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对工作记忆影响的研究综述.docx
8页情绪对工作记忆影响的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王芳,辽宁师范大学心理系王芳 李丽涛 邸秀娟 梁丹摘要: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各种认知活动都或多或少的受其影响有关情绪与工作记忆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很多的证据表明,情绪对认知表现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工作记忆完成的本文对情绪分类,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相关理论及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关键词: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工作记忆近年来,有关情绪与工作记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系统它是由Baddeley和Hitch提出的记忆模型,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板多年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不仅在表象、言语、学习、推理、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中也有很大影响情绪影响人的各种认知活动,很多研究表明,情绪影响认知活动可能是通过影响工作记忆来完成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热衷于情绪与工作记忆关系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
本文以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将近几年有关情绪与工作记忆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1.情绪的类别对于情绪分类,情绪分类理论中较有影响的是维度论,该理论将所有情绪归入几个维度空间中,情绪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体现在它们之间在各维度上的距离,其中被广泛接受的是由唤醒度和效价度组成的二维模式唤醒度是指与情绪状态相连的集体能量的激活程度,它由弱到强效价度则是依据正负性情绪的分离激活积极情绪通常包括:快乐、兴趣、满足和爱等消极情绪通常包括:紧张、生气、忧郁和悲伤等2.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相关理论情绪对工作记忆究竟有何影响,不同的研究者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并有学者提出解释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代表性理论2.1加工效能理论90年代初,Eysenck和Calvo提出加工效能理论,该理论是解释消极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重要理论它的提出是建立在工作记忆系统存在的假设基础上的,认为个体工作记忆系统的资源是有限的,消极情绪的产生会占用一部分工作记忆资源,使得个体用于进行认知操作的工作记忆资源相对减少所以当个体产生消极情绪时,认知操作的效率就会下降2.2积极情绪的拓展一建设理论1998年,Fredrickson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拓展一建设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些积极情绪如快乐、兴趣、满意和爱等,虽外部表现不同,但它们都有拓展人们短暂思维行动倾向的功能。
它们能扩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能在一般条件下促使个体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地图;而消极情绪则相反3.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情绪与工作记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状态上,一般的研究方法是先诱导被试进入不同的情绪[来自Www.L]状态,然后要求被试完成工作记忆任务但是由于对正常人消极情绪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机理,所以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消极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90年代初,Eysenck等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工作记忆受损是导致焦虑对认知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他们分别研究焦虑对工作记忆三个子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焦虑的情绪体验会对三个子系统同时产生影响简单解释为:焦虑被试可能会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强制性思维、担忧或负面认知等焦虑情绪反应,而这种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反应会分散个体的注意力,消耗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降低正确率,或是增加反应时间然而许多相关研究考察消极情绪对不同类型工作记忆的影响,发现消极情绪对正常人词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差异显著Chepenik在研究中同时采用情绪诱导乐曲与情境脚本诱导被试的消极和中性情绪,要求被试完成2-back、数字工作记忆广度等工作记忆任务,stroop和go-nogo等执行控制任务以及注意探测,面孔识别,词语回想等多种认知任务,结果仅在面孔识别和词语回想任务中发现消极情绪对任务表现的干扰作用,其他任务中消极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任务表现无明显差异,这表明消极情绪只对特定的认知活动产生干扰,并不具有一种普遍的影响模式。
