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求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1).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45754395
  • 上传时间:2023-0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求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不过,“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有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理解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仅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最后,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增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例6教学后,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加深理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