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龙城500kV变电站 建筑物绿色环保设计研究专题报告.doc
20页1. 创新特点2.绿色环保建筑物形式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2. 1绿色环保建筑物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2. 2绿色环保建筑物性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2. 3绿色环保建筑物形式选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3.绿色环保建筑物建筑设计优化3.1绿色环保建筑物平面设计3. 2绿色环保建筑物造型设计3. 3绿色环保建筑物装修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4.绿色环保建筑物结构形式优化14164.2基础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4. 3抗风、抗震性能错误!未定义书签4.4防水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4.5防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5.绿色环保建筑物维护结构设计优化174. 1保证整体性的结构措施5.1绿色环保建筑物维护结构形式选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5. 2绿色环保建筑物维护结构各部分的构造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5. 3防火保温层以及内饰板与波形钢板间的固定•错误!未定义书签6.绿色环保建筑物新材料,新技术176. 1预制标准集装箱结构体系 196. 2冷喷锌防腐 196. 3岩棉板防火保温材料 196. 4免水打包厕所 错误!未定义书签1.创新特点针对绿色环保智能变电站设计需求,推动设计理念创新,引领工程技 术进步方向,突出工业化设施定位,优化集成。
遵循“安全性、适用性、 通用性、经济性”协调统一的原则,实现“标准化设计、T厂化加丁、装 配式建设”绿色环保智能变电站的新特点应用“两型一化及全寿命周期” 的设计理念,优化绿色环保建筑物总平面布置、房间组成及布置、结构选 型、建筑造型、建筑节能构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其主要创新特点如下:(1) 根据本站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功能定位,取消主控综合楼生 产用房和辅助用房合理拆分,生产用房以设备舱的方式与电气设备一一对 应,直接布置于场地中心,形成变电站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辅助用房优化 平面布置,压缩建筑面积,仅保留资料室、安全工具室和卫生间,不设置 门廊及内走廊全站辅助用房建筑而积为22. 25m2,相对可研方案主控综合 楼减少建筑面积650. 18m2,建筑利用率达到100%2) 针对本站绿色环保智能变电站设计需求,对集装箱、钢框+压 型复合墙板、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墙板、门式钢架+ALC板轻型钢四种结构 体系优缺点、施工方式、现场工期、环境影响、造价进行综合性研究, 推荐采用标准化程度最高、运输与吊装最方便、结构整体性最好、冋收 利用最优的预制集装箱结构体系3) 创新本站“建筑物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与预制集装箱 结构体系优化集成,取消侧壁开洞,在工厂内完成冷喷锌防腐,岩棉板保 温防火等构造措施,现场吊装使本站建筑物成为设计、建造、使用、回 收全寿命周期内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环保新型变电站4) 突出本站建筑物工业化设施定位,采用预制集装箱式绿色环保 建筑物设计集装箱的外表展现出强烈的工业化特征,将这样一种特殊 的运载容器应用于建筑中,其功能的转化表现出创新与突破,加上其简 洁的儿何体块通过组合所产生的美感,使集装箱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 先锋文化的创新精神而这种气质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国网公司提出标准 化设计、模块化组合、工业化生产、集约化施工建筑的需求,使变电站建 设走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精细化建造的道路5)结合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和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推荐采用预制标 准集装箱结构体系、冷喷锌防腐、岩棉板保温防火、免水打包厕所等各种 新材料、新技术,为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实现节能减排作贡献2. 绿色配电站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GB50378-2006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目前,这是在国内得到专业学术领域和政府、公众各层而 普遍认同的“绿色建筑”的概念对于该定义,绿色配电站可以从以下5 个方面来理解:1. 绿色配电站应体现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包括规划设 计、建材与建筑部品的生产加工与运输、建筑施工安装、建筑运营直至 建筑寿命后的处置和再利用2. 绿色配电站应是节约资源和利用能源的建筑3. 绿色配电站应是环境友好的建筑4. 绿色配电站作为为供配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服务的建筑,应是充分考 虑供配电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和人的健康、适用需求的建筑5. 绿色配电站应是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绿色配电站参考国标对于绿色建筑标准的条文可分为5类指标,包括 节地与土地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 利用、站内外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每类指标又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 选项,其中控制项必须全部满足、且按照满足-•般项和优选项的数量,划 分不同等级当评价指标体系中某条文不适应配电站所在地区、气候与工 程类型等条件吋,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 分时对项数的要求按原比例调整确定表3.1划分绿色配电等级的项数要求等 级控制项 数(共56 项)一般项数(共53项)优选项 数(共42 项)合(共 151 项)节地与 土地利 用(共7 项)节能与 能源利 用(共18项)节水与 水资源 利用 (共6 项)节材与 材料利 用(共7 项)站内外 环境质 量与环 境保护 (共15 项)一级393371394二级5641144917105三级5134511211153・绿色配电站节地与土地利用绿色配电站节地与土地利用,需耍综合考虑和密切结合地域气候条件 和建筑场地环境,包括日照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空气环境、牛:物环境 (动、植物等)、人工环境等。
