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课件.ppt
49页《《田径规则与裁判法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要点解析 一、大型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 一、大型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 二、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与基层田径比赛 二、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与基层田径比赛裁判工作人员设置的区别裁判工作人员设置的区别 三、总裁判长赛前组织的有关会议 三、总裁判长赛前组织的有关会议 四、基层田径比赛与大型国际国内田径比赛 四、基层田径比赛与大型国际国内田径比赛在规则执行上的主要区别*在规则执行上的主要区别* 五、 五、20062006田径竞赛规则的主要变化举例*田径竞赛规则的主要变化举例* 六、田径规则和裁判法重难点解析* 六、田径规则和裁判法重难点解析* 七、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方法 七、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方法提纲:提纲:一、大型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一、大型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 1 1、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运用于比赛的裁判工作、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运用于比赛的裁判工作 2 2、裁判员分工较细、专业性强、裁判员分工较细、专业性强 3 3、裁判员、裁判员 ““大兵团协作大兵团协作”” 4 4、设置技术代表和技术官员、设置技术代表和技术官员, ,严格按照国际田径竞严格按照国际田径竞赛手册执行赛手册执行 5 5、以信号指挥运动员比赛、以信号指挥运动员比赛 6、规范化的记录符号6、规范化的记录符号 二、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官员、裁判工作人员的设置(一)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一)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 1 1、官员设置、官员设置 组织代表;技术代表;医务代表;国际技术官员;国际竞走裁判员;国际公路赛丈量员;国际发令员;国际终点摄像裁判员;仲裁组。
2、工作人员设置 (1)行政管理官员:竞赛主任;赛事主管;技术主管;赛场展示主管 (2)裁判人员设置 ① 裁判长:径赛裁判长、田赛裁判长、全能裁判长、外场裁判长、 检录裁判长 ② 裁判员:若干 ③其他工作人员:若干(二)大型田径比赛中工作人员设置的中国(二)大型田径比赛中工作人员设置的中国特色特色 1、设置“总裁判长”,行使“赛事主管”的职责; 2、设置“场地器材组组长”,行使“技术主管”的职责; 3、设立“赛后控制中心”,在总裁判长领导下对结束比赛的运动员进行管理,协助组织发奖、兴奋剂检查站和新闻中心的工作三)基层田径比赛 基层田径运动会,通常不设置官员和行政管理官员,只设置裁判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方面,通常设置几个行政管理组,比如:竞赛组、宣传组、场地器材组、医务组等 三、总裁判长赛前组织的有关会议三、总裁判长赛前组织的有关会议(一)主裁判会议 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1、运动会特点介绍;2、运动会报名情况通报;3、裁判队伍的组成及分组;4、编排特点;5、主裁判的分工与职责;6、裁判方法及要求;7、明确规则及规程要求;8、实习要求;9、场地器材检查要求;10、裁判进出场及纪律要求;11、各裁判组和技术官员的协调与配合要求;12、落实岗位责任制等。
(二)裁判员会议(二)裁判员会议 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1、主裁判会议的有关内容;2、如何与主裁判配合及提出服从主裁判和裁判长安排的要求;3、明确裁判员自己的分工和职责等(三)技术会议(三)技术会议 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1 1、运动会特点介绍;、运动会特点介绍;2 2、、运动员报名情况通报;运动员报名情况通报;3 3、场地器材及要求;、场地器材及要求;4 4、裁判员队伍、裁判员队伍及安排;及安排;5 5、编排情况及特点介绍;、编排情况及特点介绍;6 6、仲裁要求简介;、仲裁要求简介;7 7、技、技术要求:(术要求:(1 1)检录时间、地点几要求;()检录时间、地点几要求;(2 2)服装、号码及)服装、号码及钉鞋要求;(钉鞋要求;(3 3)接力比赛要求;()接力比赛要求;(4 4)执行规则要求;()执行规则要求;(5 5))竞赛办法;(竞赛办法;(6 6)录取办法;()录取办法;(7 7)高度项目的起跳高度及升)高度项目的起跳高度及升高计划;(高计划;(8 8)远度项目的起跳板距;()远度项目的起跳板距;(9 9)请假要求;)请假要求;((1010)赛场纪律要求;()赛场纪律要求;(1111)参赛运动员资格的确认;)参赛运动员资格的确认;((1212)就有关问题征求意见,作出统一决定。
就有关问题征求意见,作出统一决定四、基层田径比赛与大型国际国内田四、基层田径比赛与大型国际国内田径比赛在规则执行上的主要区别径比赛在规则执行上的主要区别(一)径赛项目(一)径赛项目1 1、在赛次安排上、在赛次安排上 基层田径比赛,短距离项目通常只安排预赛、决赛两个赛次,中长距离项目基层田径比赛,短距离项目通常只安排预赛、决赛两个赛次,中长距离项目通常只安排一次性决赛;而大型田径比赛,则应根据各项目的参赛人数安排规定的通常只安排一次性决赛;而大型田径比赛,则应根据各项目的参赛人数安排规定的预、次、复、决预、次、复、决4 4个赛次如:个赛次如: ((1 1)短跨项目:)短跨项目:9 9——2424人,须安排预、决赛人,须安排预、决赛2 2个赛次;个赛次;2525——3232人,须安排预、复、人,须安排预、复、决赛决赛3 3个赛次;个赛次;3333人以上,须安排预、次、复、决人以上,须安排预、次、复、决4 4个赛次 ((2 2))800800和和4 4××100100、、4 4××400400::9 9——2424人(队)以下,须安排预、决赛人(队)以下,须安排预、决赛2 2个赛次;个赛次;2525——6464人(队),须安排预、复、决赛人(队),须安排预、复、决赛3 3个赛次;个赛次;6565人(队)以上,须安排预、次、人(队)以上,须安排预、次、复、决复、决4 4个赛次。