但他也不否认此结果可能是由于情绪诱导强度不足所引起的Lavric等人通过威胁等方法诱导焦虑情绪,并对词语和空间工作记忆饪务的难度进行匹配,结果发现诱导的焦虑只是损伤了空间n-back任务的表现,而并未影响到词语任务,可见消极情绪选择性地影响了空间工作记忆Shaekman等人采用电击刺激威胁诱导被试焦虑情绪,结果也同样发现通过威胁诱发的焦虑情绪,选择性地破坏了被试空间工作记忆的准确度,而对词语工作记忆却没有影响而当工作记忆的一般性加工资源被焦虑占用时,并没有发现工作记忆受到一般性损伤或者词语工作记忆的选择性损伤他们对此解释为,焦虑可能包括担忧和焦虑唤醒,Eysenck选取的被试的焦虑水平仅仅属于精神、思维上的担忧,尚未达到能引起生理上症状表现的焦虑唤醒水平,即焦虑的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没有出现工作记忆的损伤随后,Erk等人的研究证实了Shackman的解释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进步,使得情绪和工作记忆可以在生理基础层面相结合,为研究者了解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生理机制提供了更多方便对于消极情绪选择性地影响工怍记忆的研究结果,Shackman假设情绪和记忆的冲突可能是因为皮层的功能重叠,如消极情绪和空间工作记忆都存在右半球优势,故而产生相互影响。
Lavric则认为冲突也可能不是针对皮层的区域竞争,而是对某种认知资源的竞争,如注意资源消极情绪占用了大量的注意资源,而这种注意资源在空间工作记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空间工作记忆功能受损Li等人在一个延迟样本匹配任务中,用图片诱导大学生消极情绪,对工作记忆保持阶段的ERP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头皮前部晚期正成分只是在空间任务中受到了消极情绪的影响,平均波幅显著降低;词语任务中,则不受情绪影响说明消极情绪选择性地影响了空间工作记忆的保持功能另外,这种对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从刺激消失后200ms就已出现P200成分被认为与早期注意资源分配有关,因此消极情绪对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可能是由于消极情绪限制了空间工作记忆中所需的注意资源造成的罗跃嘉等按照延迟样本匹配任务实验范式的一系列ERP研究发现,消极情绪造成了空间工作记忆脑电位的改变,而同样的效应在词语工作记忆的ERP中消失,也表明消极情绪选择性地影响了工作记忆对抑郁症病人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种选择性影响有研究者通过比较曾患有重度抑郁症病人和正常人的研究中发现,抑郁症病人的空间工作记忆受损Diane等采用样本延迟匹配任务对社交快感缺乏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与普通被试相比,社交兴趣缺乏被试的空间工作记忆能力较差;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完成n-back任务后,fMRI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词语工作记忆受损伤。
总之,来自损伤研究的结果与其他大量相关研究都证实了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功能,并且词语工作记忆与空间工作记忆是分离激活的,这与神经影像学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但由于情绪状态的复杂性,以及无法对情绪唤醒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因而对于消极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方式和原因仍无定论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家们也开始更多地关注积极情绪对人的认知活动的影响但是,相比消极情绪对工作记忆影响的研究,很少研究者将积极情绪纳入到研究中,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有研究者认为,情绪会引发与当前任务无关的情绪活动,增加工作记忆负荷,从而扰乱当前任务的执行,Spies等人采用认知任务相关范式,研究了情绪对工作记忆的三个子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同时破坏了被试的工作记忆能力Gray等人的系列研究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同时纳入实验,研究了情绪对于工作记忆的影响他们利用fMRI技术,通过视频诱发被试情绪,然后让被试完成以词语和面孔作为刺激的n-back工作记忆任务,结果发现积极情绪促进言语工作记忆而损害了空间工作记忆,促进时体现为脑激活水平降低,损害时则增强Erk等人发现只有在高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言语工作记忆得到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但在脑活动水平上则未出现显著的效价效应。
董云英探讨了积极情绪对不同负荷的言语、空间工作记忆的选择性影响结果发现,积极情绪对言语、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发生分离,即积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言语工作记忆,却损害了低负荷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以上几人的研究从积极情绪方面,也验证了情绪对两类工作记忆的选择性影响此外,郑珍珍通过视频短片诱发小学生不同情绪状态,考察其在特定情绪状态下的数字工作记忆广度与基线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积极情绪条件下,被试后测工作记忆广度显著高于前测;而在消极情绪条件下,结果相反表明积极情绪拓展了工作记忆广度验证了积极情绪的拓展一建设理论与此相矛盾,也有研究者通过让被试观看积极与中性情绪视频短片,然后完成记忆测试,发现积极情绪组的被试记忆成绩显著差于中性情绪组该研究结果表明[来自www.LW5u.coM],积极情绪缩小了工作记忆容量4.总结与展望4.1问题(1)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消极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上,而忽视了积极情绪今后的研究应更加关注积极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有利于积极情绪的开展研究2)情绪究竟如何影响工作记忆的不同理论解释,每种理论都有优缺点,仍需进一步验证3)以往研究者采用的情绪诱导方式、工作记忆范式、工作记忆任务材料、情绪与工作记忆任务结合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以致研究结果出现分歧。
4.2展望未来的研究应从不同情绪状态与工作记忆子系统两方面分别研究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揭示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内部机制,同时验证相关理论解释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