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I )卷新版.doc
13页湖南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I )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 . 《歌集》 B . 《巨人传》 C . 《奥赛罗》 D . 《神曲》 2. (2分)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显著的特征是( )A . 摆脱殖民统治 B . 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 . 推翻封建统治 D .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3. (2分)16世纪,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使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主要商路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 新航路开辟 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工业革命 D . 启蒙运动 4. (2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9世纪60 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 . 大力发展教育 B .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C .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 提倡文明开化 5. (2分)下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个事件是( )A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 .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C . 拿破仑远征俄罗斯 D . 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 6. (2分)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A . 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 . 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 C . 国王同议会矛盾激化 D .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7. (2分)2007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讲话,纪念英国正式废除黑奴贸易200周年。
在历史上被称为“三角贸易”的黑奴贸易中,英国殖民者从海外运回欧洲的主要是( ) A . 黑人奴隶 B . 工业产品 C . 工业原料 D . 机器设备 8. (2分)1836﹣1848年间,英国宪章运动的中心内容是( )A . 工人武装取得政权 B . 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 C . 建立巴黎公社 D . 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9. (2分)美国有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有关,如“萨拉托加”号、“列克星顿”号、“邦克山”号等其中“萨拉托加”号与战争中的哪一事件有关( )A . 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B . 独立战争的开始 C . 独立战争的转折 D . 独立战争的结束 10. (2分)历史学家称:到1899年时,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这一切是因为日本( )A . 解放黑人奴隶 B . 废除农奴制 C . 进行大化改新 D . 进行明治维新 11. (2分)某班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投票活动结果如右,某同学统计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的总得票数应是( )发明家爱迪生史蒂芬孙瓦特卡尔·本茨得票数1814810A . 26票 B . 22票 C . 28票 D . 42票 12. (2分)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A .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 . 发明内燃机 C . 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D . 改良蒸汽机 13. (2分)19世纪60年代是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重要时期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这一时期发展主题的是( ) A . 南北战争 B . 1861年改革 C . 明治维新 D . 罗斯福新政 14. (2分)下列关于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 B . 中国是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力 C .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D .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5. (2分)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主要是指爱地生( ) A . 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B . 提出了相对论 C . 发明了电灯 D .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16. (2分)如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61—18733.35.0未统计3.81874—18901.75.22.13.51891—19001.63.52.64.8A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 . 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 C . 欧洲形势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 . 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17. (2分)列宁说:“在战争结束后,俄国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国家建设里面去。
俄国慢慢“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提到的政策是(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农业集体化政策 C . 新经济政策 D . 工业化政策 18. (2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 ) A . 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 十月革命的胜利 19. (2分)英国诗人蒲伯写道:“大自然和自然定律都在黑暗中躲藏,上帝说,让牛顿问世!于是一切都有了光明牛顿获得如此赞美,是因为他 A . 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B . 提示了物体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换的规律 C . 发现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D . 论证了物质的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密切关系 20. (2分)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西方科技文化成就的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 . 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 . 牛顿﹣﹣英国﹣﹣“现代科学之父” C . 德国﹣﹣贝多芬﹣﹣浪漫乐派的开拓者 D . 西班牙﹣﹣毕加索﹣﹣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 二、 填空题 (共4题;共9分)21. (1分)________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2. (6分)填空题1.近代的欧洲,涌现出许多艺术大师,其中有意大利的________ ,代表作是《蒙娜丽莎》;荷兰的梵高,代表作是《________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 》的发表 ________ 等人掌权后,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3.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称为“ ________ ”的手摇纺纱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激化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1836年,英国工人为提高政治经济地位,掀起了规模宏大的 ________ 运动23. (1分)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是 ________24. (1分)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_ 三、 综合题 (共3题;共80分)25. (20分)近代以来,英国和法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加紧了殖民侵略,并在世界格局的演变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伦敦的清晨阴冷昏暗,…众目睽暌之下剑子手手起斧落,砍下了国王的头颅…,…标志着十七世纪发生在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达到了高湖,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材料二: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仿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了……制刂宪会议通过了《》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
——教育部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初中历史》材料三:材料四:(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国王”是谁?为什么说“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 (2)材料二横线处应填写什么文件?该文件反映了哪一阶级的革命要求? (3)观察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图一与英法发动的哪一侵略战争有关?图二《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内容①(军事组织)②(体系);③(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法西斯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26. (20分)先进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出现总会引发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这与中央两会提出的依靠创新推动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的思路不谋而合回望历史,处处留下了这样的痕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纷纷变法,引发了一次变革的浪潮——摘自北师大版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宋代造船技术在当时领先世界,船体巍峨高大、结构合理、装饰华美,并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大大推动了商业与对外贸易发展。
贸易范围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材料三:(1)材料四中的“它们”指什么?材料认为“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社会的阶级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南宋时期,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宋代的造船技术与指南针的外传也对欧洲步入近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3)上述图片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写照?这一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转型?(4)先进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出现给社会面貌与社会阶级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请以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说明27. (40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14--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 ——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材料三 1986年3月,《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呈送到邓小平面前,上面附着一封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