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YZ01五乡中学汪焕杰素养发展指导下的特色班级小组建设实践研究.docx
7页06YZ01素养发展指导下的特色班级小组建设实践研究素养发展,构建特色小组“六边形”德育运作机制的关键词宁波市郵州区五乡中学 汪焕杰五乡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伴随着它最深刻的变化就是班级 体制卜•小组德育教育机制的形成区别于传统课堂中的小组,它是由6-8位学生 组成的小组在“素养发展”核心理念带动下,依靠“六边形”德育机制运作的特 色组织体系素养发展决定学生未來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素养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人 文素养(生命素养和社会素养)发展和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学识素养)发展 具体而言,在教学中徳育要素的渗透,小组同学在设想、推断、探讨、选择中明 口事理,从而增加了学识素养;小组特色发展项目的践行,大大提升了学生体艺 素养;榜样作用的带动和言传身教更好地鼓励组员内化行为,形成发展内驱力; 体验式的生活和学习提升了组员社会素养;在研究性学习中形成了探究意识和能 力,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生涯规划教育,让每一个学生 找到口己的发展方向,接受适合口己的教育,而这六个方面是我校构建特色小组 素养发展的“六边形”机制(见图1) o图1:特色小组素养发展“六边形”机制一、教学中德育素养的浸润,提升组员“学识”素养将德育渗透在传授知识Z中,才是教学的根本。
教师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在 认识、探索口然,理解社会,体会生命奥秘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在不知 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案例1】品读《百万英镑》,明人生事理《百万英镑》是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马克・ 吐温著名的讽刺小说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两个年老富有的兄弟突发奇想并打 赌:假如一位聪明、诚实的外地人落难伦敦,他举目无亲,除了一张百万英镑的 大钞以外一无所有,而且他还没法证明这张大钞就是他的,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会 有怎么样的命运呢?1. 小组设想:从身无分文到突然暴富读而耍求学生展开想象,假设口己突然得到一大笔钱会怎么做?课堂上,以 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会从教师手里抽到一张给定巨额面值的“支票”由学生讨论,小组总结最后展示的结论可以概括为:天上掉馅饼的“好运” 还有就是违背道德、丧尽天良的“冒险”行为2. 小组推断:从暴富穷人到社会上层1)人物锁定: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拥有这样的财富金钱并不是支配我们生活运作的唯一因素,事实上,一个拥有这么一大笔钱 的人的品行才是起到支配作用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描述故事的开端,为什么年老富有的两兄弟打赌, 赌在了一个身无分文、在大街上游荡的年轻人身上?(2) 情景再现:对拥有此笔财富的具体反应师:紧跟故事情境的发展脉络,思考这张“百万英镑”在这个社会情境中 的影响以及主人公身上体现出來的人性特点,从中我们能否可以感悟到资木主义 社会拜金主义者的丑陋嘴脸?情境1: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亨利•亚当斯到餐馆用餐先遭冷遇,而后由于拿 出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备受关照。
情境2:亨利拿着百力英镑大钞冋去寻找给他钱的两兄弟3) 通过言行的推导,感悟人物的品质3. 小组探讨:靠(凭)什么可以过上幸福生活?这位贫穷的年轻人最终走向了幸福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美国著名经济学 家P・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即幸福二效用/欲望,即幸福与效用成止 比,与欲望成反比让学生口主探究如卜•问题:你的幸福的方程式是什么?你能 用什么样的方式创造幸福?你理解的幸福是什么?学生活动:(1) 寻找、列举幸福的基本元素,得出幸福公式;(2) 探讨实现幸福价值的几条重耍途径;(3) 勾勒出你理解的几种理想的幸福变式(状态);(4) 思考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最后,通过小组展示幸福公式,列举实现途径,描绘理想的幸福状态,探讨 金钱和幸福两者之间的关系,挖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充分理解了金钱与幸福Z间的关系是什么、幸福的内涵是什么4. 小组选择:从0到1或者从1到0师:相信大家够看过印度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贫民窟长大的街头青 年杰马勒参加了 2006年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目的并不是诱人 的金钱,他要找回失踪的女友拉姐卡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份奇迹和幸运带给 任何一个人的力量和改变。
而很多从富人变成身无分文的穷人的时候必须要学会 面对“千金散去”的无奈更要思考“明天到底在哪里”的残酷现实我们所处的 社会实际上也一直在上演着从无到有的幸事和从有到无的悲剧而面对这样突如 其來的命运转折,也将给这些人的生活和生命带來根本性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 与他们的性格密不可分同学们想一想如何面对这样人生突如其来的命运转变?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在教学中,小组组员Z间的设想、推断、探讨、选择四个过程是组员形成学 习共识的重耍教学途径,而在形成学习共识的基础上实现了徳育融入教学的目 的(见上图)二、特色项目发展在小组活动的践行,丰富组员“体艺”素养特色小组建设的关键还是要具备推动组员一致发展的特色项目在五乡中学 第四届特色班级展示活动中,就涉及十个特色项口,包括202班主题为“古风书 韵,国学Z道”特色展示、201班模拟联合国、209班的明信片创作、208班的 学历挂历设计、207班的雕刻艺术、204班的动漫、203班的树叶贴画艺术、205 班的绿色盆栽文化,210班的手指艺术等特色项目融入小组活动中,推动小组成员体艺素养的发展如202班有着推 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基础和兴趣导向,各小组通过黑板报学国学、DIY制作漂 亮的花灯、普及元宵节知识、吟诗和猜灯谜活动、参观历史文胜、测量考察文物 古物、学习百家讲坛、元旦文艺汇演《梁祝》表演中融入传统越剧元素等方式让 学生多方面接触和感受国学的魅力,让学生在占韵悠长Z氛围中有所感悟,学有 所成。
