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信公司全口径人工成本评价办法.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85367191
  • 上传时间:2024-09-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5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全口径人工成本评价办法全口径人工成本评价办法人力资源部￿￿2011年9月 2评价背景评价背景合同制员工人工成本劳务派遣用工紧密型外包人员营销费用/网运费用/其他人力资源原管理范围人力资源原管理范围•近近1717万紧密型业务外包人员及万紧密型业务外包人员及约约4747亿人工费用未纳入统一管理,亿人工费用未纳入统一管理,外包外包群体管理缺失,造成评价失群体管理缺失,造成评价失真,无法反应分公司真,无法反应分公司用工及人工用工及人工成本成本全貌,全貌,也极大的削弱了工效也极大的削弱了工效挂钩的激励效果挂钩的激励效果•集团从未对各省分公司人工成本集团从未对各省分公司人工成本效率进行过全面的评价分析效率进行过全面的评价分析管理真空管理真空青岛、长沙用工与分配研讨会,提出两个全口径管理6月底月底7-8月月8月月19日日8-9月月9月中旬月中旬构建评价体系,多次向公司领导专题汇报召开初步方案讲解会,广泛征求省分公司意见在反馈意见基础上修改完善,上报总裁办公会审议通过正式下发《全口径评价办法》,公布2010年评价结果 3讲解提纲讲解提纲评价目标及基本原则评价目标及基本原则评价口径评价口径评价体系主要内容评价体系主要内容评价结果及应用评价结果及应用评价数据来源及计算口径评价数据来源及计算口径 4一、评价目标及基本原则一、评价目标及基本原则Ø统统一一评评价价体体系系。

      搭建统一、公允、透明的评价体系,统一评价语言、评价内容和评价工具,提高评价结果的可比性Ø兼兼顾顾效效率率与与公公平平将“效率性评价”和“竞争力评价”相结合,综合判定各省分公司人工成本资源投入的合理性Ø内内外外部部评评价价相相结结合合在公司内部比较的基础上,引入外部(行业或地区)标杆,修正内部评价结果Ø政政策策应应用用与与自自我我提提升升相相结结合合应用评价结果完善人工成本分配机制,并引导各省分公司通过对标分析,实现自我提升指指导导思思想想目标:目标:① ① 全面全面展现人工成本资源展现人工成本资源配置情况,客观评价人工成本资源配置情况,客观评价人工成本资源使用效率使用效率② ② 通过应用评价结果,通过应用评价结果,完善人工成本完善人工成本决定决定机制,机制,提升人工成本提升人工成本资源资源使用使用效率,效率,培培育人工成本竞争力育人工成本竞争力 5二、评价口径二、评价口径u评价中涉及的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均按全口径计算评价中涉及的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均按全口径计算::全口径用工=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紧密型业务外包从业人员全口径人工成本=人工成本+紧密型业务外包费用•人工成本是指公司为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用工及非全日制用工支付的劳务费用•紧密型业务外包费用是指外包公司支付给紧密型业务外包人员的劳务费用(含管理费用及税金)。

      u鉴于南北方业务类型、经营规模、用工总量及用工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鉴于南北方业务类型、经营规模、用工总量及用工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评价划分为北方评价划分为北方类区(北方类区(北方1010省)和南方类区(南方省)和南方类区(南方2020省,西藏暂不纳入评价范围)分别进行省,西藏暂不纳入评价范围)分别进行 三、评价体系三、评价体系——评价维度评价维度人工成本人工成本 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将各省分公司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与地区通信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对,从内、外部全面、真实的反映各省分公司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水平工资水平评价工资水平评价将各省分公司人均工资,与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进行比对,从内、外部全面反映各省分公司工资水平投入的相对合理性劳产率评价劳产率评价将省分公司当期实际用工总量与集团指导值进行比对,反映各省分公司用工总量的合理性以及对人工成本效率和水平的影响程度6 ①①省分效率系数:省分效率系数:代表省分公司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在所在类区的相对位置代表省分公司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在所在类区的相对位置 省分效率系数=②②行业效率系数:代表所在地区通信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在所在类区通信行业效率系数:代表所在地区通信行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在所在类区通信行业的相对位置行业的相对位置行业效率系数=7三、评价体系三、评价体系——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效率系数效率系数L=L=省分效率系数省分效率系数行业效率系数行业效率系数××利润调节系数利润调节系数省分主营业务收入/省分全口径人工成本类区主营业务收入/类区全口径人工成本地区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地区行业人工成本总额类区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类区行业人工成本总额省分效率系数省分效率系数行业效率系数行业效率系数:代表省分公司效率水平与所在地区行业效率水平的比较关系:代表省分公司效率水平与所在地区行业效率水平的比较关系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人工成本取移动、电信、联通合计值评价模型:对比省分公司与地区行业单位人工成本创收能力评价模型:对比省分公司与地区行业单位人工成本创收能力 类区主营业务收入和人工成本为所在类区所有省分公司合计值 8效率系数效率系数= =省分效率系数省分效率系数行业效率系数行业效率系数××利润调节系数利润调节系数③③利润调节系数:在依据创收能力判断省分公司效率水平的基础上,引入利润调利润调节系数:在依据创收能力判断省分公司效率水平的基础上,引入利润调节系数,适当体现省分公司效益水平的差异。

      节系数,适当体现省分公司效益水平的差异•收入利润率收入利润率>0>0的省分公司:的省分公司:利润调节系数=1.0+0.1ו收入利润率收入利润率≤0≤0的省分公司:的省分公司:利润调节系数=1.0-0.1ו省分公司利润调节系数的分布区间为省分公司利润调节系数的分布区间为0.9-1.10.9-1.1三、评价体系三、评价体系——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省分收入利润率类区内省分公司收入利润率的最高值评价结论:效率系数越大,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越高评价结论:效率系数越大,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越高省分收入利润率类区内省分公司收入利润率的最低值评价模型:评价模型: 9三、评价体系三、评价体系——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10效率系数引入了外部行业对标,与单纯的内部效率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更好的修正了内部比较结果个别省分在集团内部比较效率相对较高、但对比行业效率则较低,个别省分在集团内部比较效率相对较低、但对比行业效率则较高省分内部效率比较引入行业指标比较省分单位人工成本创造收入省分效率系数排序行业单位人工成本创造收入行业效率系数效率系数排序A省4.690.86106.570.811.063B省5.030.9268.131.000.9210北方类区5.46  8.13   省分内部效率比较引入行业指标比较省分单位人工成本创造收入省分效率系数排序行业单位人工成本创造收入行业效率系数效率系数排序C省6.170.86174.890.531.611D省7.160.99810.071.090.9114南方类区7.20  9.22   示示￿￿例例三、评价体系三、评价体系——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11三、评价体系三、评价体系——工资水平评价工资水平评价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比省分公司人均工资水平与地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比省分公司人均工资水平与地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省分工资水平系数省分工资水平系数地区工资水平系数地区工资水平系数①①省分工资水平系数:省分工资水平系数:代表省分公司工资水平在集团的相对位置代表省分公司工资水平在集团的相对位置省分工资水平系数 =②②地区工资水平系数:代表省分公司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地区工资水平系数:代表省分公司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在全国的相对位置地区工资水平系数 =省分全口径人均工资31省分公司全口径人均工资所在省份社会平均工资全国社会平均工资评价结论:工资水平系数越小,工资水平相对越低评价结论:工资水平系数越小,工资水平相对越低工资水平系数工资水平系数M =M =社会平均工资取地区城镇国有单位就业人员人均工资计算人均工资时的工资总额剔除省分公司班子成员及同职级专业序列人员的工资总额 12二、评价体系二、评价体系——工资水平评价工资水平评价XX省分全口径人均工资3.22万元31省全口径人均工资4.01万元省分工资水平系数0.80XX省社会平均工资2.56万元全国社会平均工资3.41万元地区工资水平系数0.75工资水平系数1.07示示￿￿例例 13三、评价体系三、评价体系——劳产率评价劳产率评价劳劳产产率率系系数数<1,<1,代代表表省省分分公公司司用用工工总总量量偏偏大大、、劳劳动动生生产产率率低低于于应应达达到到的的水水平平劳产率系数劳产率系数N =N =省分全口径用工总量指导值省分全口径用工总量指导值省分全口径实际用工总量省分全口径实际用工总量A1= 上年省公司全口径劳产率/上年所在类区全口径劳产率均值A2= 上年本省人均GDP/上年所在类区人均GDPA3= 上年末本省人均保有用户数/上年末所在类区人均保有用户数A4= 上年本公司全口径用工总量全口径用工总量指导值=[(A1/A2) ×60%+A3 ×40%)]×A40.4430.635省分全口径用工总量指导值:根据劳产率、地区人均省分全口径用工总量指导值:根据劳产率、地区人均GDPGDP和人均保有用户数等综合确定,和人均保有用户数等综合确定,每年动态更新每年动态更新评价模型:对比评价模型:对比省分公司当期实际用工总量与集团指导值省分公司当期实际用工总量与集团指导值XX省全口径用工总量指导值6278人XX省全口径用工总量6513人劳产率系数0.96示示￿￿例例 14四、评价结果及应用四、评价结果及应用 15四、评价结果及应用四、评价结果及应用统筹考虑效率系数统筹考虑效率系数L L和工资水平系数和工资水平系数M M,综合评定各省分公司人工成本投入的合理性:,综合评定各省分公司人工成本投入的合理性:类别评价结论判定条件A水平较低、效率较高M<0.95;L>1.05B水平较低、效率适中M<0.95;0.95≤L≤1.05C水平较低、效率较低M<0.95;L<0.95D水平适中、效率较高0.95≤M≤1.05;L>1.05E水平适中、效率适中 0.95≤M≤1.05;0.95≤L≤1.05F水平适中、效率较低 0.95≤M≤1.05;L<0.95G水平较高、效率较高M>1.05;L>1.05H水平较高、效率适中M>1.05;0.95≤L≤1.05I水平较高、效率较低M>1.05;L<0.95•L和M介于0.95(含)-1.05(含)之间,视为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和工资水平适中•L和M小于0.95,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和工资水平相对较低•L和M大于1.05,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和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判定条件判定条件 (一)(一)评价结果属于评价结果属于A A、、B B、、C C类的省分公司类的省分公司(水平较低)(水平较低),调增基数,调增基数ØA类省分公司(水平较低、效率较高)ØB类省分公司(水平较低、效率适中)ØC类省分公司(水平较低、效率较低)四、评价结果及应用四、评价结果及应用16根据人工成本综合评价结果,适当调整部分省分公司人工成本基数,实现起点公平根据人工成本综合评价结果,适当调整部分省分公司人工成本基数,实现起点公平0.5×L+0.5×N中,L和N>1,按1计算 17(二)评价结果属于(二)评价结果属于D D、、G G类的省分公司(效率较高,水平适中或较高),如相对类的省分公司(效率较高,水平适中或较高),如相对效率水平,工资水平较低(效率水平,工资水平较低(L-M>0L-M>0),适当调增基数;其他不做调整),适当调增基数;其他不做调整(三)评价结果属于(三)评价结果属于E E类的省分公司(水平适中、效率适中),不做调整类的省分公司(水平适中、效率适中),不做调整(四)评价结果属于(四)评价结果属于F F、、H H、、I I类的省分公司,基数原则上应下调,考虑稳定,暂不类的省分公司,基数原则上应下调,考虑稳定,暂不调减调减根据人工成本综合评价结果,适当调整部分省分公司人工成本基数,实现起点公平根据人工成本综合评价结果,适当调整部分省分公司人工成本基数,实现起点公平0.5×L+0.5×N中,L和N>1,按1计算四、评价结果及应用四、评价结果及应用 18四、评价结果及应用四、评价结果及应用u省分公司在完成年度收入和利润预算目标的情况下,可调增人工成本基数,省分公司在完成年度收入和利润预算目标的情况下,可调增人工成本基数,超预算收入优先用于人工成本基数调整超预算收入优先用于人工成本基数调整u调增的全口径人工成本基数应全额配置到一线生产经营单位,省分公司本部调增的全口径人工成本基数应全额配置到一线生产经营单位,省分公司本部和本地网公司本部不参与基数调整。