个赛次 ((3 3))15001500::1616——2424人,须安排预、决赛人,须安排预、决赛2 2个赛次;个赛次;2525人以上,须安排预、复、人以上,须安排预、复、决赛决赛3 3个赛次 ((4 4))300300和和300300障:障:1616——3030人,须安排预、决赛人,须安排预、决赛2 2个赛次;个赛次;3131人以上,须安排预、人以上,须安排预、复、决赛复、决赛3 3个赛次 ((5 5))50005000::2020——3838人,须安排预、决赛人,须安排预、决赛2 2个赛次;个赛次;3939人以上,须安排预、复、人以上,须安排预、复、决赛决赛3 3个赛次 ((6 6))1000010000::2828人以上,须安排预、决赛人以上,须安排预、决赛2 2个赛次2 2、在每一个赛次的录取上、在每一个赛次的录取上 基层田径比赛,通常是直接按基层田径比赛,通常是直接按““成绩成绩””录取进入下一个赛次;而大录取进入下一个赛次;而大型田径比赛,则是按型田径比赛,则是按““名次+成绩名次+成绩””的原则录取进入下一个赛次,而且规的原则录取进入下一个赛次,而且规则上还明确规定了每一个赛次则上还明确规定了每一个赛次““按名次录取多少名,再按成绩录取多少人按名次录取多少名,再按成绩录取多少人””的要求。
的要求 其录取顺序为:最快的第其录取顺序为:最快的第1 1名,次快的第名,次快的第1 1名,第三快的第名,第三快的第1 1名,等;名,等;最快的第最快的第2 2名,次快的第名,次快的第2 2名,第三快的第名,第三快的第2 2名,等名,等…………;按成绩录取的最快;按成绩录取的最快者,按成绩录取的次快者,按成绩录取的第三快者,等者,按成绩录取的次快者,按成绩录取的第三快者,等………… 然后将运动员按排列的序号,依照然后将运动员按排列的序号,依照““蛇行分布蛇行分布””的方法编入各组的方法编入各组 案例:有案例:有4040人参加人参加100100米的比赛,如何进米的比赛,如何进行编排分组与录取?行编排分组与录取? 分析:分析:4040人参加人参加100100米比赛,根据规则规定应举行预、次、米比赛,根据规则规定应举行预、次、复、决复、决4 4个赛次,(个赛次,(1 1)预赛()预赛(5 5组)组)→→次赛,应录取次赛,应录取2424人,其中人,其中每组按名次录取前每组按名次录取前4 4名,再按成绩录取名,再按成绩录取4 4人;(人;(2 2)次赛()次赛(3 3组)组)→→复赛,应录取复赛,应录取1616人,其中每组按名次录取前人,其中每组按名次录取前4 4名,再按成绩录名,再按成绩录取取4 4人;(人;(3 3)复赛()复赛(2 2组)组)→→决赛,应录取决赛,应录取8 8人,其中每组按名人,其中每组按名次录取前次录取前4 4名名 。
下面我们以“预赛后录取进入次赛”为例 首先是进行录取:最快的第首先是进行录取:最快的第1 1名名A A,次快的第,次快的第1 1名名B B,,…………第五快的第第五快的第1 1名名E E;最快的第;最快的第2 2名名F F,次快的第,次快的第2 2名名G G,,…………第五快的第第五快的第2 2名名J J;最快的第;最快的第3 3名名K K,次,次快的第快的第3 3名名L L,,…………第五快的第第五快的第3 3名名O O;最快的第;最快的第4 4名名P P,次快的第,次快的第4 4名名Q Q,,…………第第五快的第五快的第4 4名名T T;按成绩录取的最快者;按成绩录取的最快者U U,按成绩录取的次快者,按成绩录取的次快者V V,按成绩录取,按成绩录取的第三快者的第三快者W W,按成绩录取的第四快者,按成绩录取的第四快者X X 其次是按其次是按““蛇形蛇形””编排分组:编排分组:1 1组:组:A AF FG GL LM MR RS SX X2 2组:组:B BE EH HK KN NQ QT TW W3 3组:组:C CD DI IJ JO OP PU UV V 第三是抽签排定以上三个组的比赛顺序:假定第三是抽签排定以上三个组的比赛顺序:假定2 2、、1 1、、3 3 第四是抽签排定每个组运动员比赛的道次:排列前第四是抽签排定每个组运动员比赛的道次:排列前4 4名的运动员,抽名的运动员,抽签排定签排定3 3、、4 4、、5 5、、6 6道,排列后道,排列后4 4名的运动员,抽签排定名的运动员,抽签排定1 1、、2 2、、7 7、、8 8道。
道 第五是编印每日秩序册,下发到各队第五是编印每日秩序册,下发到各队3 3、在编排分组上、在编排分组上 基层田径比赛,由于没有运动员的报名成绩,在预赛编排分组上,通常是采取随意抽签的办法,主要考虑“同一单位运动员不在同一组”和尽量考虑“成绩好的运动员在同一组”等因素;而大型田径比赛,运动员必须有报名成绩(凡没报名成绩者,视其最差成绩对待),在预赛编排分组上,根据运动员报名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然后依照“蛇行分布”的方法编入各组,以保证成绩好的运动员分别编排在各个小组 (二)田赛项目(二)田赛项目 1、在赛次上 基层田径比赛的田赛项目,不论人数的多少,通常只安排一个场地进行一次性决赛;而大型田径比赛的田赛项目,如果参赛运动员人数较多,应举行及格赛(及格赛的成绩不能成为正式比赛的成绩,但破纪录应予以承认) 2、在成绩的丈量上 基层田径比赛的投掷项目,通常采用插铁旗的办法,运动员往往没有每一次投掷的成绩,若是采用追逐赛的办法,对于未获得前8名或前6名的运动员连成绩都没有;而大型田径比赛,运动员每一次有效试掷,都要进行成绩的丈量五、五、20062006田径竞赛规则的主要变化田径竞赛规则的主要变化举例举例1 1、关于跑道测量、关于跑道测量 0606规则:规则:400400米及米及400400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为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为1.221.22米米+0.01+0.01米,分道线宽米,分道线宽5 5厘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
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 原规则:原规则:400400米及米及400400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米以下各项径赛,每名运动员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最小为应占有一条分道,分道宽最小为1.221.22米,最大为米,最大为1.251.25米,米,分道线宽分道线宽5 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2 2、关于起跑、关于起跑 0606规则:单项规则:单项————对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对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警告,之后每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均将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警告,之后每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均将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全能资格;全能————如果一名运动员二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如果一名运动员二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根据发令员的判断,在赛资格;根据发令员的判断,在““各就位各就位””或或““预备预备””口令口令发出后,运动员未能在适当时间内执行起跑命令者,也将被发出后,运动员未能在适当时间内执行起跑命令者,也将被认为是起跑犯规(注:当使用了批准的起跑犯规监测仪,发认为是起跑犯规(注:当使用了批准的起跑犯规监测仪,发令员通常以该仪器提供的信息为最终证据)。
