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古代希腊.pptx
33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02-12-20,#,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二、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家,三、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第一单元,古代希腊和罗马,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希腊文明起源,历史条件,与,现实因素,(必修选修,1P4,),1.,地理,:多山、环海的地理环境,2.,经济,:发达的海洋工商业(开放,-,渴望),3.,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直接、积极),4.,现实,:,平民,-,贵族 矛盾激化,(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梭伦改革(基础,),2.,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3.,伯利克里改革(顶峰),(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与,评价,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局限,地理特点,影响,1.,以海洋为依托,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2.,多山,少平原,相对孤立,易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爱琴海,巴尔干半岛,派别,梭伦改革前,平原派(贵族),维护贵族政治,海岸派(工商业者),反对贵族专制,山地派(农民),实行激进民主制,改革前雅典的政治派别,政治:,1,、占据,首席,执政官,重要,职位,2,、把持最高决策机关、检查和审判机关,长老会议,(后果:名义上的最高权利机关,公民大会,无实际权利,),经济:,1,、掌握大量,财富,2,、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盘剥平民,(后果:,平民因为债务、地租沦为,债务奴隶,),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雅典的贵族专制,三大改革,主要内容,作用与地位,梭伦改革,(前,6,世纪初),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发展农、工、商业,1,动摇世袭贵族 特权,保障公民权利,为,民主政治奠基;,2,促进农、工、商发展,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500,人议事会,10,将军委员会,扩大公民大会权利,陶片放逐法,1,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2,公民参政权扩大,3,民主政治确立,男性公民一切官职,500,人议事,会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最高司法检查机关,鼓励公民积极参政,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雅典民主的主要政权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性质,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位一体,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执行公民大会决议的常设机构,日常司法机关,产生方式,18,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30,岁以上公民每年抽签产生,30,岁以上无债务、犯罪前科公民每年抽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以军事事物处理为主的部门,公民选举产生,雅典黄金时代的民主机构,变法策略,我,已给予民众足够的好处,,他们所享有的权利既不多也不少。
至于那些家产殷实的人家,我也想使之避免不应有的损失我手握盾牌站在他们之间,,不让任何一方压倒另一方梭伦,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员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的讲演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的错误轻得多,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之死,雅典城邦居民的构成,奴隶,36.5,万,外邦,人,4.5,万,妇女、未成年人,5,万,男性成年公民,4,万,材料一,在雅典居民中,奴隶和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材料二,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亚里士多德,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代表,制,集体管理的,制度创新,积极意义,民主制度,的,作用,奠定了,后世民主政治基础;,充分激发了人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促成了文化领域的全面辉煌;,雅典,民主制评价,男性公民的民主,排除女性、外邦人、,奴隶;,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小国寡民的产,物;,直接民主的泛滥,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少数人的民主,运行中的问题,局限性,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在公元前,800,前,200,年,尤其是,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是北纬,30,度上下,即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这段时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老子、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的文化传统此时,发生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觉醒,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对原始文化产生超越和突破,他们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产生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类型什么叫人文主义?,为什么把古代一些思想家看作人文主义者?,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美德来自知识”,柏拉图:理念世界,亚里斯多德:人是宇宙中最高级的存在,孔子,:,仁的学说,孟子:民本思想,第,2,节,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与哲学家,二、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家,(一)人文,思想的,兴起,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智者,学派(产生,1,、思想,2,、评价,2,),苏格拉底(思想,3,、地位,2,),(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对古希腊民主政体的成见,理念论,和,理,想,国,教育活动,-,柏,拉图学,园,(三)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主要学术成果,教育活动,1,)综合性,2,)重视自然科学,3,)教学方式:对话,“,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问题晦涩,人寿短促。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4-55,页普罗泰格拉,(公元前,481-,公元前,411,),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无人有意作恶,”,这一断言有这样的概述:,“,如果人们不相信一件事是最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于无知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水是万物之本源,.,”,泰勒斯,“,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二者不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二者不同?,“,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水是万物之本源,.”,“,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探究自然,重视人的价值,把人引入哲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三者不同?,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理性世界,感性世界,对立,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柏拉图哲学观点,理念论,分工,阶层,美德,护国者,哲学王,智慧,卫国者,战士,勇气,生产者,工匠,自制,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柏拉图,柏拉图政治观点,理想国,反对理念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果,主要哲学思,想:,人是宇宙中最高级的存在,创立逻辑学体系:,三段论,“中庸之道”的伦理,观,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是(,),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B,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C,美德就等同于知识,D,知识可以充实美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材料二,“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其思想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3),据以上材料,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子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1,)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包容,从而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2,)理性;美德即知识都强调人性,否认绝对权威;苏子弥补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缺陷;反对其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3,)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子的思想开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滥觞三、罗马法,(一,),罗,马法产生背景,前,6,世纪,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三)罗马法的评价,积极,:,局限,:,1.,维系统治:,(,1,)罗马统治的支柱,稳固帝国统治秩序;,(,2,)缓和社会矛盾(保护私有财产、提倡平等,,提高平民地位等等),2.,影响后世:,对欧美近代法律制度的影响,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第一表 传唤,第二表 审理,第三表 执行,第四表 家长权,第五表 继承和监护权,第六表 所有权和占有权,第七表 土地和房屋,第八表 私犯,第九表 公法,第十表 宗教法,第十一表 前五表的补充,第十二表 后五表的补充。
其特点为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程序法优于实体法第八条:,假如某人书写了一些东西侮辱他人或使他人受辱,那他将被处死假如砍下别人的肢体,而又无法与之达成和解,那自己的肢体也将被砍下假如一个人伤害了别人,将被罚二十五阿司的罚金假如是成人私自在夜晚将动物放到他人田园里吃草,或在别人田园里割草,即犯了死罪若是小孩,他将被鞭打,并需付出双倍的赔偿,借钱给人利息不得高于,8%,,作伪证的人将被扔下悬崖同态复仇法,1.,万民法的规范渊源于其他民族的习惯法,是通过行政长官在长期司法实践中创制形成的以,案例,为主的法律2.,万民法摆脱了公民法繁琐的形式主义,具有灵活方便特点3.,万民法是在各个不同民族的人民扩大交往、扩大贸易往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具有商法的某些特征4.,万民法突破了以往公民法那种狭隘民族性的局限万民法的特点,杨共乐,罗马史纲要,罗马法中许多原则和制度,也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不告不理,”,、一审终审原则等,权利主体中的法人制度、物权制度、契约制度、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曾说过:,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包括三个大的分支或组成部分,即,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公,民法是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以成文和不成文两种形式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