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第3讲)-精品文档资料.ppt
75页税税 法法王慧王慧wanghui@wanghui@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第三讲流转税法律制度一 流转税法概述(一)流转税的含义 是指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所谓商品流转额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因购销货物而发生的实物流转额或货币流转额;所谓非商品流转额是指从事经营获得的单位和个人向社会提供劳务或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二)流转税的特征 1.以商品交换和有偿提供劳务为前提,不考虑纳税人盈亏情况 2.流转税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与商品销售价格及劳务收费标准密切相关 3.流转税主要采用比例税率,也有定额税率和复合税率,不采用累进税率 4.流转税是间接税,其税负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三)流转税的类型 1.增值税:主要针对有形动产 2.消费税:针对部分货物 3.营业税:针对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4.关税:解决内外货物成本价差异w(四)流转税法w 1.确保国家财政收入w 2.调整经济结构w 3.执行社会政策w 4.课税原理隐蔽,计税方法简便。
w 间接征税,缓解征纳矛盾,计税方法易于操作,降低征管成本二 增值税法纳税人的判定与管理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征税范围一般规定、具体规定特殊规定基本原理概念、特点类型、计算方法特殊经营行为和产品的处理兼营行为混合销售纳税人的计算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征收率基本税率、低税率零税率、征收率征收管理纳税时间纳税地点出口货物退免税适用范围退税额的计算进口货物征税组成计税价格税收管理 错误处理 开具范围专用发票管理 使用范围二 增值税法(一)增值税的概念和特征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最早由法国开始实施 w 增值税采取间接计税办法:从事货物销售以及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要根据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税款,然后从中扣除上一道环节已纳增值税税款,其余款即为纳税人应缴纳的增值税税款w特征:w1.只对增值额征税,不同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全额征税w2.只在流通环节征税,不涉及生产等环节w3.是价外税,企业销售收入不含税w4.实行税款扣抵制度,避免重复征税(二)增值税的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 是指纳税人在缴纳增值税时,购置的固定资产中所含增值税进项额不能抵扣。
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扣)w2.收入型增值税w 是指纳税人在缴纳增值税时,只允许在当期税款额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所含税金w 相当于国民收入w3.消费性增值税w 是指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允许扣除所有生产资料所含的税金,即课税基数只包括消费资料的价值,不包括资本品的价值w 课税对象不包括生产资料部分,仅限于当期生产销售的所有消费品(三)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一般规定具体规定特殊规定w1一般规定w(1)销售或进口的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不包括有形不动产和无形资产w(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条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具体规定(1)特殊项目货物期货银行销售金银邮件部门发行报刊营业税、其它增值税电力公司向发电企业收取过网费集邮产品生产、调拨典当业:死当增值税、活当营业税2具体规定(2)特殊行为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混合销售货物行为兼营非应税劳务2。
具体规定(2)特殊行为: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销售代销货物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它单位或个体经营者总分机构之间货物异地移送用于销售(不在同一县市)如何计算自产产品的销售额:当月货物平均销价近期同类货物平均价组成计税价格3其它特殊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免税项目:7项•财政部、国税总局免税项目:19项•起征点•兼营免税、减税项目,分别核算•放弃免税的人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四)增值税的纳税人认定与管理(四)增值税的纳税人认定与管理认定标准纳税1认定标准小规模纳税人生产货物、提供劳务,或以此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销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含)以下其它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80万元(含)以下1认定标准一般纳税人生产货物、提供劳务,或以此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销年应税销售额50万元(含)以上;会计核算健全其它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80万元(含)以上(不包括个人)w要点:w一般纳税人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w《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w个人一般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w小规模企业在会计健全,年应税销售额不得30万元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2。
纳税期管理制度范围• 小型商贸企业• 其它纳税人期限• 3月• 6月发票限制五、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一般纳税人:17%一般纳税人:13%五类货物小规模纳税人:3%征收率特殊规定特殊规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一般纳税人固定资产:4%基础上减半•小规模纳税人:2%、3%销售旧货•4%基础上减半•一般纳税人的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4%)•小规模纳税人人的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销售自产的特定货物•6%征收率•货物有限其它规定4%:规定之物6%:自来水公司销售自来水六、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w1计算公式w应纳税额=w(不含税)销售额w×w税率w(不含税)销售额w=w含税销售额w÷w(1+征收率)案例w某商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8月取得零售收入总额12.36万元计算该商店8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参考答案w(1)8月份取得的不含税销售额w12.36÷(1+3%)=12万元w(2)8月份应缴纳增值税税额w12×3%=0.36万元七、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w1计算公式w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w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w2销项税额的计算w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w税率=17%或者13%w3。
