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文件(可编辑).docx
28页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文件第一篇: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文件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文件 食品〔2022〕5号 关于成立学院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各系、实验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实验室安全、卫生工作,现决定成立学院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在学院领导下工作,统筹管理学院所有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姜松 副主任:蔡健荣 成 员:陆道礼王振斌崔恒林 王云黄达明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022年9月21日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规定(暂行) 一、总则 1、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室是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重要基地,也是我院师生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为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的管理工作,根据《江苏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江苏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本规定中所指实验室包含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库房和各类仪器室 3、实验室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行“谁使用、谁负责”、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4、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实行逐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学院与各实验室负责人签定安全卫生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安全卫生目标管理实验中心负有学院所有实验室安全卫生工作的管理职责,中心主任为责任人,各实验室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 二、组织与职责 1、学院设立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在学院领导下开展工作,统筹管理学院所有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具体职责为: (1)建立健全学院安全卫生制度,确定各实验室安全卫生责任人,明确岗位责任; (2)组织开展学院安全卫生检查工作,督促、指导各实验室做好安全卫生工作; (3)对本规定的落实情况按规定提出奖惩建议,报请学院实施 2、各实验室负责人承担所管理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管理责任在进行教学、科研、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之前,实验室负责人要对进入本室开展实验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3、各实验室应根据实验项目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时,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不准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实验室安全与卫生 1、严禁走廊堆放杂物和在走廊加隔断,阻挡安全通道。
任何人不得随意在实验室内加隔断,毁坏结构、毁坏电路,如因科研、教学需要改造的,必须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办理 2、各实验室钥匙由该室责任人管理,不得随便借与他人,遗失后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在更换门锁后,应及时上交一把留实验中心备份 3、各实验室要严格实行化学危险品管理和使用规定,规范保管、领用、发放和使用的程序,确保安全各实验室中化学试剂都必须有专人保管,确因需要在实验室存放的少量化学危险品必须符合安全存放要求 4、实验室要做好日常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实验室消防设施,随时消除事故隐患不在使用状态的电器应切断电源,电加热类仪器一般不得过夜使用,确需使用的必须留人值班 5、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实验室中使用明火确保实验过程中水、电、气的安全使用,人员离开实验室应关闭水、电、气源各类气体钢瓶严格按操作规程存放和使用 6、各实验室应注意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卫生,设备器材摆放整齐,排列有序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工作,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渣按规定回收 四、奖励与处罚 1、 对于在实验室安全卫生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者,由学院给予表彰或奖励: (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规定,在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历次检查中,均名列前茅(前三名)的实验室负责人; (2)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表现突出者。
2、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者,进行公开通报批评,并处罚200元/次,累计达到三次者,学 生给予相应纪律处分,教师则当年年终考核不合格对于造成严重事故的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行政处分和经济赔偿,直至由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3、 在学校、学院组织的检查中,卫生状态较差的实验室将给予通报,累计达到三次扣 发相关实验室负责人年终津贴500元 五、附则 1、本规定由学院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施行 第二篇: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现有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四个本科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是在国内首批建立的汽车拖拉 机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近50年的办 学历史,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影响 力;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动力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是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并在行业内 有较大影响的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和交通运 输专业是为适应未来快速发展的交通对人才 之需求而设置的 学生情况 在读本科学生1400多名,在读博士后、 博士研究生40多名,硕士研究生350多名。
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点,6个硕 士点,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其中车辆工 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均为国内首批具有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和江苏省重 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2022年获得 博士学位授予权,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 点学院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鼓励学生辅修其它专业,实行优秀毕业生本 硕连读、硕博连读近几年,本科毕业生考 研录取率达20%以上,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 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供不应求 教学设施及师资 学院现设有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 系、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系、振动噪声研 究所、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实验室、汽车电 子电气研究所、汽车摩托车研究所、工程机 械研究所、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江苏省汽 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 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 用工程中心、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应用 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江苏大学车辆 产品实验室建在该院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 可学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汽车、发动机、 摩托车、排放测试分析大型设备现有教职 工10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30 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31人,硕士 学位37人,留学回国人员11人。
有20多位国 内外院士、专家受聘担任学院的名誉教授、 兼职教授及客座教授 车辆工程学科 该学科创建于1958年,1986年获得硕士 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博士授予学位权,1998年经国家批准联合建立了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学科建设有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技术监督汽车 及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站学科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30余名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教授12人,博士 生导师7人,副 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9人,学科梯队结构合理近年来共完成20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9项,其中10项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18篇被SCI和EI收录, 出版学术专著、教材8部本学科注重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服务江苏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在跟踪学科发展前沿领域的同时,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研工作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 该学科创建于1958年,1981年全国首批 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由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为博士点,1998年其所在一级学科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 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22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队伍共26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0人,副教 授和高级工程师10人近年来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近40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9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建设了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学科队伍曾多次荣获江苏省及机械部“科技工作先进单 位”称号已培养博士30余人,硕士150余人,工程硕士40余人,本科生2000余人,为 国家输送了大批内燃机高级科技人才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 该学科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22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以道路载运工具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车辆运行品质动态模拟与控制、综合节能技术、新能源应用与环保控制技术、车辆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维修性等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特色优势,装备了INSTRON电液 伺服振动试验台等先进的实验装备,在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智能控制方法、变节流口式可调阻尼减振器设计理论、车辆运行安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学科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团结务 实并富有创新奉献精神的学术队伍,梯队共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9人,副 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
近年来,该学科在科研条件、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12篇被SCI和EI收录,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3部,有20项获奖或通过鉴定,其中11项获省部级奖励,产 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承担国家、部省级项目30余项 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是 经江苏省计划与发展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省属 工程研究中心,它以江苏大学,常柴股份有 限公司,一汽无锡柴油机厂,扬州柴油机厂,江苏五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动股份有限公司,江淮动力股份有公司为依托,实行有限责任管理模式内燃机工程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 主任由各依托单位联合推荐,管理委员会聘任中心主任和副主任组成内燃机工程中心常设领导机构,执行管理委员会的决议,组织和管理内燃机工程中心的业务活动 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以 市场为导向,紧跟国内外内燃机发展,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的工程化研究与开发,持续不断地为我省中小功率内燃机行业提供成熟、配套、适用规模生产的新产品、装备及工艺技术和产业化措施 内燃机工程中心近期重点研究开发项目:单缸节能节材柴油机;小缸径高速多缸柴油机;低污染,低噪声柴油机;高性能摩托车用汽油机等;开发内燃机专用测试仪器设备和生产中的检测设备。
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自98年成立以来, 已完成了一批 内燃机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项目,开发单缸柴油机新产品7种,多缸柴油机5个系列11个机型,单缸汽油机5种,燃气和柴油双燃料低污染发动机3种,在低噪声、低排放技术研究方向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配合省职能部门,负责江苏省内燃机 产品生产许可证的行业管理工作,促成了一批中小企业持证生产;为内燃机生产企业培训中高级技术人才,举办了各种研讨培训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为江苏省多个企业聘请外国专家做技术顾问,并促成3项国际合作项目 第三篇: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2022年免试研究生推荐工作实施细则 我校推荐2022年免试生工作已经起动,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学院情况,特制订学院202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具体如下: 一、 成立推免生工作小组 学院成立由学院党政领导、系主任、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推免生工作小组,分管本科教学院长任组长,其他成员任组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