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油储检专业建设方案.doc
26页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O 年十月目录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0一、 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定位: 1(-)专业背景 1(二)专业定位 1二、 专业建设基础 2(一) 师资条件基础 2(二) 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3(三) 课程建设基础 3(四) 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基础 4(五) 实习实训项目基础 4(六)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5(七) 毕业生能力基础 5(A)存在的问题 5三、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6四、 专业建设目标 7(一) 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7(二) 人才培养目标 7(三) 教学质量目标 7五、 专业建设内容 8(-)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 8(二) 开展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建立系统培养制度 9(三) 强化实践育人 10(四) 建设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 11(五) 专业群建设 12(六) 人才培养质量建设 13(七) 提高教学质量 14六、 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 15(一) 改革举措 15(二) 保障措施 16七、 预期绩效 17八、 专业建设进度与监测指标 18九、 资金分配 19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定位(一) 专业背景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粮食产 后的储备和加工对于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稳定至关重要,可以说有粮食生产和加 工就要有粮食储备粮油保管和化验岗位是粮油企业必设的岗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 大的商品粮基地,拥有储备粮库、黑龙江省地方储备粮库等国有粮食仓储金业 600多家,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粮油加工企业2600多个,知名的企业如储备粮哈 尔滨直属库等30多家直属粮库、北大荒集团、中粮集团、黑龙江省储备粮公司等 作为全国的“大粮仓"对高索质粮油储藏及检验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为粮油储藏与检测 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 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 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以此为契 机,特制定粮油储藏与检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二) 专业定位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的定位见下表: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定位服务面向粮食行业、饲料行业及食品行业的质量检测、仓储管理、市场营销就业部门粮汕仓储企业、粮汕加工企业、饲料企业、粮汕贸易公司、与粮食相关的行 政、事业单位就业岗位粮油保管员、质检员;粮油营销人员;粮食行业的其它管理人员;商检、外 贸、质量监督、疾控中心等部门的粮油、食品、饲料检测检疫人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需要,徳、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基木知识和基木技能,具 有满足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基木素质,既可在粮食行业从事粮油储藏与检验工 作,又可以在相关行业做同类技术工作,懂营销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 才职业证书粮汕保管员、粮汕质量检验员、食品检验工、营销师、饲料化验员相关专业群1・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2. 粮食工程3. 食品营养与检测4. 食品贮运与营销二、专业建设基础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的前身一黑龙江省粮食学校建于1959年,是省部级重点中 专粮油储藏与检验专业白建校以来一直是学校的拳头专业,拥有专业水平过硬的教 师队伍,种类齐全的检测设备,专业实习基地遍布全省粮库,为我省培养了大量的粮 油仓储管理及质量检验人才,有很多走上了领导岗位曾承办过全国粮食化验员培训 班,专业水平在全国粮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从1998年开始开设粮油储检专 科班,先后与省电大、东北农大、省教育学院联合办学,培养专科人才2007年挂 牌成立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2008年申报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并于同年9月 开始招生2011年该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82 %以上。
由于本专业的深厚背景 和专业积淀,被学院作为核心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一)师资条件基础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具有双师素 质教师6人有硕士 5人,在读博士 1人、硕士 2人,团队中的老教师都是专业骨干, 通过主持教学及专业科研项H、编写专业主干课规划教材,参加学术交流,参加行业 的培训技术咨询等社会服务活动,提升了专业能力、开阔了视野,对青年教师起到了 传、帮、带的作用重视双师结构队伍建设,先后从九三油脂公司和哈高科大豆蛋白 公司调入具有工程师和助理工程师职称的青年教师2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并于2009 年冬派青年教师4人到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九三油脂公司、哈高科大豆蛋白公司等 企业实践锻炼通过上述活动,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加强,成 为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具备专业技术人才 优势粮食行业职业教育执导委员会粮油储藏与检验分会委员1人二) 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从2009年起开展了任务驱动、工学结合、校金合作、顶岗实习的2+1人才培养 模式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应用能力和综 合索质培养为主线、建立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使专业的教学具有高职 教育的针对性。