令员通常以该仪器提供的信息为最终证据) 原规则:单项原规则:单项————对于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对于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警告,对两次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运动员,应取消其比赛资警告,对两次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运动员,应取消其比赛资格;全能格;全能————0202规则二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规则二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9898规规则三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则三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3 3、关于兼项、关于兼项 0606规则: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或多规则: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或多项田赛,有关裁判长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的比赛项田赛,有关裁判长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的比赛中,或在跳高和撑杆跳高的每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中,或在跳高和撑杆跳高的每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试跳(掷)如果该运动员后来在轮到其试排定的顺序进行试跳(掷)如果该运动员后来在轮到其试跳(掷)时未到,一旦该次试跳(掷)时限已过,将视其该跳(掷)时未到,一旦该次试跳(掷)时限已过,将视其该次试跳(掷)为免跳次试跳(掷)为免跳( (掷掷) )。
在跳高和撑杆跳高的比赛中,当在跳高和撑杆跳高的比赛中,当所有运动员都完成了比赛,但该运动员还没有到场,并且给所有运动员都完成了比赛,但该运动员还没有到场,并且给他的试跳时限已过,裁判长将视其为中退他的试跳时限已过,裁判长将视其为中退 原规则:原规则:9898规则视其该次试跳(掷)为失败;规则视其该次试跳(掷)为失败;0202规则未规则未提及跳高和撑杆跳高所有运动员都完成比赛的情况提及跳高和撑杆跳高所有运动员都完成比赛的情况4 4、关于放弃比赛、关于放弃比赛 关于放弃比赛在大型比赛上要求很严格,如规则规定:关于放弃比赛在大型比赛上要求很严格,如规则规定:如发生下列情况,应取消有关运动员参加该次比赛所有后继如发生下列情况,应取消有关运动员参加该次比赛所有后继项目(包括接力)的参赛资格:(项目(包括接力)的参赛资格:(1 1)经过最后确认某运动员)经过最后确认某运动员将参加某项目比赛,但后来没有参加比赛者;(将参加某项目比赛,但后来没有参加比赛者;(2 2)运动员通)运动员通过预赛或分组赛已取得某项目后继赛次的参赛资格,但未继续过预赛或分组赛已取得某项目后继赛次的参赛资格,但未继续参加比赛者。
参加比赛者 (注:放弃比赛包括不认真参赛)(注:放弃比赛包括不认真参赛) 5 5、关于延误比赛、关于延误比赛 0606规则:运动员无故延误试跳规则:运动员无故延误试跳( (掷掷) )时间,将导致不许其参加该次试跳时间,将导致不许其参加该次试跳( (掷掷) ),并记录为该次试跳,并记录为该次试跳( (掷掷) )失败仍在参赛的仍在参赛的运动员人数运动员人数单单 项项全全 能能跳高跳高撑杆跳高撑杆跳高其他项目其他项目跳高跳高撑杆跳高撑杆跳高其他项目其他项目3 3人以上人以上1 11 11 11 11 11 12 2—3 3人人1.51.52 21 11.51.52 21 11 1人人3 35 52 23 3连续试跳(掷)连续试跳(掷)2 23 32 22 23 32 2各项目比赛的时限(分钟) 98 98规则中,没有区分单项与全能,而且在时限上也稍长,如规则中,没有区分单项与全能,而且在时限上也稍长,如3 3人以上人以上撑杆跳高为撑杆跳高为1.51.5分钟;当分钟;当2 2——3 3人时,跳高为人时,跳高为2 2分钟,撑杆跳高为分钟,撑杆跳高为3 3分钟;分钟;1 1人人时,跳高为时,跳高为5 5分钟,撑杆跳高为分钟,撑杆跳高为6 6分钟等。
分钟等6 6、发令协调员、发令协调员 06规则增设发令协调员,其责职为:(1)安排发令组裁判的责职,指定发令组中最适合该项的裁判担任发令;(2)监督发令组每位成员履行责职;(3)当收到了竞赛主任的有关命令,确认各项有关工作都准备就绪,通知发令员;(4)作为计时设备公司技术人员和裁判之间的通话者;(5)保存所有产生在发令过程中的文件,包括起跑反应时和起跑犯规波型图;(6)确保起跑规则的执行7 7、关于投掷项目扇形落地区的角度、关于投掷项目扇形落地区的角度 0606规则:铅球、链球、铁饼三个项目投掷落地区扇形的角规则:铅球、链球、铁饼三个项目投掷落地区扇形的角度为度为34.9234.92度;标枪落没变,仍然为度;标枪落没变,仍然为2929度 原规则:铅球、链球、铁饼三个项目投掷落地区扇形的角原规则:铅球、链球、铁饼三个项目投掷落地区扇形的角度为度为4040度 B 3 A 3 C C 34. .92°10100.75 根据规则根据规则““在离投掷圈圆心在离投掷圈圆心2020米米处,两条落地区标志线相距处,两条落地区标志线相距1212米,既每米,既每离开圆心离开圆心1 1米,落地区标志线的横距增米,落地区标志线的横距增加加6060厘米厘米”” 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对的这句话,我们可以对34.9234.92度扇形落地区的画法采取以下步度扇形落地区的画法采取以下步骤:骤: 第一步:以第一步:以O O点为圆心画投掷圈,点为圆心画投掷圈,同时画虚线直径并向圈外两边延长画出同时画虚线直径并向圈外两边延长画出至少至少7575厘米的实线;厘米的实线; 第二步:以第二步:以O O点为基准点,向投掷点为基准点,向投掷方向作垂直于直径的虚线段方向作垂直于直径的虚线段OAOA,且,且OAOA等等于于1010米;米; 第三步:以第三步:以A A点为基准点,作平行点为基准点,作平行于直径的虚线,并以于直径的虚线,并以A A点为圆心,以点为圆心,以3 3米米为半径画弧与该虚线分别相交于为半径画弧与该虚线分别相交于B B、、C C两两点;点; 第四步:在投掷圈外连接第四步:在投掷圈外连接OBOB、、OCOC并并延长。
