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41163897
  • 上传时间:2023-1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马铃薯在4℃以上块茎的芽就能萌动,在0℃以下块茎受冻马铃薯块茎的最佳贮存温度为0℃-4℃马铃薯喜欢冷凉气候,块茎上芽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2℃-16℃,18℃-25℃时发芽迅速,但长成的幼苗苗体弱小块茎发育的适宜土温是16℃-18℃,以不超过21℃为好,高于25℃时不利于块茎膨大高温会使块茎停止生长 2、水分:块茎形成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在结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比较适宜,结薯末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所以早熟品种在地上部孕蕾期到开花末期,茎叶急速生长,块茎大量形成,需水量最大;中熟品种自开花后直至茎叶停止生长前的整个阶段,都属块茎膨大期,比早熟品种需水期更长 3、光照: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或栽植过密,会使茎叶徒长,块茎形成延迟,抗病能力降低日照长短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块茎的形成,长日照可促进茎叶生长和现蕾开花,短日照有利于块茎形成,在每天11-13小时日照下,茎叶发达,光合作用旺盛,块茎的产量也高4、土壤:马铃薯最适宜于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透气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如壤土、沙壤土等。

      土壤粘重影响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使块茎畸形,芽眼凸出,薯皮粗糙 二、马铃薯种薯(原原种)繁育 原原种扩大繁殖依次生产一级原种和二级原种;用二级原种生产的种薯为一级良种,一级良种再繁殖一次,得到二级良种生产上常用的优质脱毒种薯为一级良种 三、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一)播种期与品种选择1、秦王川露天马铃薯的安全播种期为 月 日前后,山区气温低播种期相对推迟2、品种选择经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秦王川露天马铃薯的适宜品种有克新6号、早大白 、 、 、 、 等二)切芽块1、播种前的15天,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色泽新鲜、没有龟裂、没有病斑的块茎作为种薯2、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3、场地消毒切芽块的场地和装芽块的工具,要用2%的硫酸铜溶液喷雾,也可以用草木灰消毒减少芽块被感染病菌和病毒的机会4、切刀消毒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等病原菌在种薯上越冬,切刀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工具,尤其是环腐病,目前尚无治疗和控制病情的特效药,因此要在切芽块上下功夫,防止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具体做法是:准备一个瓷盆,盆内盛有一定量的75%酒精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准备三把切刀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消毒,这些切刀轮流使用,用后随即放入盆内消毒。

      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秒钟然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5、切芽块的要求芽块不宜太小,每个芽块重量不能小于30克,大芽块能增强抗旱性,并能延长离乳期,每个芽块至少要有一个芽眼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三)整地、施肥、播种 1、选择地块:适合栽培马铃薯的地块,要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2、合理轮作:马铃薯不宜连作,因为连作能使土传性病虫害加重,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严重缺乏,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使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质积累增加,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3、合理施肥:施肥最好采用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肥,试验证明,亩产块茎1000公斤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公斤、磷2.2公斤、钾10.2公斤马铃薯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氮、磷、钾的比例为5:2:9不具备平衡施肥条件的地方,中等地力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含钾量高的三元复混肥75-100公斤 4、播种:按照垄距为50-6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在沟内施化肥,化肥上面施有机肥在有机肥上面播芽块,尽量使芽块与化肥隔离开。

      按照马铃薯品种要求的密度播种,早熟品种株距为20厘米,中熟品种株距为25厘米覆土达6-10厘米厚中等地力条件下,保证每亩种植5000穴以上大田播种完成后,在地头、地边的垄沟里播一定量芽块,以备大田缺苗时补苗用 (四)田间管理1、幼苗期(出苗-现蕾)管理: (1) 中耕培土第一次中耕培土时间在苗高6厘米左右,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10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未大量形成,要合理深锄,达到高培土的目的现蕾初期进行第三遍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已形成,而且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因此要合理浅耕,以免伤匍匐茎苗期三次中耕培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为马铃薯根系发育和结薯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 防治害虫苗期乃至结薯期、长薯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地老虎和红蜘蛛,田间发现个别虫害时,即可防治防治药物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 追肥在土壤肥力好,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不需要追肥但有追肥之必要时,可在6叶期追肥,追肥过早,起不到追肥作用,追肥过晚增产效果差,甚至贪青徒长,造成减产 2、结薯期(现蕾-落花)管理 (1)此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要避免干旱,遇干旱要浇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2)此期易发生、流行马铃薯晚疫病,可在发病前期,用甲霜灵锰锌、瑞毒霉、代森锰锌、百菌清、硫酸铜、敌菌特进行预防 3、结薯期(落花-块茎生理成熟)管理 此期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要注重防早衰,叶面喷施一次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有效地防早衰,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 (五)收获 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继而达到枯黄,地下块茎即达到生理成熟状态,应该立即收获四、马铃薯地膜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可使马铃薯增产26.7-29.5% 1、地膜覆盖增产原理 (1)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有效积温不足是早春马铃薯高产的限制因子,覆膜可充分利用冬天和早春的光热资源,可使表层土壤温度提高3-5℃,能促进马铃薯芽的生长,使其早出苗10-15天,增加马铃薯生长期内的积温达到早结薯,实现高产的目的 (2)保持墒情,稳定土壤水分覆膜能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有利于抗旱保墒覆膜可防止浇水或雨水造成土壤沉重而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膨大 (3)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养分转化覆膜的土壤孔隙度增大,通气效果好覆膜后地温提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分解,提高养分利用率。

