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配套课件32_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鲁教版选修五)( 2013高考).ppt
45页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图中不同的灾害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其中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成因以自然因素为主;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西北西部及东北东部的山区;3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成因以气候干旱为主; 4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其中人类 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该灾害;5主 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是 其主要结果尝试探究: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且危害严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提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了解 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掌握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形成原因 应用 以我国某一区域为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一、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1.自然地理背景(1)气象灾害严重①东临太平洋,面对世界最大的 源区②受 环流控制,气候条件复杂多变, 时空分布不均2)地质灾害严重① 广布,地势起伏 ②受 板块俯冲和 板块碰撞影响,地壳运动活跃③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 地震带之间3)生物灾害严重:地域辽阔,多种多样的 、土壤和植被季风,降雨,山地、丘陵,大,太平洋,印度,地中海—喜马拉雅,气候,台风,2.人文地理背景(1)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 ,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2)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 和防御能力低下3)我国 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易损的 地区,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过度利用,承受能力,人口,东部,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1.自然因素与灾害分布(1) 气候决定了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①干旱: 两季;西北和华北②洪涝:夏季; 区③台风、风暴潮:东南沿海地区季风,春秋,东部季风,(2) 条件及其与气候条件叠加控制地质灾害的分布 ①地震:台湾以及西南、西北和 的活动构造带 ②滑坡、泥石流: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原区交界的 山地 (3)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的地区差异 ①东部季风区:以 、暴雨、地震等灾害为主 ②西北干旱区:以干旱、 、盐渍化等灾害为主 ③青藏高寒区:以低温冷害、 等为主地质地貌,华北,西南,旱涝,风沙,冰雪灾害,2.人文因素与灾害分布(1)原因: 等人文环境因素的分布2)表现 :中国最严重的灾害集中于 ,其次为中部,西部很少人口、经济,东部,三、自然灾害多发区案例分析 1.自然灾害多发区(1)形成原因①受地质构造、气候带和 等自然要素分布规律的控制→区域性特点。
②自然带之间的 地区→灾害群发2)表现①华北地区:洪涝、干旱、地震、农作物病虫害等灾害多发区②东南沿海地区: 和风暴潮灾害的多发区③川滇等西南地区:地震、滑坡、 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天气系统,过渡性不稳定,台风,泥石流,2.案例——广东省的自然灾害(1)灾害类型:暴雨、 、 最常见,低温冷害、干旱、生物灾害也常发生2)环境特点:地处 过渡带,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洪涝,台风,海陆,1.教材P53“图3-2-3我国地震经济损失分布(1949~1993年)”提示:(1)从图中可以看出破坏性地震在我国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2)经济损失东重西轻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社会财富集中;而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城镇较少,社会财富密度小2.教材P54“图3-2-4我国部分地区干旱频度分布”提示:(1)图中反映出来的我国干旱灾害的特点有:出现频次多、影响范围广华北地区出现的频次居全国之首2)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的广大东部季风区原因包括自然原因(给我国带来丰富降水的夏季风不稳定)、人为原因(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区,对降水的需求率和保证率较高,如出现干旱势必会造成灾情)。
3)旱灾的发生在不同地区发生的时间不同东北地区:春旱和夏秋连旱;华北地区,春旱严重;长江地区:伏旱;华南地区:夏秋旱;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出现旱灾,冬春旱严重3.教材P54“图3-2-5我国部分地区洪涝频度分布”提示:读图可以看出(1)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特点有: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2)我国洪涝发生频度高的几个地区有: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湘赣地区)、淮河中下游、海河中下游;全国洪涝出现频度少的地区有:西北、内蒙古和青藏高原4.教材P56~67“图3-2-6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和“表3-2-2中国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提示:(1)我国东部地区灾害带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这主要与地形,气候有关2)最复杂的灾害带为中部灾害带原因是中部灾害带处于第二级阶梯上,这里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从湿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据民政部网站消息 2011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4.3亿人次受灾,1 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综合判断,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灾情较常年偏轻,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其中,四川、陕西、湖南、云南、贵州、湖北等省灾情较重灾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灾害多发频发,南方损失较重全国9成以上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南方部分省份由于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阶段性干旱、洪涝灾害影响,重复受灾、连续受灾,损失较为严重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二是水灾旱灾并重,旱涝交织影响旱灾和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30%和40%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黄淮等地遭受严重秋汛灾害 三是台风损失偏轻,地震外强内弱2011年先后有7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因台风导致的死亡(含失踪)人口、倒损房屋数量均较常年减少8成以上地震活动外围强内陆弱,小震大灾事件时有发生大陆地区共发生17次5级以上地震四是灾贫效应叠加,城市灾害突出2011年,全国因灾造成的死亡(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超过80%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再次凸显汛期全国130余个县级以上城市进水受淹,城市安全运行受到较大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探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且严重的原因有哪些?,【例证1】下图为我国某段时间的渍涝风险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说出A、B两地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并简要分析A地多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2)在B地区有“地上河”之称的是长江的“________”河段,简述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答案 (1)A地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地多洪涝等气象灾害A地位于雪峰山地区,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植被稀疏,地表破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荆江 荆江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练习1】我国气象灾害极其严重的地理背景中不含有( )A.