延长8 8、关于田赛项目的试跳(掷)顺序、关于田赛项目的试跳(掷)顺序 0606规则变化:除跳高和撑竿跳高外的其他田赛项目中,(规则变化:除跳高和撑竿跳高外的其他田赛项目中,(1 1)参赛)参赛运动员多于运动员多于8 8人,则每名运动员均有人,则每名运动员均有3 3次试跳(掷)机会,有效成绩最好次试跳(掷)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的前8 8名可再试跳(掷)名可再试跳(掷)3 3次(如出现第八名成绩相等,则按远度成绩相次(如出现第八名成绩相等,则按远度成绩相等的办法处理);(等的办法处理);(2 2)当参赛运动员只有)当参赛运动员只有8 8人或少于人或少于8 8人时,每人均有人时,每人均有6 6次试跳(掷)机会如果前次试跳(掷)机会如果前3 3轮试跳(掷)后有轮试跳(掷)后有1 1人以上没有成绩,那么人以上没有成绩,那么后后3 3轮的试跳(掷)顺序则按他们原来的顺序排在其他有成绩的运动员之轮的试跳(掷)顺序则按他们原来的顺序排在其他有成绩的运动员之前 在以上两种情况中,前在以上两种情况中,前3 3轮试跳(掷)结束后,应对运动员的成绩轮试跳(掷)结束后,应对运动员的成绩排序,第排序,第4 4、、5 5次的试跳(掷)顺序应与前次的试跳(掷)顺序应与前3 3次试跳(掷)的排名相反,最次试跳(掷)的排名相反,最后一轮的试跳(掷)顺序应与前后一轮的试跳(掷)顺序应与前5 5次试跳(掷)后的排名相反。
次试跳(掷)后的排名相反 注:在规则第一条(注:在规则第一条(b b)至()至(d d)的比赛中(即低层次或基层比赛))的比赛中(即低层次或基层比赛),后,后3 3次的试跳(掷)顺序可以按前次的试跳(掷)顺序可以按前3 3次试跳(掷)后的排名相反执行次试跳(掷)后的排名相反执行9 9、关于抗议、关于抗议 ((1 1)所有抗议应首先由运动员本人或其代表向有关裁判长口头)所有抗议应首先由运动员本人或其代表向有关裁判长口头提出为了作出公正裁决,裁判长必要时应考虑任何有效证据,包括大提出为了作出公正裁决,裁判长必要时应考虑任何有效证据,包括大会正式摄像机拍摄的录像或照片,或任何有效的录像证据;裁判长可就会正式摄像机拍摄的录像或照片,或任何有效的录像证据;裁判长可就抗议作出裁决,也可将该问题提交仲裁;对裁判长做出的裁决有向仲裁抗议作出裁决,也可将该问题提交仲裁;对裁判长做出的裁决有向仲裁上诉的权利上诉的权利 ((2 2)在田赛项目中,如果运动员对试跳(掷)失败的判罚立即)在田赛项目中,如果运动员对试跳(掷)失败的判罚立即提出口头抗议,该项目裁判长可以在其权限内下令测量并记录该试跳提出口头抗议,该项目裁判长可以在其权限内下令测量并记录该试跳(掷)的成绩,以便保留所有有关的权利;在径赛项目中,如运动员对(掷)的成绩,以便保留所有有关的权利;在径赛项目中,如运动员对起跑犯规的判罚立即提出口头抗议,径赛裁判长可以让该运动员起跑犯规的判罚立即提出口头抗议,径赛裁判长可以让该运动员““在抗在抗议下议下””比赛,以保留所有有关的权利,比赛,以保留所有有关的权利, 但是,不接受被起跑犯规监测仪监测到起跑犯规的抗议。
但是,不接受被起跑犯规监测仪监测到起跑犯规的抗议 六、田径规则和裁判法重难点解析六、田径规则和裁判法重难点解析(一)关于破纪录问题(一)关于破纪录问题1 1、径赛破纪录、径赛破纪录 径赛破纪录,以径赛破纪录,以““赛次赛次””为准,即同一个赛次有多名运动员打为准,即同一个赛次有多名运动员打破原纪录,该多名运动员均被承认为破纪录,但其中的最好成绩为赛会的破原纪录,该多名运动员均被承认为破纪录,但其中的最好成绩为赛会的最新纪录;后继赛次必须是打破赛会最新纪录才被承认为破纪录最新纪录;后继赛次必须是打破赛会最新纪录才被承认为破纪录 举例:举例:100100米预、次、复、决各赛次米预、次、复、决各赛次2 2、田赛破纪录、田赛破纪录 田赛破纪录,以田赛破纪录,以““轮次轮次””为准,即同一轮次有多名运动员打破原纪为准,即同一轮次有多名运动员打破原纪录,该多名运动员均被承认为破纪录,但其中的最好成绩为赛会的最新纪录,该多名运动员均被承认为破纪录,但其中的最好成绩为赛会的最新纪录;后继轮次必须是打破赛会最新纪录才被承认为破纪录。
录;后继轮次必须是打破赛会最新纪录才被承认为破纪录 举例:远度项目举例:远度项目 (二)关于田径比赛中的成绩相等(二)关于田径比赛中的成绩相等1 1、径赛成绩相等、径赛成绩相等 ((1 1)在任一赛次中,按成绩录取进入下一赛次时如)在任一赛次中,按成绩录取进入下一赛次时如遇运动员成绩相等:遇运动员成绩相等:①①根据有关运动员终点摄像(胶片)根据有关运动员终点摄像(胶片)1/10001/1000秒的实际成绩判定(若使用手计时,则根据判读的秒的实际成绩判定(若使用手计时,则根据判读的1/1001/100秒成绩判定);秒成绩判定);②②若成绩仍相等,则有关运动员均若成绩仍相等,则有关运动员均应进入下一赛次;应进入下一赛次;③③如实际条件不允许,则抽签决定进入如实际条件不允许,则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的人选下一赛次的人选 案例:甲、乙两名运动员案例:甲、乙两名运动员100100米的手计时米的手计时成绩均为成绩均为11.911.9,应如何录取进入下一赛次?,应如何录取进入下一赛次? 注:在录取进入下一赛次时,仍然采用注:在录取进入下一赛次时,仍然采用““三表二表三表二表””原则。
例如:原则例如:分表成绩分表成绩决定成绩决定成绩判读判读1/1001/100秒的决定成绩秒的决定成绩录取录取甲甲第一表第一表11.8311.8311.911.911.8411.84第二表第二表11.8411.84第三表第三表11.8511.85乙乙第一表第一表11.8111.8111.911.911.8311.83√√第二表第二表11.9811.98第三表第三表11.8311.83 (2)决赛中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指在经过了1/1000秒和1/100秒的处理后),有关裁判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绩相等的运动员重赛,如无法安排重赛,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其他名次的运动员成绩相等时,按并列处理 注:在实际比赛中,出现1/1000秒成绩相等的可能性极少,在世界大赛中还未曾经有过并列第一名的情况;基层田径比赛使用手计时,通常先以终点名次的判定为准,若出现终点名次无法判定,则以1/100秒处理,然后执行该条款2 2、田赛高度项目成绩相等、田赛高度项目成绩相等 采用三步走:采用三步走: ((1 1)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上,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上,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2 2)如成绩仍相等,则在包括最后跳过高度在内是全赛中,试)如成绩仍相等,则在包括最后跳过高度在内是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3 3)如成绩仍相等:)如成绩仍相等:①①如涉及第一名时,在造成其成绩相等失如涉及第一名时,在造成其成绩相等失去继续试跳权利的最低最低失败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
