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90后群体调查:不甘于平庸期待剧变.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5236582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90后群体调查:不甘于平庸期待剧变来源:南都周刊2010年08月04日09:26我来说两句(7)复制链接 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每个年代的年轻人,都认为自己将是变革的一代但总是会有某 些特定年代的人更富有变革的心态,他们的行为观念对社会带来的改 变更大90后,无疑正是这样一个群体摩根士丹利15岁的中学实习生马修-罗布森三页纸的报告发表 后,一时吸引无数基金经理、公司总裁的关注,人们认为,这份分析 90后消费行为的报告正在影响全球万亿级资金的去向90后不仅仅 是一个新代际名词,它更是一股新兴势力,引爆未来社会的变革李 宁品牌把新代际视作“新一代创造者”,因为他们将推动着这个时代 的变化和发展如今,90后已经粉墨登场,透过简单的标签去深入他们,这是 我们而对未来社会变革应该作的一次尝试毕竟他们是改变的一代世界终归是他们的“别老拿我和别人比较,不是我喜欢标新立异,我只是对一成不 变不敢荀同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 "90后这个 群体的复杂性引来诸多争议,90后有着他们的宣言社会的宽容度 将为90后的成功和多样化选择提供土壤,毕竟这是个什么都可以的 时代文吴吾三90年代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年代,尤其在中国,各种从未想 象过的事物竞相涌现。

      在这个十年的伊始,上海浦东有了证券交易所, 深圳罗湖有了麦当劳,人们穿行的步伐越来越显得紧凑出生在此后的婴儿们,无疑活在变化的时代中90后没有关于 过去儿十年改革和变动的苦痛记忆,却经历着这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 长,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等90后的婴儿懂事后,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的丰盈互联网 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方式的同时,改变了他们的成长历程纽 约的少年和北京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发现他们的经历是相似的,然后他 们通过各种符号交流着,毫无障碍地球变小已经不能让我们惊讶不 已,在当今世界,我们对FI新月异的突破已经习以为常,只有90后 一直在让长辈们瞠目结舌——伪娘、PS自拍照、火星文、脑残…… 网络上流行的新词一次次被90后刷新除了诸多带有负面色彩的形容词之外,他们自信、独立、有主见, 忠实地面对自己的欲望,对自己的未来更有规划根据《2005年全 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出生于1990年后的人口为2. 64 亿,而当中,在校生约有1亿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逐步迈入18岁 成人的行列,他们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进入社会,甚至已经小有成 绩如同他们的前辈,90后在他们的青春期急于得到社会的关注和 承认,期望以群体亮相的方式宣告他们已经长大。

      面对这个群体的复杂性,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为这 群年轻人冠名为了方便称呼,我们只好笼统地在他们那充满奇思妙 想的脑袋上贴上一个“90后”的小标签对此,他们好像倒不太在 乎,反正世界总归是他们的未来,从来都是让年轻人着迷,让年长 者畏惧更“懂事”的90后父母1977年,张育航上小学五年级,他在绿色塑料皮的小本子上写 道:2月20 Ro今天,爸爸给我借来《草原的早晨》这本长篇小说 其中一段最使我感动,为了宣传,两名技术员不顾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坐在几十米高的铁炉上,把宣传标语挂在了炉上他们这种不怕牺牲 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比如我有时不会做算术,就产生畏难情绪,所以 我•定要学好社会主义文化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贡献一份 立(力)量2009年,张育航的儿子张达星上初二,他在自己的空间博客上 转贴了自己欣赏的儿句话: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青春就像卫生 纸,看着挺多的,用着用着就不够了张育航虽然不解儿子所推崇的所谓“人生教条”,但比起自己年 轻的时候,他也觉得儿子的确更有想法张育航认为,身为90后父母的60后,是更宽容的一代比如 我,没有下乡的知青经历,乂赶上恢复高考,上了大学,当了公务员。

