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4073161
  • 上传时间:2022-09-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第一课时)使用时间:第 周 编写:张金连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境内主要的河流和湖泊2、根据“中国水系图”了解主要河流的分布及主要湖泊的分布3、了解“水系”和“流域面积”的含义教学重点:主要河流的分布及主要湖泊的分布教学难点:同上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祖国的陆地各种地形类型,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主要水系有哪些?在图上的具体分布位置2、了解我国的主要湖泊有哪些?在图上的具体分布位置三、出示自学指导1、读图找出一些主要的水系(图2.8)2、了解主要水系分别注入的海洋3、读“小知识”理解外流河和内流河4、了解主要湖泊的分布 5、完成P26的活动题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六、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沟通三大洋的水系 (河流和湖泊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我国是一个河流和湖泊众多的国家,大小湖泊不计其数,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就有2800多个2、通过“知识之窗”让学生了解“水系”和“流域面积”的含义3、河流的名称及分布 (通过图2、8,我国主要的河流有:黄河、长江、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4、河流分别注入的海洋 (黄河、辽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珠江注入南海;松花江注入太平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没有河流注入的海洋是大西洋。

      5、了解“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含义及区域 (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没有注入海洋6、京杭大运河 (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作用:沟通南北交通,具有南水北调的作用,北起北京市,南至杭州市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7、主要的湖泊有及分布(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具体的分布见图2、8)8、我国湖泊分布特点 (西部以青藏高原较为集中,多为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东部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都是淡水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最小的淡水湖是巢湖9、完成P26的活动题七、课堂练习:选择题: 1、四大洋中,没有我国河流注入的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 A、鸭绿江 B、谰沧江 C、额尔齐斯河 D、雅鲁藏布江3、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4、干流形状呈“几”字形的大河是 ( ) A、长江 B、黄河 C、辽河 D、淮河 5、长江注入的海域是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河流的是 (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 7、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京杭运河 D、淠史杭运河 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做练习册和相关内容的地理填充图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第二课时)使用时间:第 周 编写:张金连教学目的:1、黄河的支流及其主要水电站的分布2、黄河给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教学重点:黄河的支流及其主要水电站的分布教学难点:黄河给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上节课河流和湖泊的有关内容2、新课引入: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和流经的地形区2、了解黄河给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三、出示自学指导1、了解黄河的源头及流入的海洋2、了解黄河的长度及面积人们称其为“母亲河”3、了解黄河的支流及主要水电站分布4、了解黄河给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5、完成P28活动题及P30活动题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六、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了解黄河的源头及流入的海洋 (黄河源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流入渤海海湾,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2、了解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和注入的海洋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3、了解黄河的支流及主要水电站分布 (见图2、15,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第二阶梯,穿过高原和山地,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口是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口是桃花峪4、了解黄河给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黄河河道呈一个巨大的“几”字型,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河床高出地面数米,形成了“地上河”,具体的见课本29页;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主要措施是:做好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5、完成P28活动题及P30活动题七、课堂练习: 选择题: 1、划分黄河上中游的城市是 ( ) A、河口 B、桃花峪 C、开封 D、兰州2、划分黄河中下游的城市是 ( ) A、河口 B、桃花峪 C、开封 D、兰州3、能把黄河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的水电站是 ( ) A、小浪底 B、三门峡 C、龙羊峡 D、青铜峡4、黄河下游流域狭窄,没有支流的原因是 ( ) A、降水量少 B、水流缓慢 C、地势低平 D、形成地上河5、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 A、治沙 B、治水 C、修筑堤坝 D、加固大堤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做练习册和相关内容的地理填充图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三课时) 使用时间:第 周 编写:张金连教学目的: 1、长江的水能资源及开发利用2、了解长江水灾的成因教学重点:长江的水能资源及开发利用教学难点:了解长江水灾的成因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支流最多的河流——长江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2、了解长江的水系资源及开发利用3、了解长江水灾的成因三、出示自学指导1、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长度、流域面积、发源地、出口等)2、了解长江经过的地区3、了解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4、了解长江的水能资源及开发利用5、了解长江给人们带来的灾害及其原因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五、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六、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1、长江的基本情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向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长度居世界第三,流量居世界第三,是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是亚洲的第一大河2、长江流径的地区 (青海省 四川省 西藏自治区 重庆市 云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江西省 安徽省 江苏省 上海市)3、长江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4、长江的分界口 (长江分为三段:从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到入海口为下游。

      5、长江的水能资源及开发利用 (长江的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水蕴藏量的4﹪,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长江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建成了二滩 龚嘴 葛洲坝 三峡等水利枢纽)七、课堂练习选择题:1、长江注入的海洋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2、黄河和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海、西藏 B、青海、四川C、湖北、河南 D、山东、河南3、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巫山 ②四川盆地 ③横断山脉 ④青藏高原 ⑤长江中下游平原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②③①⑤ D、④③②①⑤4、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都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下游河段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做练习册和地理填充图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使用时间:第 周 编写:张金连教学重点:知道资源的有限,加深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教学难点: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间的矛盾,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课题(师)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国,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国家的资源概况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2、知道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3、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间的矛盾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自然资源自述1、了解各种资源的利用(完成943活动题)2、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3、完成P45活动题(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间的矛盾2、完成P45——P46活动题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视六、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我国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有限2、我国的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间的矛盾七、课堂练习:1、自然资源是指 ( )A、地球上所有的物质和能量B、人类广泛使用的物质和能量C、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D、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2、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铁矿 B、草地 C、纸张 D、阳光3、以下各组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草地 B、森林、石油 C、太阳能、煤矿 D、金矿、银矿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