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辽宁锦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5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38209692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05M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辽宁锦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嵯、量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 也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褒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 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已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已!(宋 李 格 非 书洛阳名园记后)注 淆(x i d o):山名。

      电(m i dn):古隘道名襟喉:喻要害之地走集:出入必经的要地治乱:即太平和动乱后文的“治忽”同“治乱”候:征兆五季:指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蹂蹴:蹂蹒囿(y du):饲养动物的园地1)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人恒过 衡于虑予故尝曰 化而为灰烬(2)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A.国恒亡/去国怀乡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皆以美于徐公C.欲退享此/欲报之于陛下也D.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何陋之有(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4)乙文第二段“园囿之兴废”的事例印证了甲文中(5)谈谈乙文给你的启示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积累,根据句意理解词意译句:人常常犯错过:犯错误译句: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译句:我因此曾说尝:曾经译句:化成灰烬为:成为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积累,根据句意理解词意,最后将两个词语的意思进行对比作答A.国恒亡,译句:国家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国:国家去国怀乡,译句:离开国都,思念家乡。

      国:国都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译句: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于:介词,在皆以美于徐公,译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于:介词,比C.欲退享此,译句:想以后退隐了再享受这种园林之乐欲报之于陛下也,译句: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D.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译句:是四方诸侯一定会争抢的地方之:助词,的何陋之有,译句:有什么简陋的嫩之: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不译故 选:C,(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动心忍性,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曾:增加句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重点词:已,罢了受兵,遭遇战事句意: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译为:馆第园林的繁盛或毁灭,就是洛阳兴旺或衰败的征兆啊与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意思相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本文论证从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洛阳园林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

      用一句话来说,洛阳园林是国家治乱兴衰的晴雨表,对朝廷的腐败提出了强烈的忠告,表现了作者对衰微的国势的清醒认识和深刻忧虑联系我们的生活,乙文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享乐答案:(1)犯错误;同“横”,梗塞,不顺;曾经;成为2)C o(3)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乙文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享乐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寻求立足之地点 评】“之”的意义与用法:1.用作代词,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 之 而 不 能 通 其 义(马说)2.用作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宋何罪之有?(公输)(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例:久 之,目似 瞑,意暇甚狼)3.用作动词可 译 为“去、往、至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参考译 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高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洛阳地处全国的中部,拥有蜡山、海池的险阻,算是秦川、陇地的咽喉,又是赵、魏争着向往的地方,是四方诸侯一定会争抢的地方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为此我曾说过:“洛阳的兴盛和衰败,是天下太平或者动乱的征兆啊正当唐太宗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时,公卿贵族、皇亲国戚在东都洛阳营建公馆府第的,号称有一千多家等到后期遭受动乱而流离失所,接着是五代的惨痛破坏,那些池塘、竹林、树 木,被兵车践踏,变成一片废墟高高的亭阁、宽大的楼台,被战火焚烧,化成灰烬,跟唐朝一起灰飞烟灭,没有留下一处。

      我因此曾说:“馆第园林的繁盛或毁灭,就是洛阳兴旺或衰败的征兆啊况且天下的太平或动乱,从洛阳的兴衰就可以看到征兆;洛阳的兴衰,又可以从馆第园林的兴废看到征兆,那 么 洛阳名园记这作品,我难道是徒劳无益、白费笔墨的吗?唉!公卿大夫们现在正被朝廷提拔任用,放纵一己的私欲,为所欲为,却忘掉了国家的太平或动乱的大事,想以后退隐了再享受这种园林之乐,能办得到吗?唐朝最后覆灭的情形就 是 前车之鉴啊!(2 0 2 1辽宁锦州)【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诸葛亮 出师表)【乙】越石父贤,在缥细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修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懵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越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训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缥细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缥继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选自司马迁 史记管晏列传)【注释】越石父:齐人缥 继(1 6 i x i拘系犯人的绳索,指囚禁。

      修:指一车三马或四马中两旁的马匹谢:告 辞(这是文中晏子的表现)闺:内室懵(j u 6)然:惊异的样子厄:困苦,灾难讪 速(qt i):通“屈”,委屈 信:通“伸”,伸展感寤:有所感而觉悟1 0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躬耕于南阳:遂许先帝以驱驰:吾闻君子讪于不知己:彼不知我也:1 1 .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 一 项()CA.由是感激/是知己B.解左修赎之/前人之述备矣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兵甲已足D.何子求绝之速也/绝喊多生怪柏1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1 3 .【甲】文中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乙】文中越石父“请绝”,请根据两文内容分别说说原因1 4 .从【乙】文中晏子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答出两点即可)【参考答案】1 0 .(1).亲自(2).奔走效劳(3).听说(4).了解1 1、C1 2 .(先帝)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晏子于是邀请他进门待为贵宾1 3 .【甲】文中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乙】文中因为晏子对越石父“知而无礼”1 4 .爱惜人才;遇到问题,善于沟通、解决;知错就改【参考译文】【乙】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

      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经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 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2 0 2 0辽宁锦州)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 冰 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 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掾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1。

      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递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崎绣,戴朱缨宝饰之帽樱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烽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 此选 自 宋 濂 送东阳马生序)【乙】仆 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 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虽不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或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 声 韵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回又课诗,不遑 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脏.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督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 致,自悲矣选自白居易 与元九书)【注】仆:对自己的谦称宿昔:以前谙 识:熟识声 韵:赋诗的声韵格律课: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遑(h u d n g):闲暇,空闲股(zh i):老茧督(m d o)然:眼睛昏花的样子(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掾疑质理暧白玉之环业五六岁间又课诗援腰及间(2)选 出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皆以美于徐公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咨臣以当世之事C.乳母抱弄干书屏下/欲有求干我也D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望之蔚然画深秀者,琅哪也(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