基础课教学为专业课教学、为提高学牛综合索质服务,为培养学牛具 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建立与培养FI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形 成基础实训、专业实训及校内、外实训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实训教学一体化,促进学生 掌握专业技能实施"四证制",即毕业证、计算机等级证、职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证,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三) 课程建设基础设置与高职高专培养Fl标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体现以索质教育为基础,以能 力培养为本位按课程的性质分类,把全部课程按政治思想索质、身体索质、业务索 质、人文索质和心理索质分类,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实践教学注重“强 化实践,提高能力二增加实践教学的课吋数提高学生的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领域 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专业团队对我省具代表性的粮油企业进行调研,走访行业专家,了解企业的岗位 要求和人才需求,通过论证对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课程重新进行整合,构建以岗 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对粮油储检技术人才的要求,对粮油储藏技 术及粮油质量检测技术2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围绕高职教育培养 Fl标,于去年立项开展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 手段进行优化,加强了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内容。
本专业使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 材和自编教材占85%,多门课程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四)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基础本专业粮油检验实验室、粮食微生物实验室、储粮害虫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 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粮油储藏基础知识实验室等校外实习基地有中储粮哈尔滨直 屈库、北大荒集团公司、中粮集团龙江生化能源公司、伊春南岔国家粮食储备库、九 三油脂公司等单位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保障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实验实训实习课时占总学时的47%以 上,实验开出率95%以丄为保证实验实训教学质量,制定了一•系列实验教学管理 制度,规范了实验教学管理根据教学计划,实践性要求高的课程如分析化学、粮油 质量检验、粮食微生物学等,均安排了综合实验在执行计划过程小,通过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各环节,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 力的培养五)实习实训项目基础建立与培养H标和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专业基础知识实训、专业技能单 项实训、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及校外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与中储粮哈尔滨直属丿车、伊春南岔国家粮食储备并共建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实践 教学基地,配合粮油储藏技术、粮油质量检测技术的精品课建设,开展了机械通风、 储粮害虫防治、口然低温储粮等粮油储藏专项实训;开展了粮油质量检测现场实践教 学,进行分粮种从粮库门上抒样送检、实验室各项指标检测到填写化验单的生产性检 验流程操作全程训练。
同吋与中粮集团签定顶岗实习协议,接收本专业学生到该金业 做粮油保管员,化验员,以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校内现有设备能够开出的实训项 Fl有:粮油检测的相关物理、化学检验、粮食微生物基础及检验、大型仪器分析、粮 油储藏基础实验、储粮害虫形态识别实训、生物化学实验等,基木满足专业实验实训 要求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教学团队的骨干成员先后为中储粮黑龙江省分公司、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中储 粮北方公司、建三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北大荒米业集团公司、中粮集团下属企业等企 业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作为粮食类职业技能培训教师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多次参加 省粮食厅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作为省内粮食行业专家多次参加黑龙江省 储备粮招投标、黑龙江省储备粮代储资格招标活动,同时对北大荒米业、北大荒龙垦 麦芽公司等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服务七) 毕业生能力基础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 养具备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 员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粮油仓储、化验及从事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高级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八) 存在的问题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 足主要有如下几点:1、 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灵活,办学活力不足2、 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高端技能人才培养F1标的要求, 主要表现为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与频繁更新的行业技术应用规范和标准札I脱节,教学 手段和方法针对性不强;需要更新专业办学理念,改革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 体系、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3、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尚未建立需要在师资队伍的数量、 质量与结构方面加强建设和培养,建立健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制度, 使校企合作培养双帅结构教师常态化,制度化4、 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职场环境还需加强和完善,需要按职业岗位的真实 工作环境设计创建校内实训基地5、 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不够如何改变单向的学校“麻烦”企业的合作方式,保证企业的利益,是FI前校企合作 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这需要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法规以及学校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来解 决6、 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态度不能完全满足工作要求,FI前90后高职生中存在 的问题是学习主动性较差,动手能力不强,职业态度不端正、就业认识模糊、就业观 偏差大、就业心理不健全等问题,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磨练,难以适应较高强度的岗位 工作。
7、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仍不全面、教学资源建设有待加强三、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 适应黑龙江十二五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 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 制,校金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多方 参与的全而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培养专业带头人、建设高素质“双师”结构专业教 学团队;促进本专业与粮食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 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