      没什么大起大落的经历,牢骚自然少,无论在单位还是在朋友面前, 我们都比较务实,而不是像我们的哥哥姐姐那样,忆苦思甜,喜欢空 谈60年代出生的父母们,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文革”已快结 束,到上大学的时候,改革开放开始他们的青年时期也正是在这样 的社会变革中度过的,因而对子女FI后的教育更自由开放,过去那种 绝对服从的教育观念被竞争、消费等符合市场经济的教育法则所取 代相较于前人,他们更看重个体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不再是唯一 的神话1988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第四代人》,可以视为一部60后的 总结之书作者认为,随着高考恢复、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市场经济观 念的盛行,60后的价值观是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负责这一 点也充分折射在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是“放养”而非“圈 养”26岁的林近是80后,事业正直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月有大半 时间在各地出差好不容易回家,母亲总是唠叨,希望他能换个简单 的工作,哪怕每个月赚少一点也行小时候你鼓励我要做大事,出 人头地的想法哪里去了?”“那是我不懂事母亲竟然回了这么一句80后成长时期,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看到上大学几乎是改变命 运的唯一途径,因而孩童们自然承担起重压。

      可到了 90年代,经商、 出国等等社会上升途径不一而足,张育航这样的父母,自然更“懂 事”——懂得尊重儿女的价值观,懂得“放养"在孩子自由天性发展 中的重要性活”在网上的一代在网上搜索“90后”,百度提示“是不是要搜索90后贱女 孩?,,包包和阿紫,两个出生于1990年的挛生姐妹,言词大胆,自 称“90后贱女孩”,在腾讯上的博客,一个月的点击量就有1900 万我们不希望人家说什么幼稚啊天真什么的这不光是90后, 在你们还没长大的时候都会这么想吧? ”包包和阿紫这样回答但她 们在博客里也说了,“我将我的90后宣言进行到底,等着吧!各位 被社会腐蚀的60、70、80后们!”包包、阿紫是典型的90后网络红人:通过出位言行从网络蹿红, 以网络为平台聚集一群粉丝,然后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宣传包装,试图 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比起前辈们,90后在使用网络上有天然的优势 1997年是中国互联网进入中国家庭的开端,即使每分钟只有儿十字 节的上网速度,也能让工薪阶层的父母们咬牙掏出将近…万元,为孩 子购置能上网的设备大家都清楚地意识到,未来使用电脑将是一门 基本的生存技能,只是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网络在90后的成长过程 中如影随形,如今儿乎已经成为了他们快乐的来源。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2009年11月下旬随机抽取上海2425名 1990—1999年间出生的中小学生调查在0 — 10分的快乐度评分中, “90后”在家里的快乐度为7.8,在学校的快乐度为7.6,在社区的 快乐度为7.2,其中最快乐的时候是“上网时”,快乐度达到8.0而随着年龄的增长,“90后”在不同生活场所中的快乐感变化 趋势不同总体来看,学校快乐感随年级升高逐渐下降,上网快乐感 随年级升高整体逐渐上升如此看来,虚拟生活大有取代现实生活的 趋势19岁的大学生王中宇早已习惯于每日抱着电脑穿行于课室和校 园之中,他完全肯定网络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社会认为我 们希望与众不同,个性十足,希望像个坏孩子一样却充满创造力这 不就是网络的特质吗?"他还说:“我们确实不想那么平庸,不喜欢老一套的习俗,尤其 在中国,我们认为更需要剧烈的改变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 平台,虽然像火星文、脑残等出现在网络上的90后发明备受争议, 但我更希望成年人看到的是我们的活力和创造力反叛的坏孩子?在名为“中国安静”的博客上曾贴出一篇文章,叫做《90后坏 行为系列》,是由一个青少年展示的关于性的内容,其大胆程度令人 震惊。