面对世界最大的台风源区B.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C.气候条件复杂多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D.国土南北跨度大答案 D,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1.疆域范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都有发生,是世界上灾害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2.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因此,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3.气候特征: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夏季风影响我国东南半壁,冬季风则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大,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经常发生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则容易导致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
4.地质地貌:我国境内的板块交会地带,地壳运动频繁,是世界地震、火山带的重要分布地区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布,表层岩体破碎,土层瘠薄,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刻,植被覆盖程度低,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极易发生 5.社会经济: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全国的大多数城市和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这里经济相对发达,但洪涝、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是我国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方法技巧】 1.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的成因与分布 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2.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2012年4月9日,民政部发布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总体上,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以干旱、低温冷冻、雪灾、地震和滑坡灾害为主,洪涝、风雹、沙尘暴、山体崩塌、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偏轻,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西南接连遭受重旱,本部低温雪灾突出二是地质灾害伤亡较重,中强震集中于新疆三是南方地区早汛明显,风雹灾害零星发生。
四是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雾霾沙尘影响范围广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成因,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布有何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灾害类型及其成因有哪些?,【例证2】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下面的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 (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 (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答案 (1)①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①地与④地相比,纬度更高,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强度更大,初霜开始更早,终霜结束更晚 (2)受气温升高影响,4~5月(春季)形成融雪洪水;7~8月(夏季)形成融冰洪水 (3)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4)蝗灾这里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干旱少雨年份或者旱季,河湖退水区适宜雌蝗产卵;雨季多雨利于蝗虫幼虫生长练习2】读我国地势三大阶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 (2)我国第三级阶梯内部的灾种南北的差异是_______ 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试说明第二级阶梯自然环境最为复杂的原因:________ (4)第一级阶梯上的重要灾害种类有_______解析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是我国地形的一大特点,正因为有如此的地势分布,造成了自然灾害在不同的阶梯上显现出不完全相同的灾种和灾情,所以解答本题要结合各阶梯上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一作答 答案 (1)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第三级阶梯中南部多洪涝,北部则旱灾和虫灾严重 地形和地质状况以及受季风环流影响时间长短不同造成的 (3)此阶梯是我国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湿润和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的复杂地带,所以自然环境最为复杂 (4)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冻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布及原因,.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类型及原因,【方法技巧】 1.西南地区灾害成因分析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造成了这里多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2.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学习时,要结合自然灾害的成因及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找出规律,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滑坡、泥石流都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主要分布在山区(西南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沙漠化的形成与干旱气候有密切关系,因此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宁夏、河西走廊);东北平原由于纬度高,又紧靠冬季风源地,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因而都成为低温冷害的多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