销售额的计算w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全部价款价外费用消费税税金(1)一般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销售额(排除)销项税额消费税代垫运费基金、行政收费保险费注意w1计税销售额一定是不含增值税的,如果是含增值税的销售额,需要换算w(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3%或17%)w2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是含税收入,需要换算成不含税收入并入销售额(2)特殊销售方式下销售额确定折扣折让还本销售自用过的固定资产以旧换新以物易物包装物押金折扣销售•如果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按照折扣余额作为销售额如果折扣额另开发票,不得减除折扣额•仅限货物折扣,如实物折扣视为销售中“无偿赠送”,实物款额不得减除销售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属于一种融资行为,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销售折让•发生在销货之后,作为已销售产品质量问题的补偿,是原销售额的减少,折让额可减除三种折扣折让及其税务处理以旧换新w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的,应该按新货(金银首饰除外)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w案例:w某经营金银首饰商场2010销售金银首饰一批,取得以旧换新销售收入为117000元,旧金银首饰的收购价格为5100。
计算销项税额w答案:w销项税额=117000÷(1+17%)×17%=17000元还本销售w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的,其销售额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不得从中减除还本支出以物易物w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双方都应该都购销处理,以各自发出的货物核算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的货物核算购物额,确定进项税额w注意:w1换出的货物一定要计算销项税额w2换入的货物能否抵扣进项税额一是看是否取得专用发票,而看换入货物作何管理包装物押金w1如果押金单独记账且未过期,不并入销售额征税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押金,并入销售额征税w注意:时间无约定时为1年;押金为含税收入需换算;税率为包装物适用税率酒类包装押金啤酒、黄酒外的酒类产品收取的押金,无论是否返还及如何会计核算,均并入销售额啤酒、黄酒按照逾期处理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w1销售2009.1.1以后购进或自制的固定资产w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w22008.12.31以前购进或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w应纳税额=销售额×4%×50%销售额的调整与核定适用范围视同销售行为销售额确定方法纳税人近期同类货物平均销价其它纳税人近期同类货物平均销价组成计税价格组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w如果货物是应税消费品w组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w组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w成本为实际生产成本或实际采购成本;利润率有国税局确定。
案例w某生产手表的企业2010年生产高档手表100只,赠送有关部门该手表的成本每只12000元,没有同类产品可比国税总局确定的成本利润率为10%计算企业该行为应纳的增值税答案w手表的组价=12000×(1+10%)÷(1-20%)=16500元w增值税=16500×100×17%=2080500元进项税额的抵扣(1)准予抵扣以票抵扣计算抵扣以票抵扣w第一,从销售方获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w第二,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计算抵扣免税农产品外购运输劳务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13%)进项税额=运输费用÷扣除率(13%)(2)不得准予抵扣改变用途(5种)凭证不合格八、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w(一)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w分别核算,不然从高w(二)兼营免税、减税项目w分别核算,不然不减免w(三)混合销售行为w1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主体缴纳增值税w2其它主体缴纳营业税w(四)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九、进口货物增值税w1进口货物的征税范围w原则:所有申报入关货物w例外: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免税或减税纳税人w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办理报关手续的单位和个人是该税的纳税义务人;w3。
应纳税额的计算w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w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w关税完税价格(到岸价格)=成交价格+运费等费用w注意:组成价格包括关税、消费税;不得抵扣境外的各种税金案例w一商场10月进口货物一批,该货在国外买价40万元,该货的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等共计20万元货物报关后,商场取得海关完税凭证假定该货物国内销售获得不含税销售额80万元w货物进口关税税率15%,增值税税率17%,请回答如下问题:w1计算关税的完税价格计算进口环节应纳的进口关税计算进口环节应纳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w4计算进口环节应缴纳增值税的税额计算国内销售环节的销项税额计算国内销售环节应缴纳增值税税额参考答案w1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40+20w2应缴纳进口关税=60×15%w3进口环节应纳增值税的组成计税价格=60+9w4进口环节应纳增值税税额=69×17%=11.73w5国内销售环节的销项税额=80×17%=13.6w6国内销售环节应纳增值税税额=13.6-11.73十、出口货物的退(免)税w1中国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w(1)出口免税并退税w(2)出口免税不退税w(3)出口不免税不退税w2。
范围w《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w3税率:17%-5%w4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计算w(1)自营和委托出口资产货物的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的计算方法w(2)收购货物出口的外贸企业实施“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案例1案例2w货物:报关出口的增值税、消费税应税货物w税率:17%-5%w计税依据:w外贸企业以出口数量和货物购进金额计算w生产企业以出口货物离岸价格计算w时间:企业出口货物后,须在自报关出口之日起9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退税或免税,未在规定申报期内申报的,除另有规定外,一律视为内销征税,不再退税w(九)纳税义务的时间、限期和地点w纳税义务发生时间:w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销售款凭据的当天;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w具体参见《增值税细则》第33条w纳税期限:w1日、3日、5日、10日、15日、1月w以1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申报纳税;以1日、3日、10日、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w进口货物,在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次日起7日内缴纳税款w出口货物,应按月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退税。
w纳税地点:w固定业户:原则上在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w非固定业户: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w进口货物:应当由进口人或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