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文化考察.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4025315
  • 上传时间:2019-08-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M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41 社会观察 梁弄,一个坐落在浙东四明山余脉环抱中的安静小镇,一眼看 去就像所有其他的镇子一样安静祥和,充满着朴实的朝气而鳞次 栉比的民居门墙上随处可见的“共产党员户”铭牌则又彰显着它的 与众不同这里,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这里,也是红色精神 世代传承的地方在这里,共产党的星火不畏重重压力,坚定地传 递着,势成燎原在这里,浙东军民共同度过了一段最艰苦的日子, 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篇章而今,60 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能 依稀感受到英雄们赤诚的心中那火热的温度 一、光辉历史 昔日古城书写华彩篇章 1941 年 4 月中旬,日军发起宁绍战役,国民党守军一触即退, 未及半月,宁绍地区便相继沦陷1941 年 5 月开始,中共浦东工 委根据毛泽东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派抗日武装分批南渡浙 东,在余姚北、慈溪北、镇海北的浙东三北地区开辟敌后战场 1942 年 8 月,成立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司令部;1943 年春, 改称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1943 年 12 月,军部发文, 令浙东抗日人民自卫军正式更名为浙东游击纵队 在 1941—1945 的四年多时间内,浦东南进的抗日武装和浙东 各县地方党的力量以及华中局派来的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等一 批干部在浙东区党委、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的领导下,团结 奋斗,在余姚境内发动军民对日寇开展反清乡、反抢粮斗争和三北 大破袭行动,迫使日伪军放弃三北地区“清乡”、“蚕食”计划, 一共抗击日伪军大小 640 余次战斗,攻克日伪军据点 110 余个,毙 伤俘日伪军万余人, 创建了以四明山为中心, 北至杭州湾北的浦东, 南迄宁波东阳公路一侧,西跨浙赣线金萧地区西侧,东至东海的浙 东敌后抗日根据地。

      此外,根据地拥有自办的军政干校、被服厂、 医院、修械所、银行等各种社会经济、文教机构,成为浙东军民抗 战的大本营和党政军指挥中心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团结奋斗恰 如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 一笔 二、旧貌新颜 今日梁弄绽放迷人风光 现在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包括梁弄镇中的浙东游击 纵队司令部旧址和横坎头村中的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浙东行政公 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旧址群坐落于青瓦白墙的清晚期 宅院中,旧址的原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虽然古建筑的面积不 大,也经过了数次翻修,然而那段辉煌的历史仍在纪念馆的陈列室 中熠熠闪光,激励着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 此次考察我们首先来到浙东区党委旧址浙东区党委旧址为清 末木结构民居 正楼七间, 左右翼楼与正楼以檐廊通连, 各为二开间, 中间为鹅卵石铺砌的庭院,四周围以高墙,并筑有高大的马头风火 山墙馆内共展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根据地有关党 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七方面内容,共陈列历 史照片一百六十二幅, 图表三十九张, 各类革命文物二百六十一件, 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浙东革命斗争的历史浙东区党委旧址既洋溢着 清代浙东民居建筑的浓厚特色,更因其陈列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以及 蕴含的革命内涵而成为诠释那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敌伪顽斗 争岁月的“纪念碑”。

      接着我们来到了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它是目前我 市保存相当完好又颇具地方建筑特色的一座清代四合院民居建筑 它座北朝南,前后两进,前进系倒座平房,后进为重檐硬山楼房, 两翼为左右厢房,中为石板天井整个建筑典雅静穆,气势庄重, 很多地方匠心独运,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在这里陈列展出 了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浙东纵队活动的珍贵历史照片、 复印件、 影印件、图表、创作画等 140 余幅,实物 50 多件谭启龙同志专 门题写了“浙东游击纵队史料陈列室” 红色记忆是时代打磨后的鲜活片断,它承载着往昔记忆,弘扬 着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应当传承不断的精神财富而浙东抗日根 据地旧址群正是这样一个使人心生敬意的地方,年轻人们来这里接 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精神的熏陶,各行业人士到这里进行党风廉 政建设的教导 三、开拓新篇 来日梁弄闪耀璀璨光芒 再回首,昨日的余姚梁弄是红色革命的根据地、星火燎原的 发源地而今天的梁弄,则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灵秀的山水和丰富 的物产所铸就的文化底蕴,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新时期的挑战在 红色精神的号召下,当地政府凭借着山水的优势,乘着改革开放的 东风,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不仅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 势发展旅游业,更结合当地特色,将梁弄开拓成了享誉海内外的 “中国灯具之乡”。

      这里出产的灯具,照亮了北京长安街,照亮了 长江三峡工地,照亮了柬埔寨的毛泽东大道和许多国家的首都,在 2008 年也照亮了北京奥运随着中国灯具之乡的全球开花,万亩 生态农业的兴建,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新世纪,历史文化名镇 梁弄,这颗四明山上的明珠,将放射出越来越璀璨的光芒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发展的根本之路及其指导方向就是要保持 自身的特色,其实这对于任何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样的这些遗址 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其本身特色是关键红色旅游景点最重要的 意义也在于传承革命精神而不是增加经济收入如果一味追求利益 而放弃本身特色,那么这些红色旅游景点就与普通景点一样,其竞 争力和吸引力自然而然就大大下降相信只要个方面处理的好,发 展的前景是一片光明 思及梁弄的发展历程,我不禁对梁弄多了一份钦佩它像一位 老人, 平静地诉说着历史, 让那段红色记忆永远在后辈的心中飘荡 它又像是一个年轻人,以蓬勃的朝气奋斗不止,使人民过上了幸福 美满的生活这座历史文化名镇,以其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胸怀 哺育了梁弄人民,彰显了红色之乡的青春活力我相信,梁弄的明 天一定会愈加美好! 以史育人,开拓新篇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文化考察 任 芬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摘 要: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四明山腹地的余姚梁弄,其自古为姚南重镇。

      抗日战争时期,以梁弄为中心的浙东四明山抗 日根据地是当时全国十九块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也成为了江南七大游击区之一岁月易逝,史迹尚存如今,梁弄古镇区及横坎头 村还集中保存着大量革命旧址,构成了内涵丰富而全面的浙东革命史迹网络,彰显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功绩 关键词: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梁弄 以史育人,开拓新篇--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文化考察以史育人,开拓新篇--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文化考察 作者:任芬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刊名: 剑南文学 英文刊名:jian nan wenxue 年,卷(期):2013(4) 引用本文格式:任芬 以史育人,开拓新篇--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文化考察[期刊论文]-剑南文学 2013(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