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偏低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391123691
  • 上传时间:2022-09-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偏低原因分析及预控措施我部近期施工的桥梁墩柱,经过钢筋保护层检测仪检测后,发现 保护层合格率偏低为了保证铜合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实现工程 质量创优计划,使本项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满足业主创优规划 的要求,我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施工班组,依据交通部 有关设计、施工规范、评定标准、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强制标准,并 结合本工程的设计文件和实际施工情况,对保护层合格率偏低的原因 做了认真的分析经过分析我部发现,垫块的安装、钢筋加工及绑扎、模板的吊装 及变形校正、技术交底、混凝土振捣及三检制度的执行等六个方面的 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保护层的合格率1、保护层的概念及作用⑴混凝土保护层的概念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 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 (包括箍筋、构造 筋、分布筋等)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这是新规范《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对前版本的修改,不再是受力纵筋表面至混 凝土表面的距离;新规范的修改使得保护层厚度有所增加)⑵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等性能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作用:①维护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中保护层太薄容易渗入潮湿气体和水,过厚则易产生裂缝,这些都可能使钢筋锈蚀并膨胀,从而使混凝 土遭受破坏,影响使用和结构安全②承受外力作用保护层对钢筋有锚固力,利用混凝土与钢筋间 的锚固力,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参与工作保护层过薄或缺失时,减 低了它的锚固力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轴力和弯矩的作用⑶保护层厚度过薄或过厚对结构物的影响① 保护层厚度过薄将直接影响结构物的耐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若 保护层过薄,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工作寿命内保护层混凝土将失去保护 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有效截面减小,力学效能降低,钢筋与混 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钢筋周围由于粘结滑移所引起的裂缝很容易发 展到构件表面,形成沿纵向钢筋的裂缝,使保护层混凝土发生劈裂破 坏,导致钢筋的强度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且劈裂裂缝对钢筋的腐蚀构 成了严重威胁,这也直接影响了结构的耐久性② 保护层厚度过厚将削弱构件的承载能力保护层厚度过厚将削弱构件的承载能力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可保 证钢筋和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及结构的使用年限但如果保护层过厚, 除了在构件表面容易出现较大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外,从正截面受 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还可以知道,将导致截面有效高度减小,进而降低 截面受弯承载力。

      混凝土保护层是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是防止钢筋 受环境侵蚀、提高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对结构耐水性也有重要影 响所以在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2、墩柱施工保护层合格率偏低原因分析⑴垫块的安装使用不合格垫块是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最常用的辅助措施根据《重庆市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试行)的要求,钢筋保护层必 须使用定型模具和专用机械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垫块,其强度不得低于 使用部位的结构混凝土强度垫块的制作厚度不应出现负误差,正误 差应不大于1mm,且外购的垫块强度要求生产厂家提供强度检测报告 和质量合格证书同时,根据总监办下发的《铜合高速公路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作 业指导书》要求,钢筋混凝土立面应采用绑扎圆饼形垫块,垫块半径 应符合保护层设计厚度,且桥梁的墩柱要求垫块在每断面上不少于6 个,上下间距不大于 1.5m而我部在实际施工中,在钢筋混凝土立面使用了部分梅花型垫 块,在使用梅花型垫块进行施工时,垫块容易脱落;同时,垫块使用 数量较少,每断面处的垫块数量少于6个,上下间距大于1 .5m⑵钢筋加工及绑扎不合格① 钢筋加工尺寸不准确我部采取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钢筋、现场绑扎钢筋的方式制作墩 柱钢筋笼。