案例2】制作《苹果卖到联合国》,挖掘组员魅力五乡中学以高二(1)班学生为主体的演员们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轻松诙谐且 寓意深刻的原创汉语舞台剧《苹果卖到联合国》模联”活动需要调动学生英 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 成才非常有意义《浙江教育报》2015年5月11 口 04版、郵州口报2015年 5月7日头版,内容有删选)三、榜样人物给予的潜移默化影响,推动组员“生命”素养“教,上所施,下所效”,优秀人物的生平事迹其实就是德育的最好教材 从心理角度來看,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 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因此挖掘身边优秀的人和事,要求每组同 学结对一位优秀的“学长”、“前辈”,或是社会名人,这是多方位德育教育方 式的体验同龄人讲述自身经历和体会,易唤起身边同伴心灵共鸣,而优秀人士 的激励更是内化组员行动的强大动力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制作了一份齐小组榜 样教育纪律单,见表2:表2:各小组榜样教冇记录单榜样对象生平事迹教育过程教疗效果感•测 评甲乙行 为致 测 评丙班委我们从学习榜样的生平事迹入手,通过接触榜样、感言等方式内化榜样教育 的影响,通过今后行为表现与榜样影响的一致來达到教育测评的效果。
案例3】缅怀赵安中,激励组员言行表现來门郵州五乡中学高一(4)班几个小组的20多名学生用鲜花和悼文缅怀了 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赵安中他的墓碑上这样写道:一个睿智而参悟了人生 哲理的慈善老人,一个从意识到行事方式渗透了中国文化的爱国老人同学们参 观完赵安中先生个人纪念馆后,深深地被赵安中先生的高尚人格所感动2014 年4月2日《现代金报》A7版,内容有删选)在活动之后,郁灵亮、麻旭佳等同学被赵安中先生的精神感动,他们告诉记 者,做善事容易,能坚持这么多年,持Z有恒地捐资建造160多所教学楼,真的 非常非常不容易希望今后也能做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做公益这些发自内心的触动正是榜样教育所带给学生超越课本知识、学校教育之外 的强大力量通过一个人、一件事影响并带动一批、一组学生的言行,通过小组 行动,感悟榜样的先行明智、人格魅力;用个人的力量转化团队的影响,这是形 成徳育合力的重要实践四、体验式学习的融入与参与,提升组员“社会”素养小组“体验式”教育是指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观察、体验、反 思,检验”等方式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让学生亲历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亲历 和参与实践活动亲身经历或“亲为”),从中获得真切感受,以提升道德认识, 并激发起相应的道德情感。
案例4】行走“江湖”,拓展组员视野郵州区五乡中学高一、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最近通过班级群等方式, 随机选择了本校2010届的五个毕业班学生,就“准大学生”打工进行了调查 他们围绕“打工遭遇哪些困难?”、 “打工一个月赚多少?”、 “打工到底收获 了啥? ”、“老师家长的声咅”、“用人单位评价”等问题展开研究2010 年10月9 □《东南商报》教育周刊,并刊登在《钱江晚报》上,内容有删选)上述的学习小组止是通过体验,明白了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或是问题教育 教学资源就在身边社会、生活是体验式教育的主耍资源來源利用不同的社会场合、社会关系和人物角色为我们的小组学习提供鲜活的案 例小组可以模拟联合国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小组可以选取电影、 戏剧的某一片段来发挥组员的戏剧表现能力和想象能力,小组也可以选择模拟法 庭、角色对话、话题辩论来更深刻的理解法理、情理和观点我们也可以让他们 懂得如何感恩,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学习养生之道等拓展各方面视野五、 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究,拓宽组员“学识”素养研究性项目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整合、以学习项目的方式与社会、实际 生活的内容结合起來,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社会效应。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 分工是明确的,而这就决定了他们(每一个组员)在这一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案例5】探究“校训”,深入问题近日,郵州区五乡中学由8名高二学生组成的课题组公布了一份对浙江省2 3 3所重点普通高中校训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浙江的普高校训八字结构的 占六成以上;“勤奋”、“求实”、“创新”等词在普高校训中使用频率最高2013年5月17日《宁波晚报》A09版,内容有删选)经过分析统计和研究讨论,该学习小组撰写了一份调杳《对浙江省等级重点 普高校训的调查研究》,获得2013年浙江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高中组 社会实践类省一等奖我校另一些研究学习小组学生经过实践调杳,所撰写的研 究成果也获得了省级奖项如2009年我校学生撰写的调查《郵州五乡中学校树 校花征集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011年《鄭州区“准大学生”暑期打工现象调 查》、2012年《329国道五乡段电动车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策划与实施》等都获 得2012年浙江省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比高中组二等奖研究性项目学习必须找到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切入点,注重理论和实践 的应用、反复检验,并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多次项目研究,并积累研究成杲。
小组 学生必须具备研究的能力、研究方法的知识、有条件的还要具备相应的研究工具、 研究室等配套设施六、 在生涯规划中定位发展方向,优化组员“生命”素养每个小组必然要达成共识,而共同的需要,独自的发展方向才是推动小组前 进的两台“发动机”那么我们必须:首先,面向小组学生的共同需耍,普及生涯规划理念第二、围绕每一位小组组员学生生涯发展需要,针对小组情况开发和开设四 类生涯教育课程,包括:生涯发展指导必修课程、职业(专业)选修课程、生涯 能力选修课程和渗透职业技能体验的必修课程第三、充实小组成员心理档案建设,彰显个性化生涯指导为每一位学生量 身打造一份个性化的生涯发展档案,包括个体心理测评、学业生涯规划书、职业 人物访谈、义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