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书30年变脸记.doc
2页 教科书教科书 3030 年变脸记年变脸记 67 家出版社出版的 175 套教科书,学校可以随便挑 选适合自己的 这在 30 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拥有一本教科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些学生参加文革后的首次高考, 即因为没有合适的教科书而落榜 文革结束后,国家专门组织了一个庞大的班子重新 编写教科书如今,在中国古代史中,孔子成为了大思想 家和大教育家30 年中,教科书几经嬗变,如今正进入 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1986 年, 《义务教育法》颁布,随之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人教社开始编写酝酿已久的 “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希望编写一套难度适中,适用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新 教科书这套书的显著特点是从 32 开的小本变成了 16 开的大本,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插图,生物、历史、地 理等科目采用了彩色或双色印刷,看着就漂亮了许多 2000 年春天,江泽民特地调阅了人教社出版的中学历史、地理教科书随后,他指示全国省部级以上领 导干部人手一套,加强史地知识的学习这让人教社编辑们欣慰和兴奋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标准系列实验教科书的逐步推广,2003 年之后,这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教科书淡 出历史舞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0 年前,光明日报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以及由此引发的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为推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清除了思想障碍三十年光阴,在岁月的记忆中或只是弹指 一挥间,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所发生的变化却是 翻天覆地、沧海桑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归 结为一句话,就是生产力的大发展中国人在三 十年里完成了西方国家以往需要一百年时间才 能实现的经济飞跃,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对 “生产力标准”的检验同时也检验了“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口号的提 出,在改写中国历史走向过程中,堪称至为关键 的一笔;在思想理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尽管出自一 篇评论员文章,但它的真正来源则是对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及中国人民革命 实践的结晶,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理 论观点不论是改革开放事业由“摸着石头过河” 走向“深水区”的今天,还是社会主义事业在今后 的每一个进程中,我们都必须永远坚持这一标准。
汾阳中学初三年级组汾阳中学初三年级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 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到今天,我国已 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革 开放 30 年来的法治建设,对国人的生 活方式进一步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权利成为社会基本话题,个 人主体性地位提升 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集体,拒绝 正式承认个人的主体性传统社会的 礼治秩序,本质上是主张取消个性、 主体性、否认个人独立利益的,个人 只能按照一定的“名分”来履行责任 义务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进行的劳动 人事体制改革,是要实现人由“单位 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目标这一 “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我国经济 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社会发展 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意味着个人 自由的增加和社会结构的优化 “私人空间”概念已经形成, 并得到法律保护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由“动物人” 向“社会人”转变,而社会人也在不 断“更新” ,促进人和社会的现代化1、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人格尊严等成为法律保护的内容它努力使个人权利足以对抗国家 和社会权力,进而使得个人可以和社会、国家保 持关系平衡与协调人格尊严包括尊重自己的人 格、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社会的人格其中, 肖像权、名称权是对人格外在的“形式”保护; 隐私权、商业秘密是对人格的“内在”和“内容” 保护;环境保护则是对人格权生存空间和伸展空 间的保护。
2、现代社会使得人际交往又有了新的“分寸 感” 法律赋予个人和企业以“私有领空” ,国家 权力不予干涉这极大地拓宽了个人的生存范围, 使得个人自由的空间更加宽广而在过去很长一 段时间里,社会并不注意对这些领域的保护,诸 如通讯自由、个人选择等容易受到干涉乃至侵犯 家长是否可以私自拆开子女的信件的争论,关注 和探讨的就是这一话题 此外,在传统社会中法律主要强调国家利益, 法律不仅仅要管行为,还要管“思想” 这些规定 和情形,在改革开放 30 年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已 逐渐得到修改、调整和完善 “亲密无间”可能更 多只是文学意义上的一种表达,现代法治社会却 不得不将其“淘汰出局” 法律规范和调整的关系 希望是“亲密有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3030 年教育改革关键词年教育改革关键词“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1977 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 是教育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从恢复高考这一标志性事件至今,中国教育事业 经历了从恢复到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一系列巨变 恢复高考恢复高考 从 1977 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至今已 30 余年。
对千百万高考经历者来说,它成为千百万人命运的 转折点,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符号 尊师重教尊师重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以及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形成尊师重教、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社会各界特别是各地教师多次提议,建议设立专门的“教师节” 教师节 的重新恢复和确定,成为尊师重教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高校扩招高校扩招 1999 年,根据“扩大招生,提高学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高考 的门槛一夜之间大大变低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免费免费”” 2008 年 9 月 1 日,是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因为从此刻开始,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 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概念,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以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 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改革开放 30 年法治建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