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钢纤维砼路面施工工艺标准.doc
9页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QB/T2613-20041. 适用范围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 比,其抗拉、抗弯、抗裂及耐磨、耐冲击、耐疲劳、韧性等性能都有 显著提高,它不仅可使面层减薄,缩缝间距加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 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节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本 工艺标准适用于各级混凝土路面的修补工程2, 施工准备2. 1材料及主要机具2. 1. 1材料2. 1. 1. 1钢纤维:钢纤维类型有圆直型、熔抽型和剪切型钢纤维 其长度分为各种不同规格,最佳长径比为40〜70,截面直径在 0. 4mm〜0. 7mm范围内,抗拉强度不低于380MPao2. 1. 1. 2水泥:水泥采用32. 5级或42. 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以 保证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2. 1.1.3粗集料:粗集料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为钢纤维长度的 2/3;不宜大于20mm,含泥量<1%,质地坚硬2. 1. 1.4细集料:细集料采用中粗砂,平均粒径0. 35mm〜0. 45mm, 松装密度1.37g/cm3o砂率采用45%〜50%,含泥量<2%2. 1. 1.5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不得含有油污。
2. 1. 1.6掺合料:掺合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其掺量 应通过试验确定2. 1.2主要机具2. 1.2. 1主要工具:自卸车、挖掘机、平板振捣器、钢滚筒、振 动梁等3. 操作工艺3. 1工艺流程图凿除旧路面—►钢纤维配合比—>基层处理—►钢纤维搅拌—►运输与路面浇注—►养护与切3.1凿除旧路面3. 1. 1旧路面凿除宜有计划地分小段进行,以免妨碍交通,并应 设置相关标志3.1.2用镐开挖旧路面时,应并排前进,左右间距不少于2m,不 得面对面使镐所用工具应拼接牢固,严防铁镐脱飞伤人3. 1. 3采用风动工具凿除旧路面时,应检查各部管道接头必须紧 固,不漏气钎子插入风动工具后不得空打3.1.4采用机械破碎旧路面时,应有人统一指挥,操作范围内不 应有人,铲刀切入深度不宜过深,推刀速度应缓慢设置施工标志, 至于交通安全3. 2钢纤维配合比3. 2. 1钢纤维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的要求首先应使路面厚度减 薄,其次是保证钢纤维混凝土有较高的抗弯强度,以满足结构设计对 强度等级的要求即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以及施工的和易性钢纤维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按以下步骤进行3. 2. 1. 1根据强度设计值以及施工配制强度提高系数,确定试配 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设计值的确定:f f t m=f t m (1+a t m P f L f / d f )式中:f f t m一钢纤维混凝土抗折强度设计值f t m—与钢纤维混凝土具有相同的配合材料、水灰比和 相近稠度的素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设计值a t m一钢纤维对抗折强度的影响系数(试验确定)P f 一钢纤维体积率(%)L f/d f一钢纤维长径比3. 2. 1. 2根据试配抗压强度计算水灰比;3.2. 1.3根据试配抗压强度,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一般浇筑成型 的结构范围在0. 5%〜2. 0%之间;3. 2. 1.4按照施工要求的稠度确定单位体积用水量,3.2. 1.5确定合理砂率,钢纤维(体积率)每掺加0. 5%,砂率相 应增加2%o3. 2. 1.6按绝对体积法计算材料用量,确定试配配合比。
3. 2. 1. 7按照试配配合比进行拌和物性能试验,调整单位体积用 水量和砂率,确定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3. 2. 1. 8根据强度试验结果调整水灰比和钢纤维体积率,确定施 工配合比,可参照表3.2. 1.8钢纤维配合比 表3. 2. 1.8纤维率(%)水泥(kg/m3)砂(kg/m3)石(kg/m3)水(ml)减水剂砂率(%)水灰比VB值1.040079296818000. 750. 450. 4515±11.540087687618001. 100. 500. 4515±12.040097279618001.500.550. 4515±13. 2. 2钢纤维混凝土试配配合比确定后,应进行拌和物性能试验, 检查其稠度、粘聚性、保水性等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若不满足则应在 保持水灰比和钢纤维体积率不变的条件下,调整单位体积用水量或砂 率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并据此确定用于强度试验的基准配合比3. 3基层处理3. 3. 1在钢纤维混凝土浇筑前,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面层下基层和 垫层的刚度,做好对旧混凝土板及板底基层的处理工作,即在破损板 及板底脱空破裂的旧混凝土板块凿除后,对部分板底基层进行补强处 理。
凿除旧混凝土板时,凿除深度必须满足原路面设计要求,再将原 基层松动部分全部清除3. 3. 2被清除后的基坑及深度应采用图纸规定的普通混凝土进行 处理3. 3. 3待混凝土半干状态时即可浇筑路面按图纸规定的普通混 凝土浇筑至路面面层厚度12cm时,经底面层整平处理后再用钢纤维 混凝土浇筑3.4钢纤维搅拌3. 4. 1钢纤维混凝土应采用滚动式搅拌机拌和,在搅拌混凝土过 程中必须保证钢纤维均匀分布3. 4. 2搅拌钢纤维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重量,应按施工配合比的 一次搅拌量计算确定,其称量偏差不得超过表3.4. 2的规定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表3. 4. 2材料名称钢纤维水泥、混合材料粗、细骨料水外加剂允许偏差(%)±2±2±3±1±23.4. 3钢纤维混凝土拌和为防止钢纤维混凝土在搅拌时纤维结 团,在施工时每拌一次的搅拌量不宜大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80%o3.4.4为保证混凝土混合料的搅拌质量,采用先干后湿的拌和工 艺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为:粗集料一钢纤维(干拌Imin) 一细集 料一水泥(干拌Imin),其中钢纤维在拌和时分三次加入拌和机中, 边拌边加入钢纤维,再倒入黄砂、水泥,待全部料投入后重拌2min〜 3min,最后加足水湿拌Imin。
