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docx
6页文件分发明细 ■分发 □不分发■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行政人事部 ■市场部■采购部 ■精密仪器部 ■光学元件部 ■质管部■财务部 ■军代表制修订记录日期制修订页次版本号制修订摘要制修订者备注全部1.0制订编 制审 核批 准1、目的根据质量手册的要求,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各部门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通过评审以确定对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要,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之目的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的评审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年度审核计划的制定,负责任命审核组并组织实施3.2 各部门负责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3.3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及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3.4 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表》和《管理评审报告》,并负责提供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同时负责对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跟踪和验证。
3.5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准备并提供本部门各项质量活动的实施情况报告,负责制定并实施管理评审中与本部门有关的各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4、程序内容4.1内部审核作业流程图4.2管理评审作业流程图无5、程序内容5.1 内部审核作业管理者代表每年年底前完成1次《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的拟定,每年至少内审1次,总经理核准后执行5.1.2审核小组:每次审核由管理者代表筹划并召开会议1)审核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内审员合格证书2)被审核部门内若有内审员,不得参与自已部门的审核工作5.1.3开始会议:1)选定小组长;2)安排计划;3)工作分配;5.1.4审核通知:审核小组长必须于审核前一周发放《内部审核通知单》至各部门5.1.5执行审核:1)审核前必须审核员与被审核部门确认审核的范围与行程,如有必要时可修改2)审核可参与相关程序文件,审核部门需提供相关性文件,如作业指导书、操作说明书、相关记录其次审核报告也应核实,执行审核作业,对于审核结果,应填入《内部审核检查表》若发现不合格事宜,应予以说明,并做记录3)审核员发现不合格事项,应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单》描述不合格事项5.1.6结束会议:审核行动完成后,审核小组长必须召集审核部门负责人与审核小组,举行结束会议,说明审核结果与不合格事项,并确定受审核部门人员,对不合格项确实了解。
此刻应将《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单》让被审核部门主管签字,复印一份给受审核部门,并要求该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单》上,送至审核小组处进行追踪5.1.7审核报告:审核组长根据审核时所发现,整理《内部审核报告》由总经理认可,呈管理会议审查,副本抄送至审核部门,正本归档至质管部5.2 管理评审作业5.2.1 评审频次:在一般情况下,公司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5.2.2当公司遇到以下情况时可增加评审次数:1)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2)产品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时;3)市场战略及社会要求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4)内部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时;5)当连续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连续遭客户投诉时;6)总经理认为其它原因必要时 评审人员1)管理评审由总经理负责组织,管理者代表协助管理者代表应做好与管理评审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2)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通常有:管理者代表及部门负责人等3)必要时,由总经理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参与管理评审的人员4)每次管理评审的参加人员,在管理评审计划中做出具体规定5.2.4 管理评审计划1)一般情况下,管理评审在每年年底进行,每次管理评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一年,如发生之情况,则适时进行。
2)《管理评审计划表》由管理者代表制定,总经理批准3)《管理评审计划表》的内容应包括:评审目的、评审内容、评审人员、时间安排、评审方法、评审输入的准备等4)质管部负责将总经理批准的管理评审计划分发给参加管理评审的有关人员5.2.5 管理评审输入的准备1)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在收到《管理评审计划表》后,依据评审目的和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有关的质量记录,准备管理评审所需的各类总结性报告和资料2)各部门的各类报告和资料应于管理评审实施前一周内提交给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在此基础上准备好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3)各部门应按《管理评审计划表》中所确定的参加本次管理评审的人员,准备相应数量的报告和资料,提交管理评审组,另外准备一份交管理者代表归档保存 召开管理评审会:管理评审通常以会议的形式进行,管理评审会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负责会议的准备工作,做好会议签到和《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表》并予以保存5.2.7 管理评审输入:参加管理评审会的人员应按《管理评审计划表》的安排,对所提交的报告和资料进行分析,并就以下内容进行评审:1)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结果;2)公司及各部门受理的顾客、社会、员工反馈及处理情况;3)过程的业绩的符合性和质量方针的适宜性、有效性信息;4)管理方针、目标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5)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6)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化(如公司及各部门的组织结构、产品发生重大改变与调整;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发生变更);7)改进的建议;8)质量经济性分析。
5.2.8 管理评审中应对确定的改进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落实责任部门管理评审输出:总经理在以上评审的基础上做出评审结论并对评审后的改进活动提出明确要求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以下结论: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3)资源需求 管理评审报告1)管理评审结束后5日内,由管理者代表编写出《管理评审报告》,并提交总经理审批管理评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评审目的;b、评审日期;c、评审内容;d、管理评审结论(包括采取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2)管理评审报告总经理审批后,由质管部发给参加管理评审会的有关部门及人员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与验证1)对管理评审中确定的重大改进项目,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实施与验证2)对管理评审中确定的一般改进项目,由管理者代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总经理批准后,下发给相应的责任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与跟踪验证执行依《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5.2.12 由管理评审所引起的文件更改依《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6、相关文件6.1 相关文件《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2 记录《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单》《__年度内部审核计划表》《内部审核检查表》《内部审核通知单》《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计划表》《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表》《不符合项报告单》《管理评审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