如有关运去继续试跳权利的最低最低失败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如有关运动员都跳过或都未跳过而仍不能判定,则横杆应提升或降低:跳高动员都跳过或都未跳过而仍不能判定,则横杆应提升或降低:跳高2 2厘厘米,撑杆跳高为米,撑杆跳高为5 5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只试跳一次,直到分出名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只试跳一次,直到分出名次为止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决定名次的每次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决定名次的每次试跳②②如成绩相等不如成绩相等不涉及第一名时,则运动员的比赛名次并列涉及第一名时,则运动员的比赛名次并列 注:运动员最后的决定成绩,是包括决定名次赛在内的最好成绩;注:运动员最后的决定成绩,是包括决定名次赛在内的最好成绩;决定名次赛若破纪录予以承认决定名次赛若破纪录予以承认案例案例1 1:请判定下列各运动员比赛的名次?:请判定下列各运动员比赛的名次?运运动动员员跳跃高度(跳跃高度(m m))最后最后成绩成绩名名次次1.601.601.651.651.701.701.731.731.761.761.791.791.811.811.831.831.851.85A A××××○○○○○○××○○○○××××○○××××○○--××××××B B----○○○○××××○○--××××××C C××××○○○○○○○○○○××××○○××××××D D-- -- ××××○○××××○○××○○○○××××○○××××××E E------×× ○ ○××○○××××○○×× --××××F F××○○○○○○○○××××○○××××××G G○○○○○○××××--××H H--××××○○○○××××○○○○××○○××××○○××--×××× 运运动动员员跳跃高度(跳跃高度(m m))最后最后成绩成绩名名次次1.601.601.651.651.701.701.731.731.761.761.791.791.811.811.831.831.851.85A A××××○○○○○○××○○○○××××○○××××○○--××××××1.811.811.811.81B B----○○○○××××○○--××××××1.761.76C C××××○○○○○○○○○○××××○○××××××1.791.79D D-- -- ××××○○××××○○××○○○○××××○○××××××1.811.811.811.81E E------×× ○ ○××○○××××○○×× --××××1.791.79F F××○○○○○○○○××××○○××××××1.761.76G G○○○○○○××××--××1.701.708 8H H--××××○○○○××××○○○○××○○××××○○××--××××1.811.811.811.81 首先,我们将运动员的最后成绩进行登载(见下表),其中首先,我们将运动员的最后成绩进行登载(见下表),其中A A、、D D、、H H均为均为1.811.81,,C C、、E E均为均为1.791.79,,B B、、F F均为均为1.761.76,,G G为为1.701.70。
从最后成绩可以看出,从最后成绩可以看出,G G为第为第8 8名,其他运动员名,其他运动员由于成绩相等,我们就只能按照规则的精神来进行判断由于成绩相等,我们就只能按照规则的精神来进行判断 成绩相等,按照规则的 成绩相等,按照规则的““三步曲三步曲””::A A、、D D、、H H三名运动员前两步仍然判断不出三名运动员前两步仍然判断不出来,由于涉及第一名,所以需要进行决名次赛而C、E,B、F不涉及第一名,来,由于涉及第一名,所以需要进行决名次赛而C、E,B、F不涉及第一名,故我们可以先进行判定故我们可以先进行判定运运动动员员跳跃高度(跳跃高度(m m))最后最后成绩成绩名名次次1.601.601.651.651.701.701.731.731.761.761.791.791.811.811.831.831.851.85A A××××○○○○○○××○○○○××××○○××××○○--××××××1.811.811.811.81B B----○○○○××××○○--××××××1.761.766666C C××××○○○○○○○○○○××××○○××××××1.791.794444D D-- -- ××××○○××××○○××○○○○××××○○××××××1.811.811.811.81E E------×× ○ ○××○○××××○○×× --××××1.791.794444F F××○○○○○○○○××××○○××××××1.761.767777G G○○○○○○××××--××H H--××××○○○○××××○○○○××○○××××○○××--××××1.811.811.811.81 运运动动员员跳跃高度(跳跃高度(m m))决名次赛决名次赛最后最后成绩成绩名名次次1.601.601.651.651.701.701.731.731.761.761.791.791.811.811.831.831.851.851.831.831.851.851.81.877A A××××○○○○○○××○○○○××××○○××××○○--××××××××1.811.811.811.813333B B----○○○○××××○○--××××××C C××××○○○○○○○○○○××××○○××××××D D-- -- ××××○○××××○○××○○○○××××○○××××××○○××1.811.811.811.812222E E------×× ○ ○××○○××××○○×× --××××F F××○○○○○○○○××××○○××××××G G○○○○○○××××--××H H--××××○○○○××××○○○○××○○××××○○××--××××○○○○××1.811.811.811.811111 由于涉及第一名,所以 由于涉及第一名,所以A A、、D D、、H H三名运动员需要进行决名次赛。
