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革命军十大杂牌军之九晋军.pdf
11页国民革命 军十大杂牌军之晋军阎锡山,字百川, 1883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 县河边村一 个地主兼商 业高利 贷者家庭他六 岁丧母,由外祖母扶 养九岁入私塾,十六 岁随父阎书堂到县城自家 开设的吉庆昌钱铺学习经 商1900年,父子俩在一次 买空卖空的“打虎生意”中 蚀了大本,只得逃离 县城,回到河 边村不久, 为避债又逃到太原,阎锡山经人介绍进裕盛店 当了伙计阎锡山不甘心在店里受人差使,1902年,清政府在山西 设立武备学堂,他认为这 是跻身官场之路,于是 应机报考初试时,他做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论》的论文;口试时,他对答灵便,深得山西新 军第四十三混成 协统姚鸿法的赏识,被顺利录取1904年,阎锡山考取官费生赴日本留 学先入振武 学校,后入日本 陆军士官学校,结识了冈村宁次、板桓征四 郎、土肥原贤二等人另外,在此期 间,他也 结识了孙中山, 参加了同盟 会,并加入了 孙中山在 军人中成立的“ 铁血丈夫 团”1909年3月, 阎锡山毕业回国他先后在北京和太原四处活动,获得了山西 陆军 小学教官的位置,三 个月后升任 监督之后,他又 积极谋 取兵权,1910年春,他升任山西新 军第四十三混成 协第八十六标标统 。
在此期 间,他施展 两面派的手法,一方面 讨好清朝官吏和立 宪派,抓住兵权;一方面 组织以同盟 会员和反清分子为骨干的模范 队,以图在革命到 来时作为自己的 资本1911年10月,武昌起 义爆发,阎锡山与八十五 标标统黄国 良及温寿泉等策 划太原起 义,由八十五 标首先发动10月29日,八十五标在第二管管 带姚以价的指 挥下率部起 义,攻打抚署在太原起 义的过程中,阎锡山也玩弄 两面手法,一面给所部下令, 称“八十五 标兵变”,调动一部分兵力 协助清军保护抚署;一面密令余部相机 击溃抗拒起义的巡防 马队营 而他则躲在大教场东 北的树林里,派人四 处观察打探情 况,随时向他报告,以便看风使舵,成 则居功,败则诿过 当起义军占领巡抚衙门,击毙巡抚陆钟 琦,起义已成定局 时,他便公开率部参加起义太原起 义成功,为选举 山西都督,同盟 会员与 立宪派展开了争斗在公 选会议 上,有选举立宪派首领梁善济的倾向,在表 决的关键时 刻,阎锡山的亲信张树帜持枪跳上主席台,大 声说道:“选阎锡 山为大都督, 赞成的举手!“全体 议员在惊愕中,相 顾举手,一致通 过就这样,阎锡山、温寿泉分别当选为 大都督和副都督。
太原起 义后,清政府派第六 镇统制吴禄贞为 山西巡 抚,带兵入晋, 镇压革命但 吴禄贞 早已参加了革命党, 当领兵进至石家庄后,即前往娘子 关与阎锡 山会晤,组织燕晋革命联军,吴禄贞 任大都督兼 总司令, 阎锡山、张绍曾为副都督兼副 总司令, 决定挥戈进京,扫除清室对此,清廷及内阁总 理大臣袁世 凯惊恐万分,便以重金 贿买吴禄贞旧 部周符麟, 设计将吴 刺杀随后,又派张锡銮为 山西巡 抚,率领第三镇曹锟所部进攻山西 阎锡山只得撤离太原,向北 进军,攻取大同,又会合吴行芳、 张培梅 带领的雁门、怀仁两部民军,攻占包 头1912年2月, 清帝下诏退位,南北政府和议告成,袁世 凯窃据临时大总统之位 阎锡山看到形 势已定,便下令返回山西但袁世凯借口阎锡山弃省出走,不承 认山西为起义省份,电令其不准擅自行 动阎锡山焦急万分,他 马上施展手腕,急 电亲信南桂馨面 见孙中山,请求支援;一面派 与袁世凯拜过把子的董崇仁 进京,千方百 计向袁世 凯表忠袁世凯终 于在3月15日任命 阎锡山为山西都督,他才得以重返太原阎锡山回到太原后,深知要坐稳都督的宝座,就必 须要讨好袁世 凯他派人 长驻北京, 贿赂袁世凯的亲信、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向袁世 凯表示恭顺。