      博客里还说道:90后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疯癫,行为不当,神 经,并且过早发生性行为在父母师长看来,90后的早熟是一个潜伏的危险信号许多90 后少年的签名往往是一些极其伤感的话,例如那句著名的“世界 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 你” o长辈看到了难免担忧孩子被早恋困扰,但这些少年依然是该念 书念书,该玩乐玩乐,伤春悲秋被伪装成一种时髦,继而成为同龄人 之间的谈资当少年们哀叹青春消逝之时,其实衰老还没有在他们的人生舞台 上登场你会看到一个90后女孩很坚定且哀伤地拒绝了一个87年男 孩的求爱,理由是“你已经是个大叔了”,这像极了幼儿口寸期过家家 扮演的成人角色年少时,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掌握着爱情、家庭、婚 姻甚至人生的真谛,并时刻预备着就此发表一•番“我是过来人”的感 慨渴望着尽快体验到成人的生活经历,用伤春悲秋来掩盖自己的社 会经验缺乏,这其实是迫不及待长大的另一种表现除了依然被当成孩子,在90后身上恐怕多了一个“坏”的标签 这是时代所特有的评价,正如70后的扳逆,80后的娇气脑残、非 主流、校园暴力、炫富,再用“垮掉的一代”形容90后似乎已不合 时宜,他们“比垮更垮”。

      把父母20岁以后干的事都干得差不多了,除了不挣钱〃“喜 欢在网络上秀自己,包括贱的方面“拜金,追求物质享受道 德底线越来越低"在“你如何看待90后〃的一个网络调查中,逾半数网友对90 后给出了上述负面的“评价”o "90后刚刚兴起,就抨击90后,这 样是不对的被媒体报道多了,包包和阿紫说:“正如一个同龄人 说的,希望社会给我们灭火器,而不是助燃器"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否定他们的表现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 长杨雄表示,“他们的反叛是生活上的反叛,小节的反叛,他们的审 美趣味也更中性化,生活方式更模糊,道德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晰杨雄认为90后的特质“谈不上坏",“由于父母给他们的东西 满足度比较高,他们没有理由反叛,他们不需要反叛就可以获得很 多但这不代表90后惟命是从18岁的少女导演艾水水,拍过三部电影,她还要把自己的电影 再一次送到国际影展;1990年出生的小洁现在深圳当模特,但她深 知这是青春饭,业余学习英语,兼职训练师;小纯,16岁的新疆女 孩,号称淘宝年纪最小的网店掌柜,现在是韩国…家彩色隐形眼镜的 代理商,“我以后想当律师,开律师事务所,如果考不上就自己做生 意在小纯看来,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方便将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90后对自己的人生早有规划,社会现实让他们很早就明白应该 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东西他们认为社会是 在要求他们成为更加工具的人、更加务实的人他们更像是在过游戏中的人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 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社会的宽容度以及将来高考制度的改革, 肯定要打破应试教育体制,这将为90后的成功和多样化选择提供土 壤,这是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90后标签解读给任何一个群体贴上标签试图以此去了解他们,都是简单化且不 可能的,尤其是90后,我们只能“小心翼翼”选取儿个他们明显的 特色,姑且称之为“标签"o年轻是最正确不过的事情,他们可以像 任何一代年轻人曾经那样的叛逆、勇敢、自信、无所畏惧,以及相信 一切美好;但他们乂比以往任何一代更有创造力、更快速、更特立独 行当新鲜变成陈腐,那它剩下的唯- •意义就在于被打破在更宽容 的社会和更繁杂的信息里,90后用他们的形象、观点和生活方式告 诉这个世界:创新者来了小众范儿(非主流)一提起90后,许多成年人马上联想到“非主流”的形象:烟熏 妆、歌特式发型、肥大衣服……可和走在时尚前沿的90后达人聊, 他们早就玩腻了 “非主流”,“复古才是潮!”无论是复古还是先锋, 你总是能在人群里一眼辨认出他们。

      不想淹没在茫茫人海,总希望引人注目,这是大部分90后的心 态或者我们可以再扩大“非主流”的涵盖范围,只要相对于主流而 言的另类,就是90后所追求的“辨识度”比如说,在普及的 今天,如果你腰间还别着个BP机,在大街上一响,众人纷纷回头, 这就是非主流非主流音乐、非主流艺术、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