按规则要求,三名运动员需要进行决名次赛按规则要求,其比赛过程及判定如下表其比赛过程及判定如下表最后,准确填写运动员的成绩和名次最后,准确填写运动员的成绩和名次运运动动员员跳跃高度(跳跃高度(m m))决名次赛决名次赛最后最后成绩成绩名名次次1.601.601.651.651.701.701.731.731.761.761.791.791.811.811.831.831.851.851.831.831.851.851.81.877A A××××○○○○○○××○○○○××××○○××××○○--××××××××1.811.813333B B----○○○○××××○○--××××××1.761.766666C C××××○○○○○○○○○○××××○○××××××1.791.794444D D-- -- ××××○○××××○○××○○○○××××○○××××××○○××1.831.832222E E------×× ○ ○××○○××××○○×× --××××1.791.794444F F××○○○○○○○○××××○○××××××1.761.767777G G○○○○○○××××--××1.701.7088H H--××××○○○○××××○○○○××○○××××○○××--××××○○○○××1.851.851111案例案例2 2:请判定下列各运动员比赛的名次?:请判定下列各运动员比赛的名次?运运动动员员试跳高度试跳高度决名次试跳决名次试跳决定决定成绩成绩名名次次1.651.651.701.701.741.741.781.781.811.811.841.84A A0 0××0 0××0 0××0 0××××××B B××0 0××0 0—××0 0××—××××C C0 00 0××××0 0××0 0××××××D D0 0××××0 0××0 0××0 0××××××E E0 00 00 0××××0 0××××××F F××0 0××××0 00 0××0 0××××—× 分析:分析:6 6名运动员的成绩均为名运动员的成绩均为1.781.78,先看第一步,可以得出,先看第一步,可以得出E E为第为第6 6名;从第二步名;从第二步看出,看出,ABCABC三名运动员全赛的失败次数均为三名运动员全赛的失败次数均为3 3次,而次,而DFDF二名运动员全赛的失败次数均为二名运动员全赛的失败次数均为4 4次,故次,故ABCABC三名运动员名次列前,三名运动员名次列前, DFDF二名运动员名次列后;既然二名运动员名次列后;既然DFDF名次列后,就不名次列后,就不涉及第一名问题,故涉及第一名问题,故DFDF并列第并列第4 4名。
名运运动动员员试跳高度试跳高度决名次试跳决名次试跳决定决定成绩成绩名名次次1.651.651.701.701.741.741.781.781.811.811.841.84A A0 0××0 0××0 0××0 0××××××B B××0 0××0 0—××0 0××—××××C C0 00 0××××0 0××0 0××××××D D0 0××××0 0××0 0××0 0××××××1.781.781.781.784 4 4 4E E0 00 00 0××××0 0××××××1.741.741.741.746 6F F××0 0××××0 00 0××0 0××××—×1.781.781.781.784 4 4 4运运动动员员试跳高度试跳高度决名次试跳决名次试跳决定决定成绩成绩名名次次1.651.651.701.701.741.741.781.781.811.811.841.841.811.811.831.831.811.811.83A A0 0××0 0××0 0××0 0××××××0 × 0 01.831.831.831.831 1 1 1B B××0 0××0 0—××0 0××—×××× 0 × 0 ×1.811.811.811.812 2 2 2C C0 00 0××××0 0××0 0×××××× ×1.781.781.781.783 3 3 3D D0 0××××0 0××0 0××0 0××××××E E0 00 00 0××××0 0××××××F F××0 0××××0 00 0××0 0××××—×由于ABC三名运动员全赛的失败次数均为3次,而且涉及到第一名,因此ABC三名运动员需要进行决名次赛(如下表)。
运运动动员员试跳高度试跳高度决名次试跳决名次试跳决定决定成绩成绩名名次次1.651.651.701.701.741.741.781.781.811.811.841.841.811.811.831.831.811.811.83A A0 0××0 0××0 0××0 0××××××0 × 0 01.831.831.831.831 1 1 1B B××0 0××0 0—××0 0××—×××× 0 × 0 ×1.811.811.811.812 2 2 2C C0 00 0××××0 0××0 0×××××× ×1.781.781.781.783 3 3 3D D0 0××××0 0××0 0××0 0××××××1.781.781.781.784 4 4 4E E0 00 00 0××××0 0××××××1.741.741.741.746 6F F××0 0××××0 00 0××0 0××××—×1.781.781.781.784 4 4 46 6名运动员的最后名次和成绩为:名运动员的最后名次和成绩为:3 3、田赛远度项目成绩相等、田赛远度项目成绩相等 在以远度判定成绩的田赛项目中,如成绩相等,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相等,则以第三优成绩判定;余以类推。
如仍相等,并涉及第一名者,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一次试跳(投),直到分出名次为止 注:运动员最后的决定成绩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投)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成绩;决名次赛若破纪录予以承认4 4、全能总积分相等、全能总积分相等 如果总积分相等,则以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为优胜;如如果总积分相等,则以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为优胜;如仍然相等,则以任何一个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胜;如再相等,则以第仍然相等,则以任何一个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胜;如再相等,则以第二得分高的单项分数较高者名次列前;依此类推此方法适用于全能二得分高的单项分数较高者名次列前;依此类推此方法适用于全能比赛中任何名次的成绩相等情况比赛中任何名次的成绩相等情况 案例:请判定下列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比赛名次?案例:请判定下列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比赛名次? 