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文本解读.docx
2页《登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解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大意2、明确诗人情感,把握沉郁顿挫3、明确表现手法,体会语言风格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律诗的基础性知识掌握不明确,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没有思路不理解诗歌情感 的分析方法学生的文学性积淀较为薄弱,对于杜甫的人生不了解,在知人论世上存在一定 难度,特别是对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独”之情2、初始年级需要进行丰富的知识储备,了解杜甫人生经历和阶段特点,把握“沉郁顿挫” 的特点三、教材分析1、整体分析:《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创作模式符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在内 容表达上借助“意境”渲染氛围,表达情感,在整体风格上符合杜甫“沉郁顿挫”的文风 2、主句解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以景象起始,借用“风急”“天高”“猿”“渚清”“沙白” “飞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宏大悲怆的意境一个“哀”字,点染了整个意境,使得宏大 辽阔的秋景中沾染上了诗人的哀愁蓝天高远,疾风劲吹,飞鸟盘桓,猿猴啼鸣,视听结合, 动静交织,意境高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紧承首联的高远意境,选取“无边”落木与“不尽” 长江等宏阔意境,为整体的意境注入雄浑之气。
无边”言落木范围之广,“不尽”突出长江 之无穷,在时空的维度扩到了场景的广度萧萧”“滚滚”则是运用了叠词,其中萧萧既是 叠词,又是拟声词,写出了落叶时的声音,无边旷野尽是“萧萧”落叶之声,怎能不勾起诗 人人生迟暮,行将“落叶”的惆怅;“滚滚“则描摹出了长江层层浪涌的浩大水势,无尽长 江奔腾而下,又使人心生豪迈面对“无边”落木、“无尽”长江,一股人生短暂的生命感 慨油然而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联由写景转向对自己人生的感慨恰逢重阳,登高望 乡,却只能客居万里之外的他乡,万年多病,又孤独一人,岂是一个“悲”字了得结合杜 甫人生经历可以更好地进行理解此时的杜甫孤独一人,曾经的好友相继离世,而自己又漂 泊不定,登高远望,心中的愁绪该是何等浓郁?“万里”“百年”是距离与年龄,又何尝不 是心中的与故乡的距离和过去的时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综合全诗,点出自己内心的“悲”“哀”百年” 时光已过,在着一生中,经历着国破,也经历着贬谪飘荡,一腔爱国热血,却沾染了两鬓白 霜,穷困潦倒,愁绪“滚滚”,欲饮一杯浇块垒,奈何家贫、体病,竟无一杯解忧酒四、教学过程以声传情,诵读为主,层层加深;小组合作,探究意象。
初读:根据自己的感知,用声音传达自己的感受 再读,根据声音的抑扬顿挫,确定应该 用怎样的音调诵读逐句分析内在情感 情感的分析,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意象”“用词”五看:标题、作者、小注、意象、情感词,再加上整体的翻译找出那些词语可以看出诗人 的情感关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常”的理解此“常”非彼“长”,两词均可表达时间久远之意,然而就词语的表意效果而言,“常” 更贴合诗人当时的心境常”,有“固定的、永恒的”,而“长”则是时间的长度,是固定 不变的,而“常”在已有的长度之外更有着持续不变的意味取“常”之“永恒的、固定不变的”,与万里相搭配,在万里之遥作客的行为在过去已 经很长时间,而这种状态尚未改变,或许会持续到是生命的尽头,不能回到故乡登高,本 是重阳旧俗,登高远望,思乡念人,是古人之常情,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就有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慨时维九月,又逢重阳,诗人本该与兄弟登高 饮酒,却独在万里之遥,且已近暮年,好友相继离世,一个“常”是诗人无奈的怅叹,在时 间的的长久之外,更有着一份此生漂泊无居所,持续游荡难安稳的无奈沉郁顿挫: 沉,深沉,是指情感的深厚、深刻;郁,浓郁,情感的丰满、凝重、郁积,指向杜甫诗歌情 感的层次,结合其“忧国忧民”的诗歌内容、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理解,可以更好地体会到 其“感于心而发于言”的深厚情感。
顿挫则是指向了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特点一、杜甫工于律诗,其作品深和律诗格律,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富有节奏从局内的平仄 起伏,句间的平仄对立角度,营造出律诗铿锵之感,具有语言的顿挫之美二、在情感角度,情感深厚而前后相应,回环相扣,形成情感的波折如“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八情,万里与百年相对,从时空的角度表现漫漫悲愁;悲秋与多病 相应,病体逢秋,共言其悲;常独相对,孤独常在;作客登台,互言客居之伤三、在诗歌章法上急缓相济《登高》首联以六事六景,主谓停顿,结构紧凑起始,而颔联 承接的确实两句两景,兼用叠词,形成舒缓之势,与音韵和缓中见时空无尽的感伤在诗歌 的整体上形成急缓顿挫之感在诗歌的尾联,更是一字一顿,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诗人的伤感, 层层叠加,浓郁喷薄围绕”“沉郁顿挫”设计课堂的思路: “诗意的生命”单元,《登高》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共同构成了一个小节,借以 表达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以李白的潇洒飘逸引出,杜甫的诗歌特点“沉郁顿挫”,先给学生时间,回忆所学,理解“沉 郁顿挫”的内涵,在整体上搭建赏析的框架,板书沉:深沉、深刻;郁,郁积,浓厚,丰满; 顿挫:停顿转折。
由学生根据大框架的提示进行诗歌分析,可以提示从整体的急缓、情感的 交织、韵律的波折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沉郁顿挫切入诗歌,分析诗歌的情感、手法、韵律、意境等,落实格律诗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