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完美打印版考研复习资料.docx

6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03994165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6.69KB
  • / 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绪论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 表层这一部分人类环境所谓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 内部的地球表层2、掌握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概念、区别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各种地理 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 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3、理解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次”和“三重性’’划分的涵义“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 门地理学“三重性”:理论地理学研究,对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重点阐述;应用地理学研究; 区域地理学研究,即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描述4、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依据:按照“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分科涉及两个层次: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〇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 研究自然地理整体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 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〇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各种自 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貌学、气候学、水 文地理学、土壌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根据“三重性”的观点,无论部门自然地理学或是综合自然地理学都需要对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际应用及具体区域等方面进行研究5、了解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任务: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 律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 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 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⑤研 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和存在问题,寻合 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6、理解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作为地理学分科的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其它分科有密切联系;• 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地学和生物科学也有密切的关系;• 和环境科学的联系。

      地球1、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宇宙环境宇宙和天体宇宙中的天体可分为:恒星 行星卫星流星彗星 星云等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包括9大行星,50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彗星彗星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ー类质量很小的天体彗星大多由慧核,慧发,慧云和 慧尾组成二)小行星(三)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半径1738.2Km,相当于地球半径的27. 28%;质量为7. 35X 1022t,相 当于地球质量的1.23%;平均密度为3.24g/cm3,只有地球密度的0.6•月球沿着ー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地球形成潮汐,尤其使海洋潮汐 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地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的,它与其它天体或者宇宙空间之间通过能量和物质交换保 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地球的形状其地理意义1 .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大地水准面:大地测量中所谓的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 地水准面2 .赤道的地球直径比通过两极的直径长42. 5Km地球的扁率:地球两极扁平的程度。

      a=b-c/bb:地球赤道半径 c:地球两极半径3 .地球的形状的地理意义(1)日地平均距离为14960XIO'km,这样,就可以将投射到地面的大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当 平行光线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大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2)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的 地带性分布大小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大小地球赤道半径 约为6 378 140m,极半径约为6 356 755m,总面积5. 1 X 108km、总体积约为10 820x108km: 总质量为 5.98X10Z二)地球大小的重要意义1,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ー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4 .没有现在这样的大气圈,就没有海洋和河湖,没有风,也没有生物地表平均温度将比现在 低得多,温度较差将大得多,紫外线辐射将强得多,……总而言之,我们的地球将呈现完全异样的 景象2、掌握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ー地球的自转(-)基本概念1 .恒星日:以春分点为标准,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2 .大阳日:以大阳为标准,地球上同一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时间ー个大阳日比ー个恒星日长3分55. 909秒。

      二)地球自转的重要意义1 .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2 .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科里奥利カ:地球自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偏转カD=2v w sinAV为运动物体的速度;W为地球自转角速度;A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3 .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4 .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5 .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 二地球的公转(一)1 .恒星年和回归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ー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时间365天 6时9分9. 5秒,称为ー个恒星年而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 则称为ー个回归年2 .近日点和远日点:大致1月3日,地球最接近太阳,此位置称近日点;大致7月4日,地球 最远离太阳,此位置称远日点3 .地球,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如下图所示:月球会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月球自转周期和公 转周期是一样的,都是约295天,这样月亮总是一面 朝向地球我们把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叫正面,背着地 球上的一面叫背面。

      4 .黄赤交角: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所在的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是重合的黄道面 与赤道面的交角即为黄赤交角,为23°27、赤道和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地轴的倾斜方向固定不变,因此,太阳光只能 直射地球上南纬23°27、和北纬23°27、之间的地方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使太阳光线直射范围在 23°27N和23°27s之间作周期性变动,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5 .太阳髙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二)意义1 .太阳的回归运动2.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3.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4.四季更替5.五带 分布 总之,地球运动对地表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意义四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的回归运动,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ーー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昼夜 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半球性的五带: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划分的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热带是跨赤道的唯一有太阳直射的纬度带;南、北寒带是南、北半球各自唯一的有极昼和极夜 的纬度带;南、北温带则是南、北半球从热带到南寒带和北寒带的过渡地带,即既没有太阳直射, 又没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带。

      3、理解地理坐标的定义ー纬线与纬度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和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 大的纬圈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二经线与经度经线圈:所有经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含两 条相差180°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强经度:是两面角,即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夹角4、掌握地球圈层结构特征ー 地球的圈层分化二 地球的内部构造:根据对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内的构 造可以分为三层:地売,地慢和地核地売:地壳是知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km,但各地的差异较大大陆地壳由外向内依次为:风化壳,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地壳体积是地球总体积的1%,质量的4%(二)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 900km的圈层,就是地幔地慢分上下两层上地幔深35〜1 000km,主要由橄榄岩质的超基性岩石构成,岩浆侵入,火 山喷发,地震,板块构造等ー系列影响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过程都由此发生 下地幔深100〇〜2 900km,其下界为古登堡面三)地核:2 900km以下至地心为地核三 地球的外部构造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大气圈(-)水圈(三)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及其特殊又及其重要的圈层在地 理环境中,生物圈并不独占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即岩石圈表层上述地球构造中的同心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它们基本上是 上下平行分布的,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却是相互渗透相互重置的5,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一 海陆分布 在5. lX108km2的地表面积中,海洋面积3. 6X 108km2,约占71%;陆地面积1.49 X 108km2,约占 29%二海陆起伏曲线三岛屿样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海洋中的岛屿可分为:1 .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例如马达加斯加岛,我国的 台湾岛,海南岛等2 .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按其 成因可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2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ー气界面,海底成为液一固界面, 陆地表面成为气一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

      3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壊层等4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等, 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5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6 .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 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地壳1、了解地売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与矿物、造岩矿物及常见矿物(—)化学成分在108种已知化学元素中,自然界存在92种,并有300余种同位素1924年克拉克据来自世 界各地的5195个岩石样首次测定了 16km厚度内地壳中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即元素丰 度)所获数值后来被命名为克拉克值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