运运动员动员100100跳远跳远铅球铅球跳高跳高400400110110铁饼铁饼撑杆撑杆标枪标枪15001500总分总分名名次次A A756756815815692692△△820820693693756756764764△△716716787787△△713713△△751275121 1B B766766△△802802655655847847767767△△806806△△67967978578570070070570575127512C C765765821821△△640640880880△△711711805805690690799799△△68968971271275127512 首先,我们来看首先,我们来看““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名次列前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名次列前””,从表中我们可以看,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出:A A有有4 4项,项,B B、、C C都只有都只有3 3项(见表中的项(见表中的““△△””),因而),因而A A为第一名;为第一名; 然而,然而,B B、、C C积分仍相等,因此我们又将积分仍相等,因此我们又将BCBC两者进行比较,首先看两者进行比较,首先看““得分较高的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名次列前单项数量多者名次列前””,,B B、、C C都有都有5 5项(见下表中的项(见下表中的““★★””),因而不能判断;),因而不能判断;接下来我们要看规则的第二步,以接下来我们要看规则的第二步,以B B、、C C两个运动员任何一个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胜,两个运动员任何一个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胜,见见C C运动员的跳高运动员的跳高880880分,故分,故C C优胜。
优胜运运动员动员100100跳远跳远铅球铅球跳高跳高400400110110铁饼铁饼撑杆撑杆标枪标枪15001500总分总分名名次次B B766766★★802802655655★★847847767767★★806806★★679679785785700700★★705705751275123 3C C765765821821★★640640880880★★711711805805690690★★799799★★689689712712★★751275122 2(三)关于短跑项目的终点名次判定(三)关于短跑项目的终点名次判定 短跑项目由于距离短、速度快、时间短、竞争十分激烈,对于我们基层田径比短跑项目由于距离短、速度快、时间短、竞争十分激烈,对于我们基层田径比赛尤其在缺乏终点摄影计时系统的情况下,其名次的判定难度较大赛尤其在缺乏终点摄影计时系统的情况下,其名次的判定难度较大 1 1、重、难点:重点是判定前、重、难点:重点是判定前3 3名,难点是判定名,难点是判定4 4、、5 5名;名; 2 2、终点裁判员的分工、终点裁判员的分工 终点裁判员一般采用按名次分工的方法,即主看一个名次,兼看一个与主看名终点裁判员一般采用按名次分工的方法,即主看一个名次,兼看一个与主看名次相近的名次,主裁判看总名次;如有条件再多设次相近的名次,主裁判看总名次;如有条件再多设1 1人专看人专看3 3、、4 4名,名,1 1人专看人专看5 5、、6 6名。
名裁判员按裁判员按1~81~8名观看的名次顺序由上而下坐在裁判台上,名观看的名次顺序由上而下坐在裁判台上, 3 3、判定运动员名次的方法、判定运动员名次的方法 ((1 1)判定运动员名次时,先看名次和特征,再辨号码和道次;如有串道还应记)判定运动员名次时,先看名次和特征,再辨号码和道次;如有串道还应记住串道运动员的号码和串入的道次,并报主裁判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住串道运动员的号码和串入的道次,并报主裁判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 点点————注意运动员的特点、服色、高矮、肥瘦和发型等;注意运动员的特点、服色、高矮、肥瘦和发型等; 线线————注意运动员名次道次;注意运动员名次道次; 面面————注意全程跑中面上的变化情况,逐步引入终点注意全程跑中面上的变化情况,逐步引入终点 ((2 2)当运动员跑至离终点线前)当运动员跑至离终点线前1515米,应初步认清其名次,尤其接近终点前瞬间米,应初步认清其名次,尤其接近终点前瞬间的变化,可用默数名次的方法;判定前的变化,可用默数名次的方法;判定前3 3名,由前向后察看;中间名,由前向后察看;中间4 4、、5 5名放开前名放开前3 3名;名;第第6 6、、7 7、、8 8名由后向前察看。
名由后向前察看(四)关于中长跑项目判定名次的工作方法(四)关于中长跑项目判定名次的工作方法 案例一:案例一:1928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上的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上的30003000米障碍决赛,芬兰米障碍决赛,芬兰选手伊索霍洛以选手伊索霍洛以1010分分3333秒秒4 4的成绩名列第一,但这个成绩比他预赛时的成绩名列第一,但这个成绩比他预赛时9 9分分1414秒秒6 6慢了慢了1 1分多钟原来,当他到终点冲刺时,发现没有拉终点线,而记圈员摇铃告诉他还分多钟原来,当他到终点冲刺时,发现没有拉终点线,而记圈员摇铃告诉他还有最后有最后1 1圈他只好又跑圈他只好又跑1 1圈,虽然他获得了金牌,但成绩却使他抱憾终生圈,虽然他获得了金牌,但成绩却使他抱憾终生 案例二:案例二:19481948年英国伦敦第年英国伦敦第1414届奥运会,也许是战争创伤的后遗症,奥运届奥运会,也许是战争创伤的后遗症,奥运会有些混乱:开幕式前的晚上奥运会大旗被人盗走,开幕后第一天,奥运回火炬会有些混乱:开幕式前的晚上奥运会大旗被人盗走,开幕后第一天,奥运回火炬又被大风吹灭;一次长跑比赛,有十几名运动员少计了一圈,也有人多跑了一圈,又被大风吹灭;一次长跑比赛,有十几名运动员少计了一圈,也有人多跑了一圈,名次排列错误。
名次排列错误 案例三:记得在上世纪案例三:记得在上世纪9090年代中期的原万县市的一次越野跑,起、终点设在年代中期的原万县市的一次越野跑,起、终点设在王家坡天桥处(专区医院门诊大楼前),折返点大约在牌楼附近这次比赛连前王家坡天桥处(专区医院门诊大楼前),折返点大约在牌楼附近这次比赛连前几名次都没能抓住,最终结果是不欢而散其主要原因是参赛人数较多,而男女几名次都没能抓住,最终结果是不欢而散其主要原因是参赛人数较多,而男女组别的跑距都很短(男子组别的跑距都很短(男子5 5公里,女子公里,女子4 4公里),因此整个比赛过程运动员拉不开公里),因此整个比赛过程运动员拉不开距离,记得在终点冲刺阶段,几秒钟的时间,几十上百名运动员涌向终点冲刺道,距离,记得在终点冲刺阶段,几秒钟的时间,几十上百名运动员涌向终点冲刺道,一瞬间就将终点冲刺道的桌椅挤得乱七八糟,裁判员队伍被冲散,整个终点一片一瞬间就将终点冲刺道的桌椅挤得乱七八糟,裁判员队伍被冲散,整个终点一片混乱,大会组委会茫然无助,所有运动员只得灰溜溜地回家混乱,大会组委会茫然无助,所有运动员只得灰溜溜地回家 所以,中长距离的裁判工作可以说是田径比赛的最难点,从大型运动会到所以,中长距离的裁判工作可以说是田径比赛的最难点,从大型运动会到基层田径的长跑比赛,都出现过不少错误。