      4)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结构进行地膜覆盖能始终保持土壤表面不板结,膜下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疏松,土壤容重降低,通透性增强,有利于根系生长;(5)可以防除杂草,减少草害2、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整地、施肥选择土层肥厚,质地疏松,前茬种植禾谷类作物的土地,在种植前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基肥的用量为:每亩农家肥1500-30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2)种薯准备选择高产的脱毒马铃薯,如早大白、费乌瑞它及克新6号、克新1号等优良品种,剔除芽眼坏死、脐部腐烂、皮色暗淡等薯块一般每亩需备种150-180公斤3)切块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每个种薯块不能少于30克,并保证每块有1-2个芽眼切种时为防止病菌从切刀传染,应备用两把切薯刀,一把放于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当遇到病薯时及时取除然后再换经消毒的切薯刀,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秒钟然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4)播种保持每亩种植5000株左右用1米宽的地膜种2行大小行种植时,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0-25厘米(7寸左右),最好开沟播种,种芽向上栽种薯块。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再用50公斤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做种肥,也可用20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碳铵再加20-25公斤的硫酸钾做种肥,施于播穴或播沟内,注意肥料尽量减少与种薯接触,盖土厚度控制在8-10厘米,然后覆盖地膜盖膜时要让地膜平贴畦面,膜边压紧盖实,防止风吹揭膜,以利增温如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栽种好一行喷施一行乙草铵除草剂,然后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马上覆盖地膜可提高效果5)适时放苗当马铃薯苗破土出苗在3厘米以上时,要及时在破土处的地膜上划一个4-5厘米的口子,使马铃薯苗露出地膜,并同时在地膜破口处放少许细土壤盖住地膜的破口,以防地膜内过高温度的气流灼伤马铃薯幼苗6)马铃薯病害预防早熟马铃薯易感晚疫病,如遇连阴雨,应及时进行马铃薯病害预防,如天气晴朗,则必须在收获前1个月进行一次防治,这样晚疫病就很少会发生防治药剂常用甲霜灵锰锌、瑞毒霉、代森锰锌、百菌清、硫酸铜,防治时任选一种药剂,如需第二次防治时可再另换一种喷施7)收获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的收获适期是,茎叶由绿变黄并逐渐枯萎,马铃薯生长完全成熟,这时应及时选择土壤适当干爽时的晴天进行收获六、种植马铃薯品种简介1.早大白:早大白是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高产马铃薯品种。

      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长势中等,花冠白色从出苗到收获60-65天薯块扁圆形,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休眠期短对病毒有较强耐性和抗性,但植株、块茎易感染晚疫病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左右 2、费乌瑞它:该品种由荷兰引进株高50-60厘米左右,直立型,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薯块大而整齐,芽眼浅平肉质脆嫩,品质好结薯早而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商品率高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收获60天左右,休眠期短块茎结薯浅、对光敏感,应适当培土,以免块茎膨大露出地面绿化,影响品质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高的可达2500公斤以上3、克新六号:生育期90-95天,植株60-65厘米,株型紧凑块茎淡黄皮白肉,薯块形状为园形或扁圆形,花白色,大小中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顶部芽呈“人”字形,芽眼数目8--10个,芽眉呈现孤形,脐部深度中等淀粉含量14%,较抗晚疫病4、克新一号(紫花白):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株型开展,分枝数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茎粗壮、绿色;叶绿色,复叶肥大,侧小叶4对,排列疏密中等中熟品种,生育天数100天左右干物质18.1%,淀粉13~14%,还原糖0.52%,粗蛋白0.65%,维生素C14.4毫克/100克。

      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深度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植株抗晚疫病,块茎感病,高抗环腐病,抗PVY、高抗PLRV耐旱耐瘠薄,较耐涝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