荐请任命董崇仁 为晋南镇守使,又 请任与袁族有 亲戚关系的陈钰为 山西民政 长为取得袁世凯的信任,他 还把自己的父 亲阎书 堂送到北京 长住,作 为人质1912年10月,袁世 凯下令解散 国民党,阎锡山立即 声明脱离国民党,并在三个月内将山西国民党党部一律解散 1913年,国民党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阎锡山虽在这次革命中袖手旁 观,但因他是同盟 会员出身,袁世 凯也不轻易放过,便三次 传见阎锡山,想 寻机剪除但 阎锡山每次都俯首恭 顺,故作庸碌、懦弱和畏 惧的样子,使袁世 凯认为他没有反骨,不 仅没有撤他的 职,还封他为“同武 将军”此 时,阎锡山已完全 卖身投靠袁世 凯,完全背叛了孙中山但是在表面上,他 对革命的旗 号既不举起,也不放下,而是 见机行事 1915年,袁世 凯要实行称帝,阎锡山亦投其所好,向袁密奏“国本大计”,倡 议“废共和而行帝制,以帝制而行宪政”,得到袁世凯的赏识之后,他又 争先请愿,接 连三次电请袁世凯登基称帝后来,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讨 袁,他立即致 电指责其为“破坏大局,不 顾国家”,阎锡山的所 为,甚得袁世 凯的欢心,袁一即帝位,便封他为一等侯 1916年6月6日,袁世 凯死去。
阎锡山认为再无畏 惧之人,于是,不 择手段,要 独揽山西军政大权他先以“ 独断军 事”等罪名, 将与他一起 发动辛亥太原起 义的黄国良撤去旅 长之职,后又把他赶出山西又 将曾利用 来联络 袁世凯的晋南 镇使董崇仁撤 职继而逼令曾在 阎出走包 头时出过大力的晋北镇守使孔庚交出 军权阎锡山在借故 铲除异己的同 时,把自己的 亲信都安 插到军队之中收回军权后,他又策划夺取行政 权, 唆使省 议会和督军团会议 相继赶走省 长沈铭昌及继任孙发绪 , 自己乘机兼任省 长阎锡山虽然夺取了山西 军政大权,但没有的正式任命, 总是不大放心于是,他便多方接近和讨好当时的手握大 权的国务总 理段祺瑞在“府院之 争”和张勋复 辟中,他都站在段祺瑞一 边因此,1917年张勋复 辟失败,段祺瑞重新上台后,段祺瑞政府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督 军兼省长从此,山西的军政大权就集中 阎锡山的一身了 阎锡山总揽军 政大权后,在山西 实行政治 扩张,提出“保境安民”的口号,实质是推行 军国主义式的“用民政治”,以武力加强对人民的 统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 进行大规模的扩军晋军初建于 1912年当时阎锡 山从包头返回太原后, 组建军队为 一个师,师辖两个 旅,旅辖两个团 。
另有直 辖炮兵一 个团,骑兵一个团1914年,阎锡山派孔庚率部 参加了袁世 凯的“征蒙”行动事平后孔庚 师留驻包头由于孔庚原 为吴禄贞 的部下,且在部 队中不断安插自己的 亲信,所以 为阎锡山所不容,乃暗中操 纵张培梅、张树帜 等发动兵变1914年6月1日夜,变兵几十人 闯入孔庚的 办公室、寝室,开枪射击孔庚藏于天花板上未被击中,变兵抢劫后逃去孔庚 对此兵变不谙内情,乱杀官兵四十余人 阎锡山以此兵 变为口实,将孔师缩编为 第十三混成旅,孔庚降 为旅长阎锡山将编余士兵另组成第十二混成旅不久,晋军就扩编成三个混成旅 1917年8月,阎锡山将所部与山西巡防 营改编的警备队,合并扩编为 四个混成旅, 辖十二个步兵团、四个炮兵营、一个机枪营,共有步、 骑枪一万余支为提高军队素质,1918年底, 阎锡山又成立第九步兵 团,专门培训军事干部半年后, 该团被命名为学兵团,专收学生施以 军训又成立了四 个在乡军人训练连 ,分期分批 轮训全省壮丁,每期三 个月,训练后还乡,随时召征入伍 阎锡山通过不断扩军 ,壮大军事实力,巩固了他在山西的 统治,同时,使得晋系成 为了北洋 军阀中举足轻重的一股 势力袁世 凯死后,北洋 军阀分裂成皖、直、奉等几大派系,各派为了争夺中央政 权和自己的地 盘展开了长期的明 争暗斗。