基层田径的长跑比赛,都出现过不少错误1 1、在田径场跑道举行的长跑比赛、在田径场跑道举行的长跑比赛 ((1 1)在径赛裁判长的领导下,采用人盯人的计时计圈,或与总表记录法、棋盘)在径赛裁判长的领导下,采用人盯人的计时计圈,或与总表记录法、棋盘记录法相结合的办法判定名次记录法相结合的办法判定名次 人盯人计时计圈人盯人计时计圈————每名计时裁判员可记每名计时裁判员可记2 2~~4 4人,并记录运动员每圈时间当人,并记录运动员每圈时间当运动员最后一圈只剩四、五十米时及时通知主裁判;运动员最后一圈只剩四、五十米时及时通知主裁判; 总表记录法总表记录法————由终点裁判员组成由终点裁判员组成1 1——2 2个小组,每小组由个小组,每小组由3 3名裁判员组成,名裁判员组成,1 1人人报运动员号码,报运动员号码,1 1人记录,人记录,1 1人核对;人核对; 棋盘记录法棋盘记录法————将每名运动员的号码写在小棋子上,按照运动员通过终点的顺将每名运动员的号码写在小棋子上,按照运动员通过终点的顺序依次将棋子移到剩余圈数的小格里,序依次将棋子移到剩余圈数的小格里,1 1人报运动员号码,人报运动员号码,1 1人移棋子,人移棋子,1 1人记录,人记录,1 1人人核对。
核对 ((2 2)终点与计时组配合,分段计时与记圈工作相配合,防止漏记终点与计时组配合,分段计时与记圈工作相配合,防止漏记 ① ①计时员采用人盯人的方法,应认真无误地记录自己所负责的运动员的剩余圈计时员采用人盯人的方法,应认真无误地记录自己所负责的运动员的剩余圈数和分段成绩,计取运动员的最后成绩数和分段成绩,计取运动员的最后成绩 ② ②凡出现脱圈的运动员,应由负责该运动员的计时员向其报告剩余圈数报圈凡出现脱圈的运动员,应由负责该运动员的计时员向其报告剩余圈数报圈时,要让运动员听清楚,相关的计时员要从计时台下来到终点第一道的一侧报圈时,要让运动员听清楚,相关的计时员要从计时台下来到终点第一道的一侧报圈 ③ ③当负责棋盘操作的裁判员报告运动员的剩余圈数时,相关的计时员要注意核当负责棋盘操作的裁判员报告运动员的剩余圈数时,相关的计时员要注意核对自己所计运动员的剩余圈数当某运动员将要脱圈时,应及时提醒计时员,以便计对自己所计运动员的剩余圈数当某运动员将要脱圈时,应及时提醒计时员,以便计时员作好准备时员作好准备2 2、部分和全部场外进行的比赛、部分和全部场外进行的比赛 ((1 1)由于竞赛分组多(即同时出发有多个组别),因此不同的组)由于竞赛分组多(即同时出发有多个组别),因此不同的组别应佩戴不同的号码颜色和不同的号码字头,甚至不同颜色的号码布,如别应佩戴不同的号码颜色和不同的号码字头,甚至不同颜色的号码布,如白底黑字、白底红字、蓝底黄字等,以便区分。
各裁判组分别记录本组颜白底黑字、白底红字、蓝底黄字等,以便区分各裁判组分别记录本组颜色号码的名次和成绩色号码的名次和成绩 ((2 2)外场竞走比赛采用环形路线,路线长度最长为)外场竞走比赛采用环形路线,路线长度最长为2.52.5公里,最短公里,最短为为2 2公里参赛运动员较多,一般采用人盯人计时计圈的方法参赛运动员较多,一般采用人盯人计时计圈的方法 长跑项目判定名次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都必须考虑细致、安长跑项目判定名次的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都必须考虑细致、安排周全、反复实习、减少差错排周全、反复实习、减少差错 七、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方法七、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方法(一)径赛裁判工作方法(一)径赛裁判工作方法 径赛裁判工作的特点:(径赛裁判工作的特点:(1 1)工种多径赛裁判工作的工种多,涉)工种多径赛裁判工作的工种多,涉及到检录、起点、计时、终点、终点记录、检查、编排记录公告等裁判工及到检录、起点、计时、终点、终点记录、检查、编排记录公告等裁判工作2 2)各工种之间的差异大也就是说各工种之间的工作性质、工作)各工种之间的差异大也就是说各工种之间的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具有明显的不同。
方法具有明显的不同3 3)各工种之间是一种流水式的、一条龙的协调)各工种之间是一种流水式的、一条龙的协调配合检录、起点、计时、终点、终点记录、检查、编排记录公告等任何配合检录、起点、计时、终点、终点记录、检查、编排记录公告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将影响到整个的径赛工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将影响到整个的径赛工作 所以,就径赛裁判工作而言,各个裁判组的工作方法不同,最重要所以,就径赛裁判工作而言,各个裁判组的工作方法不同,最重要的是在径赛裁判长的统一领导下,各岗位裁判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各的是在径赛裁判长的统一领导下,各岗位裁判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各裁判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地完成径赛工作裁判组通力合作、协调配合,才能顺利地完成径赛工作(二)田赛裁判工作方法(二)田赛裁判工作方法 田赛裁判的工作步骤和方法具有共同性,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归纳为:田赛裁判的工作步骤和方法具有共同性,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归纳为: 1 1、赛前工作:(、赛前工作:(1 1)学习规则和规程(规则是执法的依据,规程是大)学习规则和规程(规则是执法的依据,规程是大会的执行依据);(会的执行依据);(2 2)裁判员分工,明确职责和要求;()裁判员分工,明确职责和要求;(3 3)研究裁判工作)研究裁判工作方法(如工作程序、如何协调配合、如何执法等);(方法(如工作程序、如何协调配合、如何执法等);(4 4)检查场地器材;)检查场地器材;((5 5)进行裁判实习;()进行裁判实习;(6 6)做好临场准备。
做好临场准备 2 2、赛中工作:(、赛中工作:(1 1)检录;()检录;(2 2)管理运动员;()管理运动员;(3 3)组织运动员练习;)组织运动员练习;((4 4)准确判罚;()准确判罚;(5 5)准确及时丈量、记录、公告成绩;()准确及时丈量、记录、公告成绩;(6 6)裁判员互相协)裁判员互相协调配合;(调配合;(7 7)破纪录的处理;()破纪录的处理;(8 8)处理抗议、疑难问题和偶发事件;()处理抗议、疑难问题和偶发事件;(9 9))掌握好警告、取消、判罚、录取的各项要求;(掌握好警告、取消、判罚、录取的各项要求;(1010)裁判员、裁判长、技术)裁判员、裁判长、技术官员签字官员签字 3 3、赛后工作:(、赛后工作:(1 1)复核成绩和名次;()复核成绩和名次;(2 2)带运动员出场,送赛后控)带运动员出场,送赛后控制中心;(制中心;(3 3)归还物品;()归还物品;(4 4)裁判员整队退场;()裁判员整队退场;(5 5)小结和总结小结和总结49可编辑感谢下感谢下载载。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