      钢筋加工问题主要存在于加劲筋上由于墩柱竖向受力筋 主要依靠加劲筋进行固定,是完全通过加劲筋形成一个整体的,因此 加劲筋制作尺寸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了墩柱主筋保护层的合格率② 钢筋绑扎不合格在进行墩柱钢筋绑扎前,需先对桩基主筋进行调整,以充分保证 主筋位置的准确性,然后再将墩柱主筋与桩基主筋进行双面焊接处 理我部在对桩基主筋位置进行调整时,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大意,部 分桩基主筋位置调整不到位,最终造成墩柱主筋偏离了设计位置,导 致保护层偏大或偏小⑶模板的吊装碰撞及变形校正不合格影响了保护层的合格率① 墩柱模板吊装对保护层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a.模板在吊装中变形由于我部施工的墩柱,均是先搭设脚手架, 再绑扎钢筋,最后再吊装墩柱模板墩柱模板事先在地面上拼装,调 整好后直接吊装在吊离地面的过程中,由于模板自身重力较大,在 弯矩的作用下,墩柱模板难免存在细微变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保护层的精确程度b模板在吊装中发生碰撞由于模板吊装髙度较髙,且钢筋笼周 围存在着脚手架,受视线及起重操作人员水平的影响,墩柱模板在吊 装中可能会碰撞钢筋笼,导致钢筋笼变形;变形后的钢筋笼很难调整 到位,最后影响了保护层的厚度。

      c.模板吊装完成后的位置与测量放线时确定的位置不完全重合 在模板吊装前,测量人员已事先在混凝土垫层上标记出墩柱的外形轮 廓线及墩柱模板的外形轮廓线;模板吊装时,由于模板重量大,即使 工人对模板位置进行调整,模板还是很难与事先标记的轮廓线重合, 最终造成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存在偏差② 模板变形校正不合格模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存在轻微的变形由于我部墩柱模 板在各个工区周转使用,且使用时间较长,模板早已变形;虽然在使 用前已经对模板进行过校正,但由于受到模板工人技术的限制,墩柱 模板部分位置仍然存在着无法调整到位的变形,最终导致浇筑出来的 墩柱保护层不满足要求⑷测量放线不准确我部测量定位放线采用全站仪进行测放,全站仪经过国家检测局 检测,由仪器造成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主测人员有时为测量班 长,有时为其他测量员当测量人员不为同一个人时,由于测量风格 不一样,测量同一个坐标时,难免存在误差,最终造成保护层合格率 偏低同时,在测量过程中,有时由于人手不足,直接安排工人手执棱 镜进行测量,由于工人水平低,测量误差更大,造成保护层合格率更 低⑸技术交底不到位我部技术交底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① 技术人员自身对混凝土保护层的定义认识模糊,同时对图纸理 解不到位,没有认真复核设计图纸数据,最终将错误的观念和施工参 数灌输给了施工队伍,最终影响了施工效果,使保护层合格率偏低。

      ② 技术人员对工人的三级交底不明确,无法使工人清楚的认识到 保护层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因而造成工人在施工中漠视对保护层的 调整;即使保护层偏差过大,也很难说服工人对其进行调整⑹混凝土振捣问题 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浇筑高度较大,即使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 超过2m,其冲击力还是会对柱子的保护层造成影响;如冲落绑扎不 牢的垫块同时,由于工人在振捣时,工人所在位置离墩柱底部过远, 其挥动振动棒时,很难控制住振动棒的运动范围,因此振动棒会不时 的打击钢筋笼和墩柱模板,造成钢筋笼的变形、垫块的掉落甚至墩柱 模板的移位,最终影响到成型后墩柱的保护层厚度⑺三检制度执行不到位三检制度的严格执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但在实际施 工中,由于技术人员质量意识较为薄弱,在施工队向其报检后,不经 检验就直接通知质检人员进行验收质检人员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对 其进行抽检,抽检只是检测部分位置的保护层厚度,并不能保证整个 墩柱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抽检合格后,即通知监理人员对墩柱进 行验收所以,三检制度的严格执行,尤其是现场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的 严格把关,是工程质量最为重要的保障3、墩柱施工保护层合格率偏低预控措施为大面积提高墩柱施工保护层的合格率,使本项目的钢筋保护层 厚度合格率满足业主创优规划的要求,我部拟在下一步的施工中,加 强和采取以下措施,最大程度的提高钢筋保护厚度的合格率。

