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黑河市六年级语文期末自测模拟重点试题(附答案)详细答案和解析x - 经典试题解析与模拟.docx
12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jù pà qī liáng jì mò wú liáozhà lán zhǎng kòng tiāo tī fù miè二、选择题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间断(jiàn) 分外(fēn) 万象更(gēng)新B.黄焖鸡(mèn) 挑剔(tiǎo tī) 头晕目眩(xuàn)C.歼灭(jiān) 一摞碗(luò) 无济于事(jì)D.不屑(xiè) 旋转(zhuàn) 和青稞面(huò kē)3、1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诊所 邮局 审视 一针见血B.训练 铲子 晕倒 愤怒C.解释 狭窄 耀眼 陪伴D.光芒 艰定 爆炸 牺牲4、下列画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要寄希望于风华正茂的年青一代。
B.他才思敏捷老师刚讲完一个重要知识点,就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C.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是几代航天人群策群力、不懈奋斗的结果D.小李上进心很强,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他都不耻下问,及时向领导请教5、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三、非选择题6、照样子写句子例:工人提起来汽灯工人把汽灯提起来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修改下列病句1)《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家长热捧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反映了当下子女教育的热点问题,非常接地气2)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使人们重拾诗词之美,也就越发珍惜诗词这一国之瑰宝8、在下列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 )今天是元宵节,( )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 )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3.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四、日积月累9、1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咏物诗”往往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李贺的《马诗》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含无限期昐,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于谦在《石灰吟》中,以石灰作比,通过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为人清白、正直的高尚情操;《竹石》一诗中,诗人郑燮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竹子的品格课外我还读过这些咏物诗:《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与理解10、1 阅读《腊八粥》片段,完成练习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画“ ”的句子是对八儿的____和____的描写,这样写,生动地把一个________的八儿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跌”可以换成“____、____、____”等字,但无疑“跌”这个字用得最生动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跌”字运用的妙处4.“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用双横线画出与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11、课外阅读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要知道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老小都指望着他遮风避雨②父亲是个待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
望着那几张皱巴巴的毛票,我心里【一】 想到父亲右腿上带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步行街发广告单,一站就是一整天,我的心里【二】 鼻子酸酸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准,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回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去了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叶子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父亲直直地站在太阳底下,他像一棵树,胳膊架着双拐,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我很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⑤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幕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朝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写着冷漠⑥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一片鲜活的叶子,上面写满焦急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布满皱纹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人的良心。
⑦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为老人掐人中穴……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位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这大概就是大家袖手旁观的原因吧⑧经过一番紧急救助,中暑的老人醒了过来,他向父亲道谢,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一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⑨“谢谢,那你怎么办?”⑩“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⑪人群出奇地安静,大家的脸上写满了惊愕⑫没了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只是摇晃了几下,又拿起放在地上的那一摞广告单,挺直了背开始分发起来站在那里却像一棵树,一棵直立的树,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⑬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接过单子,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冒出了新芽儿⑭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它会让你的灵魂站得稳当一些,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中摇摇晃晃——选自《语文周报》(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顶梁柱:_____2.读第⑦至第⑬自然段,根据文章内容补充下面图示紧急救助_____挺直站立_____满脸惊愕_____3.读第②自然段,选择合适的内容分别填入文段【一】和【二】处,正确的是 ①仿佛飞进了马蜂,蜇得我一阵阵地疼。
②如同阳光洒落,亮堂堂的③好像塞进一团棉花,堵得慌A.②①B.③②C.③①D.①③4.第④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_____,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5.面对周围人冷漠的表现,父亲是怎么做的?_____6.圈出第⑦自然段中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 _____⑦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为老人掐人中穴……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位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几千元的冤枉钱这大概就是大家袖手旁观的原因吧7.揣摩他的内心,用一两句话写下来父亲心想:_____8.研读第⑬自然段,完成练习1)摘录与这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2)体会带点词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在_____ 批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9.一个好的题目,或统领全文的内容,或蕴含着思想和情感,或激发读者的兴趣……给本文加一个题目,你认为哪个最好?(可选择也可自拟),在横线上分点说明理由,不少于两点A.《待不住的父亲》B.《一根善的拐杖》C.《_____》(可自拟)我选择 _____理由是:_____六、语言综合运用12、表达与写作新生小宏在校园里遇到你,向你询问如何走到教学楼请根据下图,写出你指给小宏的路线。
13、习作习作要求:成长路上,我们要坚守初心,懂得拒绝比如;拒绝拖延,惜时如金;拒绝谎言,一诺千金;拒绝自私,精诚合作;拒绝懦弱,勇往直前……请以“学会拒绝”为话题,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注意事项∶1.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2.文章不能超格写,也不能写在草稿纸上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