总搅拌时间不超过6min,超搅拌会引 起湿纤维结团按此程序拌出的混合料均匀尚若在拌和中,先加水 泥和粗、细集料,后加钢纤维则容易结成团,而且纤维团越滚越紧, 难以分开,一旦发现有纤维结团,就必须剔除掉,以防止因此而影响 混凝土的质量3. 4. 5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由搅拌机类型决定,并应较普通 混凝土规定的搅拌时间延长10s〜20s3. 5钢纤维运输与浇注3. 5. 1混凝土运输采用自卸运输车,运至施工地点进行浇筑时的 卸料高度不得超过1.5m,以防混凝土离析3. 5. 2钢纤维混凝土采用人工摊铺,用人工将其大致摊铺整平, 摊铺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 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且不宜过振3. 5. 3振捣时辅以人工找平,混凝土整平采用振动梁振捣拖平, 再用钢滚筒依次滚压进一步整平,整平的表面不得裸露钢纤维在做 面时需分两次进行,即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做第 二次抹平,抹平后沿模板方向拉毛,拉毛深度1mm〜2mm拉毛时避 免带出钢纤维,如采用滚式压纹器进行处理则效果更佳3. 5. 4钢纤维混凝土也可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应保持连续泵送, 必要时可降低泵送速度。
3. 5. 5钢纤维混凝土的浇注应保证钢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和结构的 连续性,在一个规定连续浇注的区域内,浇注施工过程不得中断,在 浇注过程中不得因拌和料干涩而加水3. 6养护与切缝3. 6.1钢纤维混凝土设有多种切缝胀缝与路中心线垂直,缝壁 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有连浆现象,缝隙内应及时 浇灌填缝料,当混凝土达到强度25%〜30%时,采用切缝机进行缩缝 切割,切缝深度3cm,缩缝设置16m 1道3. 6. 2施工缝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设计位置吻合,施工缝与路中 心线垂直,不设置传力杆对胀缝、缩缝均采用10#石油沥青,灌 式填缝3. 6.3混凝土做面完毕后,及时采用湿法养护,终凝后及时覆盖 草袋,并每天均匀浇水,保持潮湿状态,养护10d〜15d与此同时 做好封闭交通,待强度测试达到规定要求后即可开放交通4. 质量标准4. 1主控项目4. 1. 1要在拌制地点和浇注地点检查拌和料的稠度和钢纤维体积 率宜采用倒置坍落度筒法测定稠度;对塑性钢纤维混凝土可采用坍落度法测定4. 1. 2钢纤维混凝土强度质量应根据工程要求做抗压强度试验和 抗拉强度试验,或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4. 1.3水泥混凝土面板实测项目见表4. 1.3o水泥混凝土面板检查项目 表4. 1. 3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每幅车道)1弯拉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按 JTJ071-98 附录 C 和 JTJ059-95要求检查2板厚度(mm)代表值A5按JTJ071-98附录H检查,每车道2处3平整度6 (mm)IRI(m/km)<1.2<2.0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IRI或64抗滑构造深度(mm)0.6 〜1. 10砂铺法:每200m测1处5相邻板高差(mm)W2抽量:每线条胀缝2点、每200m抽 纵、横缝各2条,每条2点6连接摊铺纵缝高差(mm)W3尺测:每200m纵向工作缝每条2处,每处间隔2m测3尺,共6尺7纵、横缝顺直度(nrni)<10纵缝20m拉线,每200ni4处,横缝 沿板宽拉线,每200m4处8中线平面偏位(mm)<20经纬仪:每200m检查4点9路路宽度(mm)<±20抽量:每200m4处10纵断面高程(H1H1)±10水准仪:每200m4测断点11横坡(%)±0. 15水准仪:每200m4测断点12灌缝饱满度(mm)W2尺测:每200m接缝测6处13切缝深度(mm)N50尺测:每200m6处14胀缝表面缺陷不应有每条观察填缝及啃边断角15传力杆偏差(mm)<10钢筋保护层仪:每车道4根4. 2 一般项目4.2.1混凝土的摊铺、捣实、整平与混凝土面板养护符合规范要求。
4.2.2接缝的位置、规格、尺寸和传力杆、拉力杆的设置以及面 板补强钢筋的布设等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4. 2. 3路面的平整度和构造深度符合规范要求4.2.4路面边线直顺、曲线圆滑,接缝填缝料饱满密实、粘结牢 固、缝缘清洁整齐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 1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配制抗压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及其他有关规范关于普通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 的规定采用,弯拉强度的施工配制强度提高系数,可取用抗压强度施 工配制强度提高系数5. 2钢纤维混凝土可参照同类工程对普通混凝土所要求的稠度确 定,其塌落度值可比相应普通混凝土要求小20mm,其维勃稠度值与 相应普通混凝土要求相同5. 3钢纤维混凝土的运输可采用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运输规定,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拌和物离析5.4钢纤维混凝土的质量除对原材料、配合比以及施工过程的主 要环节进行控制外,还重点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钢纤维的投入以 及混凝土振捣的控制,同时按规定对每天所浇筑混凝土的28d抗折、 断块抗压强度进行检验,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使平整度、坍落度、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