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毛笔字练习基本笔画.doc

29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53944229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3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一、永字八法古代有“永字八法〞的说法〔唐代僧智永提出〕侧,点为侧,如鸟翩然侧下勒,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努,竖为努,用力也趯,趯为跃,貌与跳跃同策,左上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掠,左下为掠,如篦之掠发啄,右上为啄如鸟之啄物磔,右下为磔,裂牲谓之,磔笔锋开X也一、 横的写法1、长横n 1、逆锋起笔n 2、向下顿笔n 3、提笔右上行n 4、中锋行笔n 5、稍向上提笔n 6、顿笔向右下回锋2、短横n 1、向左逆锋起笔n 2、向右下顿笔n 3、提笔折锋向右n 4、蓄势后向右行笔n 5、提笔向右下顿笔n 6、提笔回锋收笔3、凸横n 1、向左逆锋起笔n 2、向右下顿笔n 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n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n 5、提笔回锋收笔4、细腰横n 1、向左逆锋起笔n 2、向右下顿笔n 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n 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n 5、提笔回锋收笔5、左尖横n 1、顺锋起笔n 2、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中锋行笔n 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n 4、提笔回锋收笔6、右尖横n 1、逆锋向左起笔n 2、折锋向右下顿笔n 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7、横钩n 1、向左逆锋起笔n 2、折锋右下顿笔n 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n 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n 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二、竖1、垂露竖nn 1、逆锋向左上起笔n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n 3、向左下提笔转锋n 4、向下中锋行笔n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n 6、回锋向上收笔2、悬针竖n 1、逆锋向左上起笔n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n 3、向左下提笔转锋n 4、向下中锋行笔n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3、右弧竖n 1、逆锋向左上起笔n 2、转笔向右下顿笔n 3、向左下提笔转锋n 4、向下中锋行笔n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n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4、左弧竖n 1、逆锋向左上起笔n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n 3、向左下提笔转锋n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n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n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5、细腰竖n 1、逆锋向左上起笔n 2、折锋向右下顿笔n 3、向左下提笔转锋n 4、向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n 5、向右下稍顿笔n 6、回锋向上收笔6、粗腰竖n 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n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n 3、向左下提笔转锋n 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n 5、向右下顿笔n 6、回锋向上收笔7、上尖竖n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n 2、转笔向右下顿笔n 3、向左下提笔转锋n 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n 5、向右下轻顿n 6、回锋向上收笔8、竖弯n 1、逆锋向左上起笔n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n 3、向左下提笔转锋n 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 5、底端处向右圆转 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三、点1、上点n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n 2、折笔向右稍顿n 3、转笔向左下顿笔n 4、提笔回锋收笔2、下点〔杏仁点〕n 1、逆锋向上起笔n 2、折笔向左下稍顿n 3、转笔向右下稍驻n 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3、左点n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n 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n 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n 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n 5、向右上出锋4、右点n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n 2、折笔向右作顿n 3、转笔向右下行笔n 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5、右上点n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n 2、折笔向右下顿笔n 3、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6、左上点n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n 2、折笔向右作顿n 3、转笔向右下行稍驻n 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7、左下点n 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n 2、折笔向左下顿笔n 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n 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8、右下点n 1、顺锋起笔n 2、向右下顿笔n 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n 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四、撇1、竖弧撇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n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2、细腰撇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n 3、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3、兰叶撇n 1、自上方向左下顺锋起笔n 2、边行笔边按笔n 3、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至笔端4、弯头撇n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n 2、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n 3、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5、弧钩撇n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n 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n 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n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6、长曲撇n 1、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n 2、起笔写横n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n 4、然后行笔写长斜撇7、短曲撇n 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n 2、起笔写短横n 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n 4、然后行笔写撇五、捺柳公权的笔法欧阳询的笔法1、直捺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向右顿笔n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n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2、弧捺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后向右顿笔n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n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3、方头捺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向右顿笔n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n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4、长捺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向右顿笔n 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n 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5、尖头捺n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n 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n 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6、短捺n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n 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n 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7、反捺n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n 2、起笔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n 3、捺脚处向右下顿笔n 4、提笔回锋收笔8、曲反捺n 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连接而成n 2、先逆锋写撇n 3、撇的末端处驻笔后写反捺n 4、角度应大于90度六、钩1、竖钩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n 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行笔n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

      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2、弯弧钩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n 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写弯弧n 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3、横折钩n 1、横折钩是由横和竖钩组成n 2、先逆锋写横n 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竖钩n 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4、横折弯钩n 1、横折弯钩是由横和弯钩组成n 2、先逆锋写横n 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弯钩n 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5、横折斜钩n 1、横折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n 2、先逆锋写横n 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n 4、再转锋写斜,再写钩6、竖钩〔向右〕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n 3、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n 4、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n 5、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挑笔出锋7、弧钩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n 3、转锋蓄势向右下写弯弧n 4、末端处向右下挫笔后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8、浮鹅钩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n 3、转锋蓄势向下偏左中锋行笔n 4、转笔写弯弧,出锋处挫笔转笔蓄势向上出锋9、卧钩n 1、自左上方顺锋起笔n 2、顺势向右下中锋行笔,边行边按写弧n 3、末端处向挫笔转锋后,蓄势向左上出锋10、右弯弧钩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n 3、转锋蓄势后中锋向右偏上行笔n 4、再提笔、顿笔,蓄势写弧弯钩七、挑1、右向挑n 1、左下方逆锋起笔n 2、右下顿笔n 3、稍提折锋后向右上挫笔n 4、蓄势向右上边提边行出锋,力至笔端2、上向挑n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n 2、折笔向下偏右顿笔n 3、转笔回锋后扭锋挫笔,蓄势后向右上方挑出,力至笔端八、折n 横折时,竖画粗重有力,折部形方,大而外突。

      n 竖折时,竖画宜轻,折部较小,可方可圆日〞字外形方正,右竖微弯,短横粗壮自〞字,窄长,两竖微弯成“〔〕〞形1、横折斜n 1、横折斜是由横和斜组成n 2、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n 3、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斜,力至笔端2、横折折撇n 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n 2、提笔轻顿,转笔写小撇,n 3、再折锋边行边按,后转锋写撇3、横折撇弯钩n 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上挑横n 2、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撇n 3、提笔折锋顺势写弯钩4、撇折提n 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n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n 3、转锋蓄势向左下写撇n 4、提笔向下顿笔转锋后,挫笔蓄势向右下写提,力至笔端笔画的应用n 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在字中,由于笔画之间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中所处的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n 一字之中,不同的笔画其轻重、长短不同,同一笔画在字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轻重也不一样同时,笔画在搭配时,应分清主次,有长短、有伸缩n 假如是一样的笔画在字中同时出现时,就更应该强调其变化,有的甚至其形状也会发生改变,以防止重复而显得呆板当然,这些变化,以突出主笔为原如此n 笔画在应用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轻重搭配;主次清楚。

      以下分别说明一、轻重搭配n 1、横轻竖重n 一字之中,横画一般较轻,尤其是长横和被包围局部的横画宜轻n 竖画〔包括竖钩〕要重,尤其是中竖与横折中的竖画要重如“寸〞、“寺〞n 2、撇轻捺重n 一字之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对,或相交,应该使其撇画轻,捺画重,这一般是指长撇与长捺而言的如“来〞、“史〞n 3、短重长轻n 一字之中,长笔画宜轻,短笔画宜重,不论笔画是否同一类型,都如此土〞、“者〞二字中,长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