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执法研究关于做好当前海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几点分析思考.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83680625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更多管理资料请访问豆丁冰川主页—— 二〇一一年十月关于做好当前海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几点分析思考上海海关 金海 贺智先 聂家英【内容提要】职务犯罪是公职人员常见的犯罪,海关执法人员因其职位和权力特点,尤其处在职务犯罪的高危区段本文从海关人员职务犯罪的定义入手,分析犯罪的主、客观成因,阐明海关预防职务犯罪的严峻形势和主要挑战,并据此提出从教育、制度、监督等多方面加大打击防治力度的对策和建议关 键 词】海关 预防职务犯罪 对策 建议做好海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海关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事关海关事业的兴衰成败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承担着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监管,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等繁重任务,始终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处于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海关执法工作的风险高位性和权力下沉性等特点,决定海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解决一、海关人员常见职务犯罪简述现代意义的职务犯罪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讲是指有职务的人利用职务进行的犯罪,狭义上讲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滥用职权,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照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主要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本文仅从狭义上的职务犯罪予以浅析,并重点分析海关人员职务犯罪的相关问题一)海关人员职务犯罪的相关罪名公务员常见职务犯罪包括三部分共50个罪名:一是侵权犯罪,包括刑法分则第4章中规定的6个罪名;二是贪污贿赂犯罪,包括刑法分则第8章所规定的9个罪名;三是渎职犯罪,包括刑法分则第9章中规定的35种罪名从犯罪的构成要件和职务范围分析,具体到海关人员可能构成的职务犯罪,至少有19个罪名一是侵权犯罪中的非法拘禁罪、非法搜查罪二是贪污贿赂犯罪中的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私分罚没财物罪三是渎职犯罪中的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国家机关工作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放纵走私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总体来说,海关人员常见的职务犯罪主要是受贿犯罪和渎职犯罪二)海关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危害毋庸赘述,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异化,具有犯罪主体身份的特定性、犯罪实施过程的渐进性和犯罪危害后果的严重性等特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

      海关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危害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危害海关公正执法职务犯罪较之一般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不仅严重腐蚀国家肌体,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削弱国家的职能海关人员职务犯罪,侵害对象是海关执法活动的公正性和海关工作人员行为的廉洁性二是危害政府机关形象海关作为履行保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把守国家大门,代表国家形象海关人员职务犯罪在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严重损失的同时,也严重败坏海关形象和声誉三是危害海关队伍建设海关人员职务犯罪作为严重的腐败现象,其对海关队伍建设具有极大的消极负面影响,不仅直接导致当事人身败名裂,而且直接冲击所在单位队伍士气,分散领导精力,影响队伍稳定三)海关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从上海海关来看,近6年发生共发生6起海关人员受贿案件和2起不起诉的玩忽职守案件通过分析上述8起案件,从中发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从涉及罪名看,以受贿罪居多8起案件中6起案件犯罪当事人均以受贿罪被判决二是从发案范围看,呈现发散状态8起案件的当事人中既有业务职能部门人员,也有一线执法人员;既有现场审单岗位人员,也有查验处理岗位和通关综合业务岗位人员。

      三是从案犯年龄来看,呈年轻化趋势8起案件的当事人中5人出生于70年代,2人出生于80年代四从犯罪形态看, “窝案”值得警惕浦江海关曹军等5人受贿案当事人均在一个科室,是典型的“窝案”五是从犯罪过程看,潜伏期均较长8起案件均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曹军2001年就曾因违反海关廉政纪律受到行政降级处理,2007年起又变本加厉疯狂索贿受贿,直至2009年4月9日案发六是从发案趋势看,预防渎职犯罪应予高度重视2起不起诉的玩忽职守案件,在司法调查期间,虽然海关与检察机关就职务行为危害后果等意见不够一致并反复沟通协调,但司法机关最终依旧认定2名当事人构成玩忽职守罪二、海关人员职务犯罪的风险成因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内外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综合作用,由量变引发质变的结果   (一)时空因素――现状分析海关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海关始终面临着较高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进而易于引发职务犯罪一是从海关内部来看:就上海海关而言,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和口岸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关监管的业务量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增,口岸的进出口货物和税收流量总值约占全国的1/4,而我关人员总数为3400余人,仅占全国海关总人数的1/15。

      海关行业特点和监管资源供求矛盾等都决定着我关时刻处在反走私反腐败的风口浪尖,时刻处在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双重考验之下二是从海关外部来看:今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了与有关部委局联系会议,通报2010年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措施,就加强与行政执法、司法等机关联系配合工作提出了意见据统计,2009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32439件41531人,其中涉嫌贪污贿赂犯罪25408件32176人,渎职侵权犯罪7031件9355人,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数量比2008年上升了4.7%据了解,当前检察机关较为关注海关渎职问题前一阶段,有一些直属海关查获了一些走私案件移交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在判处走私罪的同时对海关人员的渎职问题也引起关注此外,近期检察机关收到关于海关渎职问题的举报也有所增多二)主观因素――内因分析   内因,即职务行为人自身的因素,包括职务行为人的素质、修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可以说,职务行为人的素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决定了职务犯罪发生的内在可能性海关人员职务犯罪的内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理性信念“迷失”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引领人生健康发展的航行灯。

