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及锻炼方法1.docx
6页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及锻炼方法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表现 锻炼方法【abstrac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mainly because all parts of the disc (nucleus pulposus, fibrous ring and cartilage plate), especially the nucleus pulposus, have degenerative changes to varying degrees,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s. The rupture of the fibrous ring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in which the nucleus pulposus protrudes (or protrudes) from the rupture to the rear or the spinal canal, resulting in stimulation or compression of adjacent spinal nerve roots, resulting in pain in the waist, numbness in one lower extremity or in both lower limbs, A series of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pa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the lumbar 4-5, lumbar 5-sacral 1 incidence of the highest, about 95.【Key word】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腰痛对于人们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经调查表明在工业化国家中,53%的轻体力劳动者和64%的重体力劳动者有过明显的腰痛病史。
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未能摆脱腰痛的困扰人类关于腰腿痛的记载已有几千年,在圣经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都可见到对于腰痛的描述但是直到1934年,经科学解释,认为椎间盘髓核的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是导致腰腿痛的病因最初人们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但随后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进入了所谓的“椎间盘王朝”时代在那个时代,腰椎间盘突出症甚至已成为坐骨神经痛或腰腿痛的同义词,错误地认为所有的腰腿痛都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但遗憾的是,对于腰痛,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到治疗,都存在众多的争议和待明确的问题但是随着腰椎手术治疗数量的不断增加,手术失败的例数也在增加,以至于出现了一个新的疾病症候群——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通过对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原因的分析,人们发现排列在第一位的是诊断错误,第二位的是不恰当的手术病人选择,也就是说对不适宜手术的病人选择了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腰腿痛或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已成为普通的常识被医生和广大市民所认识,但它不是引起腰腿痛的唯一原因在成年人中,80%的人都曾经历过明显的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腰腿痛,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仅为1%CT或MRI检查发现正常人群中约1/3有椎间盘突出,但无任何临床表现,而明确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中的1/3腰痛的原因并非是椎间盘突出。
把腰腿痛等同于腰椎间盘突出,把腰椎间盘突出等同于手术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错误概念在国内,脊柱外科的业内专家们也普遍认为该病被诊断扩大化、手术治疗扩大化,这也是许多病人治疗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即便是符合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都存在一定的失败率通过研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把治疗的失败率减少到最低是我们临床医生不懈努力的目标,因此对于腰腿痛的诊断不可以仅仅局限于椎间盘突出,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扩大腰腿痛诊断的内涵和层次,使腰腿痛的诊断更加细化和精确1. 症状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2.下肢放射痛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三:①破裂的椎间盘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及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根发生化学性炎症;②突出的髓核压迫或牵张已有炎症的神经根,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水肿,使得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③受压的神经根缺血。
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关连,互为加重因素3.马尾神经症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二)体征1.一般体征(1)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2)腰部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3)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2.特殊体征(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在阳性病人中,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屈曲患侧踝关节,再次诱发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有时因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可牵拉硬脊膜诱发患侧坐骨神经产生放射痛2)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锻炼方法:方法一、半俯卧撑 准备姿势:俯卧位,双手置于肩部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动作要领:以两髋部为支点,双上肢逐渐用力撑起身体上部,使腰脊柱后伸待双臂完全伸直后略停片刻,然后松臂撤力,使身体回落,恢复至准备姿势 功效:缓解腰部肌群紧张,改善腰椎生理曲度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后脱位、平腰畸形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骶髂关节前脱位、腰椎滑脱、腰痛较剧者禁用方法二、弓虫伸腰 准备姿势:俯卧屈膝位,两臂前伸,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动作要领:两臂沿床面后移,肘关节屈曲,以肘膝部为支点,肩髋部为轴,支撑起身体,同时屈膝屈髋至极限,使臀部后坐,腰部后弓略停片刻后,使身体重心前移,腰部向下,双肘臂沿床面前移,使脊柱从腰到背、颈依次伸展,身体回落恢复预备姿势。
功效:调整脊柱的屈伸活动,恢复生理弯曲,放松背腰部肌肉,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肩、肘、髋、膝关节的活动度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关节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滑脱、椎弓根骨折、腰痛剧烈者禁用方法三、直腿抬高 准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全身放松 动作要领:单侧下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缓缓抬起,当抬高至最大限度时,稳定片刻,然后缓慢下落,恢复至准备姿势可单侧肢体操作,也可双侧交替操作 功效:缓解腰痛,减轻下肢麻木,恢复腰肌及下肢力量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骶髂关节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伤、腰椎滑膜嵌顿者慎用方法四、垫拳摆髋 准备姿势:仰卧位,屈膝屈髋,两腿并拢双足掌着于床面,双手握拳置于腰部脊柱两侧(拳背朝上,示指、中指、无名指掌指关节背侧与腰部竖脊肌外缘相接触) 动作要领:双下肢主动发力进行左右摆动,使垫于腰部两侧的双拳对腰部及局部穴位形成局部性按压刺激,在摆动的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上下移动双拳,调整刺激的部位。
本法也可单侧使用 功效:缓解腰部板结症状,减轻腰部疼痛,调整腰骶部小关节紊乱等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骶髂关节后错位、腰肌劳损、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注意事项:腰椎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伤者禁用方法五、运髋舒腰 准备姿势:仰卧位,一侧上肢屈肘抬肩将小臂置于枕后部,另一侧手臂伸直,双下肢伸直放松 动作要领:将置于头后同侧的下肢屈髋屈膝,外展外旋髋关节至最大限度时伸髋伸膝,然后再屈髋屈膝并略内旋髋关节,使髋关节得到圆周式运转可两侧交替操作,也可单独一侧操作 功效: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增加同侧腰部肌肉力量,恢复肌肉外平衡,改善下腰痛症状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臀上皮神经炎等病症 注意事项:髋关节疼痛较剧、急性腰扭伤、髋关节脱位、髂胫束损伤者慎用方法六、侧方击拳 准备姿势:仰卧位(以向左方击拳为例),左上肢伸直置于体侧,左下肢伸直放松,右上肢屈肘握拳,右下肢屈髋屈膝,足掌置于床面 动作要领:右拳经体侧向身体的左侧击出,击拳的同时要带动身体向左侧扭转,右足则踏床助力,当拳势击尽,略停片刻,然后身体右转,顺势收回击出的右拳,恢复预备姿势。
右侧同之 功效: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腰部肌群紧张,增加腰椎活动度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椎滑膜嵌顿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急性腰扭伤等禁用方法七、撑体震腰准备姿势:仰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双下肢屈髋屈膝,足掌置于床面 动作要领:双手臂微用力上撑,使腰臀部离开床面3~125px,略停片刻,放松腰臀部,使其自然落于床面,以震荡腰部 功效:松解粘连,调节脊柱小关节紊乱,缓解下腰部麻木症状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病症 注意事项:腰椎结核、肿瘤,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者禁用方法八、飞燕点水 准备姿势:俯卧位,两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伸直 动作要领:以腹部为支撑点,双下肢尽力后伸的同时,头与身体上半部尽力上抬,像燕子点水一样,俗称“两头翘”本动作可反复操作数次因难度较大,应酌情练习 功效: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减少腰背部肌肉、韧带、小关节、椎间盘等受力,恢复腰部前后软组织协调平衡 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