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形成教育高等教育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315099703
  • 上传时间:2022-06-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形成教育_高等教育论文   摘 要: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必将进入一个政治更民主,法制更健全,管理更规范,发展更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人生观形成过程中中国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公德对当代大学生人身观形成的现实意义,以及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规范意义,以期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人生观 教育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中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1]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2]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教育始终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就当代大学生人生观而言,正是其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是其走向社会前最重要的一次洗礼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日新月异的改变,回首新中国的成长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艰难地跨过了建国初的三十年摸索;第二阶段,坚定地走出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高速发展之路。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必将进入一个政治更民主,法制更健全,管理更规范,发展更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反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更多地受到传统的权力至上和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影响当前的大学教育更多地重视了学生专业的学习,忽略了人文素养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和熏陶  尽管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作出了很多研究与贡献,但是,在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现实问题更多的学校忽视了人生观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产生仅仅“为了上课而去上课,为了教育而去教育”的现象,带来的片面后果是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逐渐缺失、法制观念逐渐淡漠自2004年的“马加爵案”至2010年的“药家鑫案”,一系列的大学生的血案告诉我们,人性的冷漠和对法律的无知似幽灵般萦绕在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道路上  当此时机,只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理论、邓小平思想)教育,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增强人文素养,培养法制观念,更好地根据未来社会的需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使之在踏入未来社会中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祖国的未来坐标、社会的栋梁。

        1.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精髓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在讲理想或信仰的时代中,曾经面临着“迷惘”、“彷徨”、“困惑”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切向钱看”正在不断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是困扰大学生的人生命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清晰地阐释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对于全人类社会自由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揭示了“健全的自由观念应该是将个人的充分发展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之间的和谐统一”[4]当代大学生只有在马克思的科学经典的引导下,认识到人生的目的正是在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国情,加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在当前情况下,作为大学教育中的引导者——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先于学生,部分教师失去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研究和探索,忽视了在经典中探寻对大学生人生观形成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仅仅疲于应付教学,使课堂教育陷入枯燥的、无方向的“选读教材内容”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5]而这些学说恰恰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与实际生活结合,灵活运用从而发挥其巨大理论指导作用  在当前大学人生观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展开对人生观的思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观的论述展开深入的教育和探讨,使广大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体会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精髓,从而对科学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中国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公德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提倡的是人的自由而和谐的发展,进而达到一个社会自由而和谐的发展,一个自由而和谐的社会是需要优秀的社会道德来支撑的,以此不断促进人类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而在中国二十世纪末,社会的主体道德进入了一个“模糊期”回首二十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导致的道德真空几乎让一个民族窒息(至少是缺氧)了一个世纪”[6],继而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的伦理道德几乎进入一个“冰冻期”进入新的世纪,中国迫切需要“打通现代性和传统之间的沟壑,而且搭建一条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7],根据时代要求,选择性地继承中国的传统美德。

        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当代大学生作为历史和文明的传承者,理应成为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公德的沿袭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讲求的是“内圣外王”的主体思想,提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新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在反思中华民族的主体思想时,更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的道德讲求“慎独”,自我道德修行,进而为社会作出贡献在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更要讲求人生的道德修为,提高人文素养,进而提高人生观的境界,培养宽厚的仁爱之心、正义之心,胸怀求真的信念,用“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识别和抵制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力主义、功利主义  针对目前形势,在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在问到‘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环境最不满意的问题’时,选择社会腐败的占25.7%,选择社会道德水平太低的占23.2%,选择精神文明那个程度太低的占16.6%”[8],相关的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环境具有深切忧虑感。

      因而,我们的教育者,为人师,更要广博地学习,研究各种问题,诸如《论语·子张》中提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要充分利用学校这块主阵地,认真研读中国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公德,身心践行,言传身教,利用多种方式,让传统的美德和社会主义公德在学生中间进行传诵,并可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去体会,并践行于言行举止之中,从而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发展起到护航作用  3.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规范意义  人生的自由发展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和目标,同时要确保维护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或亦权利在调查研究中,“有48.7%的学生认为为了个人成功可以有轻微的违法行为”[9]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告诉我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建立,我们的法制教育已经处于急需改进和提高的地位  社会主义法制的内涵是依照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主权,依法办事,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古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只有在一个合理有序的社会中,我们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各施其才,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这就告诉我们:我们提倡个性的解放与自由发展,但我们的人生观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正确的发展轨道我们提倡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自由绝对不是放纵,“为所欲为的放纵不但与自由绝不相容,而且是自由的大敌。

      所以自由与法治是不可分的应用劳尔思(John Rauls)较为积极的话来界定自由,则是:‘每个人均平等地享有最广阔的基本自由的权利,但这种享有基本自由的权利必须与别人享有同样的权利是相容(不冲突)的’”[10]   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提到两种道德:“如果说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最发它确立了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规则[11]我们可以将义务的道德性引申为法律的规范性,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才能使一个有序社会的建设成为可能2011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的建立,将会带给我们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使我们走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空间。

      人们在这个架构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所要做的事,他不会受到别人的干扰,却会得到别人根据他们的意愿做他们所要做的事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他所需要的服务”[12]  因此,面对时代的要求,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中,法制教育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大学的法律教育,决不可流于形式,片面追求“大”和“全”,应该更有针对性,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切切实实地认识和体会一个人只有学会合理地利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才有可能不去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者说,才有可能去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4.结语  在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为了信仰的实现也好,或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也罢,但是,在这人生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并接受规范的约束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大声疾呼:少年強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当时今日,中国少年有德法,则中国有德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77.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  [3][5]柴毅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7,6.  [4][6][7]张宝明.现代性的流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1,50,51.  [8][9]荆钰婷.大学生人生观、国家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10][1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69,123.  [11][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