在 军阀混战中,阎锡山坐镇山西,规测方向,看风使舵,扩张势 力,准 备在适当的时刻与各路群雄一 较高下 1924年,第二次直奉 战争爆发开始,双方都派人 与阎锡 山联系,争取支援但 阎锡山见局势不明,采取中立 态度,暗中却派他的 参谋主任台寿民到北京、天津探听情 况待冯玉祥反直倒戈, 发动北京政变后,他 见曹锟、吴佩孚已倒,大局将定,便 联合冯玉祥、张作霖出兵石家庄,致使直 军兵败,直系倒台于是, 冯玉祥与张作霖、段祺瑞联合组成,段祺瑞任 临时总执 政阎锡山因出兵 讨曹、吴有功,得以继续统 治山西1926年春,奉系张作霖与直系吴佩孚重新修好, 联合段祺瑞,排斥 冯玉祥,发动 了对国民军的“讨赤战争”阎锡山仍然两面讨好,见机行事一方面 对冯军 表示友好 态度,一方面又暗中 协助吴佩孚,阻隔河南 国民军与直隶间的联系,使 冯军处 于直、奉、晋三 军的包围之中 冯军调整部署, 决定先击破山西,宋哲元率部从杀虎口、得 胜口分数路合击大同这时,阎锡山公开与张 作霖、吴佩孚合作,派兵死守 关口及重 镇,阻挡国民军的进攻在直、奉、晋三方 军阀的联合攻击下,经过三个多月的激 战,冯军被击败,退守西北地区。
阎锡山乘势将国 民军韩复 榘、石友三、 陈希圣等部收 编,编为自己的三 个师,还派商震率部一路追杀,攻至 绥远城这样,阎锡山的地 盘由山西 扩大至绥远随即,他着手 进行山西第二次 扩军,把部队扩充为十七个师又八个炮兵团,军队亦改名 为晋绥军1926年7月,广州 国民政府正式出 师北伐9月,冯玉祥在五原誓 师,加入国民革命 军行列,出兵 响应北伐 阎锡山为讨好冯玉祥,把收 编西北军的韩复榘、石友三、 陈希圣三个师归还给 他,而 阎锡山自己 则伺机观变,按兵不 动10月,北伐 军攻占武汉广州国民政府派代表到太原, 请阎锡 山派人到武 汉商讨参加北伐事宜 阎锡山派老同盟 会员赵 丕廉前往赵丕廉到武 汉会见 了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 邓演达,又到南昌 会见了国民革命 总司令蒋介石国民政府请阎锡 山早日在山西 举事,并授他为北方国民革命 军总司令 阎锡山了解 详情后,并不马上表明态度,也就任北方 国民革命 军总司令一 职,仍持 观望态度冯玉祥多次催促他出兵 讨奉,他置之不理到了1927年6月,北伐 军会师郑 州,奉 军溃败 北撤,他 认为时 机已到,才宣布就 职,开始悬挂青天白日旗,正式 归属国 民政府, 并出兵娘子 关,占领石家庄。
随后,他又按兵不 动,保存 实力 7月,他在山西实行“清党”运动,同时,又进行了山西第三次 扩军,收编了一些地方部 队,把晋绥军统编为 七个军对阎锡山的易 帜,张作霖甚 为不满,派人到山西拉 拢,并以“安 国军政府”副元 帅相许阎锡山表示,虽然易帜,但不一定 与奉张决裂张作霖见阎锡 山按兵不 动,加上宁 汉不和, 蒋介石被逼下野 时之机,率兵南下反攻,一路攻打在河南的武汉国民政府之 张发奎部,一路沿津浦 线援救孙传芳与此同时,张作霖也派于珍前往丰 镇平地泉一 带部署军事阎锡 山察觉此举是针对自己来的,便于 1927年9月,公 开与张作霖决裂,向奉 军发起攻击,爆发了晋奉之 战开战之初,晋 军占主动地位阎锡山以徐永昌 为右路军总指挥、孙楚为前敌指挥,集中四 个军的步兵附以 骑兵和炮兵,沿京 汉路西侧前进以商震 为总指挥,张荫梧为前敌指挥的左路 军,集中 两个军 的步兵附以 骑兵、炮兵沿京 绥路两侧前进另以傅作 义及李服膺两部,出蔚 县走山路,直取北京晋 军开战 告捷,右路 军占领石家庄、新 县,向望都攻 击,左路占领宣化 10月7日,奉 军反攻激 战十天,奉 军在京汉线占领了定州、正定、石家庄;在京绥线占领了宣化、 张家口、柴 沟堡。
晋 军全线撤退奉 军又集中 号称三十万大 军,张学良、韩麟春部沿京 汉线,张作相、万福麟部沿京 绥线大举攻击晋军凭险固守,奉 军无法突破晋 军防线,战争呈胶着状态从10月15日双方开始了围绕 涿州的 为时三个月的空前激烈的攻守 战,直到 1928年1月12日晋军撤退,奉 军和平接受涿州城, 战事始告 结束晋军失败后,冯玉祥部也受到奉 军的威胁,阎、冯为了摆脱困境, 联名致电下野后留居日本的 蒋介石回 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