~拳头,用手~住 纂zuǎn,编纂怦怦pēng pēng:模拟心跳声 仗义 zhàngyì:主持公道;重义气,守信用树杈 shùchà:树木的分枝处 脸颊liǎn jiá:脸的两侧寒战 hánzhàn:具有肌肉收缩和痉挛性发抖,冷得全身发抖自作主张zì zuò zhǔ zhāng:自己出主意,作决定 不可抗拒kàngjù:不能抵抗并拒绝形影不离 xíngyǐng-bùlí:形容关系亲密,难以分离第4课 散文诗两首匿nì:隐藏,躲藏:隐~销声~迹匿笑:偷偷的笑蒂dì: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花~根深~固梗gěng:1. 植物的枝或茎:菜~子2. 直,挺立:~着脖子 3. 正直,直爽:~直4. 阻塞,妨碍:~塞(sè)心肌~死 5. 大略:~概6. 有刺的草木:~榆(刺榆)。
阴影yīnyǐng:由于光线直进的特性,遇不透光物体而形成的一个暗区,俗称“影子”也用于比喻,如她心头笼罩着失望的阴影姊妹 zǐ mèi:姐姐和妹妹;对年辈相当的女性的通称 繁杂fán zá:繁琐而杂乱烦闷fán mèn:心里厌烦而郁闷;不畅快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遮蔽zhē bì:遮挡;拦挡 覆盖fù gài:遮盖;掩盖心绪xīnxù:心思;心情(多就安宁或紊乱说) 荫蔽yīn bì:遮蔽;隐蔽;庇荫摇摆 yáobǎi:摇动;摆动 沐浴 mù yù:洗澡 祷告dǎo gào:宗教徒向神求保佑菡萏hàn dàn:荷花 敧斜qīxié:倾斜,歪斜二、文学常识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3、《羚羊木雕》张之路,著名作家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话剧:《双龙花盆》。
童话剧:《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4、《诗两首》①《金色花》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吉檀迦利》《园丁集》②《纸船》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5、《世说新语》两则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三、课内阅读(一)《散步》1.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当然好了,不用换因为通过散步这个司空见惯的日常情景的描写,体现了家庭的温情,亲情,尊老爱幼的和谐的家庭氛围 答案(2)那就起“责任”,因为文章还有一个主题,中年人承担着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在支撑家庭的同时,又肩负着社会建设的重任,这是家庭和社会赋予中年人的使命,也是他们必须背负的责任这是从文章主题角度确定的题目2.“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上有老,小有小,中间的你和妻子,承载着整个家庭,而这个家庭就是你们小小的世界3.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先写大地,大小不一、浓淡不均匀的“新绿”随意分布着;再写空中,“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嫩芽代表了春天里新生命的萌发;最后写田里“起着水泡”,表明生命的复苏或诞生这些景物描写,都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感受这些景物之美,感受春天的美好,也是一家人“散步”的目的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几句景物描写,勾画出一幅典型的田园风景,清新而明丽这些风景是从母亲的眼里“望”出来的,意味深长这是她改变主意的部分原因:她听从了孙儿的选择,因为“小路有意思”4.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示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答:例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通过对比叙述,表明年老的母亲非常信服我,就像“我”小时候信服她一样这句话表明,随着母子年龄的变化,依赖感、责任心也发生了转化例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话出自“小家伙”之口,充满情趣,童稚可爱他领悟到了一家四口人自然形成的两组相同的亲子关系,一前一后颇为“对称”这也为下文走路发生分歧后,“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因此难以选择埋下了伏笔例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句话照应上文,分别说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在对称式表达和对比中,突出了中年人责任的重大以及亲情的美好二)、《秋天的怀念》 1.朗读课文,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答: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为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2.找出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表现了母爱的伟大的句子(三句以上),试结合上下文作具体分析答:1.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5.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设题意图是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体会描写母亲的精彩语句,感受母亲对“我”的深沉母爱 1.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扑”“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读之令人怆然 3.“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见出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是“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了 4.仅仅因为“我”勉强同意出游,母亲就“喜出望外”,展开话题,提起“我”儿时的趣闻逸事,她有些“忘情”,忘乎所以,暂时忘记了眼前的烦恼,直到她突然意识到犯了“禁忌”,才从“梦”中惊醒 5.母亲“忽然不说了”,她意识到她说多了,因为现在的“我”,完全丧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
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还沉重3.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答:课文最后一段详写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三)、《散文诗两首》1. 朗读《金色花》,想一想:诗中的孩子跟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孩子对妈妈怎样的情感?他为什么会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答:诗中的孩子跟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儿童喜欢嬉戏的心理,以及对母亲的依恋之情他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2.《荷叶 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答:“我”的情绪经历了一个由烦闷不适到释然的变化过程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因为“我”由此联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我”的这一情绪变化,是全文的重点,为结尾的歌颂母爱蓄足乐势。
3.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1)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答:妈妈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孩子,不免有些着急,一见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急死了我”呢,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2)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答: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母亲是为我们遮挡风雨的人,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4.这两篇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5.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笑嘻嘻”、“匿笑”的涵义 笑嘻嘻”:“笑嘻嘻”一词形象地表达出“我”变成金色花后的开心和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