      省分公司应将人工成本基数调整及分配和本地网公司本部不参与基数调整省分公司应将人工成本基数调整及分配方案报备集团公司方案报备集团公司u调增的人工成本基数在工资总额和其他人工成本之间按原定比例分配调增的人工成本基数在工资总额和其他人工成本之间按原定比例分配u人工成本与紧密型业务外包费用原则上按照同比例调增基数;紧密型业务外人工成本与紧密型业务外包费用原则上按照同比例调增基数;紧密型业务外包费用可使用人工成本额度,人工成本不得使用紧密型业务外包费用额度包费用可使用人工成本额度,人工成本不得使用紧密型业务外包费用额度u集团公司每年对上一年度省分公司全口径人工成本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集团公司每年对上一年度省分公司全口径人工成本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人工成本基数调整基数的省分公司,如年度评价结果属于果动态调整人工成本基数调整基数的省分公司,如年度评价结果属于F F、、H H、、I I类,已调增基数相应扣减,且不作为人工成本工效挂钩基数类,已调增基数相应扣减,且不作为人工成本工效挂钩基数配配 套套 管管 理理 机机 制制 19五、评价模型相关数据来源及计算口径说明五、评价模型相关数据来源及计算口径说明评价体系均取上一年度的指标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用于当年的人工成本调整评价体系均取上一年度的指标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用于当年的人工成本调整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取管理口径财务数据,由集团公司财务部提供2、全口径人工成本:全口径人工成本=人工成本+紧密型业务外包费用•人工成本,包括合同工人工成本和劳务派遣人工成本,取上市口径财务决算数据•紧密型业务外包费用,取紧密型备案系统数据,2010年费用采取省分公司据实上报、集团公司会审的确认方式3、全口径人均工资:全口径人均工资=(工资总额+紧密型外包工资性费用)/全口径人数•工资总额,包括合同工人工成本和劳务派遣人工成本,取上市口径财务决算数据,并剔除省分公司班子成员及同职级转非人员的工资总额•紧密型外包工资性费用,取紧密型备案系统数据,2010年费用采取省分公司据实上报、集团公司会审的确认方式 203、全口径人均工资:•全口径人数=合同制员工人数+劳务派遣用工人数+紧密型外包人数 合同制员工和劳务派遣用工人数,取上市口径劳资年报的年均人数 紧密型外包人数,取紧密型备案系统数据,2010年人数采取省分公司据实上报、集团公司会审的确认方式4、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三家运营商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值5、行业人工成本:三家运营商人工成本合计值行业效率系数,由集团公司计算确定6、所在省份社会平均工资: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省份城镇国有单位就业人员人均工资,鉴于统计局信息公布时延,年度评价中社会平均工资取上一年度数据7、全国社会平均工资: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城镇国有单位就业人员人均工资8、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主营业务收入/全口径人数五、评价模型相关数据来源及计算口径说明五、评价模型相关数据来源及计算口径说明 21附:相关工作要求附:相关工作要求一、一、各省分公司要认真学习本办法,各省分公司要认真学习本办法,集团定期发布省分公司全口径人工成集团定期发布省分公司全口径人工成本评价信息,各省分公司应进行对标分析,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定位管本评价信息,各省分公司应进行对标分析,深入查找差距和问题,定位管理短板,制定整改目标及具体计划,理短板,制定整改目标及具体计划,提升人工成本资源使用效率。

      提升人工成本资源使用效率二、各省分公司应参照本办法搭建本地网人工成本评价体系,对本地网人二、各省分公司应参照本办法搭建本地网人工成本评价体系,对本地网人工成本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工成本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分析集团公司结合管理需要,待条件成熟后逐集团公司结合管理需要,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拓展到以本地网为主体进行评价步拓展到以本地网为主体进行评价三、涉及调整人工成本基数的省分公司请于三、涉及调整人工成本基数的省分公司请于9 9月月3030日前将人工成本基数调整日前将人工成本基数调整及分配方案报备集团公司及分配方案报备集团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