      在当前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少数海关人员放松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在外界的种种诱惑之下,由心理失衡到盲目攀比,进而违纪违法走上犯罪道路二是行为操守“缺失”执法为民、勤政廉洁是每个国家公务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但从海关人员职务犯罪的过程来看,犯罪分子往往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由交友不慎到放弃操守,在“小圈子”、“小兄弟”、“小爱好”的驱使下,从利用职权为朋友“帮忙”一直发展到收受贿赂、玩忽职守,最终走上犯罪的不归路三是廉政底线“丧失”很多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都是因为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导致价值观发生扭曲,思想认识模糊,以致于在名利诱惑面前人格丧失、底线失守曹军的情况就是如此,其无视海关廉政纪律,淡忘2001年曾因违反海关廉政纪律受到行政降级处理的教训,与工作对象纠缠不清,以致在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三)客观因素――外因分析   外因,即引发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以曹军等人受贿案为例,曹军等人之所以能够在制度的边缘、在制度的警戒线内滥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肮脏的钱权交易,既反映出曹军等人贪婪的本性,也反映出权力制约的“失效”、监督约束的“疲软”和执法环境的“复杂”等多种外部因素影响。

      一是制度落实存在漏洞如:在落实科长带班制度过程中,带班科长重解决业务难题、轻现场巡查,对现场发生的异常情况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制止;在基础工作方面,带班科长对临时调配各岗位人员、处理现场异常情况等,一般仅作口头布置和处理,没有做到专门台帐登记,事后一旦发现异常,当时的情况无从查考;此外,重登记轻事后的汇总分析,对于现场关员在审单过程中漏过机、漏印章等情况,仅在相关台帐中作记录,但事后并无专门的汇总、分析,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二是监督检查存在盲点如:曹军等人所在的出口通关部门考虑完成通关任务较多,考虑考虑防范执法风险较少,考虑业务补台较多,考虑岗位制约较少,造成包括曹军在内16位关员帐号授权范围属于“高级作业岗位”授权,为曹军违规审核放行客观上提供了便利;此外,对于超岗位授权操作的事后核查缺乏专项核查,静态检查多,动态监控少,总体评估多,专项分析少,以至于在曹军布控查获率较高的表象之下,对其绕过派单制度私自审核放行的问题未能及时发觉并予以纠正三是执法环境较为复杂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间激烈竞争更加激烈,少数企业趁机通过不法手段牟取不法利益少数企业为了经济利益,采取“打擦边球”、“钻空子”等不规范手段经营,甚至千方百计拉拢腐蚀海关关员,使关员所处的周边环境十分险恶。

      少数报关货代企业管理不善、居心叵测,非但不能成为协助海关管理和服务企业正常经营的“桥梁”,反而成为拉拢腐蚀关员的“掮客”三、海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打击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打击腐败的高压态势,一些新情况、新要求、新挑战必须引起海关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认真予以研究和解决通过分析研究,结合近期我关开展的对易引发渎职问题工作岗位和主要风险的调研工作,笔者认为当前海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面临以下“三难”的挑战:(一)各类风险隐患难以根治法国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地方才休止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海关权力同样如此就目前而已,海关权力主要存在以下风险:一是伴随业务量大带来的风险海关执法的特殊性决定了海关工作人员反走私长期处于反腐败斗争的风口浪尖,走私分子对海关人员的拉拢、腐蚀和利诱是“见缝插针”、“无孔不入”,方式隐蔽,形式多样海关职业特征的风险性与工作对象诱惑的持久性,海关内部行政执法的差异性与外部守法环境的复杂性,导致防范和治理海关各类风险隐患将是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从上海海关情况看,多年来业务量连年高速增长,对外贸易方式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政府和企业对海关既要“管得住”又要“通得快”的迫切要求,与我关监管人力资源严重不足造成的困难和矛盾,使得监管难度不断加大为了应对这一现状,当前只能通过增加关员加班时间来予以缓解比如: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物控处卡口值班关员实行“24+8”小时工作制,即在连续工作24小时后,第二天继续常日班工作,关员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之下;再如:浦江海关出口通关现场审单关员目前人均每天审核出口单证高达700至800票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效率和质量往往难以兼顾可以说,业务量高速增长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是当前海关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二是伴随硬件缺陷带来的风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关监管条件和设施方面存在缺陷势必引发一定的执法和廉政风险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署令171号)的要求,上海海关设立了278个海关监管场所,其中大部分达到171号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