      ⑴规范垫块的安装使用① 对于墩柱施工,采用符合《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控制强 制性要求》(试行)要求的圆形垫块② 在绑扎墩柱钢筋骨架的过程中,杜绝使用梅花型垫块同时, 需在相邻两根主筋外侧加焊钢筋,将符合要求的垫块中心穿于加焊钢 筋上垫块用量保证每断面不少于6个,上下间距不大于1.5m⑵提高钢筋加工及绑扎水平① 严把钢筋加工制作关筋加工、制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 要求各个部位的钢筋在下料前必须认真、仔细地对设计图纸中的钢 筋尺寸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进行下料为了 提高钢筋加工尺寸的准确性,加劲筋采用数控弯曲机制作在钢筋绑 扎前,技术人员需逐根检查加劲筋的尺寸,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禁 止使用为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性,将加劲筋间距由原设计的2m调整为1m② 绑扎立柱钢筋前,需先调整桩基主筋的位置;并经技术人员验 收桩基主筋位置合格后,方可焊接立柱纵筋与桩基主筋同时,为了 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固性,在绑扎过程中,要确保钢筋绑扎及连接的质 量符合图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③ 钢筋笼骨架现场安装时,项目部测量人员要将相应的结构物模 板位置精确放样,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模板位置确定出钢筋骨架位置, 通过挂线或者弹墨线的形式将骨架位置定位。

      骨架安装完成后,要对 骨架位置尺寸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位置准确,不符合要求,要进行纠 正处理,避免出现钢筋挤占保护层的情况立柱钢筋骨架绑扎完后必 须利用风缆进行固定利用风缆进行固定时,风缆数量每圈不得少于 4 根对于桩基主筋偏位较大的(但在规范规定的容许范围内),需在浇 筑系梁混凝土时,将主筋位置及时调整回来⑶提高模板的吊装水平和变形校正水平① 模板支立前精确放出结构外轮廓线并将基底精确找平,找平误 差控制在 2mm 内,保证模板拼装后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采用人工 配合吊车安装,每吊装一节模板要检查一次模板的垂直度及几何形 状,无误后才能继续拼上层模板分节吊装,每节长度不超过 2m; 分节吊装时,容易对位置不满足要求的模板进行调整到位,并能最大 限度的减少模板对钢筋笼及脚手架的碰撞由于采用分节吊装,模板 重量较小,在吊车的配合下,施工人员比较容易对模板的位置进行调 整O② 严格执行模板准入制度,对于已变形的模板,需进行校正,校 正完成后,先由技术员对其进行检验,再由质检员对其进行检验,最 后联合监理、业主等对其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墩柱的 施工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模板,坚决禁止使用钢模验收时,直径误 差不大于3mm,髙度误差不大于5mm,接缝错牙不大于1 mm。

      ③ 模板固定及限位措施到位,避免模板在砼浇筑过程中出现涨 模、移位、爆模等现象;模板安装完毕后,为防止模板偏离立柱轴线, 在立柱四角用钢丝绳为攀线,一端固定于模板一端固定于埋入地面的 钢筋上,通过倒链调整模板至设计位置,同时在模板四周用方木支撑 固定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的平面位置、竖直度、顶部高 程、接缝及底部密实性、螺栓拧紧程度等进行仔细检查,签认后方可 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要及 时纠正④ 模板存放场地必须硬化且平整,每次拆模后应指定专人进行除 污和防锈工作,分类妥善保管存放⑷提高测量精度① 测量仪器定期有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校订② 对于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结构物,只允许由同一个测量人员测 量放线③ 测量时,严禁安排工人辅助放线测量⑸加强技术交底的效果和作用① 加强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作业指导书、重庆市强制性标准及 相关规范的理解在施工前,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进行 仔细审核,确定不同的工程部位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于设计不明确 或者存在错误的,及时提请设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