具体对策体现在建筑选址与场地安全、原 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污染处理、总体规划布局、交通组织、绿化配置、 透水性铺装、场地光环境等方面3.1气候环境气候是进行有效的建筑室外和室内环境调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经年相对稳定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是某个时 段(月份、季节或全年)天气的平均统计特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地面特征等相互作用的影响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气候要素主要有:太 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等为了使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在保证室内热舒适需求的前提 下,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将全国划分为5个 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南 方电网配电站的主耍建设场地隶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少量地区属于夏热冬 冷地区表3.2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耍求分区名称指 标设计要求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夏热冬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一 10°C,最热月平均温度25 〜30 °CII平均温度W5°C的天数 0〜90d, ||平均温度 325°C的天数40〜110d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 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io°c, 最热月平均温度25〜29 °CLI平均温度$25°C的天数 100〜200d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 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 温温和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0〜 13°C,最热月平均温度 18 〜25°C每口平均气温W5C的天 数0〜90d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 温,一般不考虑夏季防热3.2建筑选址1、建筑选址相关要索建筑选址是实现绿色建筑的第一步。
选址之前,需要全面调查和收集与建筑场地综合环境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要索的信息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这些要素包括(1) 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照度、冬夏两季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空气湿度、冬夏季主导风向,建筑物室外微气候环境2) 建筑区位条件3) 交通条件4) 场地地质和水文条件5) 场地地形、地貌、地物条件,例如场地位于平地、坡地、山谷等6) 场地安全条件7) 场地生态系统条件2、建筑选址的原则绿色配电站建筑选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生态城市和生态社区规划提出的耍求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规定保证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通信、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的衔接与 协调2) 避免侵占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自然水系、湿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避免侵占原生土壤、独特土壤和基本农田、避免侵占公共公园尽力维护 其完整性及原始性3) 避免破坏当地文物4) 充分利用周边环境中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并注意减少城市交通压 力5) 应力求实现建筑用地和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优先考虑不包含敏感 场地因索和限制土地类型的地点;优先开发已开发场地;合理选用废弃场 地进行建设将受污染地区、废弄地等低生态效应的地区作为首选项,以 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6) 应确保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火灾、爆炸等发生的可能 性;确保安全范围内无海潮、滑坡、山洪、泥石流及其他地质灾害发生的 可能性;确保场地土壤中的有毒污染物及放射性物质符合要求;确保场地 内部无排放超标的废气、废水、噪声及废物等污染源保证周围用户的身 体健康3.3场地总体规划布局场地总体规划布局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提高生态效益的)自然环境 条件,诸如地域气候条件、日照环境、热环境、风环境、地形条件、水文 地质条件等,减少不利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南方电网主要地区是以夏季 炎热为主要气候特征地区,建筑布置在地势较低凹的地段可以在夜晚聚集 凉爽气流,且容易实现自然通风,带走室内热量,有利于降低通风、制冷 能耗和改善室内热环境3.41. 绿化对环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主要有:(1) 改善场地环境的微气候,调控热环境和风环境,节约能耗2) 降低环境噪声绿化对噪声具有较强的吸收衰减作用,可以利用 绿化作为隔声屏障,以实现对场地环境的噪声控制3) 改善、美化场地环境的视觉景观,提高“绿视率” o2. 场地绿化配置策略(1) 采用乡土植物植物物种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 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2) 采用多维度绿化系统绿化系统包括多种绿化形式,例如建筑周边绿化、建筑墙面立体绿化、建筑屋顶绿化等3.5节地与土地利用评价指标表达标判定项 制 控就-r徹炳n35剜 亠 X ' - 匀、 、VO 电靠提压南设积 配可前电纟准面达标达标□达标LJ- O 站地达标达标达标达标J-Z 0 公等达标项 选 优达标达标4.绿色配电站节能与能源利用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及能源技术利用主要包括具有两方面:其一,节流, 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其二,开源,在能源利 用上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 地热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方法和技术4.1建筑节能建筑耗能指建筑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包括采暖、空调、通风、 照明、设备运行灯方面的能耗影响建筑耗能的主要因素包括:1•室内外温差和辐射由建筑周围的气候条件和室内环境质量要求决 定2•建筑围护结构面积在釆暖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