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的护理-开颅动脉瘤术后图片.ppt
25页定义•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产生的囊性膨出•主要见于40-60岁中老年人•在脑血管意外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病因•先天性缺陷, 最为多见,占80%~90%,大多呈囊状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的动脉分叉处,此处与动脉中层最薄弱而又承受血流冲击力最大有关•后天性蜕变 占10%~18%,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诱因•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也有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生临床表现•可无症状•压迫瘤体周边组织时出现相应的症状: 后交通支:动眼神经麻痹,单侧瞳孔散大•动脉瘤破裂后可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形成脑疝,呼吸骤停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方式一:手术方式二:介入栓塞治疗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股动脉、腹主动脉、颈动脉等外周血管到达颅内动脉,穿刺成功后,置入6F导引导管,行全身肝素化,末端连接Y型阀,用生理盐水持续滴人,再经该Y型阀将微导管插入指引导管,并缓慢向上推送进入颈内动脉颅内段,在DSA监视下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瘤腔内进行栓塞支架(Stent) +线圈(Coil)术后护理措施•保持环境安静:床头高位30-45°,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等刺激,限制探视时间,保证患者休息等。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变化 •维持血压在120~130/80—90 mmHg,以增加脑灌注,防止脑组织缺血缺氧动脉瘤再破裂:最严重并发症 40%~60%的动脉瘤在破裂之前有某些先兆症状,这是因为动脉瘤在破裂前往往有一个突然扩大或漏血及脑局部缺血的过程,这些先兆症状在女性病人中出现的机会较多,青年人较老年人发生率高动脉瘤再破裂:最严重并发症1.原因:血压急剧波动、术中机械刺激、术后抗凝治疗凝血机制改变引起的瘤体破裂 2. 动脉瘤破裂先兆症状:头痛、眼痛、脸痛、视力减退、恶心、颈部僵痛、腰背痛 破裂时症状:可出现“裂开样头痛”,呕吐、畏光、烦躁不安并伴有意识障碍动脉瘤再破裂:最严重并发症•4.气管插管病人不耐管时做好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持续镇静以缓解焦虑、紧张情绪;•5.调整饮食, 防止便秘; 预防咳嗽和感冒•6. 控制血压在120~130/80—90 mmHg,以增加脑灌注,防止脑组织缺血缺氧,必要时予硝酸甘油或硝普钠控制血压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颈项强直①颈强直是脑膜刺激征中重要的客观体征,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强直,尤其是伸肌,头前屈明显受限,即被动屈颈遇到阻力,头侧弯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头旋转运动受限较轻,头后仰无强直表现见于各种类型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增高、颈椎疾病等Kernig征•②Kernig征又称屈髓伸膝试验,患者仰卧位使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被动使屈曲的小腿伸直,当膝关节不能伸直,出现阻力及疼痛而膝关节形成的角度不到135°时为K征阳性Kernig征阳性除提示有脑膜刺激征之处尚提示后根有刺激现象,腰骶神经根病变,其疼痛仅限于腰部及患肢,而脑膜刺激征时Kernig征为双侧性,且同等强度,疼痛位于胸背部而不局限于腰部及患肢Brudzinski征•③Brudzinski征 患者仰位平卧,前屈其颈时发生双侧髓、膝部屈曲;压迫其双侧面颊部引起双上臂外展和肘部屈曲;叩击其耻骨连合时出现双下肢屈曲和内收,均称Brudzinski征阳性脑血管痉挛(CVS)•1.一般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3~ 14 天, 在4~ 12 天时达到发展的最高峰, 是颅内动脉瘤出血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30%~ 50% •2.密切观察患者的头痛程度、肢体功能、意识状态,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张口困难、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脑血管痉挛(CVS)•3.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可避免严重脑缺血而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4. 3H疗法:扩容、升压、血液稀释 扩容:CVP 5~12cmH2O 升压:比正常血压升高40~60mmHg 血液稀释:HCT30%~35%脑血管痉挛(CVS)•5.早期足量使用钙离子拮抗剂: 尼莫地平4ml/h起始•,脑血管痉挛是栓塞治疗常见并发症之一根据根据肌力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六级: •0级 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级 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ⅠⅠ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ⅡⅡ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Ⅲ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ⅣⅣ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ⅤⅤ级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级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颅内压升高:1. 颅内压升高的常见因素有:焦虑紧张、烦躁、癫痫、用力排便、打喷嚏等 2. 使患者保持心态平稳,避免激动、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 3. 根据医嘱使用降颅内压药物,脱水药物,降压。
动脉血栓形成က•1.血栓栓塞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最主要并发症文献报道 栓塞治疗相关的血栓并发症为10%左右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脑血栓, 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而死亡 •2.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皮温嘱穿刺侧肢体伸直,不可弯曲,如果出现肢端苍白、小腿剧烈疼痛和麻木、皮肤温度下降,提示动脉栓塞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穿刺部位血肿•局部血肿多发生在术后6 h 内, 发生率为4%拔鞘管后应按压30 min,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沙袋加压6 h,穿刺侧下肢制动12h,平卧24 h,并保持伸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