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doc
3页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听、说、读、写) 能力课标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视、听、说、读、 写的能力训练教师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上要注意阶段性,引导 学生眼看实物、动作图片或投影片,耳听录音或教师说话,讲解课文含义, 然后嘴模仿说话、问、答以及背诵课文等各种手段,再在听说的同时进行 读写训练,逐步提高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增长,熟练掌握,以达到正 确使用随着各册课木的逐步加深,中学的英语教学目的也实现了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必有助于自己的 教学工作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听和读是领会、吸收的过程, 说和写是表达和复习的过程,领会和吸收是基础,表达和运用是提高没 有领会和吸收,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 没有表达和复习,语言实践能力就得不到巩固和发展学生学英语首先是 听,听清了、听懂了才能说清楚对于初一的学生來说(11岁或12岁), 他们的年龄特征是乐于模仿,乐于崇拜偶像,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在课 堂上人人都有“表现”、“显示自我”的心理,其实这种心理表现才是他们 学习英语(尤其是口语练习方面)的原动力。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因人 施教,鼓励学生“你说,我说,大家说”,从心底彻底打破以往不开口或 难为情的恐惧心理,这样不知觉地认真听,然后自己模仿同时也有这样 的同学,如教学发音时,教师往往刚一示范,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模仿起来实际上并没有听懂,结果以各自习惯了的“汉音”代替“英音”,这样, 就形成了在同一个班的学生,一个老师教,发音往往不同,就有不同的发 音结果听的质量影响说,说的质量也影响别人的听读和写也是紧密相连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提高;读为写提供 语言内容和典范,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又能促进学生对 词形的辨认和运用,从而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丰富写作经验,也有助于 阅读中的理解、欣赏和吸收,理会有助提高阅读能力所以,读和写也要 一起抓,既加强读,又不能忽视写听说属于口语,读写属于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习口语有利于学习书面语,学习书面语也有助于提高口语在初中阶段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既看到它们的联系,又各自独立,各种能力的形成都有自己的特殊过程,听是说的前提,但会听不等于会说;读是写的基础,但会读不等于会写听、说、读、写的生理机能是独立的,各种能力 都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乂要看到 它们之间的差别,不看到联系,孤立地进行一种能力的训练,实践证明是 事半功倍的,不看到各种能力的独立性,以为听就能带动说,读就能带动 写,那也是片面的。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 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循循 善诱,因材施教,例如让他们尝试成功的体验,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 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 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异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 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及时对学生的冋答、朗读、 表演等做出肯定的评价,同时也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对学生要“动之以情, 晓Z以理”,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己的学习道 路中,为其听、说、读、写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与心灵产生的共鸣,是思想与思想的沟通俗 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留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随时调整 自己的教法,努力把教学工作搞好,从而全血提高学生综合应川语言的能 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必有助 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听和读是领会、吸收 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和复习的过程,领会和吸收是基础,表达和运用是 提高。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乡县峡口中学 责任编辑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